
【菊韵】不老诗笔凝贡水 满腹真情洒珠山(随笔)
自有诗心如火烈,吟坛交厚成知音。2017年10月,恩施州宣恩诗人向久云女士满怀真情,给我寄来两册厚厚的精美诗集,一本《珠山诗词曲赋集》一本《贡水诗词曲赋集》。近两个月来,我没有余暇,总是静心的品读着这位巴山女士的杰作。那烈烈真情那宽宽胸怀,那娇娇的文字总是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我这个乡间的诗词爱好者。抚卷之余,总想写几句心里话,表达对这位年近八十的老诗人老作家的敬意,感谢她为宣恩、为恩施州、乃至对中国传统精美的诗词文化所作出的毕生奉献。于是我带着钦佩和敬意,将学习的心得,内心的感慨写一段出来,与众多的诗词爱好者和诗人们作为一个坦诚友好的交流。
我知道和熟悉向久云这个名字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恩施日报》和后来改版的《鄂西报》上,那时报纸设有一个《山歌联唱》的栏目。几乎每一期都有向久云的佳作。而我只是偶尔发表几首,远不如她的精彩,于是我当时就感觉这个人很有才华。那时的向久云在我心里,我以为他是一个富有生活和文学的男子汉。直到2011年,我随利川诗联的领导到宣恩参加采风,才知道向久云是个高大健美的女士。后来参加州诗联研讨会,听到向久云的豪爽、热情、坦诚的发言和讲话,更加了解到她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见地、很有激情的大文人。2016年秋夏,向久云以“红尘采风”的名字活跃在网上,我们就接触多起来,经常彼此学习鼓励,使我对她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敬仰。于是在她出版第三大册诗集的时候,就给我寄来诗集,鼓励我坚持学习写诗。
古人在论文时指出:“文贵情真”、“情真出好文”、“文以情动人”古人还指出:“为情而造发,批文以入情”。《文心雕龙·摘句》。古人在论诗时指出:“诗发乎情”“诗从肺腑出”“有必不可解之情,后方有必不可朽之诗”《古代诗人句录》。读向久云的诗集,就会自然与这些高妙的理论链接起来。因为向久云的所有诗词曲赋,都是一个“情”字的表达,一个“情”字的抒发,一个“情”字的深华,说道底,向久云的诗为何上能得到诸如郭云、熊东遨等一流大诗家的肯定,下能得到普通诗词爱好者的赞许,因为她的诗全是一个“情”字的凝聚,一个“情”字的精华。向久云的诗词曲赋。是她把一生的真情献给了珠山,献给了贡水,献给了她的亲人和那不老的执着的中华诗词文化。
一、诗情画意笔底生----终生浓郁的乡情。
向久云生在宣恩大山里,自幼经受磨难,是家乡的亲人,是启蒙的良师哺育她不断成长,成为优秀学生,优秀教师,优秀编辑,直到成为优秀诗人。所以诗人首先是爱家乡,感恩家乡。她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层叠的高崖,那曲折的流泉,那低矮的吊楼,那灿烂的春花,那飘香的山果,都在诗人的心中化为美好。所以,诗人一提笔写诗,首先就是触及家乡,在笔底流淌出美美的诗情,明媚的画意。她爱她的冲天溪老屋,爱那“云开山见面,雪花竹神腰”的别致风景;她爱冲天溪,爱那“樵歌来绿野,舵手驾波央”的精彩场景;爱她的施铁坪小学,爱她读小学时的“出门山陡陡,回寨水潺潺”的清新生活;她为家乡的红色历史抒怀:“板栗园中赤叶红,红军二·六立丰功。”,她为家乡的优美长潭点赞:“红喜色染秋川,汽笛声声送货天”;她为家乡的七姊妹名山叫好:“山中甲子科研看,世外桃源盛世威。”在她终生浓郁的爱乡之情的诗篇里,不乏名篇和名句。同时向久云的爱乡情结由出生的家乡,扩展深化到爱祖国的一山一水,她下苏州、赴扬州、游秦淮,登长城,飞武汉,上北京,进成都,行深圳,游广州,走烟台……每走一地,向久云都有精彩的赞美诗作留下。大有“行万里路,写万首诗”的豪情气派。比如她写的《祖国母亲颂》就别具一格,诗写道:“花容月貌在之东,雨打风欺傲宇空;大爱无私女儿俊,和平共处地球公。”“少小离家为责任,”祖国是诗人心中伟大的家乡,家乡是诗人奋发的根基。这浓郁的乡情是诗人创作的原始动力!
二、互报平安喜气留----挚爱缠绵的亲情
向久云成为诗人,原于他那爱唱山歌的父亲,即使在生活艰苦的年代,山歌总是父女的深厚的情结。从小向久云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唱山歌到创作山歌,从教学生读诗到自己成为诗人,向久云都有一股浓浓的亲情在鼓励着她,激励着她奋勇前进。在亲情萦绕的环境里,向久云踏破重重艰难,顽强的坚持自己的诗词创作。
寸草春晖,向久云在诗词的道路上前进。她深感亲情的支援是她走向成功的后备力量。因此,她爱父亲,赞美父母,感恩父母,“雨洒竹林孤女泪,风吹坟地母声思。”是她对父母的怀念和孝敬。她怀念早逝的妹妹,“姐心似水水如愁,三妹归天涕泪流。”感情无比真挚。同时,向久云还向儿女们传承优良的家风,经常写诗教育儿女要忠心报国。如《秋日写诗寄儿赞冲天溪》要求儿子李坦做到“参军赤子恋军舰,海陆空中护国篇。”古语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是向久云却有大爱母亲的情怀,她有诗题为“儿行千里母心欢。”写诗教育儿子不忘党的恩情说:“翰院读成担重任,千山万水党恩深;”她要求儿子要把“今文古籍钻研透,报效中华奉献钦。”向久云爱自己的儿女,儿子在国家科研单位,女儿在武汉医院工作,都是国家的挑大梁的优秀人才。向久云会做婆婆,与儿媳相处和谐,一起畅游祖国胜境,写诗作记。儿女回家过年,她高兴。她有诗记载说:“秦时月亮汉时天,万里关山子女还;祥集德门家富裕,运临福地子孙贤。”即使是对待亲友,向久云也是十分热情,他的侄儿来家,她高兴地奉上时鲜果子,上美酒熬卤菜招待。她写诗记录侄儿来家的情景说:“瓶中色映葡萄紫,锅里香浮卤菜姣。”正因为有这些美好亲情,向久云才有更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安心的进行诗词写作。她到武汉,女儿为她操劳,给她尽孝,对她伺候周到,儿子为他写诗点赞,为她出版诗词书籍效力。浓浓亲情,互报平安,是向久云成为诗人的好风时雨。除此外向久云还有广泛的师情、朋情、友情、朋友遍天下,使得向久云走到哪里都亲情融融,绝不孤单。因此再向久云的诗集中,亲情的佳作比比皆是!为此,我也为她点赞一个!
三、曲赋诗词唱吉年----厚重不老的诗情
向久云在宣恩,在我们鄂西,乃至在整个湖北或中华大地,都是无人可以匹敌的女作家,女诗人。她诗、词、曲、赋样样精通,且无比勤奋,不辞辛劳,不辍写作,日日创作,伏案耕耘,佳作叠出。同时还著有长篇小说多部,散文数百,散文新诗多卷,山歌民歌数千,著作超身。可以说,向久云是用诗词歌赋丰满着生命,延续着青春,养颐着晚年,她用诗词歌赋走出她一个个才华俊逸,满载丰收的吉祥岁月。
向久云有超大山须眉的坚毅和精神,在科学飞腾的时代,她不落伍,她没有掉队。她为了自己的写作,学习电脑,学习手机操作,成为“手机写诗的工作狂”,(向久云自语),他钟情网络,成为最活跃的一份子,每天至少发布上千字的文字,与网友真诚交流。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但是要坚持下来非常不易。一个愉悦古稀的老人能有此精神,真是值得天人赞颂。我看到许多国家干部职工,退休后就颓唐,就堕落,就失去本色,成天不是麻将花牌,就是酩酊喝酒,有的还参与传销邪教……这些人与诗人向久云比起来,一个师耸入云霄的大山,一个是大山脚下的黄土灰沫。
一个山里的文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写作从不间断,激情创作从不间断,尤其是在物欲横流,金钱第一,道德下降的今天,一个乡土文人还坚韧不拔的写作,写作那些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真正喜爱的诗词曲赋,还要自己花大钱出版出来,还要贴上昂贵的邮资向诗友馈赠。这些大爱无私的奉献,除了诗人本身深爱国学,深爱家乡亲人以外,支撑她的就是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很高尚,很顽强,很清纯,非一般庸夫能拥有。且看向久云对她创作的自我吟诵:“清晨日赤翻身起,半夜火红打坐钻”,这是何等辛劳,何等勤奋,一般人做得到吗?“文化复兴忙四季,写诗出版最心安。”这是何等的目标远大,何等的顽强奋斗,一般人做得到吗?“凯歌勇士千群马,苦学山人四季签。”这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豪迈,一般人有吗?“作诗写赋生活乐,理论深钻巧句来。”写作是这么的高尚,这么的快乐,一般人感受得到吗?一般人能获得吗?一个没有精神境界的人,一个没有诗情画意的人,是根本与此绝缘的,这种人即使占有金钱大钱,其结果不过是醉生梦死,被历史遗弃消亡。君不见,自古以来,只有文章长存,诗魄永存!故曹丕说:“文章者,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向久云精神和诗情是万古不朽的。
写到这里,我还有好多感慨,好多赞美向久云精神的话,但是限于篇幅,不再拉长。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就是:“向久云诗情不老万古长青,向久云精神不老,永存寰宇!”
向久云的诗富有生活底蕴,集显个性特色,独具诗风。朴实而典雅,通俗兼高格,博学怀风趣,严谨带活泼,幽默多灵巧。天下风云,花草树木,世风流俗,陈年旧事,甚至家务常事,一点思念,一丝闲情,都可以在诗里写得酣畅淋漓,且小中见大,悟出哲理,俗语入诗,给人无限的回味。她的诗词得到全国多家诗词专业网站的好评,得到诗词爱好者的高度赞赏。
2016和2017两年,我连续参加州诗词学会组办的“清江论坛”,在论坛上就“什么是好诗”展开讨论。我的观点是:好诗必须富有底蕴生活,好诗必须富有爱憎情感,好诗必须关注天下民生。好诗绝无高调空虚和华丽的卖弄;好诗必须通俗流畅给人一看就懂,绝不故作艰深;好诗必须给人精神的鼓舞和启迪。近几年来,我也得到全国近百位爱好诗词的诗人赠送的诗集,但是大多数没有引起我的阅读兴趣,因为总感到有点华而不实的味道。向久云女士的这册诗集,情感饱满。从爱家乡山水到体察国际风云,从花草鳞甲到闲聊夜话,从崇敬开国元勋到关注留守儿童……题材深广多样,内容实在,笔法灵变多姿,语句精巧清新,给人回味无穷。这册诗集我以为是难得的一册好诗。限于篇幅,我不一一举例,大家可以到诗集里去寻觅,去欣赏,去感悟,去回味。
一册平水韵,一剂养心汤。向久云这册诗集是爱的抒写,是情的迸发,更是心的歌唱。从诗集里,可以窥见诗人纯真的大爱,清心的闲适,宽心的和乐,静心的体察,乐观的追求,细读每首诗词,都会让你的得到精美的享受,让你热爱每一天,把握每一天,享受每一天。
高天流云飘彩心韵透红楚风。读完这册厚厚的诗集,我不仅没有感到疲劳,反而像进了一回学堂。从选材到章法,从造句到诗风,都感到收获多多,将促使我在学诗写诗的征途上百尺竿头,再接再厉。同时我还祝贺并感谢向久云女士为我们恩施家乡诗人的进取写诗,快乐出版带了一个特大的好头,为传承祖国国粹树立了风范榜样。诗林瑰宝,吟坛精华。一册诗集是向女士诗人人生德才的凝聚,是诗人之幸,也是我们诗友之幸!祝愿向久云以诗养心,延年高寿!最后特赠七律一首:
纵笔酣然写九州,人生到此岂多求!
年华总在诗中亮,美德还从韵底流。
情浪拔高明境界,宽心持节笑王侯。
杏园先敬三杯酒,再奉仙桃和玉酬。
2017年11月于是沙地沟老屋卧薪斋
附言:
今年11月27日中午,我正在网上写作和发帖,突然网络中断,许多文没有发出。原来我的网络线和几个村的用户网络都被当地供电部门无辜凶狠的剪断成尺了。我悲哀的去求电信部门修理,他们冷若冰霜,不予理睬,用户都有意见,可是都一点没有用。我通过了解,是电信公司懒散,不接受供电部门早就提出的整改建议才造成的。他们两单位互相不配合,就拿用户开刀,将矛盾转嫁给用户,使得用户缴纳高昂的费用后,得不到网络运用,造成无辜损失,造成精神伤害!当地领导也毫不关心此事,反映也无用!起诉也无用(得罪不起有钱的巨商们)。因此,此稿写成后我只好拄杖,跛着伤脚,艰难步行十里(没有车)到集镇,哀求有电脑的人家才给您发来!文中如有不当处,有差处请斧正!我居住贫困乡村,这回真的被权贵商人们彻底伤害了,看来有很长的日子不能上网了,不能发帖和交流了。我的精神世界也随着没有了,精神失去寄托了,也得不到任何支持了,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的友好,可是没有法子,我一个老人,无力抗争!请大家谅鉴!请求有善心和正义的人士支援,让我们山区农户安全的用上网络,看上电视,看到天气预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