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血肉之下诗意的灵魂
诗歌就是灵感与生活碰撞的刹那与迸射出的耀眼的火花。诗歌总是能够以简短、干练的词句去表达内心深处深沉且复杂的情感,直抵灵魂深处。写诗的人都是文字虔诚的信徒,每一行都是朝圣之路!
我有幸在金秋十月,读到了《故乡老得靠诗歌维持生命(组诗)》,进行简要的分析。《故乡老得靠诗歌维持生命(组诗)》由《老》《满》《窗》《屋》《带》五首诗歌组成。
◆老
一把锈锁把我挡在门外
风把老屋一碰就瑟瑟发抖
故乡老得要靠我几句诗歌
维持虚弱的生命
我把墓志铭写在村庄
把城市的黑夜留给自己
装进口袋的故乡时常举起
我回炉再造的城市
我和父辈抓紧故乡的泥土
逃离月朗风清的夜晚
◆满
我害怕十全十美
正如树上的果子
熟透了,便坠下
为了保持永恒
我选择欠缺
譬如天幕的满月
圆满过后,就是残缺
团聚分散总在颠沛流离
害怕满月,有一把刺刀的功效
穿进我的胸膛
我的挣扎
无人回应
◆窗
窗子零散的钉在墙壁
仿佛有了眼睛
让喜欢黑夜的瞳孔
去习惯光明
窗的胃口很大
可容纳一杯浑浊的酒
背面是故乡
照亮远方的路
我在月光里
◆屋
村子里的老屋
允许一些蜘蛛网居住
终被高楼红瓦替代
蜘蛛像村里的年轻人
离开了土地
以后,老屋习惯了消瘦
风扶着冲天直上的炊烟
乡村失语,喑哑无人
远处传来异乡人的消息
成了老人谈论的话题
如冬天躺满田野的小麦
弯月如镰刀,时节未到
那个在春天播种的人
远走他乡,冬日下
他在诗行犁地
关于故乡
◆带
那一年,我的行囊没有书
风,是轻微的
担负流浪,借客车背离乡村
我知道为了生存
村外头有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
在楼与楼的间隙生存
工厂容不下我的旷野
雾霾侵吞过灵魂
铁路听说即将修到故乡
到那时,穿越故乡的脊骨
贯通血管,一汪皎月祭乡愁
思归的泪噙着盼望的眸
回乡,我什么都未带回
只有一颗关于诗歌的心
在我看来,诗题与文题同样重要,一首好诗的成败,有时候诗题之中其实已经暗暗隐含了。此组诗歌的诗题不但吸引眼球,也很有嚼头。“故乡老得靠诗歌维持生命”,乍一看,顿生字字珠玑之感,“老”与“故”其实是一个意思却是两种表达,“诗歌”其实就是“生命”,“维持”是一个动词,既然“生命”要用“诗歌”来维持,那么作者对于诗歌的热爱与追求,由此便可窥一斑了。
既然是以故乡与乡愁为题,那么作者,所选用的几个意象也是既巧妙又贴切的,“锈锁”映衬了“老屋”,进而展现了诗题“老”,“瑟瑟发抖”看似写老屋的破败不堪,其实是在写自己的心境,“墓志铭”是老去之后,才会有的,“我把墓志铭写在村庄”,一句,写出了诗人对于故乡深沉而炽热的依恋,无论将来自己身在何方,老了之后,依然希望回归故乡,叶落归根。“泥土”是故乡所特有的,既是诗人自身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农村人的身份标识,又体现了自己如泥土般朴实、普通。“逃离”二字,写出了自己离开故乡去打拼的无奈。
《满》其实是诗人对于自我所作的一次较为深刻的剖析,鲁迅曾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我想说,真正的诗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诗歌,敢于剖析自己,审视自己的诗心与灵魂。“我害怕十全十美”,这一句看似直白的口语诗,却十分的有力,是啊,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一个人如果你十全十美了,那么你就不是人了,而是所谓的神了,所以作者用了“害怕”二字。“为了保持永恒,我选择欠缺”,这一句同样很有力量,不满足是前进的动力,只有选择欠缺,才可以继续修行,进而在朝圣的路上渐行渐远。就像明月一样,为了永恒的存在,总是会有缺有圆,缺是一种美,圆是另一种美!
《窗》《屋》《带》三首都是一个主题——乡愁,诗人巧妙地以意象作为诗题,既十分新颖,又贴切鲜活。诗人通过“窗”“屋”“带”这三个意象,巧妙地将故乡写活了,也使得乡愁就像是故乡的溪流似的汨汨流淌。“窗的胃口很大/可容纳一杯浑浊的酒”,这一句将窗那个死一般沉静的物象写活了,思念故乡的时候,只能够借酒浇愁,在半醉半醒之间依稀看见故乡的那扇窗,那扇窗背后是我温馨的港湾,所以才有了“窗的胃口很大”这一句。
“老屋习惯了消瘦”,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老屋的破败不堪,“消瘦”二字生动传神,岁月消瘦了老屋,而老屋也渐渐习惯了。“风扶着冲天直上的炊烟,乡村失语,喑哑无人”,“炊烟”是乡村独有的景象,也是乡村的标识。每当看到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心底都有一种亲切感,也有一种幸福感。“风扶着炊烟”,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然而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通过“老屋”“炊烟”两个意象,将自己的乡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楼与楼的间隙生存,工厂容不下我的旷野,雾霾侵吞过灵魂”,这几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无奈,“楼与楼的间隙生存”一句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发展造成的拆迁重盖的无奈,又体现了自己对于失去家园的愤懑,一次次的拆迁与重盖,将诗人的生存空间不断挤压,所以他的笔下才会流淌出这样的诗句。“雾霾侵吞过灵魂”,则表达了自己对于空气污染的无奈、愤懑以及控诉。
整组诗歌,意象丰满,诗句凝练,读来直抵灵魂深处!诗人的诗歌总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他的诗歌才如他一样是“有血有肉的”,透过他“有血有肉”的诗句,我看到了一颗诗意的敏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