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岁月,不过白纸黑字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汨。”这是我最喜欢的词,也是我开始喜欢诗词的开端。午后品词是一件幸福的事,因为词可以洗去我痛的一生。我喜欢易安,也喜欢东坡,因为他们的人生。于是,我渴望拥有他们的人生,不慌不慢,不痛不痒。
白纸黑字,青衣执笔。今夜,我读与书,是纳兰容若的《饮水词》。感动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想我的初见,便是那首《水龙吟》。词归于情,情中的一生。多少年后,又是否是我们的一生?
岁月、时间的凋谢,自是这些文集的表现。物是人非,又忆起往昔。品一段文字,感知生命的伟大。往昔便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伟大的生命。我正是由于这种伟大的生命,才敢想、敢说、敢做,像青衣学子。
如若林徽因喜欢静谥的四月天,那我也喜欢这个月份。不是因为暖、爱与希望,而是对于一本书的敬仰。这样的月份,多许多阳光、多许多风丝、多许多书中的呼唤。仿佛他们就在眼前,向我们诉说着他们人生的风起、风涌。可能品味书中的情在于一个美好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如是四月天!
窗外细雨,已是过去。书架上的几层文集,多的便是诗词。诗词的情,可幻化为一段过往。诗词的所有,也如此美丽,像一夜绽放的梨花。品它们,不是留恋于字眼的美,而是她用此字表达的泪水与人生。
望向天空,期盼下一个四月!最美初见不过白纸黑字,最美装束也不过青衣束发,最美的午后不及四月的午后,最美的泪水也不及珠斑点点。我愿有一天,最美可以来临,踏夜而来或于午后。
今夜我入梦,梦中是他们。无意间,翻着一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想流泪,尽管这一篇我读过数遍,但今夜我特别想哭,因为他们诗词中的泪水与人生。我想用诗词冲洗我的人生,但是他们都能耐得住岁月的孤独,而我......
此时岁,安能流泪。因为一个寂寞,所以我愿归于诗词,可是我如今确是不能忍受寂寞,心中一片浮躁,因此也铸造了我痛的一生。
此刻我才明白,四月天,竟如此寂寞。
于丁酉年十月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