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有奖金”征文】寻梦乌镇(散文)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寻梦乌镇(散文)


作者:玲珑语 童生,51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77发表时间:2017-12-02 12:13:06
摘要:“狭长的弄堂,旖旎的小河,徽式的瓦屋,叹息的橹声,临水的人家,低垂的酒旗,曼妙的柳枝,浓郁的豆豉香,古宅杉木,紫铜扣环。”这就是晚秋的乌镇。

【荷塘“有奖金”征文】寻梦乌镇(散文) 有时,一段旅行,一道风景,一个驿站,总是那么的让人流连忘返。
   狭长的弄堂,旖旎的小河,徽式的瓦屋,吱呀的橹声,临水的人家,低垂的酒旗,曼妙的柳枝,浓郁的豆豉香,古宅杉木,紫铜扣环,这就是晚秋的乌镇。
  
   一、水之韵
   最初知道乌镇是在影片《似水年华》中,从那之后,乌镇就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期待着一段只属于乌镇的旅行。
   这次去浙江宁波,又勾起了我对乌镇的眷恋,查看地图,发现距离宁波并不远,就临时改变行程,去圆我多年的乌镇之梦了。
   其实,到了乌镇才知道,如果没有《似水年华》的那次造访,乌镇或许会“深处闺中不为人识”,但也幸亏有了那次惊鸿的“一望”,让更多人记住了乌镇,记住了乌镇的“水墨丹青”,记住了这方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
   乌镇里,河是一条街,街是一条河,清韵悠悠的小桥,水波潋滟的河水,晃晃悠悠的乌篷船,依偎摇曳的垂柳,把这座古镇水乡的白墙黛瓦,掩映在一场雾气里。随着徐徐升起的晨光,雾气慢慢飘散开来,乌镇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徐徐展开,那份素雅含蓄,让人不忍喧哗。我把脚步放得轻轻的,生怕惊扰了那“画中”的小鸟和鱼儿的好梦。
   漫步向前,我伸手撩开了千年的“珠帘”,去寻觅珠帘里“倚窗独坐对镜红妆的江南美人”。青天下,碧波上,黛瓦白墙的房子,像是水上漂着的船,微风过处,清水依依,仿佛这些屋子也随着河水的流动而飘摇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连接两岸的一座座拱形石桥,成了水乡古镇最靓美的风景。
   走上了石桥,极目远眺,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了一派古朴、幽静、淡雅的情致。踏在桥上,就像是踏进某个古老的记忆里,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感。
   以桥为路,流水行船,伴着桨声漂荡,枕着河水入眠,抚着水面怀想。恍惚间,这里就是我的原乡。
  
   二、静之家
   漫步走在乌镇的青石小巷里,踏在青石板路上,一块块的青石板,由于一千多年时光的磨砺,一千多年烟雨的浸润,光鉴可人,每块青石板都浸透着淡淡的墨香。穿梭其间,一抬头,可以看见一线天光,让我不禁想象着,如果现在下一场细雨,或许我也可以撑一把油纸伞,充当一回走在清幽小巷中那个结着丁香心事的女子。
   小巷两边的木屋,那古老的门楣,斑驳的漆痕,蕴含着历史镌刻的魅力。古当铺、古戏台、古书院、修真道院、民俗馆、印染坊,每一处古迹,都标志着乌镇最浓重的历史印记;小巷弄堂、青石小路、紫铜扣环,都给人一种家的眷恋。
   沿桥旁的走廊漫步着,走进了一处深藏的小花园里,不知名的小野花静静地开着,黄的、紫的、红的,铺满了园子,宛如蝴蝶的羽翼颤动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我驻足弯腰,深吸了一口,真想好好侍弄侍弄它们。
   通往花园,是一条满是青苔的走廊,蜿蜿蜒蜒向前伸着,碧绿碧绿的青苔攀上折下,长了满满的一墙,绿茸茸的,甚是招人喜爱。我想起了我家乡的墙根下、井台旁,也都有着一层碧绿碧绿的青苔,如一块绒软的绿地毯。
   桥下的小河里,不时有乌篷船在晃动着,往来穿梭于河面上。偶尔,临河木屋的窗口,伸出一只小桶提水,是做饭的时间到了吗?谁家女孩男孩的嬉戏声,洒落在河水里,惊起了鱼儿欢快跳跃着。
   河边的垂柳下,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树下的石凳、石桌上。这时,随着“吱呀”一声响,会从小巷的木门里颤颤巍巍地走出三两个老人,他们自会泡一杯自家炒的清茶,坐在小河边的石凳上,晒着暖暖的太阳,聊着家常里短,享受着那份独有的悠然自得,享受着幸福祥和的流年时光。
   走着,看着,想着,这样一个充满浓郁历史文化气息的古镇,需要住上几日,方能慢慢品味出它的味道。渐渐的,心中好像渗入了些什么,总觉得,有一种居家的宁静,又有一种灵魂悟化了的归隐……
  
   三、墨生香
   在乌镇,不管是桥头,还是河边,大小茶馆随处可见,茶韵墨香,墨韵茶香,弥香沁扉。坐在长廊里,倚着廊柱,喝着清茶,看着流水,想着千百年来乌镇的似水流年,感受着乌镇的前世今生,品赏着乌镇千年不变的容颜。
   乌镇的水剧场,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露天剧场”,舞台建在水上,又称为“水上戏台”,坐台是由青石板铺成的,一级级拾级而上。呈新月形的湖中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舞台,宛如一朵盛开于湖面的荷花,舞台在湖水里倒映着,呈现出两个奇妙的舞台。如果是有戏的晚上,肯定能看到水上水下两台大戏同时上演的盛景。
   今天没有戏,没有熙熙攘攘,没有摩肩擦踵,一个人坐着很自在,平平静静的,仿佛这静谧的水乡都沉浸在江南评弹的余韵里。听乌镇的老人说,他们只爱听“评弹”,也不讲究啥地方,茶余饭后歇息时,小听几段,再美滋滋地睡一会儿,那可叫一个享受呢。
   这个有1300多年的历史的古镇,积淀了浓郁厚重的文化,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凤凰是因为沈从文而出名,而乌镇是因为茅盾而闻名。茅盾纪念馆静静地伫立于街角。乌镇是矛盾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融进了他的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里。
   我漫步在古朴幽静的小巷里,留恋在水墨丹青的长卷里,怀着柔柔的蜜意,沉醉在这一片烟雨柔波里……
   千年古镇,枕水人家。“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如黄昏的一帘幽梦。”这就是乌镇,安静、恬淡,任凭时光流逝,不变的是那份从容、淡定,和永恒的宁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倘若可以自由选择居住的地方,我会选择乌镇的某一间民居,和自己心爱的人,在细水长流的时光里,泡一壶白菊,慢慢品尝,可以读书,可以习字,可以吟诗,可以作赋,可以把所有的心绪都系在宁静上,相依相偎,共度时光,共赏夕阳。
   秋水长天,一座古镇,白墙黛瓦,一条小河,小桥人家,还有一个我,融进了这一幅丹青水墨画里……
   “来过,便不曾离开,见过,便不曾忘记。”如果可能,真想在这里等待,等待那一场江南烟雨,等待那一袭墨色丹青,等待那一抹浓淡相宜……

共 23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质兼美的游记,带给人的肯定不只是视觉的享受,而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入眼,入耳,入心入肺。乌镇无疑是游览的绝佳地方,关于乌镇的文章肯定也不胜枚举,然而丝毫不影响你读此文所产生的美感和享受,在作者笔下,那水,“河是一条街,街是一条河,清韵悠悠的小桥;水波潋滟的河水;晃晃悠悠的乌篷船;依偎摇曳的垂柳;把这座古镇水乡的白墙黛瓦,掩映在一场冬日的雾气里”,那桥,古朴而雅致,让人想起马致远的《秋思》,那白墙黛瓦,那青石小巷,那木屋,都给了你别样的感觉,更别说那“墨”的香,除了景美,更有诗藏在景里,更有文化的墨香浸润在一草一木小桥古屋里,作者遣词造句分外用心,而他的努力也实现了他的愿望,相信每位读者读着这样的文,都会有小酒微醺如神似仙的醉意,力荐阅读!【编辑:唐风汉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0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7-12-02 12:57:37
  期待精彩继续!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1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2 14:12:12
  谢谢老师!敬茶!
2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7-12-02 12:58:09
  文章写得很美,很有情致,拜读并学习。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2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2 14:14:35
  希望用静美的时光,氤氲流年。
3 楼        文友:风萧萧易水寒        2017-12-04 11:25:28
  好美的文字,读过不能罢手,随老师的文字陶醉。谢谢老师带来这么好的字 ,定要去上一次乌镇,在这静好的岁月里。
回复3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6 22:47:41
  乌镇确实很美!谢谢文友赏读!
4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2-05 12:13:10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精彩继续!
回复4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6 22:48:37
  谢谢老师赏读!
5 楼        文友:唐风汉韵        2017-12-05 13:37:52
  祝贺美文加精!
一路走来,用文字遇见美好,播种温暖
回复5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6 22:49:38
  感谢老师编按!敬茶!
6 楼        文友:天龙        2017-12-05 17:54:29
  祝贺老乡美文斩获精品,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展现!
回复6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6 22:50:26
  感谢社长鼓励!会继续的
7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7-12-06 13:17:53
  好美的文字,好深的意境。读来暖心!
栖身于红尘,忙碌于炊烟!
回复7 楼        文友:玲珑语        2017-12-06 22:52:26
  感谢老师赏读!敬茶!
8 楼        文友:海域听风        2018-03-08 21:45:01
  看了这篇文章,文采飞扬,如临其境,不多夸奖了。但我一直很好奇,乌镇人的给排水系统是什么?木桶可以直接从临河中取水备炊,那么生活垃圾怎么处理?污水怎么处理?我一直也想不通,好像一般的游记里也没有描述。整体的感觉就是一个大美妞,但她怎样生活呢?我愁啊,也许,只有我亲自去考察了。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