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吹唢呐的人》解读
“这个本来很平静的道口开始有了波涛的暗涌/炙热的阳光滑过树梢上每一片绿叶的掌纹/落在吹唢呐的人身上,弹起一缕悠长的紫烟/那个人体格壮硕,须发飘逸,/神情隐秘/绝不会缺少大师的风范举止”这首诗歌使人反复品味才能读懂的作品,应该是一首叙事抒情诗。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道口”,时间从句子“炙热的阳光滑过树梢上每一片绿叶的掌纹/落在吹唢呐的人身上,弹起一缕悠长的紫烟”,可见,在“道口”的绿树下,“吹唢呐的人”在演奏,天气十分炙热,而“吹唢呐的人”却在烈日下演奏。人物描写十分到位。“那个人体格壮硕,须发飘逸,/神情隐秘/绝不会缺少大师的风范举止”,而且唢呐声就如“波涛的暗涌”那样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他在自己营造的埋伏里不能轻易的拔出锋利的刀刃/他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倾倒心里不断郁积的雨水/”诗人善用暗喻、隐喻手法,用“埋伏”“锋利的刀刃”“郁积的雨水”来比喻吹唢呐的人用唢呐表现唢呐人内心的情感。“郁积的雨水”使人悟到他“他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倾倒心里不断郁积的雨水/”就是在抒发爱情。
“像一只席地而坐,仿佛还在聚神凝听的狗/灌输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无法道破的天机/”吹唢呐人对爱情的忠诚、执著、坚守,“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无法道破的天机”就是追求爱情历程和心中致爱的坚守。
“可我还是固执的认为,他分明在向一只聒噪不止的蝉∕表白,他并不是传说中那个凑数字的竽?”连续两个隐喻、用典的排比,吹唢呐人对情感的坚贞,用一正一反两句突凸诗旨,表明生命有限,对爱情执著却无限。用“蝉”表明不惜生命去寻求爱情,用“竽”的典故表明主人公忠贞不二。
“我想他还应该是一只掉队的鹦鹉,或者是/一只任性的舞蝶,至今也无法找到归途”诗人对此境此景此情的吹唢呐人情感轨迹展开联想,用“鹦鹉”和“舞蝶”这个物像进行虚写,“掉队”“无法找到归途”暗喻失恋,“无法找到归途”至今没找到爱;含杂着吹唢呐人的痛苦与悔恨。
“他的溪流正在被一块碎石梗阻/已经无法汇入到翻滚的江河/他的队列之所以弃他而去,正缘于/他们要赶往一只马匹最后的黄昏/正在用曼妙的颂词给这个纷繁乱杂的俗世/镀上一层明艳绝仑的釉彩”,“一块碎石梗阻”了“他的溪流”,表明已明知无法再找回爱情。什么原因导致爱情的失去?因为“一只马匹最后的黄昏/正在用曼妙的颂词给这个纷繁乱杂的俗世/镀上一层明艳绝仑的釉彩”。“一只马匹最后的黄昏”肯定另一种生命的终点,一定是驮载唢呐人命运的老马。诗歌的主题已经突破爱情抒情的基调,诗歌上升到另一个更广阔更深远的空间,主旨的社会性普遍性突凸而出,异军突起,奇峰耸峙。
一、《吹唢呐的人》采用先写实后写虚,升华诗歌的主旨手法独具匠心。写实叙事只是个载体,写虚才是目的。实写就如大海上的船,虚写就像撑起的风帆。
二、《吹唢呐的人》使用隐喻、用典等手法集中高超,使语言跳跃隐密机智,大半篇写情而未见一颗情爱的字,含蓄朦胧,意境高远,使诗歌耐读品味上档次,使诗歌由“平民”跃进“贵族”。
三、《吹唢呐的人》当属叙事诗,故事交代清淅明了,但叙事含而不漏,富有情深,情感充沛。
附:吹唢呐的人
楚歌
这个本来很平静的道口开始有了波涛的暗涌
炙热的阳光滑过树梢上每一片绿叶的掌纹
落在吹唢呐的人身上,弹起一缕悠长的紫烟
那个人体格壮硕,须发飘逸,神情隐秘
绝不会缺少大师的风范举止
他在自己营造的埋伏里不能轻易的拔出锋利的刀刃
他不停地向过往的行人倾倒心里不断郁积的雨水
向一只席地而坐,仿佛还在聚神凝听的狗
灌输着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无法道破的天机
可我还是固执的认为,他分明在向一只聒噪不止的蝉
表白,他并不是传说中那个凑数字的竽?
我想他还应该是一只掉队的鹦鹉,或者是
一只任性的舞蝶,至今也无法找到归途
他的溪流正在被一块碎石梗阻
已经无法汇入到翻滚的江河
他的队列之所以弃他而去,正缘于
他们要赶往一只马匹最后的黄昏
正在用曼妙的颂词给这个纷繁乱杂的俗世
镀上一层明艳绝仑的釉彩
文章对诗歌《吹唢呐的人》的解读是新颖的,独特的,而且是层层递进的。使我们这些不懂诗歌的读者也能读懂这首诗。文章称赞该诗“写实叙事只是个载体,写虚才是目的。实写就如大海上的船,虚写就像撑起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