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科技花开靓边陲(散文)
春风融化严冬雪,万物升气贯长虹;
万紫千红边关地,万马奔腾显峥嵘。
科技兴场新战略,起步坎坷方向明;
宏观战略农场变,微观处处呈新竞。
这是我的家乡八五八农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农场党委制定的“科技兴场”方针地指引下,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
我的家乡八五八,地处祖国东北角东南部的虎口湿地中,是五八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机械化的军垦农场之一。由于地处大小穆棱河、松阿察河、乌苏里江所环抱的虎口湿地之中,大大小小的水泡子星罗棋布,这就使低洼洪涝之灾害,始终困扰着我们的垦荒建设的父辈们。尽管父辈们都有铮铮的铁骨,大无畏的豪情;尽管在战天斗地岁月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可是改变不了水涝洪灾的困扰,和“年年劳累年年赔,岁岁耕耘难翻身”的局面。农场年年亏损;父辈们的工资没有着落;居住环境难以改变;衣食住行都是困难重重。父辈们竞弯了腰,熬白了头,奉献中只把血汗流……三十多年哪!剩下的只有奋斗,奋斗,再奋斗。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三河一江水,“旱改水,以稻治涝”的决策,使我的家乡八五八,看到了希望。我的父辈也直起了腰,改变了贫穷,衣食住行出现了蒸蒸向荣,扫去了我父辈的愁容。
宇宙的循环,岁月的更迭,渐渐地把我们这些北大荒的第二代、第三代,推上了接班的舞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父辈们创建的北大荒精神,需要我们来传承。
我们可真够幸运的了!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赶上党的十八大春风的到来。我们农场党委的“科技兴场”政策,使科学种田在八五八广袤的田野里铺开了:
从宏观上看——
下大力气平整土地,大大小小的地块连成了片,给科技兴农,科技兴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阡陌纵横田方整,灌渠经纬,排灌电脑自动管控;育苗基地科技严把关,温度、湿度、苗情,电脑时时提醒;高速插秧机穿梭好似织地毯,嫰苗茁壮成长竞快活;深层施肥,把握时间分寸,还要精与准,科学到位看秧情;夏日稻苗多劫难,飞机撒药、施肥、管控,确保高产好收成。无人飞机坐在家里来操纵,拍照、监管,因时、因地,给人提供信息,补苗,灭草,抓紧管理,保证地块处处不落空。
科学的管理,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八五八五十多万亩稻田,连年高产,连年丰收,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连年低产,甚至绝收的局面。旱涝保收的高科技水稻种植,側底改变八五八农场的面貌。过去场部安兴,只不过是北国边陲的荒村,垦荒战士们建起的低矮的草拉房——土坯房——穿鞋戴帽房——砖瓦房,如今已是绿水环绕,接到纵横,楼房林立的现代化的滨水新城。
科学的规划,在农场科学建设的同时,过去低洼易涝的湿地,逐渐建成了千岛林湿地公园。茂密的林岛;缓缓的流水;姹紫嫣红的湿地;水中游船、渔船;追波逐浪的水獭、游鱼;空中的鸥鸟、鹤群;岛中的獐狍野鹿……无不彰显那幸福和谐的豪情。
从微观上体验——
我的家乡八五八农场现在常住人口两万余人,除了有些孤寡老人和有特殊疾病的人群,现在还依靠低保生活外,基本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家家住上了楼房,人人不愁吃穿,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汽车。
饶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吃不愁吃,穿不愁穿。在穿的上,不少人夏穿纱;冬穿貂;春秋两季羊绒随便挑。在吃的上现在也讲究了,一日三餐不重样,山珍海味样样全;鸡鸭鱼肉换样吃,讲究营养怕肥胖。亲朋好友常聚会,逢年过节大团圆,家里做饭嫌麻烦,酒店饭馆把间包。
老人们常常想笑:这哪是我们垦荒人过的日子啊?过去地主老财也不敢这么胡吃海喝呀!
在住房上,过去买的楼因资金紧张,草草装点一下能住人就不错了。在可不行,为了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也讲究科技化、现代化。不是另买新楼重装修,就是拆旧换新再装修。我家也在竞赛似的装修潮流中,对我的住宅楼进行了再装修。
再装修的宗旨是:科学化、现代化、电气化,不必问花钱多少,要做到物有所值。
几个月的装修过去了,经过验收,今本上达到了要求。
科学化:原来的几道门减少了,设计更科学了。原来的壁橱壁柜,换成了按房间订做的组合家具;厨房用具全换上了新式的名牌……是比原来更科学了。
现代化:从房间的色彩,到用具的更新,处处都显现代的时髦感。
电气化:液晶显示器的大彩电;口的各种照明灯具;卫生间的各种洁具都具有灵活,巧妙的特征。特别是那圆盘式的清扫机器人。只要你用手柄输入程序,按下电钮,他就会自己行动起来把床上地下,犄角旮旯清扫得干干净净。
科技花开兴天下,没想到今日竟花开寻常百姓家。
在十八大的春风吹拂下,科技花开在边陲,开在农场,开在边疆的万户千家。
——————————————————————————————————
把主旋律的主题演绎得如此引人入胜,可见功底深厚也。欣赏。学习。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