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析】一名共和國志願兵的情懷 ——致我的父亲,一位抗美援朝的老兵
在孩兒的记忆中,犹如镜头回放般的转换出关于父親的不同場景:“当你早晨坐上第一辆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着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请你认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认识到这是一种幸福,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这是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一段描述。
每次回想起这段文字,仿佛就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伟大的朝鲜战争中,成千上萬的志愿军凭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去保家卫国,英勇顽强地同世界上最強大,武裝最先進的西方列強大軍進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那些牺牲的将士们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连名字都未留下的无名英雄,但是共和国会永远记住他们的英魂。每每想到此处,悲痛之情和崇敬之情都会从心底油然而生!身为一名参加过这场为了正义而战,打出了至少五十年和平的新中國一名普通志愿军人的女儿,我为此感到无上的荣耀,伴随我的是对先烈们无尽的追思和深深的敬仰。
我的父亲于1952至1953年参加了那场让全世界有目共睹难以忘卻的抗美援朝战争。年仅19岁的他,怀着对對祖国的热爱,对党的忠誠,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舍家保国,告別年迈的父母,毅然决然地奔赴不惧生死的前线。在最惨烈的仁川战役中,作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食物飲水匮乏、武器装备严重落后于世界列強的境况下,沒有退縮畏惧沒有牢骚抱怨!那個時候,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贫穷孱弱,没有像样的空军、沒有炮火的支援,但是沒有一名士兵拒绝战斗!哪怕是长津湖畔零下30度的严寒,或者仁川战役那火与钢铁交融的烈焰,父親和他的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用小米加步枪和英勇頑強的作战精神!创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迹,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整整两年零九个月的战斗中,歼灭敌军71万余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屈指可数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伟大战役,彻底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朝鮮战争这场正义和平与邪恶狂妄的较量中,父亲同他的战友们血洒三千里江山,英勇无畏的精神让血肉之躯铸就了他們钢铁般般的意志。仁川战役中,父亲不幸被弹片击穿胸部,身受重伤,两根肋骨被切除后,造成终身残疾,父亲对此毫无遗憾,始终乐观。
晚年的父亲时常回忆起那段枪林弹雨,生死血光的战争岁月,深深地怀念那些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那些永远逝去的年轻的生命!每次听父亲回述往昔,中国军人的形象都一次比一次高大无比!军人钢铁般的意志,始终激励着我逐渐成熟的思想,烙上了永不磨损的印记。虽然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但是父亲讲述的战争場面,直到现在依然感觉还是那么清晰。
父亲讲,在朝鲜打仗,艰苦程度,没有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人是无法想象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饭吃,夏天还好过些,部队吃野菜和树叶,冬天的日子可就难熬了!气候极度寒冷,冰雪茫茫,根本寻不到食物,战士们饿极了就吃棉衣内的棉花、嚼皮带,由于缺乏营养,手脚严重浮肿冻裂。朝鲜冬季还来得特别早,气温经常处于零下30多度,冻伤是家常便飯,很多战士由于冻伤而被截肢,他们都很年轻。
面对严寒、饥饿、病痛、武器装备落后,弹药匮乏、供给困难……!這一切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苦和挑战,连回忆都充滿痛苦与絕望!但是,正是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会成为中国軍人的骄傲和自豪,注定成为中强军的源动力和一面不倒旗帜!註定成为震慑西方帝国主义列強的精神原子彈!
《孫子兵法》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在敌军飞机与炮火日夜狂轰滥炸的封锁下,补给线被严重切断!后方的供给是根本运不到前线的。不要说吃口热饭,六、七天能喝上一口水都是特别幸福的,战士们的飯只能是一口炒面就一把雪的吃。因为敌机轰炸,就是弄一把干净的雪也得费一番工夫,要把胳膊伸进很深的雪底下才能掏出一把干净的雪来。比起生活的艰苦,战斗的残酷更加更令人难以想象”。每次父亲回忆起那个时刻,心情都非常激动!
在父亲的回忆中,强渡清川江时,战士们一旦从江水里出来,都立刻被冻成了冰棍儿,身上全是白花花的厚厚的一层冰,虽然像是穿了一件厚厚的盔甲,不但不能保护生命,却是造成重大伤亡的桎梏。再比如,卧地观察地形,刚一卧地,身体就被牢牢粘在地面上,鼓足了劲 ‘起’!只听‘呼啦’一声,棉衣的前襟全被撕裂拉开來。个个都被冻得上牙打下牙,枪管灌进了冰水拉不开栓,手榴弹也拧不开盖兒,这就等于沒有了战斗力。机枪手急了,让战友撕开他的棉衣,把冰冷的机枪捂在自己的肚皮上,过了三五分钟,他一起身,肚皮生生被拉出七八寸的血口子。有時候,为避免被敌机发现,部隊几乎全是夜行,只要天一黑部队就立即出发,极速前进……。
有一次,部队急行军一整夜了,饥渴交加,还得再奔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上级指定地点。团长一思託,命令:“轻装!每人只留下武器弹药,其余的东西全部扔掉。”于是,大家就紛紛把棉大衣、被子、水壶、背包、炒面袋子能扔掉的统统扔掉。冬日凛冽的寒风刺骨,夹杂着雪粒打在脸上身上,痛的人人難以忍受,脚冻得像猫咬一般。
父亲和战友们只能忍痛冒著严寒在夜色中高一脚低一脚的“快速”行軍,还一个跟头接一个跟头,摔倒了就赶紧爬起来,爬起来再“跑”,谁也不敢掉队,就这样终于按照上級命令胜利到达指定地点,大家浑身到是冒着热气,汗水浸湿了仅存在身上的衣裤,但是很快就就在低溫下又冻结成了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要说起当时的作战武器装备来,父亲的慨叹简直万千难复:“那简直是没法比!五十年代,美国的钢产量是870万吨每年,中国一年只有61万吨,美军一个师有959门火炮,140多辆坦克,3800辆车,志愿军一个军也只有屈指可數的火炮和车辆,实力悬殊太大!志愿军出国打头阵的四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虽然有汽车1300多辆,但在朝鲜境内,不到一个月就被敌机炸毁1000多辆,平均每天被炸毁30辆,国家给38军配备了100辆汽车,入朝仅20天能动的汽车就只有6辆了。美国有海陆空三军,全套机械化裝備,武器十分先进了得。我们确只有陆军,从鸭绿江一路打过来,全靠两条腿。之所以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我们军队靠的是共产党,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战略思想,靠的是广大指战员的智慧和視死如归的英勇,对祖国深深热爱的牢固信念产生的強大力量,支撑我们勇往无前,决胜千里!”。
志愿军頑強的生存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让西方列强联军胆战心惊!最终将敌人打到了谈判桌前。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连当时自信滿滿,最不可一世的艾森豪威尔將軍都表示无奈和由衷的赞叹中国军队的英勇,并认为美国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打一場毫无获胜的希望的战争,当战线稳定在38线上时,他认为是多少給美国保住了些面子。
晚年的父親还常常回忆起当时战士们与敌人抱在一起掐脖子,抓头发的肉搏战,那几乎疯狂的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每说一次,他父親都会哽咽一次:“ 18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那些鲜活的生命,为了那場伟大的胜利,将他们年轻的生命和滿腔的热血永远的留在了异国他乡,留在了朝鮮战场。父親能幸运地存活下来,已经是萬分幸运了。父親在生命存续的岁月中,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來,富起來,如今强起来!在那场战争六十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还是文化上,已经越來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再也不是当年连一顆铁钉也造不出來饱受欺凌的国家了。建立战則能打,打則能胜的強大的军队,中国永远不称霸。因为我们的祖先教诲在先:“国虽大,好战必亡”;同时,中国也绝不会因为今日的繁荣而忘却曾经的屈辱和潜在的危险,因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珍惜新生活,勿忘国耻勿忘历史,父親经常教导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实在是來之不易的!无数生命的鲜血换来的,要万分珍惜万分珍惜呀,爱国爱岗敬业,忠厚做人,不要计较一个人的得失。
受那場战争的影响,父親在临终前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瘫痪在床,不能下地走路,全靠一家人轮流照顾。父親收入並不高,因为病痛方面的花費,全家生活虽然从不宽裕,可是身为一名共和国的军人,父親从来沒有后悔过那样的生命历程,眼光里总是充滿了自豪的光芒!
父亲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是正义的一生,是对党对国家忠诚奉献的一生。能成为他的子女而倍感自豪!倍感荣耀!父亲虽然永遠离开了我们,但他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对子女至情,他那朴实、忠厚、优良的人格和爱国情怀永远留在我们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如璀璨明亮的星光指引我们前行!
安息吧!我亲爱的父親,我们永远怀念您,共和国永远怀念您,知道您舍不得那些战友们,正好給他們捎去祖國強盛的消息,以后无论在哪儿,也不会有敌人胆敢轻易侵犯我們的国家了。您们永远都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正是你们这些最可爱的人,用生命和忠诚,教會了我们成長和思考,增強了我门智慧和能力,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座永恒的不朽丰碑!您们永远是中华儿女心中的英雄,英雄永垂不朽,英雄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