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西汉主要人物传记(散文)
吕雉只有让后宫宫女生的三岁儿子刘恭继位。杀了这个宫女,吕后直接承制,亲手操刀管理天下。
吕雉继续杀害异己,主要是握有兵权的忠臣,对萧何,张良等文臣还是比较信任的。吕后封领了大量吕姓王侯。同时对刘邦的后代也进行残杀。最后,刘邦的八个儿子仅剩下二人。一个是从小跟着吕后长大的七子淮南王刘长。另一个是四子刘恒。
刘恒占大同。当吕后召刘恒进京时,刘恒拒绝了吕后的召见。理由是愿意在大同守着母亲。这个理由吕后接受,原因是刘恒出生最为卑微。他的母亲是宫廷里的一个洗衣服的宫女,被刘邦临幸仅仅一次后而生下来的孩子。这个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刘恭童言无忌,说“吕后杀了我的母亲,我会把吕姓的人杀掉”。吕后听到后把刘恭关了起来,并杀之。随后立刘弘为帝,仍然是吕雉掌权。
吕雉死于承制垂帘听政八年的狂犬咬伤。临死前叮嘱吕录吕产分别守住南北两军,不要参与吕雉的发丧。最后还是被陈平周勃以及举兵的齐王刘湘和弟弟刘章等人铲除吕家势力,吕家满门抄斩,时间仅仅在吕雉死后的两个月内。废皇帝刘弘并杀之,立刘恒为帝。这样,吕雉时代彻底结束。
四、汉文帝刘恒与贾谊,赵佗。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是李商隐的诗,诗是写贾谊的。贾谊是汉文帝启用的新生政治力量。
汉文帝之所以启用贾谊这样的新人,源于贾谊的出色才能。诗中是怎样体现贾谊的才能的?
皇帝在寒衣节祭拜祖先时见到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听贾谊讲鬼神,听的皇帝一步步的把椅子搬到贾谊坐的地方,听的皇帝出神入化。可见皇帝是多么的认可贾谊。
同时也说明贾谊无论是谈苍生,还是论鬼神,都能把皇帝迷住。
然而皇帝与贾谊离别三年后,再次重逢,面对这个让他崇拜倾慕的人,他却没问苍生问起的鬼神。当然,这与他们见面的时机有很大关系。因为那天正好是寒衣节祭拜祖宗。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汉文帝刘恒是依赖那些老臣坐的皇帝。一旦刘恒坐了皇帝,就会想办法摆脱老臣们的掣肘。这就是文帝陆续启用包括贾谊在内的青年才俊,以求平衡制约朝中老臣们的势力,改变自己被动统治地位的尴尬处境。
贾谊向汉文帝献了三个治国谋略,一是要证明朝廷存在的必要与合法性。因为汉高祖刘邦是靠农民起义当的皇帝,别人也效仿刘邦起义怎么办?二是让在京城的这些蕃王们回到他们的领地,离开京城。这正中了汉文帝下怀,因为皇帝非常明白,这些在京一起厮守的王侯们很容易形成帮派力量。然而就是这个倡议遭到了几乎所有蕃王大臣的反对,可见当时皇帝的政治环境有多么险恶。三是消减蕃王的领地面积,比较稳妥的方法是强迫他们把领地分给他们的儿子。尤其是消减刘姓这些同姓蕃王的领地。
虽然贾谊年仅二十六岁,却能提出如此深远的政治主张,治国方略,并且得到了皇帝认可,尽管汉文帝仅仅选择了很少的部分推行。但在推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阻力。
为了缓冲矛盾,文帝让贾谊离开京城去了长沙。
贾谊三十六岁去世。虽然他的这些谋略没能在当朝得到推行,但在日后的汉景帝等几代皇帝的朝中全部得以实施,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那么,为什么贾谊这么好的主张,却不能被文帝全部选择推行呢?是这个皇帝不作为,还是头脑没理解?难道这个刘恒是一个无能之辈?不然。这与刘恒的谨慎性格,稳重行事风格有关。
所有大臣都认为刘恒是一个弱势皇帝,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刘恒才当了皇帝。然而真实的刘恒不是一个弱势之人。
刘恒的母亲是宫内一洗衣女子,仅仅被刘邦临幸一次而生之子。刘恒自幼没有得到刘邦多少宠爱,身世卑微。吕后杀害了那么多的刘邦子续,八个儿子只剩刘恒和刘长,因此,刘恒做事一向谨小慎微。
吕雉死后,朝中发生政变。以太尉周勃,酉承相陈平,齐王刘湘,以及刘章冠英等人清楚了吕雉的吕家势力。几位大臣确定让刘恒做皇帝。代王刘恒接到指令进长安掌管天下。于是,刘恒召集他的属下商议此事。文官多不赞成,武官多说好事。于是,代王派人进长安,见了陈平,方决定去朝内。行至城外,又差人去探查,发现周勃等人带着文武百官在灞桥迎接刘恒,这才放心。可见刘恒做事是多么谨慎细致。
刘恒做了皇帝,有人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便清理了幼皇刘弘。还杀死了刘盈所有的几个儿子。
刘恒宣布大赦天下,饮酒五天。随后又解决了越南赵佗独立,北国匈奴侵犯疆土等外患。进入文景盛世。
刘恒并不是周勃陈平等大臣们想要的一个无能皇帝。
文帝时期,太子刘启召见王美人(刘彻母亲),王美人对太子说“昨晚奴婢做了一梦,梦见把太阳吞进奴婢肚子里了”。刘启说“此乃吉兆”。于是,有了十子刘彻(汉武帝)。
刘启共十四子。十子刘彻,九子是刘胜。
刘胜是刘备的祖先。不过,刘胜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也不知道这个刘备是刘胜哪个儿子的子嗣。
刘备自称是刘胜的后代,汉室宗亲,涿州人。其实,刘胜是刘启的九子,刘启是刘恒的五子,刘恒是刘邦的四子,刘邦是徐州沛县人。刘备为何不说自己是沛县人?
刘胜是中山国靖王,都城是河北定州。管辖范围主要是石家庄等地。
秦始皇说是统一中国,其实,有一个小国他没有打到,这个地方就是石家庄附近的中山国。
中山国石家庄的西古城有一个赵佗,秦朝的时候,任器,赵佗打仗自北向南一路打到了两广和越南,创建岭南国。任器死时,刘邦反秦,天下大乱。赵佗随后开始闹独立。刘邦派使臣劝说威胁之下继续称臣。吕后与南越关系变化,开始征服南越,但没能突破岭南关险,无功而返。反到是赵佗反攻,夺下了长沙国不少城池。到了文帝刘恒时代又闹独立,管辖范围包括越南,两广和云南大部,赵佗称帝,首都是广州。
刘恒派陆贾修复了赵佗在正定西古城的祖坟,并有人人看守,以感化赵佗。陆贾再次出使岭南,劝降赵佗成功,南越继续臣服于汉朝。
由于任器,赵佗首先开创的岭南国,因此,毛泽东称赵佗是第一个南下干部。
赵佗统治越南93年,做了五代国王。当时赵佗管制的越南叫南越,包括越南和两广和云南地区。因此,越南和两广人中有不少赵姓(也包括女人是赵姓的非赵姓后人)是石家庄人赵佗的后代。

故将原标题中汉朝压缩为西汉,其他概念作者自定。
还有文章类型等,建议进群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