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新太阳喷薄而出(诗歌) ——夜读鲁迅
从血里寻找火,从夜里寻找亮
从石头里寻找声音和翅膀
然后在黑夜里举起匕首
愤然剔去那些生长在中华民族
身上的脓疮
地下的熔岩,人间的黑暗
心中的伤痕,眼角的泪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新生到新文化运动
沉默啊!沉默,不在
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救救孩子,我一个也
不宽容,在爱与恨之间
在黎明与黑夜之间
先生的眼睛仍然
闪闪发亮,一个新的生命
在先生眼前呱呱坠地
神与人,药和坟,死亡与新生
野草与南腔北调
宁歌而死,不默而生
先生在坟里愤然举起匕首
虽是刺向夜空,却血流如注……
一个新的太阳
在中华大地喷薄而出
【编者按】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初中时期学习他的《社戏》知道里面那个手脚麻利的闰土被生活变成鄙俗的模样,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道何首乌有臃肿的根和撒秕谷捕捉麻雀的童趣,其中那几个动词的妙处,想必每一位教授初中语文课本的老师都进行了分析,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的作为一代文学伟人用词的精准,也感慨《朝花夕拾》中无尽的趣味美。在去仙台留学时对把油亮亮的辫子盘在头顶,还要吧头扭一扭后面的标致极了那几个词记忆犹新,高中时学的《阿Q正传》那个调戏小尼姑的阿Q,那个无法和现实对抗扇自己耳光出气的阿Q。似乎他的文字都真切地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过,本篇诗歌,满纸生气,将鲁迅先生比作一个战士,敢于和腐朽封建残余作斗争的战士形象也从有致的诗心下流露出来,只有把全篇连起来看,才能感到鲁迅先生思想在诗人笔下针砭的力量。先生被举世推尊的是他将敢于挑起民族复兴的重担,和恶势力对抗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破除鄙俗习气在中国人身上的污痕,这样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如同喷薄而出的新阳,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美。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我们缔造的。诗人极深极浓的敬佩之情在立意高远,正气宏大,气势清正的深邃题旨下读者的血液也在这样的心灵直感下欢腾起来,读之令人精神振荡。推荐阅读。【编辑:青瓷碗盛雪】
1 楼 文友:青瓷碗盛雪 2017-12-10 19:36:15
想起来还是他的文字给我的印象最深刻 我也像他文中所写的办法去抓小麻雀 ,没抓到 抓到了一半大的斑鸠 谢谢七叔写此篇 那些先生的文字又以一种明畅的笔调勾起了我的回忆
青瓷碗盛雪,白玉炉燃香。
回复1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7-12-10 19:48:19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