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碧波潭(散文)
碧波潭微波荡漾,桂花金黄影横窗。这是越剧《追鱼》里面的唱词。戏曲人物行腔高昂奔放、华彩跌宕,表演动情热烈、张弛有力;那轩昂的形貌、沉郁的情韵,如春水漫溢,似秋花零落。
我相当喜欢《追鱼》这部影片,童年就看过,至今仍然难以忘怀。我一想起《追鱼》,就常常想起家乡的碧波潭。
站在老家外塔边,眺望自己组上的碧波潭——铜库潭,她恰似是镶嵌在绸缎上的一块蓝田玉,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而家乡那条溪就恰似是向两端无限舒展的绸缎。
在这条绸缎上,类似的碧波潭,还有好几个。给我印象同样很深的,还有砖溪洲的碧波潭,以及红土坪坪地中央两岔口的碧波潭。她们唤醒了我的一些往事。
那年那月那天,幼小的我和二弟抬着少半筐白米,沿着峡谷小溪边的芳草路去看望十分遥远的外婆。
当咱们走到砖溪洲小溪里的一处木桥边,我只见对岸坎外的小树丛下,有几个人只穿着裤衩在水潭边忙碌。有两个人抬着一个猪笼,猪笼里的鳖把抬的木棒压得很弯曲;而其他的人像“鬼子”进村一样四处散开,正在石洞、石缝里用鉄钩寻找着王八。我听着“哗哗哗”的流水声,瞧着村民们的“战利品”,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馈赠是多么慷慨!我一边感慨,一边想着外婆:如果把鳖给她老人家捎一只去,该多好啊!我知道那些东西很“金贵”,咱买不起;想,也是白想。况且,我啥也没有,人家浪里来水里去,拼死拼活地忙,凭什么给我?我无奈地放弃了原来的念头,似乎看到了外婆那十分慈祥的眼神;她似乎并没有责怪我,只是一直那么微笑着,像蒙拉丽莎的微笑。尽管如此,我的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回想我的外婆,她身材高大,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峥嵘岁月,一生凄苦,没有过个什么好日子。她每次见到我,就很高兴地像小孩儿一样跑进内房,用双手捧出被她敲碎、连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白糖”塞给我。那是农家自制的“白糖”,主要成分是大白米。白糖很甜,但是,也相当粘,吃起来,热化的糖液常常把我的嘴唇弄得像上了胶水一样,很难擦掉;我经常是吃着吃着,就把剩下的白糖悄悄又还给了外婆。
日子似家乡的流水一样匆匆,一晃好多年过去了,外婆“走”了!愿她在天堂能够过上好日子!
“拜别”了外婆,我的回忆就到了两岔口的碧波潭。
那潭边的稻田里,曾经有过我的许多身影。油菜花灿烂的季节,我经常一个人钻进花丛里,捧起书本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当我走出油菜花时,带了一身花香。我沐浴着阳光,兴奋地时而看看远处的牛羊,时而看看远处坐在草堤上晒太阳、臂套红袖的“革命”老前辈,时而也看看碧波潭;之后,仰面闭上眼睛,呼吸着家乡无比新鲜的芳香空气,感觉这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而今我在海角天涯,那些生活都成了我遥远的记忆。我常常想:如果能够有机会再次逛逛那些“亲爱的”老地方,那该有多好!
除了近距离与碧波潭接触外,我最喜欢的,还是站在高山之巅眺望咱们家乡美丽的风景,遥看那些幽深峡谷里的碧波潭。我觉得她们不仅仅像蓝田玉,而且又很像大大的眼睛。那些蓝蓝的眼睛里面似乎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她们似乎很想很想和我诉说。是啊,红土坪人代代相传,有多少人在那些碧波潭里留下过他们的欢乐。大家的故事在那些深潭里面都酿成了“美酒”,已经在让我们“品尝”与回味,芳香扑鼻,很快会传播远方。
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尤其爱那些碧波潭;而我最钟情的,还是铜库潭。原因是那里的碧波潭与我有缘;从小,我和许多小伙伴就在那里游玩,有难以诉清的情感与之相融。如果让我与她硬生生割舍,我的心就会感到疼。尽管现在我与她已经多年不曾谋面了,可是,一想起她,我的神经就会马上触及到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个触点;那种令人如痴如醉、缠绵至极致,浸透到骨子里的感觉,像闪电一样立即复原。不仅仅是因为那里的碧波养眼、凉爽怡神,而且是我一走到那里,《追鱼》影片中王文娟与徐玉兰对演歌舞的缭缭之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
(王文娟饰/鲤鱼精)
求娘娘发善心,
救小妖免灾星。
我情愿打入凡尘去,
与张珍生死共命。
宁丢弃千年道行,
宁离却蓬莱仙境。
我情愿受痛苦拔下鱼鳞,
换一个自由自在身。
(徐玉兰饰/张珍)
狂涛翻滚浪击天,
痛娘子汪洋灭顶遭凶险。
娘子你一魂悠悠往前去,
情义更比金石坚。
我张珍甘愿弃残生,
我与你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双双同在水底眠。
好一个情义更比金石坚!我很感慨。除张珍与鲤鱼精的故事外,想那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千年传唱、久盛不衰的爱情故事,也常常让人感慨不已。这些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国之瑰宝,对二十一世纪的新生代公民来说,或许没有多少吸引力;而对我来讲,却是爱之若狂。
当我走到铜库潭与她零距离接触时,就忍不住要哼几句;虽然常常走调,甚至像狼一样嚎叫,却也是乐此不疲。
然后,我三两下扒光衣服,一个“猛子”扎入潭中,潜水下至五六米深。一路只见鱼儿向我抛媚眼,几甩尾巴就溜了;螃蟹举着大螯向我这个不速之客“示威”,我很想对它说,小样儿,谁怕谁呀!至于虾米、水蛇,等等,这些可爱的生灵,我常常是一笑而过,任它们逍遥自在。
我的目标是寻找传说中的龙宫。
据说,龙宫里的宝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很想找老龙王敖广问一问,类似悟空的金箍棒还有没有?没有的话,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藕丝步云履,各来一样;如果老龙王不给东西,我就不走了。我知道金箍棒是稀缺物资,可能没有希望;不过不要紧,待我回了家,自己上山砍一根棒棒儿,洒家手中就也有了降妖伏魔的家伙!孙悟空神通广大,能做“‘七’天大圣”;洒家没有他那样的本事,可是做“骑山大圣”还是有条件的。我如此一想,就趴在水潭底下瞪大了眼睛,对龙宫仔细寻找了一遍又一遍,差一点连卫星扫描也用上了。可是,我连龙宫、老龙王敖广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更别提他的那些宝贝了,尤其是没有看到他的宝贝女儿小龙女。
据说小龙女还没有嫁“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长得太磕碜;如果她的长相还过得去,我想和老龙王商量商量,我不嫌弃,别的宝贝咱不要了,就只做他的东床驸马吧。
就这样,我又美滋滋地胡思乱想一番,咱的肺都快憋炸了,只好立即蹿出水面,正好看见一个人的背影消失了。我就想,附近就只有一户人家的老爷子像梁山好汉一样在此“下寨”,人称他“浪里白条”,莫不是他把龙宫连宫殿里的东西,都搬到他家的“宝库”里去了?这样,我可不干!刘欢老师说,梁山的山规是:“你有,我有,全都有!”我没有,我甘心吗?你们看,我小时候的想法有多荒唐!
我啥也没有弄到手,可是,我的心里还是很高兴。
我站在水中,双眼一扫,只见两岸的“柳树精”成荫;下游条块不一的沙洲、成片的嫩细柳、一大滩鹅卵石,各有各的地盘;深潭下游出水口,流水淙淙。这些比皇宫还惬意的环保环境让我很是享受,唯有几小点儿“插曲”让我发愣。有时候,潭水水面上,有一些鱼儿竟然旁若无人地“打飘飘儿”。更让人“气恼”的是,偶尔,蜻蜓把我当作了“木头”,站在我的肩膀上歇歇脚再“走”,令我哭笑不得!这真是“龙游浅滩遭虾戏”呀。但是,我见了这些“混世魔王”如此顽皮,还是很大度地一笑了之。
然而,当我看到左岸上面的行人时,我就想起了老妈妈与老爷子,心情顿时像老天爷一样晴转多云了。
集体时,咱家在铜库潭上游一个叫“堰坝潭”的地方有一些稻田。那时候,我的爸爸、妈妈为了一大家子人的口食,沿着左岸堤上的小道披蓑戴笠、风雨无阻地在“堰坝潭”旁边劳作。
时光荏苒。以前,他们是一头青丝;如今,父亲大人变成了“金毛狮王”,母亲大人变成了“梅超风”,当年的帅哥靓妹变成了老爸老妈。
我想起这些事情,也只能默默地忍受;时光催人老,谁有“仙班”一样的神通呢?
我在潭里泡够了,就想上岸。于是,我手脚并用,或扯树枝,或抠石头缝儿,或蹬脚板丫子,费劲地从石垛往上爬。我上了岸,一边穿衣服,一边哼着《追鱼》张珍的唱词:
碧波潭微波荡漾,
桂花金黄影横窗。
空对此一轮明月,
怎奈我百转愁肠。
说什么姻缘本是前生定,
又谁知人情纸一张。
他金府三代不招白衣婿,
我张珍何时得中状元郎。
又听得一声声鲤鱼跃浪,
把月影散成了万点银光。
鲤鱼呀!
你那里凄凉水府,
我这里寂寞书房。
我白衣你未成龙,
我单身你可成双。
我唱着唱着,似乎觉得自己身后,鲤鱼精在“咕咕咕”翻浪,十分熟悉的唱腔从空中飘来:
(鲤鱼精唱)
鲤仙修道碧波府,
蒙秀才每日顾盼情深长。
今日鲤鱼出水面,
会一会寂寞书房多情郎。
今日鲤鱼出水面,
会一会寂寞书房多情郎。
且把真身暂隐藏,
变作了牡丹小姐俏模样。
只见他头懒抬眼倦开,
脸庞儿与那潘安一样美。
我与你水府人间各一方,
却为何欠下这笔相思债。
……
(幕后合唱)
莺歌燕舞花似锦,
春回大地迎嘉宾。
世人莫笑鲤鱼痴,
最甜最美是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