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赶场(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赶场(散文)


作者:刘友良 布衣,22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7发表时间:2017-12-14 08:20:02

株洲的“赶场”就是赶集,在我的老家邵阳叫赶圩。我小时候没有赶圩的经历,我的家在五丰铺,那是县里最大的镇。
   离我婆家最近的场在均坝,逢5、10号便是场日。每到场日,天一亮,人们就出门,陆陆续续,就如地上掉了一颗糖,单个或三三两两的蚂蚁径直朝那个方向奔去。如今,交通的便捷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年轻人爱上大超市,“赶场”这个乡村传统,自然由中老年人在传承,他们或将蔬菜、家禽、鱼虾等拿去变卖,或去采购生活用品以备家庭日常所需。
   一天,正逢场日,婆婆提着几只公鸡去阉,我便一同前往,想去目睹赶场的盛况。
   走了几里路,再翻下一个坳就到了,瞬间映入眼帘的景象似曾相识,密密麻麻的人影,堆积如山的货物,洋溢在脸上的喜庆,就如家乡过年一样。马路边有几个门面相连,门面前是一片空地,空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日常百货,品种丰富得令人意外;堆放也很整齐,井然有序地向道路上延伸。公路俨然变成了街道,过往的人们在中间慢悠悠地来回穿梭。
   这就是一个露天的大市场。最打眼的是衣服摊,钢架上挂满了各式服装,色彩斑斓,款式粗看时尚,细看质地差,价格低廉;刚出生的小鸡小鸭们真可爱,上百只簇拥在筐里,一身嫩黄的绒毛,乌黑的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奇地望着熙来攘往的人群,嘴里发出细碎的鸣叫;场上肉摊多,且肉摊前聚集的人最多,少之几块钱,多则上百块,买者挑肥拣廋,卖者故作大方,不用多久,挂在铁钩上的一头猪就被瓜分掉了,屠户用油腻腻的双手清点钞票,一脸丰收后的喜悦;小木凳,小木椅,各种篾器在老汉们的脚下安静地躺着,简单的材料,经憨实的双手慢慢编织、打磨,文理清晰,散发着最原始的光芒,映照在篾匠老人沧桑的脸上。我买了一个圆形的竹盘,想像着盛些野菊花,金银花等放在太阳下晾晒,定是方便而惬意的;水果被一车车的拖进来,红橙青紫,娇艳水灵,一个个被眼尖的主妇们挑了去,空箱子在路边垒成了墙……方圆几里的人们云集在此,都是一些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在场上碰到难免不问候寒暄一番,爽朗的笑声此起披伏。还有土蜂蜜、土鸡蛋、胡鸭、柴火熏制的火培鱼、酸枣粑粑、当季的菜苗、农具等乡村元素,也是城市的稀缺物,在这里一一呈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洋气,使用便捷的高科技电子产品也顺势而来,人们争相观摩、体验。
   一天,路口突然众声嘈杂。我出门一看,原来前几天有人来场上做电高压锅的宣传推广,只要填一份资料,交三百块钱,就可以领走一个电高压锅,据说厂家的目的是做宣传,待下一个场日将退回三百块。花婶和细婶乐呵呵的提着高压锅回来了。好不容易熬到赶场,她们一大早就向均坝赶去,可从头到尾找了几遍都不见那些人的身影,这才方知上当受骗。
   花婶从家中提出高压锅,大家一看,锅身上贴着标签,只有“高级电高压锅”几个字样,典型的三无产品。有人在网上一搜,“美的”牌电高压锅才两百多一点点。两个妇人又气又羞,胀红着脸,在路口对天咒骂,恨不得将骗子家祖坟骂得冒烟。
   正在这时,有个人经过路口,手中提着一袋砂糖桔,听后笑着戏谑:“你们两个莫气哒,一个屋里是包工头,一个是农家乐老板娘,三百块钱算什么啰,就算用三百块钱买了个教训,还送了个高压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然也没有免费的高压锅嘛,你们这还算好,有些人被撮起花七千块钱买净水机呢。来来来,吃橘子,吃桔子,消消气……”
   桔子吃完了,人们渐渐散去。一条黄色的小狗低着头,摇着尾巴,在地上嗅来嗅去,桔子皮在冬日的暖阳里泛着金光。

共 14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去集市上买东西,在北方叫赶集,在河南叫赶会,在湖南湘西一带叫赶场,而在湘南那一带叫赶圩。一般每月固定几天为集日。文中的均坝是离婆家最近的赶集地方,每逢五、十号便是集日。某个集日,作者随婆婆赶集,目睹赶场的盛况。接着,文章介绍了赶集人之多、出售的货物之多及品种之丰富,都令人咂舌。公路俨然变成了街道,过往的人们在中间慢悠悠地来回穿梭。一幅热闹繁荣的乡间贸易景象。但有时也偶有不和谐之声,个别人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拿出三百元后拎回家一台三无产品。小插曲告诫人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是升华主题的点睛之笔。文章虽短,叙述流畅,层次清晰,主题寓含教育意义。好文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4 08:20:52
  感谢赐稿江南,期待佳作连连!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4 08:24:11
  问好作者!您的笔力不俗,若能展开祥写,效果更好!遥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刘友良        2017-12-14 16:59:19
  感谢老师指教,辛苦了!
3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7-12-14 08:32:00
  文章贴近生活,平凡人平凡事,这些总会给我们最多感动!欣赏佳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之后,进军清流途中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4 楼        文友:秋下蝉        2017-12-14 17:33:53
  赶集在我们这也是有的 是老年人留下的传统。隔几天便是有一场,我们小辈不知具体日子,他们老一辈便算得准齐
5 楼        文友:秋下蝉        2017-12-14 17:34:31
  最后一段看似不着边际,其实很有味道。感觉升华了主题,很不错,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