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影视戏曲 >> 豫剧《孝顺儿葬娘》

精品 豫剧《孝顺儿葬娘》 ————新编八场幽默滑稽现代剧


作者:杨天杰 进士,7559.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01发表时间:2017-12-14 11:31:25
摘要:《孝顺儿葬娘》也可叫做《对抗殡葬改革闹剧》。说的是农民张有福买了一辆崭新的雅马哈摩托车,载着母亲兜风,因为无证驾驶,摔死亲娘。孝顺儿为逃避殡葬改革,遵循母亲遗愿,夫妻俩设计连夜偷埋娘、刻木头人冒充娘、偷挖女尸顶替娘、偷尸偷来丈母娘、挖坟没了亲生娘、悲剧声中回来娘等情节,一环扣一环,直至真相大白。剧中人物不多,张有福夫妻,一个丑角,一个花旦,贯穿整本戏剧的始终。

豫剧《孝顺儿葬娘》
   烧钱二字就别提。
   三是不准走漏坏消息,
   千万不能偷着去报亲戚。
   四是不准戴孝把哀仗举,
   不准许在人前穿孝衣。
   五不准偷偷告上帝,
   不许到乡里县里说机密。
   五个不准都要记心里,
   咱本家团结一致才相宜。
   今日我给本家老少把愿许,
   事办完我给诸位摆宴席。
   (白)记住五个不准了没有?
   众回答:记住了。
   李小娟:有福,这么多人咋干呀,你得给本家亲族分分工才好。咱要有头序的埋娘,有条有理的办事,不能出任何差错。
   众回答:有福,你安排吧,你说咋办就咋办好了。
   张有福:张三李四王五马六带锨镢,赵七钱八孙九周十抬棺材。听明白了就干。(做假动作。张有福一切安排妥当,众本家老小到荒郊挖土刨坑,折腾了大半夜,总算把老娘入土为安了。众人陆续回家睡觉不提)
   张有福:娘,儿给娘作揖行孝了,娘,你老一路走好,安息吧。
   李小娟:婆母娘,不孝的儿妻给你作揖了。你到望乡台上回头望望,虽然给你老搬了新家,你也不要忘记咱的老家哟。过了奈何桥,进到阎王殿,到那时,你的儿媳妇再给你烧纸送钱,我的好婆婆,你先委屈几天吧。
   张有福:小娟,咱把娘土葬了,咱也好睡一会了。(二人下)
   张小虎:(上)
   念快板:
   本人取名张小虎,我和有福是亲族。别的好事不会干,就会暗中瞎嘀咕。
   今日我不告别人,我就专告张有福。你把你娘埋坟墓,你倒觉得把愿如。
   殡葬改革成制度,偷埋违法谁能服。你把你娘埋进土,我不告你不丈夫。
   我要揭发不为啥,为了奖金得青蚨。叫你丢人又现眼,背后你把你娘哭。
   县里奖金发给我,我到酒店喝一壶。
   (白)古人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我张小虎虽然和张有福是本家,论辈分张有福还该叫我叔叔哩。我可不管你三七二十几。县里有规定,谁家死了人偷埋了,揭发出来就能得到奖金三百块。人离了钱能行嘛?我是帮你埋了俺嫂子,为了钱,我告你还得叫你张有福乖乖地把娘刨出来。想到这里,我就要去县里走一趟了。
   赵长梅:(县民政局干部,上)
   (唱)
   我在民政局干过多少年,
   我有义务作宣传。
   县政府发了红头红文件,
   在本县殡葬改革要领先。
   就这样有的地方没普遍,
   还有人把死人偷偷埋进土里边。
   偷埋人如查不到也难办,
   查到了就得刨土把坟堆翻。
   把死尸重新刨出来,
   拉到火葬场送进烟筒去冒烟。
   如果有人揭发一桩事,
   我当场就奖励他现金三百元。
   我赵长梅正想下乡去查看,
   特别是那个张家岩。
   走到到离张家岩没多远,
   张小虎:(唱)我张小虎告状走到村外边。(与赵长梅碰个正着)
   (白)呀,这不是县民政局赵长官嘛,你好?我正要找你哩。
   赵长梅:你不是张小虎嘛,小虎,我经常来你村里,你有啥事吗?
   张小虎:念快板:
   尊声长官听我谈,我就住在张家岩。俺村有个张有福,私自葬娘理不端。
   他把他娘偷埋了,偷把他娘埋村南。今日我来告诉你,请你快快查一番。
   查查那个张有福,按照规定罚他钱。我来揭发张有福,应该将我三百元。
   (白)我就是为这件事想找你的,你正好来了,这真是芝麻掉进针眼里——咋就恁巧啊。赵长官,该给我奖金三百块了。
   赵长梅:小虎,你做得很对,对违背殡葬改革制度的人与事就应该揭发,你应当受到表彰。不过嘛,你得先回去,稳住张有福,我去找找赵支书,随后就到,只要我落实清楚了,三百块钱太少,我再给你增加一百元,奖给你四百元,怎么样?
   张小虎:那太好了。如果张有福他家要是死俩人或者仨人就更好了,要是死俩人,我就可以得到奖金八百块了。(笑着下)
   张有福:唱:
   昨夜晚我把俺娘来安葬,
   我这才完成事一桩。
   好在俺村上还没人去告状,
   我这算侥幸偷偷埋了娘。
   我老婆的计谋可真棒,
   过几天我再去坟头给娘烧纸张。
   老婆嘞,今日做饭要变花样,
   我肚里饿的咕咕直叫翻了肠。
   (白)我亲爱的娟,老公肚子饿了该咋办?我想也该往这个臭皮囊里填点什么啦,老婆你说是不是?
   李小娟:老公,你就光知道吃。你偷埋了娘,事还没有平静哩,你就吃吃吃,弄的不好,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话音未了,听到有人敲门。敲门声:咚咚咚)
   张有福:可能是本家爷爷来了,老婆哩,你快去开门吧。
   李小娟:是,老公的话就是命令,我敢不服从嘛。(开开大门一看,高兴了,堂嫂来了)哼,我编个瞎话吓唬吓唬我老公,看他做贼心虚否。(于是大声说)老公哩,咱家有喜了,赵支书和县民政局赵长官探望你来了,快来迎接上帝呀!
   张有福:越怕越有鬼。探望,探望,是不是他们找事来了?我该咋办呢?
   (唱):
   我张有福那辈子喝了倒霉汤,
   为兜风摔死了俺亲娘。
   为弥补过失我偷把娘土葬,
   我心里有鬼越想越心慌。
   我做贼心虚走路腿就晃,
   见上司吓的我两腿似筛糠。
   这时候我还得把胆子壮,
   求老婆再想个办法把他们诓。
   想到此我闪目朝大门口望,
   我狠不得扇老婆两耳光。
   这哪是支书和县里干部来门上,
   原来是俺家堂嫂李春芳。
   (白)(嘻嘻笑)堂嫂嘞,你是不是癞蛤蟆爬到公路上——冒充小轿车哩。还是癞蛤蟆爬上电脑桌——冒充鼠标哩。我一听是县领导来了,你知道嘛,我做贼心虚,腿肚子都转到前边来了。你本来是在家种地哩,谁提拔你当了官来?
   李春芳:这别问我,找你家媳妇我的弟妹好了。小弟,说正经的,假如说你偷埋大娘的事有人告发了,你有没有应付的对策呢?
   李小娟:嫂子,咱进屋里说话。(三人进了堂屋,坐下,小娟赶紧给嫂子倒茶)。
   李春芳:小弟,常言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咱远了近不了,近了远不了。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哩。咱都是没出五服的本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万一有人揭发了咱,县里或乡里真的有人来了,非要叫你把你娘挖出来火化,你想想该咋办才好。(一言未了,几个人傻了,原来村支书带着县民政局干部赵长梅真的来了。张有福一看,吓的瘫倒在地上直打哆嗦,村支书和李春芳、李小娟把他扶起来,叫他坐到沙发上。机灵的李小娟应付着)
   李小娟:可喜可喜,领导来了,欢迎欢迎。快快坐下喝茶。(赶紧忙着倒茶)俺家寒舍能迎来县领导和村支书大驾光临,可喜可贺呀!领导有啥指示嘛?
   赵支书:小娟,我来问你,你的婆婆哪去了?
   李小娟:(故作镇静地)咯咯咯咯一笑,哎呀,赵支书咋问起俺娘的事来了。领导也够关心俺婆婆了。是不是要给俺婆子申报吃低保哩?要是嘛,俺就太感谢领导您了。
   赵支书:小娟,你别跟我逮里稀(地方口语,意思是开玩笑)不要给我打岔子。说正经的,你婆婆哪去了?
   李小娟:赵支书,你问我婆婆嘛,我也不瞒你说,俺婆婆想清闲一段,她走亲戚走了。
   赵支书:小娟,我别诓我,恐怕你婆婆入土为安了吧。
   李小娟:入土?入什么土!赵支书真会开玩笑,是不是咒我婆婆死哩?
   赵支书:俗话说:雪地里埋不住死孩子。你哄了一时,你能哄了长久吗?快说实话,你婆婆哪去了?
   张有福:赵支书,你问小娟的婆婆,你说的是不是俺娘?
   赵支书:费话。我问你,你不要城墙上跑马——兜圈子了,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大圈子。直接回答,你娘哪去了?
   赵长梅:张有福,你也别装糊涂,咱打开窗户说亮话。你们村上有人揭发你,说你娘死的太可怜,这我们应该同情。但是,国家实行的是殡葬制度,你是应该知道的。你在昨夜晚把你娘偷埋了,这是很不对的,我劝你应该知错改错,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张有福:这个嘛,我改,我改。对上级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以理解。我今天就把俺娘刨出来,明儿天送到火葬场火化好吧。
   赵长梅:这就对了嘛。常言说: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不改。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赵支书,这是你村里的事,你看着处理好了。
   赵支书:那是,那是。赵长官,我们该回去了。
   李小娟:二位长官,一路走好,不送了。(说完,二赵离开了张有福家)
   张有福:唱:
   人倒霉了喝口凉水也塞牙,
   我摔死俺娘染黄沙。
   我只想把俺娘偷埋了结心愿,
   没想到俺村里是哪个龟孙告县衙。
   我我我,狗咬包子露了馅,
   我张有福这一回可抓了瞎。
   赵长官来到俺家催促俺,
   亲自对我把话发。
   非要叫我把娘挖出来去火化,
   同着他们我也不好答。
   我本来偷埋俺娘就理短,
   违犯国家殡葬制度政策就该受罚。
   都怪我张有福没远见,
   这咋办?还得问问我的内管家。
   (白)小娟,你是麻子脸照镜子——点子多。你也看到了,村支书和县民政局里赵同志叫咱火化娘,你看咋的是好呀,快给为夫想个法儿呀。
   李小娟:唱:
   我李小娟一听笑哈哈,
   就对老公把话拉。
   你要问我办法嘛,
   为妻我倒有个好法。
   不知道老公你采纳不采纳?
   你要采纳了我就给你说根芽。
   张有福:唱:
   你说了我一百个都采纳,
   老婆嘞,你赶快快给我把主意拿。
   只要你把计谋献给俺,
   我请你饭店去吃烤鸭。
   李小娟:唱:
   老公你叫我把主意拿,
   咱现在就去把娘的坟来挖。
   挖出来娘的尸体去火化,
   火化了把娘烧成骨头渣。
   这个办法合法又好看,
   咱光明正大哭着送娘泪巴巴。
   张有福:唱:
   小娟一句话把我吓惊煞,
   她的话就等于瞎嗒嗒。
   想到此我就把老婆骂,
   老婆嘞,你是个扫帚星到俺家。
   你要是心中还爱着老公俺,
   想个法,别把老娘的尸骸挖。
   李小娟:唱:
   我刚才是给你说假话,
   我是想考验考验你那榆木疙瘩脑袋瓜。
   亏你还是个男子汉,
   却原来你还不如我女娇娃。
   上有政策咱就得想对策嘛,
   为妻我低头一计在心上发。
   叫我看咱就如此这么办,(附耳偷授计)
   保叫你乐的笑掉牙。
   (白)老公,你看行不行?
   张有福:这个办法好,咱就这样,板上钉钉子——定了。(计谋刚定好,赵支书来了,赵支书上)
   赵支书:送走了县里赵同志,我还来监督张有福,叫他把他娘从土里刨出来送火葬场火化。(来到张有福家)有福,你想通了没有?
   张有福:想通了,想通了。既然支书和县里赵同志来了,村里又有人告发,说成啥我也得给支书个面子,搂个脸吧。我现在就去把俺本家的宗族请来挖坟。
   赵支书:好,好,有福还是个明白人。小娟,你看呢?
   李小娟:常言说:当官的说了算,谁也知道这个理。我要叫你亲眼看着俺刨坑挖娘。(张有福吆三喝四地把宗族找来,挖开了老娘的坟头。叫村民看。天黑人散了,赵支书也走了,张有福又叫宗族人把坟头复原填平。夜深人静了,张有福关上门,指挥族人又在偷偷地做事。)
   (第二场完)
  
  
  
   第三场:刻个木人冒充娘
  
   【场景:殡仪馆。布置有灵堂,摆设有花圈,中间有一张床,床上放着尸体,尸体周围摆满花圈,让死者穿好寿衣,在灵床上躺着。殡仪馆人员上】
   刘馆长:小张、小李、小王、小赵,今天接到了通知,张家岩张有福的母亲去世了,今儿天要来火化,当开完追悼会后,可要认真检查一下尸体,要验明正身,凭村里开的信,严格把关,千万不要烧错人。
   四人说:是。我们一定要认真检查。(言未毕,张有福带领宗族披麻戴孝把他精心做的木头人娘抬进来,放到灵床上。)
   张有福:
   (唱):
   我的妻给我献了计一端,
   趁黑夜宗族帮我干一番。
   张有福我心里有打算,
   到后院我转了一大圈。
   有一根干树桩正好四尺半,
   这是一根柿木桩现在正晒干。
   我用木头刻个人把娘来打扮。
   我抓时间一刻也没闲。
   叫俺那叔叔婶子一齐来操办,
   这一个拿刀刻来那个用刀尖剜。
   一会儿就把人形雕刻罢,
   我就去箱子里把娘的衣服翻。
   俺娘生前穿的衣裳有的很少见,
   翻出来俺娘几套新衣衫。
   还得要准备塑料薄膜叫人看,
   还得要准备好多旧白棉。
   还得要准备点绫罗和绸缎,
   这时间就得把木头人来缠。
   这头包那头裹缠了好几遍,
   然后嘛,我再给俺假娘把衣服穿。
   用白纸蒙着俺假娘的脸,
   还要用绸和缎做成床被单。
   我还得和妻子配合把双簧演,
   把俺假娘躺在草铺床上边。
   我又把黄表纸张叫人用心剪,

共 26173 字 6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
转到
【编者按】有句话叫弄巧成拙,这些稀奇古怪的事不是出自杨老师之手,寻常人这辈子也难得其闻。儿子行孝带老母烧香拜佛,无奈半路出车祸将老母摔死。接着又是一大批稀奇又古怪的故事上场了。张有福不按常理,土葬了老母,却又去挖来丈母娘有尸体,而丈母娘又是为人所害。张有福的母亲有人想配阴亲,被人挖出来未料却又活了。这一连串阴差阳错的故事,看得人时而捧腹,时而沉思,劝世人还是按正道走才是。故事恢谐幽默,一波三折,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品赏价值。建议推荐。【编辑:联丹】【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14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17-12-18 14:40:09
  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剧本佳作。张有福和母亲去上香的路上,不慎把母亲“摔死”,受传统观念影响,张母不愿意火葬,为了遵从母亲的遗愿,张有福和媳妇小娟想尽一切办法,偷埋,用木头人李代桃僵,甚至去偷女尸来代替母亲,结果不但被一一识破,无意中还揭穿了小娟母亲被人暗害的死因,最后故事有了戏剧性的结局,假死的张母被想发财的张小虎挖出给人配阴婚竟然死而复生,一家人再次团聚,杀人凶手被正法。作品构思奇特,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对当今社会某些封建思想予以了抨击,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拜读杨老师精品佳作,欣赏并学习,问候杨老师冬安!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12 楼        文友:杨天杰        2017-12-18 19:55:23
  感谢淇水碧柳老师的高度评价,老师好,费心了。祝你冬祺。
1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1 16:11:06
  杨老师写得真实生动,很接地气,符合农村实际情况。文笔老辣,功力不凡,很值得我们学习。
14 楼        文友:杨天杰        2017-12-21 19:37:46
  感谢张巨才老师的关注。我想咱应该都是河南人吧。我看了你的剧本《张七姐和董永》,写得很好。我看你上网才两天,就发了六篇巨著。看来老师真是巨才。
15 楼        文友:流石        2017-12-21 19:46:34
  老先生的这本戏写得太好了,我想转到微信朋友圈,不知道可否。看到留言请回复。
   你毕竟是生活阅历十分丰富的人,在剧本创作方面,我要向你学习的地方还多得很,希望以后多多指教。
16 楼        文友:杨天杰        2017-12-21 20:06:30
  流石老师,多日不见你的搞子了。多想你啊。你的要求我答应你。我的这个剧本,在我的一个作家同窗朋友眼中写的水平太低。他对我的评价是“水平太低”,功力浅,不是以文笔取胜,主要是以情节取胜的,不值一提,我认为《孝顺儿葬娘》这个剧本写的不理想,本来不想发,后来想想就滥竽充数吧。我认为这个剧本不如另一部拙作《巧审玉蝴蝶》好。多谢流石老师关注。
1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1 21:44:07
  尊敬的杨天杰老师:您好!我偶然发现您写的许多篇唱词很吸引人,很接地气,于是就走进了江山文学网;继而对您的这个剧本非常欣赏,由此萌发了也在此发表剧本的念头。毫不夸张地说,您就是我从未谋面的领路人,谨在此向您鞠躬致谢!
   我将您在此网发表的所有杰作都学习了一遍,获益匪浅。很想和您交个朋友,以便随时讨教。
18 楼        文友:杨天杰        2017-12-28 17:17:45
  感谢孙巨才老师的鼓励。交个好朋友更好。祝你冬祺。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