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让(议论文)
何为谦让?谦让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让之贵;谦让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让之美;谦让是“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的让之魂。我们要学会谦让,让世间多一分光明,少一分黑暗,让世间充满和谐。
谦让,具有化干戈为玉帛神奇的力量。一个谦让的人,将永远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像千古佳话“将相和”,楚庄王“绝缨掩过”,张英让出六尺巷。他们将会流芳千古,受万代敬仰。 反之,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将用永远遭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一代英才周公瑾,嫉妒孔明的才能,最后吐血身亡,死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更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给我们警示。
现代社会中,何为谦让?谦让不是马路上两辆车的你追我赶,谦让不是超市买东西的你抢我夺,谦让更不是食堂打饭时你争我抢。谦让是公交车上简简单单的让座,谦让是狭窄地方走路时的礼让别人,谦让是上下楼梯时的井然有序,谦让是上下电梯时的自成一排-----家庭中,谦让出浓浓的亲情;校园里,谦让出深厚的友谊;社会上,谦让出和谐的天地。
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冲动是魔鬼,冷静谦让却是拯救的天使。但是,翻开历史,从古到今,能做到“谦退不伐”者又有几人?在权势和利益面前,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成了家常之事。古代,杀兄嗜弟如唐代的李世民,扼杀亲女如武则天,同室操戈如三国的曹氏兄弟,真是无所用之不极。
近代,公交车上为了一个座位大打出手,马路上开斗气车酿成惨剧,又有谁能想到,当年震惊中国的大学杀人案只是由一场小小的口舌之争引发的?这些故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学会谦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要学会谦让。谦让不是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谦让不是一叶浮萍,飘摇不定;谦让不是一束昙花,转瞬即逝。谦让是永恒的,正是因为这样,世间才充满着和谐。
点评:本文开门见山引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除了引用历史故事外,小作者更密切关注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和热点问题,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向我们提出了谦让的倡议,立意浅显而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作者:育黎镇中心学校八年级二班班王佳琪
指导老师: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