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烟火】求学三里畈(散文)

精品 【江南烟火】求学三里畈(散文)


作者:秋静人 秀才,2345.7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13发表时间:2017-12-16 16:56:18

【江南烟火】求学三里畈(散文)
  
   三、在校生活
   收到家信是学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看到别的同学收到家信那激动样儿,我也分享着他们的快乐,跟着笑了起来。有个学期快结束了,我一直没收到一封家信。其实,这时我早已身无分文,可我不想写信回家要钱。直到有一天,班主任徐老师将我叫到她的办公室,语气平静地对我说,你有一封家信。我从老师手中接过信封,用抖擞的手抽出信笺一看,原来这封信不是亲情的问候,而是悲痛的哀书,信中告之我爷爷逝世了。
   爷爷是我家的精神支柱,我对爷爷的敬爱,甚至超过对父亲的敬爱。原本我是准备跟爷爷学兽医的,先前还跟学过一段时间,后来爷爷病重了,才断了我从事兽医职业的路子。入学的那一年,爷爷已是肺结核晚期,经常吐血不止,我离开家前,跪在爷爷的病床前,对爷爷说:“爷爷,我要去卫校报到了,放假回来看你!”
   爷爷用瘦骨嶙峋的手抚摸着我的面颊,从嘴里缓缓吐出游丝般话语,对我说:“去吧,好好学,好好奔你的前程去吧!”爷爷话说完,又咯出了一口鲜血。
   当我看完这封家书,想到曾经病重的爷爷,一股强烈的思亲之情突然迸发出来,一个人跑到学校的后山上,悲恸欲绝地哭喊着爷爷。
   我在卫校时的生活是非常俭朴的。那时,一些家庭环境好的学生穿的是洋布衣服,而我穿的是土布衣服。别的学生零用钱多,可以经常买零食吃,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口福。好多次晚自习后,我到学生宿舍后沟找牙膏皮,然后将积攒的牙膏皮送到收购站换点零用钱。冬天,别的学生有棉鞋,可我仍穿着解放鞋,实在太冷了,往鞋里面垫上一几层纸,防着冻伤脚。那年夏天,我上身穿的还是土布衣服。如果在家里,可以脱个赤膊,可在学校不能这样。后来,周老师不知从哪儿找来两件旧汗衫,让我度过了炎热的夏天。即便这样,我从来不怨自己生活的困苦,反而想到,能有这样的读书机会,是我的幸运。
   那时的三里畈卫校刚从鄂州搬来,正处在建设之中,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搬砖运瓦,挖土推车,这样的劳动对于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不算什么,但却苦了那些生长在城里的孩子。在劳动中,我学会了抛砖接瓦的活儿。所谓抛砖,就是在一个长柄木铲上放着砖块,将砖块从楼下抛往楼上,让楼上的人接着,这真是一个巧用力气的活儿。历经两年多时间,挥尽我们的血汗,终于建成一栋教学楼,两栋宿舍楼。当我们坐在新的教室,住进新的宿舍时,一种别样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卫校的文化生活确实太少了,近于一种沉闷的气氛。在校两年,只看过两三场电影,有时,我们跑到附近的湖北机床厂,翻过院墙去偷看电影。在卫校看了一场最富有情感意义的电影是《卖花姑娘》,女同学们在看这场电影时,被电影情节打动,边哭边看,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卖花姑娘,清早起来,提着花篮上市场……”看了这场电影后,校园里到处回荡着电影《卖花姑娘》的插曲声。为了打发周末时间,只好看看从家里带来的书,或到三里畈街小书摊看小人书,有时挤到同学堆中,听同学们讲各地的传说故事。
   有一次,我同其它十几个同学被学校派往鄂州老校区搬运教学器材,在鄂州校区,我们每天只需将那些器材装上卡车就行,其余时间就是吃和玩,幸好鄂州校区的老食堂还在,餐餐有肉,让我们吃得非常好。每天做完了事,我们就到鄂州市区玩,记得在西山公园游玩时,我第一次尝到了东坡饼的味道,也是第一次听到宋代大文人苏东坡的名字。
  
   四、离校
   在三里畈卫校不到两年时间,我们就完成了中等专业卫校三年应学的课程,这大概就是当时提倡的“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教学精神吧!我们以蜻蜓点水般地沾上专业知识,以浮光掠影般晃过在校时光。虽然学时太短,学艺不精,但在这儿我不仅收获了受益终身的专业知识,还收获了终身难忘的同窗之谊。
   经历两年多时间,我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毕业的那一天,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开办了毕业宴,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女生之间,彼此交换着小镜子、梳子、发卡之类的纪念品。男生三五成群的集聚着、交谈着。树影婆娑下,还有几对男女学生在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彼此,珍惜着最后相处的短暂时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几十年,迎来了黄冈卫生学校50年校庆。2002年5月的一天,我如约来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母校,校友重逢,惊喜万分。校庆时,我见到了班主任徐老师。这时的徐老师,已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了,我相拥着徐老师瘦削的肩头,想到徐老师曾经对我的关爱,心中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还见到了鹤发童颜般周老师,老师亲切地问着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一如当初般的无比关怀。
   校庆那天中午,班长和秦玲等几个同学将与会的713班同学召集在一起,宴席中,大家杯觥交错,彼此热情地问候着,热烈地交谈着,言谈举止中流露着成熟的气质,青丝中少许的白发里,显现着经历岁月磨炼的斑斓。
   为参加这次校庆,我特准备了三首小诗附下:
  
   七绝致母校
   巴水悠悠未尽穷,浇培杏树荫江东。
   校园辈辈才人出,映日鲜花别样红。
  
   七绝致恩师
   三载辛劳在课堂,先生教诲记心房。
   人生有绩归师竭,昨日叮咛在耳旁。
  
   七绝致校友
   三载同班一课堂,友情相助从无伤。
   人生难得同窗谊,何日交杯话酒香。

共 7115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分四个部分介绍了作者在黄冈三里畈地区卫生学校的学习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作者凭借刻苦好学的精神被推荐到卫校学习。在短短两年时间中,同学们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学完了常规三年的课程。那时,作者除了学习药剂班课程,还附带学了点临床医学知识:甩体温表,抹紫药水儿,用听诊器、注射器和医学抢救等等,这些临床基本操作,在以后的巡回医疗中,在水利工地当保健医生时,作者都能熟练运用。这些都得益于作者当年认真学习和后来工作中不断钻研的结果。几十年如一日,离开母校的时间一晃而过,当校庆日又一次返校后,师生情、同学谊一一呈现,在感慨华年向晚之际,作者又挥毫为母校、恩师和校友们写下几首诗,以作纪念。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叙述流畅,层次清晰,主题积极向上。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21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6 16:57:09
  感谢老师赐稿纪念,期待精彩连连!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12-16 16:59:48
  问好老师!青春年少时的记忆里有我们拼搏的身影,也有一些让我们回味令我们温暖的故事。学习老师朴素的文笔,遥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秋静人        2017-12-17 09:06:07
  谢谢漠上花开编辑收录并编辑本文,辛苦了!
3 楼        文友:老船还行        2017-12-16 21:29:48
  向发奋学习的三好学生秋静人学习。娓娓道来的求学岁月有我们这代人的缩影。美文当赞!
回复3 楼        文友:秋静人        2017-12-17 09:10:36
  问候老船兄,祝冬日身体好,幸福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