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大脚奶奶(散文)
大脚奶奶是我所包村的一位八十岁老人,我每次去村里,大脚奶奶都坐在大门口一个青石碌碡上,手里拿着黑匣子听戏,脸上纵横的沟壑里堆满了笑。
大脚奶奶嫁到这个村子那天,因一双大脚而让村子人忘记了她的名字。“大脚媳妇”、“大脚婶子”、“大脚奶奶”,称呼在一茬茬的人嘴里延续着,大脚奶奶从花季媳妇慢慢走到了满头白发。
大脚奶奶门口的青石碌碡是村子仅留的最后一个碌碡,大脚奶奶把它当宝贝似的擦洗得青光闪闪,大脚奶奶与青石碌碡结了近半生的情缘。青石碌碡套上碌碡架,一根绳子绑在碌碡架上留下几条绳头,大脚奶奶和年轻力壮的男人各拉一条,拉着碌碡在撒了土、泼了水、撒了麦壳的麦场上转了一圈又一圈走,直到麦场又硬又光又平。
麦子熟了,一捆捆麦子从地里到麦场,铺成圆形,大脚奶奶和男人们拉着青石碌碡满场转着,反复地碾,直到把麦粒脱尽。后来,黄牛换下了大脚奶奶;再后来,手扶拖拉机换下了黄牛;青石碌碡吱吱呀呀声响了一夏又一夏,麦粒进了大脚奶奶的屋子,大脚奶奶用麦草烧炕、做饭,笑容是甜的,炊烟也是甜的……
高粱红了,大脚奶奶从麦场的高粱堆中抓一把,络顺了,双手握在一尺长的高粱杆上,举起,落下,使劲地把高粱穗在青石碌碡上摔打着,一下,两下,三下……红红的高粱粒,跳跃成大脚奶奶脸上的笑容;大脚奶奶脸上的笑容,落成了一地红高粱。没有了颗粒的高粱穗,在大脚奶奶的一双大脚之间变成了一把笤帚,大脚奶奶用它扫炕、扫地,扫晒在场里的高粱粒和麦粒。
收割机进了村庄,高梁也退出了土地,青石碌碡从麦场来到了大脚奶奶的门前,大脚奶奶从三口之家走成了独自一人。大脚奶奶坐在青石碌碡上听戏时,村庄有后生故意开玩笑:“大脚婶子,今个儿最后一听了,明早就醒不来了哦!”大脚奶奶会愠怒地骂一句:“兔崽子,我还没活够呢,社会这么好,我才不舍得走呢!”
大脚奶奶虽然八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背,平时走路不用拐杖,只有每次去镇上赶集时才会拿出拐杖。镇上离村子十里地,每天有几趟过往班车,每月逢阴历八有三次集市。每到集市日,大脚奶奶就会看着房檐口的太阳,拿着她的龙头拐杖掐点去村口的公路边等班车。班车按点过来后,售票员伸出手把大脚奶奶扶上了车。
“大娘,今天到集上吃啥呀?”大脚奶奶在座位上坐稳,售票员就会笑着问一句。
“今儿个我去吃个羊肉泡呢!”大脚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除过风雪雨天,大脚奶奶逢集都赶,豆腐脑、羊肉泡、甄糕、羊血饸饹、醪糟,挑着吃,换着吃,上个集吃豆腐脑,这个集就吃羊肉泡。吃完了在集市上转一圈,挑选几样菜种子或菜苗,再买几个油糕、麻花还有芝麻糖。
“大脚奶奶!大脚奶奶!”大脚奶奶从镇上回来,一群稚气的孩子从村口一直喊到了青石碌碡跟前,大脚奶奶手里的东西也就散完了。这一串声音几年前响得更长,从村子一直响到邻村。村子里原来有个小学,几年前撤校并点后,村子的孩子要穿过公路到一里多地的对面邻村上学。这些孩子大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大脚奶奶就在孩子们上学放学时站在公路边上,看看孩子们安安全全地过公路。后来有了校车,公路两边就少了“大脚奶奶”的喊声了。
大脚奶奶院子里有一片菜地,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萝卜、白菜,红艳艳,绿莹莹,黄澄澄,吊着,坠着,挂着。大脚奶奶像以前庄稼地一样管理着这块菜地。东家端一碗饺子来了,大脚奶奶摘几个黄瓜放到碗上;西家提几个包子来了,大脚奶奶摘一把辣椒放进袋里。
大脚奶奶每天三顿饭按点吃,一顿不少,她用一个电磁炉做饭,粮食是种了她名下一亩责任田的堂侄子黑娃管着。大脚奶奶最拿手的是臊子面,隔几天她就要做一次臊子面,香味从门里飘到门外,青石碌碡周围就围着一堆吃面的娃娃,“吸溜”、“扑哧”,稀里哗啦,夹杂着吸鼻声,此起彼伏,大脚奶奶慈祥地看着,笑得露出满嘴的假牙……
大脚奶奶一生没有生育,结婚第三年按村俗为了暖怀抱养了邻村一个女婴,孩子一年年长大了,而大脚奶奶一直没开怀。这个孩子如今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孝顺大脚奶奶,全村人都竖大拇指。生了一场大病后,现在身体不如大脚奶奶了,倒是大脚奶奶隔些时日拄着拐杖去探望,两人走在一起还要大脚奶奶搀扶着。
我每次刚走到村口,大脚奶奶老远就喊“公家人来了”。自从我到大脚奶奶家住了以后,她就喊我“寒寒”。她会让我去她屋里坐,会翻腾着给我找吃的,苹果、柿饼、红薯、核桃,还给我做臊子面。每次我问大脚奶奶生活怎样,她都会满眼亮光,拉着我的手说:“好得很,现在社会好得很呐,每月都给我发钱,过节还有镇上公家人送来米和油……”大脚奶奶知道我喜欢吃锅灰馍,我离开村里时常会带着她做的锅灰馍,有油的,有芝麻的,有葱花的……
今天我到村上了解健康扶贫,给大脚奶奶带了些牛奶和面包。进村时太阳正好照在青石碌碡上,暖暖的,却没有看见大脚奶奶,心里一惊,想着大脚奶奶是不是生病了,有村民告诉我大脚奶奶在村委会。
“村街道铺上水泥,我也走,为啥不让我掏钱?”我进了村委会办公室,大脚奶奶奶迎上来急忙对我说。把村街道铺成水泥路面,是明年春上村容建设的第一件事,现在正在筹资和争取扶贫资金,全村一百多户,除七户正在扶助的贫因户和几个五保户外,每家都要出钱。
我拉着大脚奶奶的手,挨着她坐在村委会的连椅上,给她说着修村街道的事。
“这是我卖虎头鞋几年积攒的钱,国家每月发的钱就够我花了,政府对我这么好,村上对我这么好,我也要为村上出点力。”大脚奶奶有点激动地说,我看见了她眼睛里的明亮。大脚奶奶的手很巧,针线活十里八乡人都知道,做鞋是她的绝活,能做出十几种。现在年纪大了,就做些婴幼儿的虎头鞋。大脚奶奶做的虎头鞋精致、柔软,特别是鞋头的那老虎头威风、可爱,每次拿到集市都被抢买一空,还有外村的人专门跑到村里找大脚奶奶做虎头鞋。村子里谁家孩子满月,大脚奶奶都会及时送去一双虎头鞋。
“政府对我这么好啊!”这是大脚奶奶掏心窝的话。从那闪着泪花的眼睛和颤动的语调中,我感受到了老人家内心的感激和真诚。
我搀扶着大脚奶奶走出村委会门口,看着她弯而不屈的腰身,在金色夕阳照耀下,不紧不慢地走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