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论整体环境(杂文)
环境有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纯自然环境是产生社会环境的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的财富是维护、巩固、改造自然环境的物质保障。自然环境下的万物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则。社会环境构建的基本单位其中一个是人,人在社会整体环境下也遵循适者生存的原则。
一个优秀的党派,一群优秀的仁人志士,以及优良的政策是建立良好社会整体环境的保证。社会整体环境是一种潮流,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大趋势,是一种保证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发展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首先要靠优秀党派领导,良好政策引导,杰出仁人志士的影响与奋斗,团结广大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这种大气候。在这种大气候下,人人学习、工作、生活、竞争、互助,又不离基本的原则与政策保障,从而获得不同层次又是共同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享受,以及人本身的进化,这种基本原则就是在水涨船高下的适度原则。不同时代,不同情况有不同的适度标准。这种标准就是不远远脱离社会整体环境,即大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整体水平,以及人本身进化的进程。这也是人的关系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社会整体环境的创造离不开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而要创造丰富的精神生活与丰饶的物质生活又需要杰出仁人志士的影响与引导,即要提倡有敢为人先的人。敢为人先是需要智慧、勇气、斗志、毅力和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以及牺牲精神的。没有人敢为人先,就引领不了社会从旧时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就推动不了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就构建不了新的社会整体环境。这种敢为人先开初貌似脱离社会整体环境,似乎有矛盾。其实,他和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并不矛盾,因为他脱离的是旧的社会整体环境,他不适应的是旧的思想,旧的社会整体环境,他努力构建的是新的社会整体环境。并且,敢为人先的人只要在新旧社会整体环境更替前后讲求适度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不搞特殊化,永远具有平民化的思想与生活方式,加强学习与修养,那么他仍然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人。
只有那些在社会整体环境下,在明规则与潜规则下,不讲求适度,大搞特殊化的人才会成为不适者。别看这一部分人一时的兴旺,发达,气派,显赫,其实,这正是他们衰败退化的开始。因为,他们违背了适者生存的原则。只有那些讲求适度,不搞特殊化,具有平民思想,且爱学习修养,遵纪守法的人才能打破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而立于万世不衰,永远兴旺的境地。
社会整体环境是规则,是潮流,是人民赖以生存生活的土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社会整体环境。并且旧的不合理的社会整体环境终要被更合理,更新颖的社会整体环境所取代。在这个环境下生活的民众讲究适者生存的原则。这个“适”就是根据自身的体能与智能讲求适度,不搞特殊化,具有平民的思想,不远远脱离社会整体环境下的民众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整体平均水平。这也是人民关系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与具体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