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睹《芳华》欲流泪(赏析)
一
《芳华》是我们五零后写的,五零后拍的,是五零后关于自己的芳华年代的回忆。我这五零后看了,想哭,泪挂在泪腺里,却没掉下来。因为冯小刚这导演将煽情控制得恰如其分,不让你的泪流出来,却让你在心里把悲剧细细咀嚼。
二
多么熟悉的背景。
领袖像,军装人,红旗招展,敲锣打鼓,标语,排练场,简陋的演出舞台,革命歌曲,革命舞蹈,一片红色海洋。
看见一群年轻的文工团演员在排演节目,就想起了我当年从小学到高中参加学校宣传队的情景,他们排练的一些舞蹈动作,我当年就练过啊,他们排练时的场景,我曾经很多次的经历啊!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这歌,我当年就在舞台上唱过啊。
这一幕幕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让我不得不怀旧,怀旧之余,却一步穿越回那荒诞的年代,那回忆起来总想哭的年代,那让我青春有憾的年代。
三
多么熟悉的人。
电影里面的何小萍,有一个“反革命”父亲,身上穿得破旧,因为大运动量偷偷练习舞蹈动作,身上有汗腥味,拿了人家的军衣去照相,甚至,拿海绵去垫胸,都成了被别人嘲笑的对象。她到文工团,就是为了躲避冷眼和屈辱,但是到了文工团,却一样打入冷宫,备受嘲弄和欺凌。
想一想,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少吗?那个时代,有多少青少年因为家庭和大人的问题,被别人嘲笑,看别人冷眼,受尽屈辱而不能反抗?有许多人,直到文革结束,才真正能直起腰杆做人?
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毛笔字写得漂亮,会画画,却因为家里的地主成分,连小学都没毕业,就到地里劳动。有时候,偷着给人家画几张人物遗像,还被人认定封建迷信,要批斗。气不过,到处流浪,写花鸟字,画影壁墙,还是被抓回去,更严厉地批斗,年轻轻的,被扣上一顶坏分子帽子。那种屈辱,直到恢复了高考,考上大学,一提起来,还泪流满面。
领袖逝世,要到指定地点去参加悼念活动,全生产大队的人都排好了队,有一个人大喊:“地富反坏右分子和子女出来,不能去参加伟大领袖XXX的悼念活动!”
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因为出来晚了,就被点着名喊出来。
他们走出队列的那一刻,男的,满脸通红,像被人打了许多巴掌;女的,捂着脸,哭泣而去。芳华年代,却被打入另类被羞辱被鄙视,那个场景,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因为家庭出身,我也是受了很多羞辱和欺凌的人啊!唉!不提也罢,提起来,都是泪!
看着何小平一次次受尽屈辱,看着何小萍最终精神失常,我在心里替她悲哀。也是在为许多当年受尽屈辱的同龄人悲哀。
因为看见自己曾经的战友跳集体舞,激活了精神失常的何小萍潜藏在心底的舞蹈细胞,她偷偷溜出演出现场,在茫茫夜色里,在空寂无人的草坪上,独自一人,翩然起舞。这个场景,此处无声胜有声,唤起我心底无限伤痛。
我伤痛何小萍的悲剧命运,我伤痛我自己曾经有过的同样经历:一个人,在阒寂无人的小树林里,肆意发泄,放声吼唱!
四
另一种曾经非常熟悉的人。
刘峰,是另一类典型。战斗英雄,活雷锋,脏活累活抢着干,而且,该他干不该他干,大家也都似乎理所当然地叫他去干,跑了一头猪,也得叫他去追。
在众人眼里,他就该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所以,一旦他向他心中的暗恋对象表达爱慕之意的时候,一刹那间,就变成了流氓,变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要被审讯,被下放,因此,在战场上,他就想一死了之。
因为他的平民身份出身,即使多少年之后,他依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依然忍受的贫困和屈辱的煎熬。
这样的人,不仅仅是他一个。在那个时代,有许多这样的人,自己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激情,被夸张被利用被吹捧上天,一旦那阵狂飙吹过,就被摔在地上,不是摔得粉碎,就是掉进阴沟,再也没有人看一眼。
如果不信,大家回忆一下,那个时代的红人,造反派头头,标兵,积极分子,到后来,有几个依旧活得趾高气昂,活得有尊严?
这是另一种形态的人性的被扭曲。
五
即使文工团里那些高干子弟,一旦自己的父辈被打倒,也一样遭人冷眼,得夹起尾巴做人;只有在父辈被平反,恢复官职,才可以在人前昂头走路。
今天,他们嘲笑和羞辱别人;说不定,明天,他们就变成被嘲笑和羞辱的对象。政治风气的遽变,将他们抛上抛下,他们几乎就是政治的玩物。
他们也是又一种人性的被玷污啊!
那个风云诡变的时代,一点儿都不被屈辱的人,又有几何?
六
我敬佩冯小刚,敬佩他一贯如一的忧郁意识和悲悯情怀,敬佩他冷峻的批判意识。不说过去,就说最近几年。当绝大多数人都沉迷于虚假的奢华和梦幻的时候,唯有他,以极其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表达着他对这个社会中的病态和丑恶的深恶痛绝和揭露。
《1942》对民族苦难的再现,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对官僚主义的无情鞭挞。《我不是潘金莲》中对各级官僚体制的深入解剖,对人在官场身不由己的嘲弄。到如今,一部《芳华》,又尽情展现荒诞时代对人性的扭曲和践踏。这一切,都彰显着他的执着和倔强。
当然,他既有勇气,也极聪明,知道掌握好度,知道如何避开雷区。即使在这部电影里,他也尽量温情化,折中一些。所以,他的《芳华》才得以绕过激流险滩,到达各大电影院,展现在无数观众面前,而且,能赚取票房,大把的从观众兜里掏钱。
作为一个五零后,我看好《芳华》,我看好冯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