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春】老井,养育一方人民的功臣(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青春】老井,养育一方人民的功臣(散文)


作者:樱雪 进士,9081.9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91发表时间:2017-12-28 14:07:55
摘要:如今的老井,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它依然是有功之臣,纵使彻底荒废,或者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昔日的功劳也是无法抹去的。老井,曾经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还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于它而言,足矣。万物都有生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无价值,只要对社会、对人类做过贡献,便是毫无争议的功臣。

【丁香青春】老井,养育一方人民的功臣(散文) 家乡的老井已荒废多年,井台被杂草围得严严实实,井房早已变得破烂不堪,不远处的树木也被挖走了。如今的老井,显得很孤独。平日里,没人会想起它,人们下地路过,可能会顺便瞅几眼;或者相互闲聊时,会偶尔念起往日里的事;有时候,人们会在雨后去井台旁给羊儿割点草。除此之外,陪伴它的,唯有破破烂烂的井房、自由生长的杂草,以及天空飞过的小鸟。我不知道老井的心情。如果它能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我没想过。可我敢肯定,从它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起,不管什么时候,它都是高兴的;尽管目前早已失去了作用,或者很少有人念起,可它依然是有功劳的。在过去那一段漫长的光阴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以及浇灌土地,都离不开老井。换句话说,是老井养育了那一方人民,有了老井,他们的生活才渐渐有了滋味,到那一刻为止,才彻底结束了长达百年的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艰苦时期,究竟有多苦,我不知道,也没有经历过,但却多次听到大人讲过去的故事。没有老井之前,生活用水极其紧张,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靠村南边的涝池里的积水来维持的。如果雨水充沛的话,还好说,无论如何,都有水可以使用。一旦遇到旱季,人们的生活直接乱套了,用水必须要精打细算。就拿洗脸来说,通常是一家人集中在一起洗脸,而且不敢用太多的水。洗脸时,还要把脸盆斜靠在墙上。最离谱的是,脸盆里的水会越来越少,洗到最后,还会出现盆里没水的现象。早些年的旧事,每当听闻时,我总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由不得我信,还是不信。
   所幸的是,后来打了如今看到的老井。听说打井时,非常热闹,比过年时还要喜庆。人们什么事都不愿意干,就待在正打井的地方,注视着那些忙忙碌碌的匠人。打井是门匠活,通常情况下,人们只能干点杂活,并帮不了多大的忙,但他们依然不愿意离开,好像井里充满了魔力似的,将他们的心牢牢吸引着。老井,究竟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大家都知道,所以才静静地守在一旁,就像呵护亲生孩子那般。
   到我记事的年代里,老井依然是繁忙的,就夜间会停几个小时,其它时候,途径老井时,总能听到水泵使劲抽水的响声。每隔三天,村长会找专人去老井旁为大家放水,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除此之外,都是用于灌溉土地的。遇到农忙或者天旱的时候,人们都着急得等待着浇地,时常出现相互争执不休的现象。闹到最后,也只能相互让一让,大家都先浇灌一部分土地,轮着来。这种现状,持续了很多年,直到后来村里有了引黄渠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清晨放水,是老井旁最热闹的时候。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野草里的昆虫还沉醉在睡梦中,而人们已扛着扁担、提着水桶向老井走去,路途还会大声地吆喝着“放水啦,放水啦,去晚了,就没了”。这是在给那些懒汉提醒,让他们快快起床,要不然的话,只能去找邻居借水。村子里,有些东西是不能借的,就比如水。一旦有人借水的话,会被乡亲们私下里指责的,这是很丢人的事。做任何事都要勤快,懒懒散散是绝对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的。大人忙着给家里挑水,一贯爱睡懒觉的小孩也早早醒来,很自觉地提着小桶紧跟着大人。等大家陆续到齐后,村长便一声令下“放水”,紧接着,有人跑进井房,合上闸刀,稍时,一股强有力的空气就会通过铁管子从井底抽上来,耳旁顿时传来“噗噗噗”的响声,有水花立刻从水管里喷出来。那时,所有的小孩都兴高采烈地嚷嚷着“出水啦、出水啦”,看得出来,他们很高兴。对于从老井里抽出来的水,所有人都是喜悦的,脸上纷纷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提着铁桶前去接水。
   尽管老井在昨日已劳累了一整天,仅仅在夜里休息了一小会,可来日晨起依然会给人们提供充足的水源。三两秒钟的工夫,铁桶里就灌满了水,人们边笑眯眯地注视着桶里的水,边拿来扁担挑起沉甸甸的水桶,向家走去。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相互问着好,陆续挑着满溢的水桶,离开了老井。放水会持续约半个钟头,每户人家通常会在那天挑五六担水,这样就可以满足三天的日常生活所需。大人们离开井台后,轮到孩子们前去接水,由于水流大、桶又小,刚刚将桶靠近,只觉得手里一沉,桶早已满溢了,而且身旁的小孩浑身上下都被溅起的水花搞得湿漉漉的,但他们却很开心,咬紧牙关双手吃力地提着小桶,慢慢朝前走。放完水后,路途会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从井台处一直延伸到各家各户的水瓮旁。这不是普通的水痕,预示着幸福生活的来源。只要看到脚下的水痕,人们就会想起靠天吃饭的日子以及昔日的苦难。如今的生活好了,再也不用为了吃水而愁苦不堪。对于老井,人们都懂得感恩,不管啥时候,都牢记着老井带来的众多好处。
   水泵会出现故障,而且是常有的事。但人们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反感,哪怕是深更半夜出现故障,也会立刻前去修理。那时,村子里最热闹的事,除了放水,就是修泵。一旦水泵坏了,乡亲们就会自觉地前往帮衬,从来没有出现过需要请的现象。只要在巷道里喊几句,大家都会放下手里的要紧事,前去老井旁,帮忙修泵。村里会修泵的把式很多,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技。在修泵的途中,那几位把式都会专心致志地盯着水泵,拿来万用表这里测测、那里量量,一直反反复复好几遍,直到他们认为把毛病诊断清楚了,方喊来蹲在一旁的老乡,让他们前来搭把手。修泵是门绝活,如果什么也不懂的话,折腾好几天,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但对于那些把式,则是分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事。只不过,对于老井里的水泵,他们研究得很仔细。通常,不但会解决新发现的问题,还会将那些即将出现的毛病顺道根除。
   老井除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用度之外,还肩负着更大艰巨的重担——灌溉农田。与生活用水相比,浇灌土地更能显现出老井的重要性和伟大的历史使命。放水,只是三天一次,而且是很短暂的。可浇地却一直持续着。听大人们讲过,有了老井的那一年里,地里的庄稼长势极好,麦苗、玉米杆显得精神百倍,人们也有了奔头,没日没夜地耕耘在脚下的黄土地里,后续也理所应当地取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
   一转眼,到了1995年,一切照旧,只是对于老井来说,有了重大的转折。那一年,村里统一装了自来水。昔日里扛着扁担、提着水桶去老井处接水的场景永远终结了,但老井的重要性依然没有减小,人们浇灌农田还得依靠它。老井依然是忙忙碌碌的,可它的日夜忙碌终究被引黄渠的横空出世所打破。此后,老井再也没了昔日的光彩,好像人们离开它,也能有滋有味地生活,而且日子渐渐过得更好了。
   我时常听老乡说,用引黄渠浇地的速度就是比以前快了许多,并且浇一次顶一次,不像之前,浇一次地,过不了几天,地就会变干的,而现在能保持大半个月。人们使用的自来水也比以前干净了许多,最主要的是,更便捷了,不用再去老井旁挑水,既省事又省力。不知道,老井有没有听到那些话,如果听到后,它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这些,我想过很久,但却没有结果。我不能说自己的乡亲忘本,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人人都会有的,他们那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最起码那已成为既定的事实。引黄渠的浇地效率比老井高了许多倍,后续统一安装的自来水的确更干净了,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那些事实,我都知道,但我却不忍心看到老井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我也不想让后世子孙觉得自己的祖先干过忘本的事,可我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是微乎其微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我依然固执地将昔日去老井旁接水、扛着铁锹去浇地的场景,牢牢地刻在心头。只要遇到心动的那一刻,或者念叨起老井的时候,我都会回想起那些年的往事,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好像真的害怕忘了那些事。是的,我害怕自己忘了那些陈年旧事,更害怕自己的后代对我的评价是忘本,因而我总时不时地回忆曾经的故事。
   如今的老井,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但它依然是有功之臣,纵使彻底荒废,或者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昔日的功劳也是无法抹去的。老井,曾经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还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于它而言,足矣。万物都有生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无价值,只要对社会、对人类做过贡献,便是毫无争议的功臣。

共 32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眼老井,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最终被引黄渠所替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饮水思源,想当初全村人仅靠涝池解决人蓄用水,受尽了煎熬,看尽了老天的眼色,吃尽了缺水少水的苦头,全家人共用一个脸盆洗脸,洗脸水仅仅只有少半脸盆,洗脸时须靠墙才能用手掬到水,洗到最后脸盆里的水竟然被洗没了。好不容易举全村之力打了一眼水井,全村人天不亮就得到井台旁排队提桶挑水,那井水甘甜清冽,是全村人的幸福水,真是“甘泉供百口,福水养全村。”这眼水井,不但养育了全村一代又一代人,而且还供土地灌溉,是村里的大功臣!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随着自来水和引黄渠的顺利实施,供养全村几百口人的老井光荣退休了,但它在困难的岁月里对全村人却有救命之恩!这多像我们饱经沧桑的父母啊!想当年,父母亲节衣缩食,倾其所有将我们养大,如今我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他们为儿女再也干不动了,但他们像老井一样,养育和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为我们的成长耗尽了他们的青春,他们是毫无争议的大功臣。作者明写老井,暗喻父母。特别是文章的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意义含蓄而深远。作者饱含激情,饱蘸感恩之墨,浓墨重彩地书写了老井对全村人的贡献,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无价值,只要对社会、对人类做过贡献,便是毫无争议的功臣!”这,不正是我们饱经风霜的父母么?作品饱含哲理,寓意深刻,欣赏佳作,倾情推荐。【丁香编辑:乔山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山娇        2017-12-28 15:41:16
  文章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以老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并唤醒心中的良知。非常好,这都是宝贝。
回复11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4:20
  再次江山娇老师的精彩点评。时代总会发展,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老井的远去,也是如此。虽然老井荒废了,可情感还在。对于老井,这就够了。
12 楼        文友:娇娇        2017-12-28 17:04:18
  乡村生活,都离不开老井,无论何时,老井都会陪伴着乡亲们的日子,年复一年,给乡亲们奉献着源源不断的水源。
娇娇
回复12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5:21
  感谢娇娇精彩点评。对于生长在农村的我们来说,老井都是非常熟悉的。可近些年来,昔日的老井纷纷荒废了。好在昔日的功劳还在。问好。祝冬日愉快。
13 楼        文友:娇娇        2017-12-28 17:08:32
  雪哥的这篇文章,描写厚重,将老井比做有情感的亲人,读来十分感人。联想到父母,从年轻到年老,为了孩子们,兢兢业业关爱着家人,因此,文章更有了温暖的情意。感谢雪哥,分享一篇情感真挚的佳作,谢谢您!敬茶!
娇娇
回复13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6:12
  再次感谢娇娇的精彩点评。老井滋养着人民,可不就是父母吗?隐含的象征意义,也被大家看了出来。足见大家认真品读了。问好大家,感谢相逢。
14 楼        文友:娇娇        2017-12-28 17:09:24
  感谢乔山老师辛勤审稿,很棒的按语,升华了文章主题,辛苦了!敬茶老师!
娇娇
回复14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7:01
  再次感谢乔山老师精彩编文,再次感谢娇娇社长殷切鼓励,再次感谢丁香的各位老师的精彩评论。大家一心向前,都是娇娇领导有方的结果。加油!
15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12-28 20:14:48
  脑筋给村里人带来快乐幸福,老井解决了人们缺水的难题,当年的岁月让人难忘!
峥嵘岁月
回复15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7:51
  感谢姐姐精彩点评。好久不见,非常想念。今日见了,想说很多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就问声好吧。姐姐点出了小文的主旨,感谢鼓励,问好。
16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7-12-28 20:21:11
  社长老弟精彩的文笔,对过往的回忆,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让人回味无穷!问候老弟,期待精彩继续!
峥嵘岁月
回复16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28:52
  再次感谢姐姐的精彩点评。人要懂得感恩,否则的话,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对于那眼老井,我不敢忘怀,只能将之深深地刻在心坎里,成为对往昔的追忆。问好。祝冬日愉快。
17 楼        文友:闰土        2017-12-28 21:33:37
  常言道“吃水不忘打井人”,樱雪老师这篇文稿,描写细腻,地气十足,把井叙述的淋漓尽致,细细品读,感觉老师文学功底、文字功夫超人,一样的东西,老师能画龙点晴的写出来,实在令闰土敬佩。向老师学习。
回复17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30:00
  感谢闰土老师精彩点评。老师赞誉,实不敢当,还需多多向老师学习才行。老井,犹如母亲,用自己的乳汁滋养着我们。对于老井,我们要懂得感恩。问好老师,祝冬安。
1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7-12-28 21:48:28
  乡井,乡井,井就代表着乡,乡就连带着井。老井滋润了樱雪,樱雪永不忘老井。文章含蓄深远,抒发了感恩真情。
回复18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08:31:04
  感谢孙老师精彩点评。您的简评囊括了小文的主题。您说的对,是老井养育了我,我怎么可能忘了老井呢?问好老师,祝您天天开心、佳作连连。老师的小说,非常精彩。要多多学习,望老师不吝赐教。
19 楼        文友:庄稼        2017-12-29 09:23:15
  乡村生活的人们都会体会到,老井像母亲一样养育爱护着人们,无私奉献,始终如一。老井经历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经历着艰苦的岁月和生活的改善,她的繁忙和辛苦表达着浓浓的温情,她的静寂和孤独洋溢出美好的祝愿和期盼。老井是温馨记忆里的简洁画面,也是幸福生活的起点,欣赏老师佳作,问好老师,送去由衷的祝福!
回复19 楼        文友:樱雪        2017-12-29 10:33:46
  谢谢庄稼老师精彩点评,老井是母亲,始终关怀着我们,怎能不感恩戴德呢?感谢相逢,问好老师。
20 楼        文友:乐歌        2017-12-29 12:43:24
  老井折射出的人世沧桑,令人感动。品读樱雪老师的佳作,总能获得启迪,这就是好作品的力量。欣赏了!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20 楼        文友:樱雪        2017-12-30 08:01:31
  感谢大哥精彩点评和鼓励。大哥的赞誉,小弟实不敢当,还需多多学习才行,大家一起努力。新年快到了,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感谢相逢!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