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受长江(散文)
当我在地图上,从西边的唐古拉山脉起寻找长江的发源地,一直到它流入东海,那几乎贯穿中国大地呈“之”字形的长江,它流经的区域之长、之多,让我不禁为之惊叹。
当我耳边响起“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当我唱起“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长江……”,我从歌声中感受到长江的古老和源远流长。
当我读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知明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壮丽的长江给无数文人墨客带来了灵感。
当我真正站在长江之畔,“波澜壮阔,无边无际,一望无垠……”等词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但又似乎无法用这些词来形容长江的雄壮气魄,与过于秀丽的湖相比,再与多变的海相比,惟有这泱泱的江水,才让人体会到“大江日夜流”的气势。
长江除了赋予人们艺术灵性,除了让人叹服它的深邃与博大外,它还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希望。你瞧,那一艘艘江中捕鱼的渔船,那一批批来回运货的大轮船;你听,那江边“呷呷”叫的成群的鸭子,那“咩咩”吃草的羊儿……长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生活的依赖呀!有多少人生活在长江边上,真正地感受着长江作为母亲河的宽厚与慷慨……
热爱长江的人们啊,也许,长江早已融入他们的心灵。而我,成长在长江边,饮着长江水,长江,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总评】
本文是学习了著名散文家祝勇的《感受西湖》这篇散文后的一篇习作。题目也都刻意地保持与祝勇散文的一致性。至于其中的造句,也大多与祝勇这篇散文有相似之处。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模仿是不露痕迹的,贴切而又自然。祝勇是著名的文化型、学者型散文家,所写的文章极富理性而又具有高度的审美特征,作品具有非常强的张力与感染力。
文章层次感极强,从内涵上讲,感受了长江的古老与源远流长,感受到长江给无数文人带来的灵感,最后又落笔于长江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而“大江日夜流”的句子,又显然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作者,受日本著名散文家德富芦花的影响。而从结构上讲,则由虚到实,非常自然地归结到长江作为母亲河的特征。
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五年级学员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南校区2010级学生谷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