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志
微电影:《扶志》
【内容提要】
李志文是个四十多岁的农村汉子,原来是靠自己一身会泥瓦匠的手艺,小打小闹,小家庭日子过的还挺不错。这在农村还算中上水平,盖了水泥钢筋平房,还买了小车,这让一些邻居羡慕不已。
正当日子蒸蒸日上的时侯,境况却急转直下,一者父母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成了药罐子。二者大儿子读高中,俩个女儿一个读小学一个还在幼儿园,家里花费开支自然就日益增大,靠自己给人盖房的工资真是难以维持家计,自己更不能远走打工,因为还要协助媳妇照顾伺候父母亲。
不幸的是媳妇又得了脑萎缩病,为了治好妻子的病,李志文四处求医,到大医院冶疗,花完了他所有积蓄,小车卖了,还有贵重点的家具也给卖了。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就从一个日子不错的家庭变成了贫困户。
这汉子焦虑了,害怕了,压跨了,有了逃避家庭责任的想法,他对七十多的父亲说再也搞不到钱,也借不下钱了,他想外出打工多挣些钱回来……
一年多没有回家,也没有给家里打过电话,过问家里的情况,也没有寄过钱,他真的能抛自己弃家庭吗?
这就是下面发生的真实故事《扶志》……
【人物】
班主任:张萌萌(女)
校长:杨军(中年)
爷爷:李有财(75岁)
小孙女:李小宁(3岁刚上幼儿园
大孙女:李小雨(9岁小学四年级)
爸爸:李志文(在外打工)
妈妈:刘爱侠(病人)
村支书:王建军
村长:柴英
镇长:孙强
群众:若干人
民工:甲
其它社会各界人士:若干
第一场:
【提示】开始是丘埝乡红岭村六组,九岁女孩李小雨几天没上学了,老师查问后才知道了情况。原来小雨爸爸说是为了多挣点给母亲治病的钱,以及家里日常开销出外打工去了,一直没有音讯,小雨母亲的脑萎缩病又加重了,家里只有75岁还有脑梗的爷爷和3岁上幼儿园的妹妹,9岁李小雨只能去医院服侍妈妈,不得不停止学业……
红岭村支书和村长、丘埝乡政府、丘埝小学、社会各界人士知道情况后:
一场扶贫攻坚的战斗开始了……
第一场:开始
丘埝小学:<外景内景灵活拍摄>
一个教室:
丘埝中心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发现班里李小雨请假超过好多天了,还没见来学校上课,马上查到家长的电话,打了过去。
班主任:“喂,是李小雨家吗?”(忙音……不巧对方正在通话,班主任耐心等了几分钟后又打过去:)
班主任:“喂!是小雨家长吗?”
爷爷:“嗯,嗯,我是她爷啊!”
班主任:“你们家小雨怎么没来学校啊?”
爷爷:“她妈住院了,她陪院去啦。”
班主任:“怎么能耽误孩子上学呢?她才9岁呀,家里其他人呢?”
对方已不耐烦的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班主任意识到小雨家里肯定有急事,就把情况汇报给校长。放学后校长杨军和班主任张萌萌径直去了三公里之外的小雨家。
镜头1:
校长杨军和班主任张萌萌急匆匆的脚步,道路,树木,车辆,张萌萌躲避车辆和摩托快步穿梭的情景。
镜头2:外景:
农村住房小区对比:村里条件好的都把住房移到平坦的靠近大路的地方,条件差点的还是原来的旧房子。
3:内景:
屋内十分凌乱,脏兮兮的,接待他们的是小雨的爷爷,一个七十五岁的邋遢老头,正在给四岁的孙女做饭。
老头了解了班主任的来意后,长叹一声说:
爷爷:
“唉!唉!小雨她妈去年得了怪病,小脑萎缩,到西京医院,矿医院住了一年多,当时强了好多了,后来又加重了,断断续续快三年了,这么一折腾,欠了好多债,这次又住进了市中心医院”
爷爷:抺了抹眼泪<动作﹥
爷爷:“我儿子在外打工去了,听人说在外干一天才有一天的钱!儿子也难,家里实在拿不出给媳妇看病的钱了,花了几十万了,亲戚友人都借遍了,一家六口也得用钱呀!”
老头说着气更大了,声泪俱下的说道
爷爷:“你以为我想耽误孙女啊?,我脑梗,连自己有时都管不了,现还要管这个小孙女。难呀!”叹了口气又说:
爷爷:
“就这,今天幼儿园打来电话说我咋管孩子的,娃头上虱子都长满了!”
爷爷:动作:用拐子敲打了两下地面,又深深地叹了口气一一接着说:
爷爷:“有啥办法啊一一穷人得了个富贵病,难缠啊!”
镜头:
从爷爷移到班主任身上,一一脸面,眼睛特写镜头:班主任脸色是深沉的,眼睛红红的,流泪了,一肚子辛酸,声音哽咽的安慰爷爷:
班主任:“大伯,你别怕,也别急,先给你小孙女做好这顿饭,我回去向领导反映情况,我们帮您,帮小雨,十九大刚开完,习大大要求政府各级部门要加大扶贫力度,你家的困难政府会帮助解决好的!。”
校长杨军:“您老不怕,现在社会好了,人多力量大,我们一定帮你度过难关!”
镜头:
①美丽乡村外景情况,村委会办公楼再到办公室里……
②校长和班主任匆匆忙忙走进办公楼,进屋和村支书谈话,一个高个胖胖的朴实的中年人认真听班主任的情况反映,完了后说:
村支书:“惭愧!惭愧!这个情况,村上也基本了解,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户主李志文走了一年多,我们联系不上,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一个挑大梁的,村上也好协商实施脱贫困难户的措施呀!”
村支书感慨的说:
“杨校长李老师,你们来的好,我这就通知村委会班子连夜晚开会解决这个问题。”
镜头:
村委会门外:路灯明光闪闪,祥和安宁的夜幕下新农村景像,村委会班子人员急匆匆鱼惯而入……
镜头:
会议室气份凝重,文书和组长介绍了情况,……
村主任柴英:“像李志文这样的家庭原来很富俗,家里有小车,盖的平房,还够不上贫困户,现在问题还不好解决!”
一组长说:“针对这种特殊情况,不知上面有具体政策没有?多给些钱帮一下?”
村支书:“这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政策有合疗和大病救助,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听他家里人说,有些特殊药不能报,加上住院等其它费用和能报销的一样多!”
村主任:“主要是二三年了,李志文一直忙着给妻子治病的事,打不成工,农业收入少,还受到很大得影响,更没有其它经济来源!”
村支书:
①“现在大家谈谈看如何解决?”
会议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经过大家讨论研究,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案一一村支书:
“马上,你和小组长调查一下,看媳妇娘家都啥人,亲戚家都有啥人,咱们连夜晚做工作,明天就去先把娃换回来让上学去。”
村主任:
②“我连夜晚去看望李有财爷爷,代表村上慰问安抚一下!”
村支书:“好!”
又回头对校长和李老师说:
村支书:“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身为村支书,做为党员干部,我先动员我们班子里捐一些,你回学校和老师们商量一下,能不能在你们那也接力一下,明天再派一名教师,和我们一起去医院……”
镜天:
村支书宣布散会,人们走出会议室,村主任叫住了文书,安排让他们家写份临时困难补助申请,上报乡政府。”
村支书一口气安排完事情,送走班主任,这才发现自己忽视了一点:这几天群众都忙着采摘苹果,卖苹果,他们亲戚家能抽出人手吗?
镜头:
当村委会会议室熄灯的时候,已是繁星满天。村主任仰望星空:
“明天是个大好晴天,这是十九大后的第一个大好天。我们决不能让孩子耽误学习,一定要让李志文一家早早走出困境!”
“要从根上除掉困难,根在那里?从那里下手呢?”村支书自言自语着,最后他似乎胸有成竹的又推开了村委会大门……
第二场:李志文在城市打工:
场景:
我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建筑工地,高搂林立,楼上楼下工友们十分忙碌,立架的,抹灰的,搬运砖块的,砌墙的,一个高大的吊搭下,出现了李志文的身影,他正在一台搅拌机前拆水泥袋,蓬头垢面,衣服破烂,四十多的年纪看上去却有六十左右……
晚上八点,工地灯光明亮,一个工棚的灶房旁众工友三个一组,伍个一伙正吃晚饭,偏旁李志文和一工友狼吞虎咽地吃饭,工友问李志文:
“今晚还去餐馆洗碗?”李志文抹了抹嘴上的饭粒说:“去,不去咋行,工地完工后才结账,现在一分钱也没到手,不知家里咋样了?我自己日用也没一分钱,不这样干咋行?”
工友同情的说:“你可要注意身体,别没挣到钱,把自己累垮了!”
李志文吃完后急忙洗了把脸,换了身比较干净的衣服,出了工地,消失在茫茫的城市灯光,楼房,大街中……
场景:大城市灯火辉煌,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靓仔倩女,衣衫新潮亮丽……
镜头:李志文在火车站旁一小餐馆后门洗碗筷碟子,看起来很疲惫的样子,不停的用手抹着头上的汗水……眼里露出疲惫、麻木和无奈。
镜头:
餐馆吃饭的人很多,大鱼大肉,也有人喝酒划拳,兴奋的喊声和吵杂声交织在一起,餐馆门外人群川流不息,背着皮包拉着行李箱,脚步匆匆忙忙……
镜头:<由远及近﹥
李志文洗碗的背景……
画外音:
李志文来这个城市已一年多了,开始想找个挣大钱的地方,因没有特长,只好干自己的老本行,但在农村掌握的粗糙的泥瓦工手艺,在现代化条件下施工的建筑行业也难派上用场,他在这里也只好做起了小工,包工头给他说一佰伍拾元一天,年终结账(或工程完工后结账),一天管三顿饭,李志文冲着管吃管喝才在工地干了下来,来的时候所带的几十元零钱早已花完,还欠了工友的,在这里时间长了,习惯了,几乎忘了家人,因手机欠费也狠了狠心没有给家打电话了,打电话也无非就是“钱!钱!钱!”他有些焦虑,又有些害怕,这里虽然苦,但没有家里那么多的让人头疼的繁琐事,劳心事,省心!
他有些麻木了,他几乎忘了父母,忘了妻子,忘了儿女,忘了亲情,忘了他曾经温暖的家,他这是逃避吗?但除了这样他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
第三场:捐款以后:
场景:①丘埝中心小学:校内外场景拍摄…
操场主席台上挂着横幅,写着“为李小雨母亲捐款献爱心”,并放着用红纸糊的捐款箱;台下众多学生整齐列队,有的在翻找口袋里的零花钱,有的手里已经拿着一元伍元拾元不等的钱准备捐款。
杨军校长走上主席台:“同学们,咱校有一个九岁的学生小雨,她母亲得了重病,父亲打工去了,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幼小的妹妹,她稚嫩的肩膀却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抛下学业去照顾住院的母亲,而且需要很多钱,现在我们是不是该伸出援手去帮助一下这位同学呢?”
“应该!”同学们响亮的齐声回答!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都有母亲,也都有困难的时候,今天我们爱心捐款就是积德行善,助人为乐的行为,行动吧,同学们!”
校长首先带头捐款,同学们勇跃捐款,都把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拿了出来,排队塞进捐款箱……
老师也拿出伍拾壹佰塞进捐款箱……
场景②:镇政府外景内景室内景:扶贫进度表和扶贫人员情况表!
村支书和村主任在镇政府领导办公室汇报这段时间扶贫攻坚情况。谈起了李志文家的困难情况……
孙强镇长说:
“这种因病致贫的情况,咱镇上也有好多例子,像个没底洞,事情很辣手。虽然合疗报销、大病救助,困难补助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涉及到各个家庭就复杂的多,全家人整个心思和时间,以及全部经力都扑在病人上面,而且时间很久,一般家庭早就拖跨了!”
“就是!就是!”俩个村干部听了镇长的话深有感触的回应,并不停地点头!
镇长说:
“我看这样吧,刚才我也看了你们为李志文困难申请补助报告和申请贫困户报告材料,这需党委会研究。这事急,咱先解决眼前的,先去看望病人,老人,孩子,镇上拿一点,村上拿一点,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捐先度过难关,随后再想办法从根上解决问题!”
“李志文你们联系上了吗?”
“没有,”“打话打不通,也不知他和谁一块打工,在什么地方。”
“你俩千方百计也要联系到他,等他回来,一河水就开了!”
“好”村干部答应了!
走出办公室……
③镜头:由近到远急忙走去的身影……
场景①:医院内外到病房……
医院里:
九岁的李小雨在不停地帮母亲翻身,擦洗,揉捏腿脚,费好大得劲才扶起了母亲,端便盆,打饭,喂食一一
医生查房:
医生说:“小雨,你家大人咋还没来?医疗费用完几天了,再不交就要停药了!”
“赶快给你家人打电话吧!”
“我爷爷正想办法呢,阿姨,您千万不敢停我母亲的药!”
看到小雨的可怜样,护士长怜爱的说:“你抓紧给爷爷打电话,让来交费,这是医院规定,我只能替你担待几天,你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