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晚秋(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晚秋(散文)


作者:胡昌海 童生,810.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2发表时间:2017-12-29 14:58:48
摘要:乡村的晚秋似乎都是由这些碎片拼凑而来。但给人们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于是晚秋就成了一副不可多得的、丰硕的秋色图。

时至冬日,仍觉得还是晚秋的季节。漫步在乡野的山里,总是要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侵润的时光脚步踏出的似乎是一曲秋与冬的交响乐,热爱生活的人们随时要捕捉他(她)的影子,然后回味过去、瞻望将来……
   灰蒙蒙的天底下横亘着的村庄,虽然没有炊烟、少见人影,但依然在晚秋的季节显得很精神:因为我们知道,为了收获,忙碌的人们不会永远停止忙碌——为了他们更好的生活!
   巍峨挺拔的大山从来就不会退去全身的“绿”而显得沧桑。因为他见证了土家民族的勤劳和毅力——造就了千年奇观的绝壁天河!
   历经了春、夏历来静静流淌的渠水,默无声息地滋养着沿线的村落人家。除了贡献就像是要向世人昭示创造这个奇迹的土家山民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历经10多年的漫长时间、用人工在悬崖绝壁上开凿的25公里的灌渠而成为千古奇观。水渠宽约2米宽,紧贴峭壁,依山就势,蜿蜒数十公里,至今被称作“绝壁天河”。
   土筑的墙垛,盖着石板的土家民族特色名居,大概要随着时代经济潮流而消失,现存的至今依然成为乡村晚秋的点缀,晚秋似乎又多了许多含义。凝望着矗立在晚秋中的土墙屋,以及土墙屋周边的各具千秋的柿子树、棕树、杉树等。挂满柿子的柿子树在晚秋中永远是一道风景,她不但是在向人类展示她的成就,这又是一个丰收之年;更像是在向世人显示她的孤傲,哪怕是在晚秋的季节里依然婷婷玉立。挺拔的棕树和带刺的杉树,只知道给人类提供永远地“绿”,让人们在晚秋萧条的气息中感受只有春天才有的盎然。破旧得快要被遗弃的农具蹲在老屋的墙根下小憩,像是发誓永远陪伴同样快要被遗弃的土墙老屋。
   晚秋注定就是要被人们忘记而回味的。“互联网”时代替代原汁原味的晚秋时代那是定然,翻过这一页晚秋就是历史。我想,有意义的历史总比现实更需要回忆……
   乡村的晚秋如果有山羊的点缀,那绝对是一副不可多得的秋色景致。在晚秋的山里,寻求春夏遗留下来的食物,吃饱后的羊们总是天真的嬉戏来到悬崖边,俯瞰被它们踩在脚下的晚秋的风景,身后的枯枝败叶已然已不顾。
   木瓜籽儿是很多少年不知道的吃食,可在乡村的山野却遍布满园。回顾那些吃木瓜籽儿岁月总是让人心酸并快乐。因为清苦不得不吃食“木瓜籽儿”,每次吃过木瓜籽儿,满口跑满了苦涩,浓浓的苦涩味儿,历经岁月摇曳在甜蜜的那一头。总是让我又想起母亲带着小时的我们背着背篓满山采摘遍野的木瓜籽儿,然后回家煮食的情景。一些断章式的回忆陡然觉得晚秋就是一本书,它记载了人生酸甜苦涩的全部。
   乡村的晚秋似乎都是由这些碎片拼凑而来。但给人们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于是晚秋就成了一副不可多得的、丰硕的秋色图。

共 10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晚秋”似乎有着多重定义。是临冬前的最后一抹艳丽,是丰收之季,是那份农村的孱弱器物,也是时光里的微妙记忆。但这些定义和晚秋在大多数时感觉不是一条线上,有些牵扯的成分。而“绝壁天河”的成就也似乎无关晚秋。作者很想去表达对于晚秋的一些感受,以古谈今,或者以点构面,但似乎都差了一些味道。其中一些语言形成的画面和视觉比较强烈,使得读者想象中能有一些波动。我觉着尽全力展现主题,去描绘自己想象中的晚秋,或许更为令人意动。不得不说,这些记忆的碎片,有些拉远了我对于晚秋的想象。最后几段才又让我回到对于主题的想象,若是多来后面的语言,也许效果出人意料。【编辑:秋下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下蝉        2017-12-29 14:59:26
  我觉着后面的表达很到位,前面弱了一筹
2 楼        文友:秋下蝉        2017-12-29 15:00:05
  作者的语言还是蛮好的,但是觉着想表达的太多,过尤反而不及啊
3 楼        文友:胡昌海        2017-12-29 18:00:18
  谢谢老师指点,再写会克服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