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高考故事
高考是我记忆里的一处伤痕,每当触摸时,总是让我隐隐作痛,原以为忘却的东西,又鲜活地站在你的面前,让你心里有种不自知的苦涩滋味,就连做梦常常都是在高考的考场上。
说起来,我一共参加过两次高考,也就是说,上过两次真战场。黑色的七月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伤痛是生活给予我的财富,它教会我承受挫折、勇敢面对。而发生在高考日子里的点点滴滴这几年越来越缠绕着我,三十年过去了,时间没让她流逝,反而欲加清晰。太阳总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的地方朦胧。
第一次高考是1983年7月,我是应届生。而且是以文科第一名身份参加的,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因为那时高考实行预选制,同窗共读,十年寒窗,面壁的结果到最后连战场都没机会上,这和足球场上的替补队员是同样的命运,一样的辛苦一样的流汗,也许你场场都只有羡慕的份儿。坐在战场的一角独自看白热化的战斗,你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拳脚。你决不想当逃兵,刻苦的学习换来的就是被送上战场的那一刻。高考是检验平时所有努力的试金石,也是与同学们成为分水岭的界限。
每年高考完后,总有继续升造的,也有被甩出去的落榜者,而当时的我,似乎还没意识这一切,那时整天嘻嘻哈哈,根本不知什么叫痛苦。班主任对我很信任,把大小事都交给我去做,自以为是的我满以为横在我面前的永远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会一路顺风地走下去。
看着同伴们忙碌的身影,我却在为毕业做准备,高考的压力好像和我无关,所有班内40名同学的毕业赠言,再加上成绩册上的分数登录,毕业证书的填写等等,这都应该是班主任的工作,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的头上,被信任的感觉真的力大无穷,从来就不知劳累为何物的我,精力出奇的旺盛。等意识到我就要上战场的时候,离高考仅剩一周了,而这时,我才意识到,许多该记得的知识全都忘的差不多了,六门课的内容一下子全堆在我的眼前,六天,我拼命地背呀记呀,可那些知识全像不认识我一样,怎么往大脑里塞,大脑就是装不下了,再也没有参加中考前,一上午背100道政治题的水平了,带着恐慌,带着失望,我走进了高考的战场,失败是可想而知的。
那三天,父亲一直在外面等着我,我的座位就在窗前,每每抬头都可以看到父亲与家长们的的身影,心里充满内疚。
接下来的日子,我是怎样在泪水中泡过来的,早已忘记了,但失败的阴影却一直在我心里隐藏着,父母怕我想不开,也被望女成凤心切而支撑着,随之劝我重读高中,因为先前上的二年制,这次复读进了三年制的班。说实在话,我从没把自己当成是重读生,因为我的年龄在班里不是最大的,在这些学姐学弟们面前,多少有些自豪感。至少我还有过战场经验,记得当时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没有磨难,不配真正地活过,没有痛苦,就不是真正的人生。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我将奋起直追,失败是成功之母!
随后的三年,我用百倍的信心与努力拼命学习,所受的累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睡眠几乎成了我最想做的事,因为过度劳累,当时我的体重只有40公斤,眼的视力也严重下降,家里仅有父亲一个人的二十几元工资支撑着,当时父亲还没转正,他也在拼命学习,准备参加民办转正考试,所以我们父女俩同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着。40多岁的父亲学习起来比我还勤奋,晚上12点以前就没睡过,白天除了教书外,还要抽空忙农活,家里种着几十亩地。我因为是重读生,所以可以参加预选,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三年当中,我每次都被挤出预选名额,也就是说,这三年里,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那一纸通行证就是与我无缘,老师与同学们都在为我惋惜。
命运真会和我开玩笑,我的大学梦难道就这样破灭了吗?我哭泣,我难过,当我一步步在父亲的身后离开了心爱的学校时,我在心里是何等的不舍呀,同学们一直把我送出去老远,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学校。一路上父亲没有一句责备我的话,他劝我再复读一年,否则会一生后悔,我想说,在我的人生路上,父亲就是我的推进剂,他从不去问你为什么,而总是在后面支持你,无论你做的好还是不好。他在我的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是爸心中的小鹰,总有一天能飞向蓝天,享受天空的宽阔,正视成长路上的荆剌,这样才能嗅出生命的芬芳。
听从父亲的劝告,1986年9月,我再次走进了中学的大门,这次是花钱上的一中文科补习班,全县的娇娇者云集在此,一百多名,有和我一样的老补生,也有抗战八年还没有胜出的,也许是同命运吧,我们这些老补生走在一起,更多的是心酸,家里花钱供我们上学,真的是不易,所以,我们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这个大集体里,我才知道我在二中的成绩原来太微不足道了,二中的第一名,在这里,几乎就是倒数了,你不信也没办法,也就在这一年,县文教局取消了预选,也就是说,这次我不再承受选不上的耻辱,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一中的一年,是我人生道路上最难以忘怀的日子。
那一年秋天,我学习的劲头十足,而且成绩直线上升,就在我充满信心地准备做最后冲刺的时候,父亲出事了,由于家里农活母亲一个人干不过来,父亲去帮忙,也许是劳累过度的原因吧,父亲竟然被脱粒机把手扎断了……当时正值中午,太阳毒毒的,母亲哭天喊地,在通往县城的公路上拦了一辆小车,飞向县城医院。当我得知父亲出事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是姑姑亲自找的我,当时正在上课,我连书包都未整理,就飞跑着去了医院,一中在县城的最西头,而县医院在最东头,当我满头大汗地出现在医院的病房时,父亲忍着痛,迎头给我一句:“你来干什么,快回去学习去”!父亲啊,这句话到现在还响起在我的耳边,你的心里始终牵挂着我的学习,而我却不争气,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强忍着不敢出声。
父亲的一只手没了,而且是右手,听母亲说,当时血肉模糊,手指头还有两个在,其余的都断了,而小臂部分也全是血,医生怕感染,就给锯掉了,后来听别的医生说,小臂根本没大事,只不过是重度骨折,肉皮全掉了,而且流血过多,主治医生就草率地处理掉了……父亲仅住了十多天医院,就出院了,他是心疼钱,家里实在拿不出,住院费全是姑姑和亲戚朋友们凑的。其实我知道他为什么,主要原因他是怕影响我的学习。在医院里,他就开始用左手练习写字,吊着一只胳膊,忍着伤痛,那份坚韧谁见了都竖大姆指。
父亲出院后,我根本无心思学习,明明知道他不希望我这样,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同学们不知原因,我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不幸告诉他们,大家都在拼命呢!我就这样一边牵挂着父亲,一边拼命复习,第二次高考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走近的。
1987年7月7日,只记得那天天气很好,而我的心情却是黑色的。也许是老天故意惩罚我,那年的数学答的一塌糊涂,刚刚考了50分。三天就像三年似的漫长,当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去看父亲,他却不在家,母亲说他在学校。
当我走近村里的小学时,老远就听见父亲那宏亮的嗓门,他正在领学生读课文,读完后,又用左手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每一个生字,每写一次就停一下,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我没敢去打扰父亲,悄悄地离开了家……分数出来后,我与大学梦再次失之交臂。
高考,是我一生的痛,回想那些用诗和痛串起来的日子,总不免发出无奈的叹息,高考让我与梦想隔裂开来,但它带给我的却是痛苦过后的眷眷怀念……
为了弥补遗憾,1987年11月15日,我只身来到了现在的城市,上了一所全日制大专班,学的会计专业,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后来考取了会计证,统计证,电算化证与珠算证,而手工点钞也顺利通过。参加工作以后,虽没有做过真正的会计,但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却派上用场,在一次单位组织的点钞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与快速适应也与我所学的专业分不开。
让我欣慰的是,女儿延续了我的大学梦想,2011年她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毕业后又继续升造,于2015年考取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