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诗即是兴(赏析)

编辑推荐 诗即是兴(赏析)


作者:出龙峡 布衣,284.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06发表时间:2017-12-30 16:25:51

诗即是兴(赏析) 赋和比不是诗专有的手法,所以无关诗的本质。诗的本质其实只有一个字:“兴(平声)”。语言的诗化就是给予“兴”的功能,让它能兴起诗意。
   说话和诗的语言是不同的,分行的说话仍然是说话,不是诗。所以,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就是看它的语法是否具有兴的功能,这是唯一的标准。而现在所谓的现代体诗,基本都是说话的分行。
   有人以现代体诗无韵脚来判断它不是诗,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韵脚不是文学概念上的,而是口头上的规则,何况现在写古体的有几个还在读着写呢?九十九步笑一百步而已。
   古代有人说“汉人穷经而经亡”,兴的解释在古代并没有统一认识,各人都执冰山一角,往往把方法当作定义,因此越发混乱。今人若不自作体会,只是翻旧书中的解释,必无收获,且更加迷茫。
   兴就是激活萌起,如种发芽,带动情绪升华,是诗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关键。兴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起兴和借物起兴。朱熹所言的是其中一法,而非对兴的定义。
   兴可以生意,而意不能生出兴,所以,兴的地位高于意,所以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必先准备许多立意。李白高于其他诗人的是,铺垫和比喻的同时,就已经在运用兴了,而且直接起兴和借物起兴相互融合,所以效果大好。兴就是诗的灵魂,在诗篇中使用越充分恰当,诗意就越佳。
   文人诗不如诗人诗,区别就在没吃透兴。现在很多人写诗只是堆叠意象,而不作起兴,如何是诗呢?古人创造的意象太多了,随手可拿,根本体现不了能力价值,所以,其著作也无价值。
   很多白话试验体也是如此,刻意追求语言的白话化,而丢失了兴。
   其实,兴可以在任何风格体上使用,只是诗力和人生境界的需求不同。陶渊明的淡泊、阮籍的幽怀,都是很好的典型。
  
   诗体见功夫
   凝练看五绝,才气看七绝,腰身看五七律,诗性看长短句古风。
   五绝字少,稍一疏松便事与味都不得。
   七绝比五绝舒展,又不必像律诗般较多规矩,正合灵活发挥,有才便露。
   五七律过于规整,尤其中间对仗,能力不济会写得板硬,若要灵活必须擅长腰身功夫。
   长短句古风句式没有固定限制,所以,可造就不同形态的诗,真正的放纵灵气,因为灵气是最反对拘束的。但是,每句都要看气合来定长短,一错气脉就会紊乱,还非常的显眼,唯有似李白般诗人之性方可驾驭,所以有此古风难的说法。
   格律诗体客观上缩小了部分高低差距,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模子填就能像模像样,藏住不少自身弱点,而长短句古风则对高低差距没有任何遮掩。
  
   风格的运动模式
   ——风格者,自有流动之气,所以可辨。
   《天纵》
   上者:神来之笔,俯仰跌宕。
   下者:力不逮势,脱节失控。
   《豪放》
   上者:千波万浪,翻滚而来。
   下者:高音喇叭。
   《婉约》
   上者:风中摇曳,曲水弯弯。
   下者:摘花贴面而已。
   《深韵》
   上者:龙吟深极,八方余音。
   下者:浅而不得,如单声道。
   《悟达》
   上者:疏阔劲朗,抱朴见素。
   下者:杂砖乱瓦之砌。
   《绝尘》
   上者:清空超诣,一尘不染。
   略逊者:如气囊得一隙。
   语态,诗之神气,因风格而异,慎异类倾轧,不可不察。

共 12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谈到诗的“起兴”,就如农村在宴席进行到一半将要给客人敬酒时,需要请一个知客发表一段“入兴”的祝酒辞一样,说明诗不起“兴”便无味,文章谈到读者对诗的一个最直接的评价:看一段文字是不是诗,就是看它的语法是否具有兴的功能,这是唯一的标准。而现在所谓的现代体诗,基本都是说话的分行。从这篇文章来看,作者是深知“兴”对诗的个中三味的。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2-30 16:29:55
  兴就是诗的灵魂,在诗篇中使用越充分恰当,诗意就越佳。赞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出龙峡        2017-12-31 21:09:43
  谢谢武戈编辑雅评小论,新年快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