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韵】我的2017(散文)

编辑推荐 【清韵】我的2017(散文)


作者:建仕 童生,83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9发表时间:2018-01-01 22:08:59

白天接着黑夜,黑夜接着白天,就这样一明一暗地我又度过了三百六十天,再过五天,2018年新年元旦钟声就将敲响,回首这一年来走过的路,又有哪些值得去回想呢!
   春夏之时是五点起床,秋冬之时是五点半起床。把电饭锅的插座插好,煮上两碗多的粥,在电饭锅的蒸格上蒸上一两个鸡蛋,接着是洗脸刷牙,打开店门,整理柜面,打扫卫生。六点时分,早餐也好了,再在蒸格上放上一盒牛奶,接着是锻炼身体,这是一套自己根据“五形八法”与自身情况创立的早操。六点二十分左右,就有一些顾客来买香烟。六点三十分时,妻子也起床了,我也就准备吃早餐了,我们很少去买包子油条什么的,有时妻子会摊上一点烧饼,或是煮上一两个红薯或玉米。隔壁金港客房部的孙老也开门了,姓朱的裁缝也来营业了。七点多钟,母亲从农村的老家也来到店里,我准备好上班的一些东西就去单位里。
   中午十一点多钟,我会回到农村的老家陪父亲吃饭,特别是在十月一日以后,父亲再不出去打杂工,而是在家忙忙家务,已是近八十岁的人了,我们不希望他再外出劳作。傍晚时分,母亲会早早回到农村家中,下午五点多钟后下班,我又回到店里,陪妻子一起看店,谈论日间的一些琐事,开始做晚饭了,没有顾客时就看看书报杂志,上网看看新闻或电视剧,直到九点打烊休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管是风和日丽,还是起风下雨,每天一般都是这么度过。
   星期天或节假日,妻子有时去进些日杂百货,我就在店里看店。有时,我会利用这空闲看看书,写写一点什么。有时,妻子在店铺看店,我会去孩子们那里看看。今年上半年,经过努力,孩子们总算在城里有了一个安顿的家,孙子也去幼儿园上学了,这也算是我们父母对儿女们的一个交代,今后的发展就靠他们自身的奋发了。
   由于受安全环保等大气候的影响,今年七月份之前单位进行了搬迁,目前,我还在原厂区工作,与一些同事们相处都还融洽,随形势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工作上更加严谨,同时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更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我想: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而是因为生活而工作,我总觉得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活一团乱麻,工作也不会顺利。但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不工作,生命就会变得空虚,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乐趣。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是很难体验人生的意义,工作可以带给我满足感和快乐,
   正月里与三十年前的同学聚会后,一年下来,至今也未能见到一位同学,有时只是在微信里知道几位的大致情况。有位与我相处较好的朋友,还是去年国庆期间见到过,今年一直未有音讯,同学聚会时也没有去参加,退回的会费还在我这里,什么时候有空去看他顺便带给他。还有一位相处较好的长辈,也是我的笔友,一直想去看看他老人家,总是忙忙碌碌,有时只能在微信里相互问候,什么时候才能去拜访他呢,我要将他为我订的报纸费带给他,在这元旦来临之前,提前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康健!节日快乐!
   今年五至七月份,是我人生中极度悲哀的日子,有时让我感到对一切都是那么灰心,五月五日大姨母突然因脑溢血去世;六月二十八日,一位一直与我相处很好的同龄好友因车祸不幸而去;最让我悲痛的是七月三十日我最敬爱的祖母也离我而去了,这让我感到空虚和寂寞,心里说不出是什么味,也许生与死本来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只能这样活着:能活多久就去活多久,一直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人生其实只是过程不一样,但终点却全都是一样的。因不幸而去世的人其实只不过是提前到达了终点而已。生命的宝贵在于人生就一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人类就是这样矛盾,我一方面眷恋人生,另一方面有时感觉活得太辛苦。我常常自己警告自己: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决不能白白把生命浪费掉。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决不是为了吃饭。如果有一天没有什么收获,就会感觉愧疚难安,认为是慢性自杀。
   读书写作,看报看电视,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至少让我获得一点享受,在精神境界中有所受益。今年来,由于多种缘故,虽然写得很少,但还是写了那么十几篇小文,读了几本书,看了几个电视剧,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每天必看的《广州文摘报》,让我从中了解到每时每期的中外形势,在特别报道中让我知道一些特别新闻;在环球瞭望中让我知道了一些世界动向;晚晴世界是讲述的一些老人知识;非常揭秘中让我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文化长廊中认识到一些古今文明;尤其是科学养生,生活百科,家庭医生版面让我对健康生活知识有了许多新的认识;特别是每周闲情,读者天地与好文欣赏栏目中一些文章,让我越来越要看,既增长了见识与智慧,更是精神上带来了愉悦。这一些让我深深爱上了它,我将继续订下去看下去。
   上半年看完了电视剧《赵氏孤儿》,医生程婴,义士公孙杵臼英雄韩厥,奸臣屠岸贾等,在我的大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看到了人性的美和丑,让我明白什么是义胆忠肝,奸臣的心狠手辣。下半年看了电视剧《于成龙》,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看的一部,我深深被故事情节所感动,一代廉史于成龙,从四十五岁出仕,为官二十三年,从知县,知州,知府,按察史,布政史,巡抚直至两江总督,于成龙于大人一生青菜水萝卜为食,龙瓜槐叶子为茶,清廉淡泊,无私无畏,作官有能力,忠心耿耿,为事敢于担当,知人善任,尊师爱母,勤政节俭,为官生涯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惊险,处处经历着生死考验。我认为是一部具有时代教育意义的历史正剧,能让人以史为鉴,提供了一个好官的榜样。一个人的高尚人品,关键在自己的内因。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我们的国家会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安康!
   十月份之前,我读完了梁漱溟先生的《我生有涯愿无尽》一书,纵观先生一生,他不甘坐谈而喜欢行动,几度有生命之危,仍不为所动。我从他的复杂人生中,从他的出世与入世上感受到相似的烦扰。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知道前面有什么风景。通过借鉴先生的人生思考,主动思考自己的一些问题,寻求对策解决一些问题,不因一时困难而止步,不因一时挫折而退步,做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自己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最近,还看了一本杨绛版的《我们仨》一书,书中,一个个残碎的梦境,一件件细碎的小事,在黑白间杂的夜幕下,如一粒粒星辰,以爱为线串起,熠熠生辉。我想:无论悲欢离合,家庭都是人生最后最好的庇护所。
   以往几年,单位都要组织外出旅游,由于特殊情况,去年与今年都未能远行,今年的五一节与国庆假日期间,我陪同孩子走看了附近的几个小地方:一个是全国重点佛教寺院之一的常州天宁寺,最让我景仰的是寺中的天宁宝塔,始建于二零零二年四月,于二零零七四月三十日开光,总建筑面积两点七万平方米,塔高十三层,有一百五十多米,为国内四千多宝塔之最,整座宝塔以佛教文化为主线,以东阳木雕,扬州漆器,常州乱针锈,惠安石雕等手工艺术为表现形式,巧妙地诠释了大乘佛教的诸多教义。我深深地被那华贵而不繁复、简洁而显大气透射出一股庄严之气所吸引,明年我还将去瞻仰!
   十一国庆节去参观了常州博物馆,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外观新颖,设施齐全,功能先进,富有时代气息。共五层,我们一一观看了各种陈列,让我感受到地方文化底蕴与艺术创作成就。特别是少儿自然陈列,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使各类静态的标本与其生活的环境完美融合,使整个展厅显得生机勃勃,趣意盎然,增强了少儿朋友学习探索的兴趣,我的孙子也感到十分开心。下午,儿子又开车去游览了常州新龙生态森林公园,这里有春天的樱花树,夏天的荷塘,秋天的桂花树,冬天的梅树等等,漫步在林中,别有一番滋味。真让人流连忘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城市走进森林,森林拥抱城市。就不一一细说。
   前不久,看到贾平凹的《老西安》,这不由得让我想起隔壁客房部孙老给我回忆的这里的老街,是以一座古石桥为中心,东街紧靠石桥的是殷家饭店,中间是两米宽的弯弯曲曲的青石路,殷家饭店对门是宁波人在这里开的理发店,门是一块一块拿下的搭子木门,隔壁是朱家树木行;以南街最热闹,最繁华,紧靠石桥的是本地人开的张老儿理发店,接着是刘家日杂店,孙家鱼行,石家肉案,姚家布行,徐氏酱油店,孔家浴室茶馆,街中有一菜市场每天早晨不天亮就有人来卖菜,卖豆腐制品,卖凉皮豆芽菜的,再有顾家药店,黄家包子店,强家烧饼店等等;西街是蒋家米行,陈家旅社,刘家旅社,高家旅社,吴家日杂店等等;而北街只有张氏黄牛场。这老街过去的一些故事一些传说,孙老说:要讲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长江滚滚东流去,所有的那些人与事已一去不复返,只有那老石桥还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有人家去敬石桥上的石狮子,据说那狮子显灵,人们把小孩寄给石狮子,会无病无灾,冬天还能见到那桥下水中有许许多多的龙鱼在游动呢。
   门口的朱裁缝还告诉我,他所在的七家队,原来只有七户人家,过去他家是中上农,其中还有一户姓沙的是地主,一户姓贾的是富农,那时只是田地多一些吧,生活只能算温饱而已,住的也只不过如此,经过解放前后的两次土地革命,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了。一九八二年,田地分配到每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九九一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了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今年又实行了农村土地流转,通过合法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因地制宜,真正激发农民搞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我的2017年,值得回想的还有很多,现在已是晚上的九点多钟,妻子在喊着打烊了,我只得停下手中的笔,过往的许多就不一一叙述了,2018年又将如何呢,前面还是一片雾蒙蒙的,但我会坚强地按照自己的计划与目标去走过人生的一个个日日夜夜。
   2017年12月25日晚

共 39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熟悉的文风,有规律的生活方式,都是作者一贯的严谨作风和淡然的态度。元旦之际,作者回忆了一年来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亲人的去世,同学的聚散,工作的变迁,还有看过的电视剧等等,如同一部生活剧,年终了,落幕了,但日子依然继续。无论人生如何变幻,不变的是对人生的执着与坦然。文章看似细碎,其实也说明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精神素养,再次说明了这篇文字带给我们深刻的内涵,娓娓道来的风格让我们很舒服的被作者引导着。感谢您的支持,祝您元旦快乐。【编辑:项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项梅        2018-01-01 22:10:42
  从作者循规蹈矩的生活中,我们看出了他对未来的希望。
项梅
回复1 楼        文友:建仕        2018-01-02 16:20:54
  谢谢社长的辛苦编辑与热情优美的点赞!祝愿社团新年更上一层楼!
2 楼        文友:老榆树        2018-01-02 16:51:31
  作者是“伟大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创造生活的一年,悲欢离合的一年,代表了成千上万人的日常生活内容。长长的生活剧还要继续演下去,祝愿作者2018年的剧情更精彩。
回复2 楼        文友:建仕        2018-01-04 16:11:45
  谢谢文友每次都给我点赞与鼓励!祝新的一年更快乐!更幸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