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留神听着这个世界的动静”

编辑推荐 【赏析】“留神听着这个世界的动静” ——与苏童对话


作者:姜广平 秀才,1483.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78发表时间:2018-01-02 17:31:27
摘要:流行是一个话题。很多人把流行当作一个符号,但我觉得不能简单化地看这个问题。流行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现在余华和王安忆这样的纯文学作家与严肃作家也流行。我的流行有一种不正常的因素,它很少牵涉到我创作上的真实面目。

【赏析】“留神听着这个世界的动静”
   姜广平:实际上,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各自有着自己的轨道,哪怕是在讲同一件事。
   苏童:对语言的直觉,可能与训练有关。我主张作家要写点诗。
   姜广平:你的语言非常灵动自如。
   苏童:我不求深只求自然。写散文我还求简单。
   姜广平:语言感觉一方面来自训练,另一方面可能还来自阅读。
   苏童:文学语言上的直觉判断来源于阅读经验。阅读时有一种比较。参照系不是某一部小说,而是将所有的阅读感觉拼接到一起了,这就有了一条无形的标准。每一个人都不能精确描述这种标准。
   姜广平:但不排除有一类作家有语言的天赋。我觉得你与毕飞宇都似乎有着一种语言天才。
   苏童:可能这只是你的感觉。有人认为格非的语言特别好,或者莫言的语言余华的语言特别好。
   姜广平:格非的语言我觉得有点涩。余华的语言太迷离恍惚,像流水一样太过湍急。
   苏童: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在语言方面或者是在其他某一方面。
   姜广平:但有时候,我又觉得你的语言让人有点遗憾。
   苏童:有一段时间,我觉得你的语言比较糟糕。像《肉联厂的春天》,那种语言让人有点失望。《花城》上有一篇《女同学们二三事》也有点让人觉得不是味。
   苏童:其实这样的小说我还不止这一两篇。《女同学们二三事》只是一组人物素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也不是我精心写出来的东西。
   姜广平:你最近的《蛇为什么会飞》在语言上有了些变化。有的地方像一个话本作家在写作了。
   苏童:你这个感觉还蛮对的。我这本小说当然还有我过去的痕迹与尾巴,即苏童的那种语言方式。但这次,我把自己虚拟成一个说书人。我的叙述有时会变得紊乱,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什么都要抓。说书人就是这样子。
   姜广平:叙述人的痕迹很重。
   苏童:而且我还在故意夸大这种痕迹。
   姜广平:为什么要故意夸大。
   苏童:我以前从来没有试验过这种非常主观的写法,我要使叙述变得非常强大,尽管这种强大可能很没有道理。非常强大的叙述人从来没有在我的小说中出现过。我想试试。
   姜广平:这就是所谓全知全能的视角了。
   苏童:这本小说用的就是这种视角与叙述态度,跟我以前的小说最大区别就在这里。
   姜广平:这大概不是一种风格的变化。先锋时代如果这样写的话就不可思议了。
   苏童:在这里有我的情感渲泄。这里的作者是一个饶舌的作者,经常跳出来评判是非。
   姜广平:你为什么要参与评判?
   苏童:我自己把自己设计成一个说书人,我要完成一个说书人的使命。说书人的使命就是饶舌,他虽然饶舌,但他在场。我就是要写一个说书人在场的长篇。你注意到这一点,我特别高兴。我看到几篇评论,都没有面对这个问题。
   姜广平:你有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接受?
   苏童:我来不及考虑啊!我很想这么写就这样写了。
   姜广平:你可能希望读者破坏想象中的苏童。
   苏童:这是一次冒险的写作。我知道我是在冒险。一个作家,你虽然不能断定读者喜欢你的哪一个部分?是笑容还是哭泣,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但你多少能够判断有些东西是读者不喜欢的,但恰好有的东西你又很感兴趣,或者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
   姜广平:这可能会产生一种矛盾。
   苏童:每逢这种时候我就不想了。我还是做出一个自私的决定,我写得痛快就行。
   姜广平:写得痛快,写得自作主张。
   苏童:作家大部分时候就是自说自话。我不是不信任读者,但我就是要摆一个说书人在场的姿态。
   姜广平:这种情况下的情感投入与伦理投入与判断更能体现一个作家的责任感。
   苏童:我试图举重若轻,但不能举重若轻时,我就笨拙地站出来。这是没办法的事。
  

共 1670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姜广平老师的访谈式对话式赏析是赏析方式的一种创新,已经编发了好几篇了。这篇是与著名作家苏童先生的对话实录。苏童,原名童忠贵[1]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在这篇访谈中,两个人就苏童创作发表的《仪式的完成》《妻妾成群》《外乡人父子》《祭奠红马》《罂粟之家》《枫杨树山歌》等长中短篇小说展开的评论,使我们在阅读他们对话的过程中,对苏童前期和近期的创作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8-01-02 19:45:43
  这种对话式访谈,更能让读者明白创作者的匠心。学习了,问好姜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姜广平        2018-01-02 22:29:14
  谢谢湖北武戈先生!
一念浅喜,一念深爱。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