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小棉帽
我有个良师益友,老家在东北,名字刘小俊。他为人心地善良,性情耿直好爽。他常念叨:“做人要有良心不忘本,人若辉煌恩莫忘!常怀感恩之心才长久。”
偷得浮生半日闲,为感谢有恩于己的东北老乡郑一心,那天刘小俊思考良久,执意相邀。
刘小俊决定这次与郑一心酒后聊天,也将迎来新年——2018年元旦。他还决定以此为契机,彻底把白酒戒了,不知道这个结果最终如何?因为曾经有过几次,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记得八月份自己曾经下决心戒酒十天,结果以喝了七天的代价宣告戒酒失败。不过这次,是一定要坚持戒酒!想到前一阶段不知不觉就戒了烟,三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这次戒酒更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勇气,他信心十足。
不知为什么?他心里有点不不踏实,这戒烟能和戒酒一样么?想到此,他又躁动不安起来,不是吗?
“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
“酒是粮食精,樾喝越年轻。”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想到这些劝酒词,年轻气盛,青春激昂的岁月里,他曾经对酒痴迷过,不论是高度、高档,还是低度、低档,都来者不拒过,多则六七杯,直至达至自身极限,让浓烈的白酒深入自身的骨髓,浑身一种被酒泡过的感觉,连喝几天也乐此不疲,真正达到了酒中有我,我中有酒,甚至养成了每到一处都要尝尝当地白酒的习惯。
刘小俊心想,现在比较好的理由是开车去饭局,谁也不劝了,也不会硬让你喝的理由。可偏偏又有了代驾这个行当,那一句:“好不容易聚一起,喝点吧!装啥行?”是否会让自己不忍薄了面子,没出息地端起杯!这么无节制地喝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已经征服了白酒,如果再不放下成了瘾,这瘾可不是什么好玩艺,凡是能上瘾的,必有大害呀!
想到这,妻子耳熟能详的话萦绕在耳边:“明知自己不胜酒力,就不能适量喝,非要喝的醉醺醺找不到南北才好吗?我就不信会有人硬是撬开你的嘴巴往肚里灌!”
“是啊,没人灌自己,为啥每次都喝多?”刘小俊自言自语,满脸疑惑。
没再深想,刘小俊匆忙出了门,去预定中午请老乡吃饭的餐厅。路上,饥肠辘辘的胃提醒他还没有吃早餐。顺道拐了个弯,他走进一家早餐店。结帐时傻眼了,匆忙离家忘带钱,还好带了手机,于是微信扫码付帐。这要搁在以前得把手表押在早点店回家取钱,或者找人帮忙送钱来。现在完全不用了,打个出租、吃个早点也可以扫码,一部手机走天下,无现金时代说来就来了,真是兜里可以没钱,手机不能没电!真是乞讨可以没碗,但是一定要有二维码!嘿嘿。
饭桌上,说着感激的暖心话,二人相谈甚欢,不觉间频频举杯。蛇不知道自己有毒,人往往不知道自己错那?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最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那天刘小俊还是喝醉酒了。第二天醒来,他俊只记得自己扫码买的单,再往后的事想不起半点,断片了。
那日酒后,元旦三天假里,刘小俊患上了流感,连续两天反复发烧超过38.5度。元月二日上班,小烧刚刚退,他出门的时候头上汗水未尽,于是翻箱倒柜,找出了儿子的一顶小红帽戴在头上。照照镜子,顿觉满满的沧桑,他突然就想到远在异乡的父亲。
老家在东北松花江旁,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孔孟之乡。这日子过得真快,这一晃离家二十多年了,心里能不念及亲爹娘?
“家是归途,简单却牵挂!”两年前冬天,刘小俊回家见到父亲的时候,他清楚记得父亲戴了顶小棉帽,其实也不怎么御寒,可父亲的身影却深深根植在脑海里,这顶帽子是刚参加工作时,父亲送他的礼物,如今却成了他日思夜想父亲的物品。那年冬天,父亲的生日是全家最幸福热闹的时光,兄弟姐妹围坐在父母亲身旁,听母亲唠叨,陪父亲品酒香。
为助兴弟弟出上联,让刘小俊对下联,妹妹拍响巴掌湊乐情景恍如眼前。到=
弟弟说:“一壶酒,一叶舟,独钓一江秋。”
小俊答:“三盏茶,三刀水,散却三世愁!”
自己三年没回了,急急翻出弟弟去年发来的父亲生日照片,刘小俊情不自禁泪湿双眼。
“这个春节一定回家!”下班后,刘小俊没直接回家,鬼使神差般去了商场,为父亲买了顶小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