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读后感) ————《对一朵花微笑》读札
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一朵朵俏丽的鲜花,心旷神怡,它们对你笑了,你是否记得对它们微笑呢?是刘亮程的《对一朵花微笑》让我意识到了这一个自己以及许多人都忽视了的微小细节。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活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人生短暂,为何要活得如此严肃呢?何不用微笑去面对一切,去感化生活,去呵护生命呢?对一朵花微笑,去亲近大自然吧!
“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在大千世界里,植物或许被人们认为是最卑微、最渺小的一个物种,但人不是草木,没有人知道草木是否拥有感官,那么何不给予它们欢迎和鼓励呢?对一朵花微笑,去尊重大自然吧!
“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又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内部永远对你紧闭着。”人类打着“保护大自然”的旗帜,实质上却是在摧残大自然,人类与大自然终究无法融为一体,有一种永恒的隔绝在牵制着他们,人类无法真正将自己看作大自然中的一部分。既然有隔阂,何不用心去消除这一层隔阂呢?何不对一朵花微笑,去拥抱大自然呢?
“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类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人自以为自己是最高等的生物,众生灵将臣服于他们。其实,人将自己锁在有限的空间里,从未走进过草木的世界,当然,草木也未曾看透过人类---那些穿梭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唯心主义者,或许,是人类该出来的时候了!对一朵花微笑,去理解大自然吧!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再先进的仪器,再聪明的脑袋,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弄懂草木,或许人与大自然就该这样互相保持着神秘。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对一朵花微笑,去敬畏大自然!
作者: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初一学员季抒艺
-----------------------------------------------------------------------
人与大自然应该没有距离,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