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八路车发生的故事(小说·旗帜)
那一年的春天,黄忠辉在师部政治部新闻报道学习班学习,听到一个信息。市政府决定新开通一个公交车线路,可以说是拥军优属工作的一个具体事例,增加8路公交车,起点站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兵营,中间有二十多个站点,沿线群众很高兴,说市里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增加8路公交车,终点站虽然说是兵营,但是兵营附近的村庄老百姓也是方便多了,坐公交车方便进城,是沾了解放军的光。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解放军主动让座的人很多,老百姓就更高兴了。
还有一个小道消息,是说兴盛市不是大城市,开始只有五个公交车线路,为什么通向兵营的这一个线路命名不是6路公交车,而是“8路公交车”,大家都知道,老红军、八路军,后来就叫解放军。还有一个说法,八路军老连长的儿子在兴盛市当市长了,他在一次会上高兴的说:“本来我们兴盛市有了五路公交车线路,增加一个线路,按照顺序应该排名六路公交车线路的,但是这是通向兵营的线路,叫八路更好。老百姓看见八路车来了,高兴的说——八路来了,听起来就舒服多了。六路车、七路车的线路,等一等命名其他的线路吧。”
在一次慰问子弟兵的座谈会上,市长提起自己的老父亲就是八路军某一个部队的连长,所以,自己也是从小受父辈影响,热爱解放军的,虽然自己没有机会当兵、当将军,但是仍然是军分区的第一书记。
有了八路车,就在八路车上发生了许多的故事。子弟兵主动让座,有时候老百姓多了,老班长就带着新兵跑步回部队,坐在八路车上的老百姓就发出许多的感慨。有的司机看到车上没有老百姓了,就说:解放军请下车吧,今天就不去终点站了。
剩下三四站,解放军战士下车跑十几分钟就回部队了。开始有的战士说:司机也是节约汽油吧,自己跑几里路也是锻炼身体的,过去没有八路车,大家不是照样生活过来了吗。
但是在终点站等八路车的老百姓就扫兴多了。说好的半小时一趟,等一个小时还不来八路车,你说着急不着急?有的老百姓说:其他的公交车也是有这一种情况的,应该停的站,就是不停;应该到终点站的车,就是不去终点站。
黄忠辉了解到这一个情况,就给《兴盛日报》的编辑说了这一个情况,编辑说:报社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这一个情况,报社领导计划发表一个系列报道,批评一下司机的霸道作风,给老百姓一个优质服务。
黄忠辉就带着这一个问题,坐上了八路车。八路车走到八里岗,司机一看车上没有老百姓了,就说:“今天不去兵营了,当兵的都下车吧。”
有几个兵就下车了,一个炮连的班长说:“咱们给公交公司省一点汽油吧,平时咱们不是经常跑五公里越野吗?这几站还没有三公里远的。炮连的兄弟们跟我一起下车,跑回兵营去。”
步兵连的班长说:“咱们步兵连的兄弟,下车也不需要跑回部队去的。散步回去,也不会超过请假时间的。”
警卫连的班长说:“咱们警卫连的就好说了,谁爱跑步回去,就自己跑步回去;谁不爱跑步回去,散步也可以的。”
警卫连的一个高中毕业生也写过新闻稿件,认识黄忠辉,就对黄忠辉说:“黄组长,咱们一起回去,我写了一篇新闻报道稿件,什么时间请你给我修改一下吧?”
黄忠辉微笑着说:“我的水平还不行呀,哪里敢给战友们认真写出来的新闻报道胡乱修改呢?说不定给你改错了,反而报社的编辑不采用,误了你的好事。班门弄斧,一定会让人笑话的。”
高中毕业生看着黄忠辉客气的说:“您先下车,您先请吧。”
黄忠辉说:“不客气,我还有事,你先下车吧。你如果没有事情,就等一等再说?”
高中毕业生说:“好吧,恭敬不如从命,我也不下车了,现在车上就等您指示,听您的召唤吧。”高中毕业生和黄忠辉没有下车。
售票员说:“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不下车?我们返回呀。”
黄忠辉说:“我是买了终点站的票,你为什么不开到终点站?”
售票员说:“八里岗也是和终点站的票价是一样的。”
“就是一样的票价,你的公交车不去终点站,我这一次也不下车,你什么时间去兵营终点站了,我再下车。”
“你不下车,可以。我们等一会儿把你拉到火车站,你又坐一次公交车,就应该按照规定掏钱,还是要买票的。”
“你说要我们买票,我们当然可以买票,一分钱不会少给你的。”
“坐车买票,天经地义,好吧,还是解放军水平高,素质好。”
黄忠辉又买了票,高中毕业生一看他们在较劲,就说:“我今天真的还有其他的重要事情,今天就不能陪黄组长继续坐车了,我要下车。师傅请开门。”
司机打开车门,高中毕业生下了车,这时又跑来几个老百姓上了公交车。售票员说:“把你的钱退给你,你下车吧?”
黄忠辉说:“你不是说:坐车买票天经地义吗?我买了公交车票,就不用下车了,不要客气呀。”
老百姓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看着售票员,一个年轻人还开玩笑说:“解放军优先,我们老百姓理解;解放军坐车不掏钱,这样不合适吧?公交车又不是部队的解放牌汽车,应该掏钱的。”
中途上车下车的人不少,说说笑笑,黄忠辉一直沉思不语,司机、售票员也有了心事,也在思考着对策,40分钟后,公交车就到了火车站。
老百姓纷纷下车,黄忠辉仍然是没有下车,等了一会儿,八路车开始发车,卖票,黄忠辉又买了一张票。这一次,八路车到了八里岗老百姓都下车了,司机一看,公交车里边只有黄忠辉和几个兵了,于是说:“没有老百姓,解放军请下车吧。”
几个解放军战士下车了,黄忠辉还是没有下车。
售票员走过来问:“你在部队是干什么的?和其他当兵的不一样?其他人都可以跑几里路的,为什么你不守纪律?你这么固执?你不害怕部队领导批评你?”
黄忠辉说:“我坐公交车,没有给你买票?你知道部队领导无缘无故会批评吗?我的领导从来没有批评我的习惯,我害怕批评干什么?你们不害怕批评?你们是干什么的?”
司机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你当兵的不知道吗?”
黄忠辉反问:“你们知道公交车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不是人民吗?”
“当兵的,和老百姓能一样吗?车上如果有一个老百姓,我们也会把车开到终点站的。”售票员满心狐疑的问。
“你们怎么知道,终点站没有老百姓在等着坐八路车上城里办事呢?”
“少给他说话了,我们应该回公交公司下班了。”司机不屑一顾的说。售票员也就不再说话了。黄忠辉仍然坐着没有下车,这一站没有老百姓上车。这一次返回,售票员没有给黄忠辉卖票。
八路车来到了公交公司,黄忠辉下车找公交公司的领导理论。公交公司的领导下班了,只有一个值班的班长听了黄忠辉几分钟的陈述之后说:“好了,这一个事情,我给领导反映之后,再说吧。”
黄忠辉留下联系方式姓名。
几天过去了,黄忠辉仍然没有听到回复结果。黄忠辉就把此事写出来送给了《兴盛日报》编辑部高编辑,高编辑提了一点修改意见,黄忠辉马上修改,抄写一遍,留在编辑部的读者来信稿件,很快就发表出来了。
标题是:该停不停,老百姓怨声载道;该到不到,解放军中途下车。——公交车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文末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公交车也存在此类情况。
读者来信见报当天,就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议论。
兵营终点站有一个老同志,看样子是退休干部吧。他拿着一张《兴盛日报》看着批评公交车的读者来信,说:“舆论监督,《兴盛日报》都曝光了,看看公交车司机售票员的服务态度怎么样?会不会改正过去的错误行为,我今天就看看8路车,会不会来终点站?如果不来终点站,我也要写一篇读者来信,继续反映公交车的问题。我们的领导就批评过司机,说他们是——离地三尺,高人一头,态度恶劣,气死老头。经过批评教育仍然没有改正错误的司机,就被领导研究之后调离司机岗位了。有一些部门就是有特权,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曝光的。”
正说着,8路车就来了。大家感谢《兴盛日报》为人民说话,感谢读者来信的作者为报社写文章,替老百姓呼吁争取合法权益。
“八路来了,我们上车吧。进城去了。”
“八路来了,日本鬼子害怕了,我们老百姓举双手欢迎呀。”
“听说现在有的地方还没有8路车,他们听说八路来了,就不舒服的。岛国,谁去过,哪里是不是没有八路车?”
“耳听为虚,什么时间办一个出境证,日本,米国,香港台湾,欧洲非洲跑一圈,看看他们有没有八路车?”
议论一下,热情的言语,表达了一种情怀。
公交公司领导一上班,就知道了《兴盛日报》的读者来信,马上打电话和报社联系,表示虚心接受批评。公交公司领导上午就坐车专门来到部队政治处,找到部队领导,表示虚心接受批评,并提出要聘请黄忠辉为“公交车监督员”。请部队领导再多选择几个公交车监督员,部队的领导就答应在各连队选一批“公交车监督员”。几天之后,部队就选了三十六名好兵,把名单交给公交公司,很快公交公司就做了36个胸牌,很漂亮的牌子,很鲜艳黄带子,带在胸前,很神气的样子。
在公交车终点站等车的老百姓都在称赞《兴盛日报》敢为人民说话,称赞黄忠辉为老百姓说话。
通过这一次《兴盛日报》公开曝光,公交车司机、售票员都加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个意思,说话做事都注意分寸了。
公交公司的领导来了两次,想叫部队在《兴盛日报》再发表一篇表扬公交车司机、售票员的文章。领导给黄忠辉谈了,黄忠辉表示自己不会再写表扬的文章。领导又一次做工作,黄忠辉碍于情面,就叫一个新闻爱好者新兵写了一篇表扬公交车司机、售票员的文章。
标题是:公交公司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兴盛日报》的读者来信反思改变作风、端正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文章说,公交公司广大员工看到了《兴盛日报》的读者来信,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不能让少数司机、售票员的服务态度影响了大家对公交公司整体形象,通过批评、自我批评,提高大家的认识,终于端正了态度,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报上点名的司机、售票员进行了处理,调离司机、售票员的工作岗位,努力把八路公交车建成一个“红旗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