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实力派写手选拔赛】乔家营(散文)

精品 【实力派写手选拔赛】乔家营(散文)


作者:欣雨文萃 进士,10295.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60发表时间:2018-01-10 09:59:59

【实力派写手选拔赛】乔家营(散文)
   老于还是起床了。从来没有过的,半夜四点忽然醒了。
   原以为是尿憋的,等再躺下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试着向左边侧卧,大约是以为压迫心脏不好,心怦怦地,又转回到右侧,迷迷糊糊,就这么转着,忽而,睁眼一看夜光手表,差一刻六点,还是起来吧。
   老于在群上聊天,别人看到相册里的照片和老于博客里写的关于兰州的散文、诗词、回忆录,就说:真的想兰州。老于也就随着应声说:好啊,欢迎!及至网友“乔小生”和“老营亲人”真的说“就来了”,老于就一夜做梦,四点钟惊醒过来。
   其实老于还是很愿意结交朋友的。不论是老友还是第一次见面,人家都很看好老于的。幽默、广视、博学、宜人。
   老于记得老伴曾经说过,这年头骗子多,网上认识的,又连姓名、哪里人、是男是女、干什么的、多大年纪,什么都不知道,你小心啊,不许带到家里来!
   忽然梦到老伴的话,就接着做了几个梦,梦中人有是骗子的,有一见如故的,有上门投亲的、有神仙鬼怪的,醒来想不明白,睡不着,六点,起来吧,反正人家来了,一贯讲信用,当然得接待啊。
   乔小生在网上说:我约好了“老营亲人”一起来。
   老于说,我知道,你们认识很早了,投机。
   乔小生说,都是老友,对你写的大西北感兴趣,尤其是兰州那些个。兰州有一个八一宾馆,我到了打电话告诉你房间号。
   老于说,到火车站接你。
   乔小生开玩笑地说,玩潜伏啊,对暗号么?
   老于说,我左手拿一本《飞天》杂志,你过来时我会说:曲径通幽处……
   乔小生紧忙接上说:禅房草木深。
   老于大笑,哈哈,你也知道这个呀!
   那当然,《黑三角》,反特电影么,唐诗,特务接头暗语!
   由此,看过《黑三角》,老于断定这个人一定在45岁以上,但是,那个网名,乔小生,又像一个小孩子用的。百思不得其解,问他(她)。说是急啥子呢,见面就知道了。“急啥子呢”?带个“子”,兰州的口头语。兰州人吗?老于越想越多……
   老于六点起来后,就打开了电脑,把群的页面打开,等着那个神秘人的“滴滴滴……”呼叫声。其实,用不着这样早,老于是真性子,是从来不爽约的。记得,上班时,说开会,自己总在部下们到来前几分钟进会议室的;但是去出席省长召开的项目建设协调会,老于却从不会早到,更不会晚到,差三分钟进入会场。不像省上那些厅局级干部们,省长叫开会,起码早到半个小时。而这些个厅局他们自己召集厅局里的会,就晚到半个小时,部下等着。和老于自己正好相反。老于特看不起这些人,见了这些人脖子都不给。
   忽然,老于想到了什么,打开这两个人的博客,在进入乔小生“相册”,没有人物照片,和自己一样,都是风景照。大都是兰州黄河母亲、水车园、五泉山、白塔山以及周边旅游景点什川啊、桃花会啊什么的照片。有的地方老于自己都没去过。不过几张农村照片似曾相识,也许是老于自己常常下乡去采风,大同小异的农村照,印象深刻罢了。但是,可以肯定了,乔小生是兰州人。相册里这么多兰州风景照,有点思乡的意思。如果不是兰州人,也是在兰州呆过、来过,甚至住过很多年的人。而“老营亲人”的相册里什么都没有。
   七点多了,滴滴滴。来了。
   八一宾馆,305。
   怎么才到?两个人都到了么?
   见面再说。
   好好好,一个人?
   见面再说不行?
   老于飞快地跑出去,打的。
   上了车,忽然,老于想到,就要到“小年下”了,七天假,来旅游吧?怎么谁也没提到该过春节的事啊?麻烦了。自己春节的安排大概要砸锅了。不过又不像。相册照片上看来,兰州就这么几个玩的地方,他都去过了啊,就那么几个可去的地方,不会再去了吧?
   既来之则安之。想着,想着,到了。
   老于没注意到八一宾馆门口停着的那辆越野,擦着车子边径直往里走。
   冷不丁地,那辆越野车门突然在他走到旁边时打开了,“顾问!”老于没觉察,因为有人在宾馆里面房子里等着,急于见面。再说。宾馆大门口,里面院子出来的人也多,没在意。有人拍老于的肩膀,“顾问!”老于歪着头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找错人了吧?”径直向前。是啊,退休这么多年,上班时也没这个头衔,即使在退休后曾被朋友聘到一个实业集团公司当顾问,那也多年前的事了,早前二三年离开了啊。对于民营企业顾问的头衔本就没当回事,老于心思这样,还会回头么?
   “是我啊!顾问……”一个柔软的手抓住了老于的胳膊。
   老于这才回过头正要说找错了,哈哈一笑,“乔总……你这是等谁啊?”
   “等你……”
   “等我?”老于一脸狐疑。心说啊,什么时候约我了?说着,呵呵一笑,你现在做大了,今天这么闲?真的是找我?是不是……老于手指头向着天上一划拉,好大的一个圈,意思是天大的谎言吧。
   来来,快上车。
   我有事。里边有外地来的等着。你也真的情报准确呀!难道不是连我这个离开集团三几年的顾问,你也偷偷上手段瞄着我哪?
   老于说的是集团公司才开业的那几年。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实业贸易公司,一天老于出去发现几个公司的推销员在露天茶座喝茶,回来就告诉乔总了。乔总把办公室主任叫来,对他说,去,传呼这几个人,问问煤气炉节能圈推销出去多少了?说着,就把一张纸放在了桌子上。那时还没有手机,都是BB机。一会儿,办公室主任回来了,把那张纸放在桌子上。乔总没看,问道,回电话的电话号码都是多少?办公室主任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一个号。乔总问,就这一个号?办公室主任说,是啊。乔总说,这个号是哪里的?今天他们该到哪里去推销?怎么几个人在一起啊?办公室主任低头看看,想想,摇摇头,自言着,是啊。乔总接着说,不懂了吧,这个88起头的,是城关区的号码。他们今天既然应该分别到安宁区、西固区,回电话就不应该是这个号码,而且还是同一个号码,说明了什么?后来,专门建立了一个督查办,就是监督外出的业务员在工作时间是不是工作了还是干私活。
   老于就是想起了这些事,说着,你也真的情报准确呀!难道不是连我这个离开集团三几年的顾问,你也偷偷上手段瞄着我那?
   上上。老于被乔总推上了左座,门被关上了。老于等着乔总上来再说还有事见网友的事吧。乔总坐在驾驶座位上,笑笑。还是那个样子,似笑不笑,微张的嘴唇,红红的,胖胖的,厚厚的,突突的,一排白色的牙微露着,眼睛和鼻子也就眯了起来挤在了一块。
   我真有事。老于说。
   乔总仿佛没听见或没当回事的竟然扭动了车钥匙点了火,发动机默默地轰动着。老于疑惑着、盯着、看着乔总把车子起步的操作。乔总嘴巴微张着。这是乔总习惯性的友好表示,像鱼儿的嘴。乔总轻轻说着:没带司机,顾问奇怪啦?
   老于这才回过脸看着前面,说着:小心……诶……上哪里去?怎么向东开啊?我真的还有事,人家外地来的,在宾馆等着我吶。
   顾问,乔草营几年没去啦?
   乔总,难道你要我跟你去乔草营?我真的有事。真的。
   不耽误你的事。
   那就送我回去。
   走吧,一起上乔草营。
   老领导啊,你没看到我们?回头看看,后排还有我们啊!
   是,真的是后排还有人,说话了。
   老于回过头看看谁在说话,两个,不认识,左边的正在哑笑着,自己后面的却一脸坏样,哂笑。
   顾问,谁在等你啊?该不是网恋吧?老家伙还真交上桃花运啦?乔总幽默还是老样子,但这次是有点坏笑,那种没出声的咧嘴笑,这嘴在咧开坏笑时,形成一个长方形,嘴角好像是两个90度的框框。
   乔总。老于坐正了身子说。是网上认识的,来看我,男的女的真不知道。
   曲径通幽处……后面两个人同时酸溜溜地念起了唐诗。
   老于一愣。忽然领会了什么,回头,眼睛亮了起来:禅房草木深……啊?你们是?
   我是“乔小生”啊!
   我就是“老营亲人”!
   老于睁大了眼睛望着乔总:你们……你们……怎么认识的?
   顾问啊,无巧不成书吧,一起长大的哥们啊。他们俩就是乔草营的。一起去。他们回家过年啊。乔总把头向左边一歪,这是乔小生;乔总又把头向右边一歪,他,乔榛,这名字还是你给起的呐。而后,眼睛直视着前面。他们昨天就给我打电话,说起你,我告诉他们,那是你的笔名,知道啊。老上级了啊。告诉他们,你就是1964年在桥草营当社教副组长的于启序,前些年是我集团公司老顾问啊,出了不少点子,集团才走到今天啊。用这个笔名还在省报上写了篇宣传集团的稿子呐。
   呵呵。老于一笑,还是那么幽默地说着:原来如彼!
   哦,到了黄河大桥。过了桥就上了去乔草营的老省道了。老于转回头和两个人握手,说,虚拟世界还真实起来了。可是想不起来了。
   乔小生说,你去乔草营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时候,1963、64年,那时我们才几岁啊。这不是,转眼都五十出头了。乔榛也伸过手,紧紧抓住不放,你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纳。
   老于感慨着:人家说,退休了就像是进了深山,没人搭理,门可罗雀。我这可倒好,有点门庭若市啊!没想到四五十年前的你们还想着我。
   顾问。乔总转了一下头说,顾问曾经告诫我的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是。当年乔榛掉进了涝坝,正好你在哪里打水,你跳进去,齐腰的水里一把拽住乔榛,往边上走时,把乔榛推上岸,你却一个仰八叉,弄成了落汤鸡……忘了?
   老于嘿嘿一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乔总这句话引用的好像不是在落水时说的啊。忽然想到了,就较真起来。诶,乔总,那个建材供应商的九百多元钱,你后来给了吧?
   乔总皱了一下眉头,上牙咬到了下嘴唇,说,没给。你是不知道其中问题,顾问。对了,就是这件事,让你说我要胜造七级浮屠的。不能给。
   老于没再说话。他想起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才找个理由辞职的。人啊,农民出身的乔总,苦孩子的乔总,怎么就变了?还理直气壮的。当初他带着乔草营施工队在老于自己手下干活时,虽然是第一桶金不多,可乔总在当时对那些农民工和经销商真是大方啊,善举一大片,怎么说变就变,永不回头了!不就是九百块钱么?当初乔总还笑着说,资本的积累是血淋淋的,马克思说的。唉,恬不知耻了。小农经济的传承加上劣根性的无奸不商,不可救药!于是,老于的脸铁青了,没肉的脖子,爆起了青筋。那时没打招呼就不上班了。
   那天乔总没事人似的,打电话说,怎么,炒我这个老板的鱿鱼啊!
   到底,老于没再去上班。乔总还是没发生事一样,过年过节上门拜年,说老领导的第一桶金,不能忘。老于每次听到这话,都会说哼哼,九百块钱忘了没?不过,每年也就成了习惯,老于在乔总拜年时,总会给乔总一纸建议,这么些年,乔总也就照着建议走过来,房地产、金矿、金融担保公司、上市……于是,乔总这两年来拜年还会加上一句:公司到集团,到上市,得感谢顾问的指导……
   老于想着,就听到乔总说话。
   乔总转过头看了老于一眼,说,一会带你看看我在乔草营的杰作,你就不骂我了。
   乔小生看到僵局了,出了个话题:这段路比起四五十年前变了样啦。那时是砂石路。记得每年秋天去城里蔬菜公司拣菜叶子的时候,架子车老于你坐在车把上,我们三个小的一起坐在车屁股上,像压跷跷板那样,你点一下脚,我们再点一下脚,城里高,乔草营低,顺着这大路的坡坡,一路溜回来。我们爹爹说,城里来的社教干部学农事就是快,同吃同住同劳动,连翘翘车都学会了。你那时才知道乔草营的社员们,就是用捡来的菜叶子腌酸菜,支撑一年的生活。
   老于回过头,臂膀搭在车靠背上,说,是啊,那时给我们社教组吃的是搅团,你们喝稀汤汤。
   乔小生哈哈大笑着,说,你们不会吃搅团。我们吃完饭都舔碗,你也学着舔,开始总是弄得脑门子、鼻梁子、嘴巴子,到处都是搅团……
   和这两个“孩子”网友聊起了五十年前的事情,老于百感交加……
   车转了个大弯,老于发现上了一条窄窄的水泥路上。老于正纳闷,向前看着,问乔总,这是到哪里了?
   几分钟就到。乔总说。
   那胖乎乎的中指向前指了指。是了,乔总得意的时候,比如那次看一个新区落成的园区景观时,就是这样,用胖胖的中指点点着。
   乔总解释说,这叫做不出头、不落尾,中不溜丢最安慰。老于问他什么安慰?乔总说,自己满意就行。出头的事风险大,落尾的事找挨骂。民企的理念啊。呵呵,他的顺口溜,总是适时喊来,神气活现。
   这个路是乔总修的,进老营的路。乔小生伏在我的靠背上说。看,一拐弯就进山坳了。
   果然转了个弯,是乔草营坐落的那个山沟沟。老于忽然看到一个牌楼时,车就猛地刹住了。乔总说,下车下车!
   老于端详着这个牌楼。自言自语着,不对啊,好像没印象啊……

共 782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故事生动感人,人物鲜活可信,倒叙顺叙和插叙相结合,恰当地应用方言土语,展示了兰州郊县乔家营的发展和历史变迁,再现了乔家营几代人的奋斗历程。文章构思巧妙,开篇从退休后喜欢上网的老于说起,引出了老于与两个网友的约会,原来是乔总的有意安排,让当年的顾问老于与乔家两个年轻晚辈相见,共同回忆着乔家营的种种往事。丰富的内容一一展开,从老于当年到乔家营农村参加的四清运动,乔总当年的创业和不断发展,老于是乔总当年的顾问,乔总拼搏20年发展成了一个上市的大集团公司,乔家营也已经大变样,只是那些民风民俗未改,那些地方风味小吃还得到发扬传承,正如文末的嘻嘛香啊。感谢发文支持晓荷,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10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0 10:05:16
  谢谢编辑,辛苦了。
因眼睛问题已删除数百全部好友有事可飞笺
2 楼        文友:秋觅        2018-01-10 10:06:29
  生动的叙述,厚重的文字,再现了乔家营的历史和发展,这是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奋斗。故事感人,人物鲜活,兰州方言的合理应用,突出了主题内涵。感谢发文分享,推荐欣赏学习,期待更多佳作。
秋觅
3 楼        文友:林儿        2018-01-10 10:55:50
  文笔老辣,机趣盎然。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回复3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0 11:08:49
  谢谢总编林总的褒评,谢谢光顾!
4 楼        文友:你猜        2018-01-10 11:06:44
  欣赏,学习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0 21:11:08
  谢谢来访!
5 楼        文友:何叶        2018-01-10 13:42:57
  优秀的文笔,生动地叙述。老师就是不一般!棒!感谢老师又一次来社团投稿支持!何叶感谢老师。祝好!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0 21:12:30
  左眼不行,写一篇文章耗时太多,慢慢写给你们吧。
6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1-10 22:37:35
  感动于欣雨老师写文的坚持精神,写文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和心力。向老师致敬,也热烈祝贺老师获得精品。老师多多保重,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6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1 08:05:59
  谢谢你的祝福
7 楼        文友:何叶        2018-01-11 06:16:51
  恭喜精品!欣雨老师就是棒!
何叶
回复7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1 08:06:41
  社长辛苦。
8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8-01-11 12:42:55
  温馨之作,读来温馨感人。祝贺获得精品。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8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2 06:46:06
  谢谢来访!
9 楼        文友:黄江山        2018-01-15 10:18:46
  惟静出美文,这是在很静的心态下写出的美文,欣赏欣雨文萃老师的文采和文风!向老师致敬并问安!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回复9 楼        文友:欣雨文萃        2018-01-15 19:43:08
  再努一把力吧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