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意外收获(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意外收获(散文)


作者:梦游仙境 白丁,5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2发表时间:2018-01-10 12:09:47
摘要:我去鸡公岭赏雨后风景却误入泥泞之路,后入一条公路,巧遇护路人,这才了许多故事。


   我有个嗜好喜欢雨后登山观风景。
   在距市城五十里处的石头镇有座名叫鸡公岭山,这鸡公岭山并不高,但它因山中修见了一座庙而出名,这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少香客除了进庙烧香敬拜外,还可以游览鸡公岭山的风景。
   有日,雨后见晴,我决定去鸡公岭山登山观景。
   我骑自行车来到了石头镇,然后我把自行车寄放在小兰旅社便步行前往,一路上还可以浏览风景。
   谁料麻烦来了。
   我初次前往鸡公岭由于路线不熟,果不其然误入了一条山间小路。
   这条山间小路小草众多,小草上面粘满水珠,踏上小草水珠四处飞溅,山路水坑不少,一个拉一个,有浅的有深的,黄土泥路面平平的没有一个的脚印,我实在太笨,笨得就走了这条路。不到十分钟,我的裤腿和鞋粘满了水和泥湿淋淋脏兮兮,额头直冒汗够累,够“惨”的,我不得不走一阵憩一阵。我那坏心情纵然而生,开始怨天怨地骂骂咧咧,这鬼山路简直不是人行的实在难行。
   尽管如此,我还得走出这条山路,但好在这条山路不长,但还是走了二个小时才走出这条路,进入山间公路。虽说这是一条山间公路,但路面是砂石,平整而没有一个水坑自然没有积水,行路时不会有泥土和水飞溅。这虽说是乡村公路不能与城市里的水泥路相提并论,但人行时有城市水泥路一样舒坦,这才象一条路,
   我那坏心情顿时消失,好心情油然而生,心情好了行路轻松多了步伐快了。
   不过,这种好心情来得实在太晚啦,因为天渐渐地暗下来了。这不是天要下雨,而是夜色将来临。
   糟啦!我只顾行路而忘记了时间。
   眼下我必须尽快寻找到农户落脚,可是这周围竟是山压根看不到农户。
   天啦!我可不愿在这山间公路上宿夜,这山间路在夜间处处黑暗暗阴森森,在此宿夜我不会冻死也会被吓死。
   我得赶紧行路。于是,我三步并着二步往前赶路,走着走着,天已经夜了。
   我开始紧张起来,尽管如此,我还得继续行路,走着走着,前面出现了白炽灯光,那儿有农户,我尤如久行沙漠而遇到了绿洲,顿时心旷神怡,便朝有灯光处奔去。不一会儿,眼前出现了茅草屋。
   我不由得站住,一个劲地问:“这是农户吗?这是农户吗?不会是鬼屋吧?不会是鬼屋吧?”
   没有这般倒霉。
  
   二
   我鼓足勇气走进茅草地屋。
   这茅草屋不太大,四十多个平方米,左侧排放二张木板床,墙壁上挂着马灯、雨伞、铁锹、扫把、土箕、锄头和二胡,右侧排放一张小方桌和四个小方椅,小方桌上排放一瓶白酒和三个素菜。
   一位年过花甲半头白发单瘦但很结实衣着朴素的男子正在妒子前烧火煮饭。
    我走到老汉身旁很有礼貌地问:“老伯我是来山里游玩的外乡人,现已夜色降临不便行路,我能在这茅草屋里借宿一夜吗?明日一早我便离开。”
   老汉看了看我便道:“你远道而来昰客人,只要你不厌弃这儿是茅草屋,你就可以住。”
   老汉这一说我断定老汉是活生生的人,那紧张害怕的心松驰下来便忙道:“谢谢老伯为我提供方便。”
   老汉笑了笑:“不用谢,方便他人等于方便自己,我可以广交天下朋友。”
   我笑着:“这很好,看来老伯是个爱交天下朋友之人。”
   老汉依旧笑了笑着:“多交一个朋友生活多一种乐趣。”
   这时,我不由得问:“老伯这茅草屋里不会就住你一人吧,其他人呢?”
   “这茅草屋里就住我一人。”
   “这是你的家吗?”
   “算是吧。”
   “那你的家人呢?”
   “我的家人住在曾家村。"
   “我还以为这儿就是你的家。老伯你一人住这儿不怕吗?不孤单吗?”
   “这儿四周是山按理说是害怕的,但是我习惯了就不怕啦,我一人住在这儿,既没有人与我说话,又没电视节目看,的确很孤单,但我会拉二胡,感到孤单时我就拉拉二胡,就不孤单啦。”
   “你为什么搭建这茅草屋?”
   “我搭建这茅草屋是为了方便修养屋前的那条公路。”
   “老伯是公路养路员?”
   “我是公路养路员。”
   "老伯你这么大年纪还养路,没有退休吗?"
   “我先是一名工人,退休后才成了公路养路员,我不能再退休啦,再退休就要去和马克思握手啦。”
   “老伯什么理由使得你退休后干起养路这一行呢?”
   “理由很简单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充分一点。”
    “老伯这个理由不简单!不是个个退休老人都能办到的。”
   “这只能说每个老人在退休后所追求的生活不同,我而所追求的是充实的生活。”
   “这样的回答很确实际。老伯我对养路一窍不通,但我只知道走上这条公路时心情舒畅,这条公路就修养得很不错。”
   “你走过屋前的这条公路感觉怎样?”
    “我走上屋前的这条公路时心情特别舒爽,顿时产生了要去拜访这条公路的养路员的念头。”
   “什么理由使得你要去拜访这条公路的养路员呢?”
   “屋前的那条公路。”
   “具体一点。”
   “我来山区就是登山观景的,由于我路不熟误一条泥泞的山间小路足足走了二小时。如果那条路有这一条一半好我也不会夜宿这儿,故说出行就怕遇路烂。”
   “这条公路怎样的好法?”
   “这虽说是一条山间公路不能与城市的水泥路相提并论,但行走时有行走水泥路一样的舒畅步伐轻松如飞。”
   “你在夸大其词。”
   “没有,一点没有夸大其词,我是实话实说。能把一条山间公路护养得如此这般好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
   “小伙子我实话实说为了护养这条山间公路我的的确确花费了五个春秋从没间断。”
   “你干得如此这般出色一定授过不少政府部门的嘉奖吧。”
   “政府部门是不少嘉奖我,如优秀养路员,市劳动模范,市先进工作者等等,但我护养路不是图政府部门的嘉奖,我这么大年纪要那么多嘉奖干什么。”
   “那你图个什么?”
   “你这问得好,我老了但人老了不能倚老卖老呆在家里享清福而应该主动去干自己能干的事,老有所干,老有所乐。”
   “看得出老伯是个闲不住的老人。”
   “劳动者的本身就是劳动。”
   “老伯是个与众不同的劳动者很了不起令我另眼相看。”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老人一个极为普通的劳动者。”
   “老伯是个极为普通的劳动者极为普通的老人却干了一件极不普通的事。”
    “其实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事,护养路人都会这样干。”
    “但人人未必愿意去干这事,也未必都能干得如此这般出色,更未必都能坚持下去,一干就五年。”
    这时,老汉笑了笑问:″你说你是来山区登山欣赏风景的,你打算去登那座山观风景呢?”
   “鸡公岭山。”
   “你是第一去鸡公岭山吗?”
   “是的。”
   “难怪你会走错路。”
   “怪不得我走了几小时也走不到鸡公岭山。”
   “你从来没有去过鸡公岭山还敢一人前往也不错。”
   “老伯按这条公路行走能到达鸡公岭山吗?”
   “永远到达不了。”
   “怎样走才能到达鸡公岭山呢?”
   “这条公路只能到达石头镇,你要去鸡公岭山应该在石头镇找个向导,向导会带你去鸡公岭山的。小伙子还没有吃饭吧?”
   “没有。”
   “你和我一起用餐吧。”
  
   三
   那老汉名叫曾木根,是一名退休工人。
   退休后曾木根过不惯市城的那种清闲的生活,告别市城,而是选择返回家乡生活为的是在乡村能够寻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事干使得自己老有所干生活充实,选来选去,他选中了护路。
   护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到底更难。
   村后那条山间公路常年无人护养路面烂泥众多,水坑一个接一个,大小不小,深浅不同,简直是一条泥泞之路。晴天有车辆可以通过,雨天车辆无法通行,村民称它为烂路。
   这不是村干部不管护养这条公路,而是村干部分派村民去护养路,村民谁都不愿干,就这样这条公路无人护养。
   曾木根决定的事一定会去做,再苦再难他会干到底决不会退缩。
   于是,曾木根主动找到村支书小协商此事。
   曾木根道:“村支书村后的那条山间公路由我护养行吗?”
   这事来得太突然,村支书村看了看曾木根,然后他沉重道:“老曾同志你的精神可佳,但护养路是件不容易之事,尤其是护养村后这条公路更不容易,这事不适合你干。”
   “我是认真的。”
   “我没有听错吧?”
   “没有,我是认真的。”
    “你为什么要选择护养路呢?”
    “我选择护养路不图利不图名,只图退休返回家乡有点事干来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
   “你退休返回家乡可以选择干别的事,如养鸡鸭种菜,未必要选择护养路,护养路是个苦差事,这些年村干部派了不少村民干这事却没一人愿干这事,你却主动要求干这事,这令不少村民会百思不得其解。”
   “我干这事最终会得到村民的理解。”
   “你干这事起初会遭到村民嘲笑的。”
   “我不在乎。”
   “你可以护养那条山间公路,但村委会缺乏护路的资金。”
   “我有退休金护养路资金我自备。”
   “好吧。”
   村支书同意了,曾木根很开心。
   回到家曾木根把儿女召集来开个家庭会。
   曾木根首先发言:“我退休了不能闲呆在家里亨清福得找份活干,不然我会闲出毛病的。”
   儿子道:“爸可以承包四亩农田,干农活可以让你回味往日干农活的乐趣。”
   女儿道:“爸可以在家中养百来只鸡或鸭,既可以打发时间又可以增加收入。”
   老伴道:“你可以帮我做家务活或者看管孙儿。”
   曾木根道:“你们所说的事我不愿意干。”
   儿子问:“爸乐意干什么?”
   女儿问:“爸不会乐意干些出奇的事吧?”
   曾木根很严肃:“我很严肃地告诉你们我决定护养公路。”
   女儿闻听很惊讶地看着曾木根道:“爸你要护养公路!”
   曾木根镇静道:"是的,这有问题吗?"
   女儿道:"问题大得很,爸护养公路是苦差事你知不知道?"
   曾木根:“苦差事又怎么样?爸又不是没吃过苦的人。”
   女儿:“爸你现在不年轻不能与当年相比。”
   儿子问:“爸你为什么要选择护养公路?”
   曾木根回答:“我想为村民办点实在的事。”
   儿子:“爸为国家干了四十多年的事还没有干够。”
   曾木根:“干事是永远干不够的越干越开心越有精神。”
   女儿:“你护养公路图个什么?”
   曾木根回答:“我图个老有所干,生活充实。”
   老伴道:“你们的爸不是人是头老黄牛,从出世起总是不停地劳动,只有停止呼吸他才会休息。”
   曾木根:“还是你们的妈理解我,护养路的事就这样定下啦。”
   这事定下后麻烦事众多:没有护养公路的工具,曾木根去集市购买;没有砂石,曾木根去市城购买;没有养路的经验,曾木根去市公路局拜师学习;村民知道后背地里说曾木根越老越傻,曾木根不在乎。
  
   四
   天刚蒙蒙亮,曾木根出家门去养路。中途他饿了吃自备的干粮,累了坐在路旁憩一会儿,渴了喝口山泉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他消瘦了许多。
   有那么一日,曾木根正在护养路。突然,乌云密布,刮起了大风,一会儿闪电雷鸣。
   这是要下大雨,曾木根忘了带雨伞,这下可麻烦到什么地方躲雨呢?实在没有就让他淋吧。
   曾木根冒着大雨把这天该修的路修完,然后他回家。
   曾木根回到家浑身湿透了。
   老伴见状责备道:“你就那么傻不知道找地方躲躲雨被雨淋成这样不病才怪。”
   曾木根只是傻傻地笑着。
   翌日,曾木根果真生病了发烧39度。
   老伴很不开心,但又不知怎样责骂曾木根守坐在曾木根身旁沉默不语。
   曾木根风趣地道:“看来这个雨浴不是老年人洗的,一洗准给医院送钱。”
   这话竟把老伴逗乐了,一切乌云全散了。
   又有那么一日,曾木根在搬运砂石填水坑时晕倒在路旁,幸亏村民路过发现了他,他才得于送往医院治疗才无危险。
   老伴守坐在床旁心痛得直流泪道理:“老头子这是你第二次生病住院,你已经这把年纪还折腾什么安份点可以多活几年。”
   “老伴我这人不是闲坐的命,叫我闲坐不闷死了才怪。”
   “你不闲坐也不能硬折腾吃不消就放弃吧,反正你是义务护路。”
   “干事怎能中途而废呢?”
   “你这样硬折腾会把自己折腾死的,我和儿女还指望你多活几年。”
   “老伴我的命硬一时间走不了。”
   曾木根说服了老伴出院后又开始了护养路。
   此时曾木根有个新的想法,他要在路旁搭建茅草屋,这样可以减轻他返往的劳累和时间,同时还可以给行路的人一个方便,行路的人渴了可以进茅草屋喝口水,累了可以进茅草屋坐坐,与我说说话,困了可以进茅草屋休息,饿了可以进茅草屋吃口热饭。
   于是,曾木根与儿女一起搭建了茅草屋。
   虽说茅草屋简单,但可以挡风遮雨还可以居住,白天曾木根护养路,晚上回到茅草屋休息,茅草屋成了他的半个家。
   要说一个人居住在茅草屋不害怕是假,但曾木根备有防身的开口电棍,但他从不寂寞,清闲时拉拉二胡唱唱小曲,一切乐在其中。
   去年春天的一日,市一中组织初二年级的学生来到山野游山观光,返回时落下了二位女生,城里的女孩子很少行过山路害怕极了,她们手拉手哭着行路,说来也巧她们中途遇到了曾木根。
   曾木根见状主动热情地问:“两位小姑娘为什么边走边哭?”
   两位女生哭着道:“我们是市一中的学生来山区春游掉队啦,我们很少走过山路害怕才哭。”
   曾木根安慰道:“我是市机械厂退休工人回村义务护路,你们遇上我就不用怕,你们去我家住一晚明日我送你们回学校。”
   第二天,曾木根送两位女生回了学校。
   两位女生每逢生节都会来看望曾木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尽管我没有去成鸡公岭山,但我获得了意外收获,也不枉此行。

共 54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写人的叙事散文。“我”喜欢雨后登山观风景。某日雨后天晴,“我”骑车至石头镇存了车,准备去鸡公岭。由于人生地不熟,“我”误入了一条山上的小路,雨后小草带着雨水覆盖在路上,踩上去水花四溅,道路难行,一番艰难的行走,终于见到了一条山间乡村公路。“我”赶紧在乡村公路上疾行,天快黑了。后来在见到灯光的时候,我激动异常,走近原来是个茅屋,桌上摆了晚饭,“我”冒昧问询,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和“我”聊起天了,他是退休工人,这条乡村公路的养护员,他邀我一起晚餐。在后面的聊天中,“我”知道了他叫曾木根,退休后自告奋勇来义务养护这条乡村公路,为了退休生活充实和身体健康,子女支持他,在养路中淋雨发烧,住过院;在搬运泥沙时晕倒住院时,老伴直掉泪。后来子女看他坚持继续养护公路,就给他搭建了茅屋,可以避雨可以累了休息。他住在山中,还救过旅游团队掉队的女生。虽然最终“我”没去成鸡公岭山,但“我”获得了意外收获,也不枉此行。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一个闲不住,追求生命质量的退休老人形象跃然纸上!力荐文友们共赏!【编辑:极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江亲莲        2025-01-13 21:01:18
  意外收获,就像生活中的小确幸,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给我们带来惊喜和欢愉。每当遇到困难或迷茫时,我都会想起他,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它就像一位老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君子立世当刚毅坚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与道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