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尖】请口下积德,放过这个和你一样的草根女人(随笔)
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拦高铁事件,引起了舆论对该女子铺天盖地的讨伐,还尽然成了全国热议的头条新闻,最后害得该女子暂时丢了饭碗,被工作单位停职检查。
大家纷纷口诛笔伐,大抵都是咬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放。此言的确不假。说实话,初看到高铁扒门事件的视频,我也觉得这个女人无可理喻——让一车人等你老公一个人,是不是太过分了?
但是随着后续《北京青年报》对“女子扒阻高铁车门事件”的还原,特别是该女子被“革职查办”后,我又开始同情起这个草根女人。
我们先听听光明网“百家号”的评论:纵然阻止列车发行是违法,但对其处理自有法律条文,罚款或是拘留。然而,她却要承担法律之外的追责,也就是以“影响极其恶劣”原因被停职。那么,倘若此事没有上全国的头条,没造成什么影响,是不是就不会被停职呢?我想不会,如果每一个教师,只要在一生中有违法违章行为,就要被停职,那学校里恐怕要空荡不少。
也就是说,促使高铁扒门女教师被停职的原因,是“恶劣的影响”,更具体一点,就是网友们铺天盖地的“不可饶恕”,而不是违法的行为。要说违法,每天全国估计有上万起违法事件,怕是连新闻都不算。就算是上升到杀人放火、谋财害命的犯罪程度,也不过就是一条寻常无奇的社会新闻。要说损失国家财产,贪污腐败份子造成的损失恐怕要比“让高铁延误一分钟”多得多,但每个腐败官员落网都是头条吗?一定意义上,造成“恶劣影响”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安徽某高铁有关部门、人员在处置公共安全应急事件时应急预案和处突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该女子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至今从教已近20年。2009年所带班级荣获区级优秀中队,2010年被评为区级德育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除了德育工作,该女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是该校有名的教学能手。
不难看出,这位女教师教学能力很强,作为老师,她的能力是无疑的,也是完全胜任的。但很多人直接无视了这一点。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以“让高铁延误一分钟”的高铁扒门行为,就否认一个优秀教师近20年的职业生涯,是不是有些失之偏颇?甚至小题大做了。
再说,无论是火车还是飞机,莫名其妙的晚点难道不是司空见惯的事?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这个女教师高铁扒门,之所以被网络围攻的真正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她耽误了大家的旅行,更不是违法,而是她将“情理之中”的自私行为放大到理直气壮甚至蛮横无理,这就触碰到了所有人的底线,让大家不吐不快。
如果这位女教师不是这么情绪失控,而是以一个弱者的姿态来苦苦哀求,希望能将她的丈夫从检票口放下来,等一分钟。也许,人们的愤怒就会少很多,甚至会对她抱有同情。如果我们大家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在一个特殊的情急之下,要你割舍近在咫尺的亲情,是否会有比该女士更蛮横的事态发生?想通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这位女教师情急之下对夫妻分离的不舍,也有一丝人性美丽的柔光?
俗话说得好,得饶人处且饶人!规则也是有温度的,并非冷若冰霜。因此,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死板地强调规则、漠视宽容,反而会与建立规则的初衷相违背。对于该女子的行为,如果舆论以善良、包容的心态去赋予规则以人性之光,给她以认识错误的机会,又何尝不可?本来就并不严重的事态,为什么不能选择温柔地谅解,而是一定要“置之死地”呢?
在“女子阻拦高铁发车”一事中,我看到大多数人都强调的是多数人的需要,而漠视少数人“被原谅的权利”。“有容,德乃大”,包容是一种美德。中华民族曾经以包容的精神成就了5000年文明的辉煌,赢得了世界尊敬,在世界文化中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形象。最后,不要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那“少数人”中的一个,而网络上的每一个人,也都要出行,也必然是乘客。所以,请口下积德,放过这个和你一样的草根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