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农民读“荷都文学”之新颖(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农民读“荷都文学”之新颖(散文) ——读书读到醉意满满


作者:戴咸明 秀才,128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33发表时间:2018-01-15 11:41:39

初冬的金湖,喜气与热浪在勃勃生机的湖畔上缔结着农民那渴望的跳跃。改变我一生的舞台,是田园的那三分沃土——蒲部长语重心长的告诫!感谢推荐我的老师朱部长先生给了农村孩子的那金色的摇篮——农民创作室!手捧“荷都文学”的瞬间,暖暖的涌动让进城的农民有一种方向感!找到了田园的溪流;找到了陇上的蛙声;找到了荷塘的月色。猛然间,一幅全新的版面——金湖的文化之窗。再读“荷都文学”,如少年饮酒之欢快;如儿时学车(自行车)之贪婪;如初见情人之懵懂,爱不释手让自己先醉了一会。
   “荷都文学”之灵动,盎然生机之绽放,渊源流淌之倾泻,让农民读着、读着仿佛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新鲜。手慌脚乱之翻阅,马不停蹄之记录,目不转睛之浏览,历历在目的人与事。是眼前;是往事;是明天。一醉是在寻根中慢慢去找,春、夏、秋、冬之金湖的人文底蕴。耳熟能详的涓涓溪流在上下五千年的回放中给农民,开启了那人;那事、那语的学说之窗。
   与“金湖快报”之媲美,“荷都文学”是学生的眼睛、是诗文人的礼帽、是骄子佳人的品牌,读一本具有生命力“荷都文学”是青年人的加油站、老年人的茶馆、是儿童们的发源地。咫尺聆听“荷都文学”的呼吸等感心跳在感召中沸腾,与“荷都文学”宾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熏陶定能营养着如饥似渴的农民的我。
   与“金湖电视”之赶超,“荷都文学”之沉淀在芬芳中漫漫飘香。留住了精彩,记下了丰硕、放飞愿景。美丽的刹那,在捕捉中托起了蓝蓝的天。欢呼的喜气,在摄影家的麾下变成永恒的记忆!一幕幕彩图,留下了瞬间的华丽,展示金湖的日新月异的改变!
   “荷都文学”之版面,让金湖的名片在镶嵌金色的光芒中动人心弦。拿到了就是炫耀的话题,收藏了就是一份有价值的珍贵,转赠了就是一种档次的礼仪!
   金湖之美,美在那些创造着大手笔的书写,读吴祖丽先生的散文“一束花簇拥着另一束花”,犹如进入到了化妆间出来的纯洁。身临其境地感受,与大地同呼吸,与芳草为伴侣,与花儿同开放——读书!美丽了金湖人;美丽了江苏人;美丽了国人!
   酒过三巡,还陶醉在大家之笔顾仕权先生的“探求诗词滋养心灵”的回味中,金湖诗词协会副会长,闵永军诗人的诗,让我们在读书的书海中看到了黎明!让我们在求学的山径中寻找到方向!让我们学诗、赛诗、论诗的人在先生的指点下前行!
   假如,有一天“荷都文学”不再是办公室人的奢饰品?假如有一天“荷都文学”不再是等级的阅读层?假如有一天“荷都文学”不再是农民的盼星星?多好呀!
   生命在于运动,“荷都文学”在十九大的东方沐浴中,正焕然一新地阔步向前。带着金湖的惊喜;带着金湖的笑颜;带着金湖的佳音到五湖四海的舞台上去演绎金湖的风土人情!“荷都文学”的版面是金色的,“荷都文学”的传媒在嗷嗷待哺的呼唤中走到了世人的眼前。打开“荷都文学”的版块,令人兴奋的金湖味道,一定能醉到俊男俏女的芳心!
   “荷都文学”滚烫滚烫的艺术,是金湖农民的新颖!
  
   2018.1.13

共 12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述和歌颂金湖“荷都文学”的抒情散文。曾几何时,把人说成农民,似乎是骂人一般。但这篇文章在诸多的城市文章中却立足了脚跟,让农民的创作找到了方向。立足于农村,于是“找到了田园的溪流;找到了陇上的蛙声;找到了荷塘的月色”。整篇文章对农民的文学社团进行了大力歌颂,语言精美流畅,感情真挚热烈,把对农民的文学社团描述和歌颂的淋漓尽致,读后让人感到热血沸腾。是啊,中国的农民,默默地为国家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功绩和奉献,我们理应尊重农民,理解农民。尤其是作为农民的一份子,更勿须自卑,要让农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走进更多的人心,发出农民自己的呼声!因此,这篇文章立意高远,内润丰厚,是诸多散文中的尚品!让我们为金湖的“荷都文学”喝彩点赞,让我们对农民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相信“荷都文学”的峥嵘未来一定光辉灿烂!感谢赐稿江南,期待更多精彩,祝作者创作快乐!推荐赏阅!【编辑:红旗如画】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旗如画        2018-01-15 11:45:38
  为农民兄弟的精神文化添砖加瓦,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素质必将得到更大的提高!欣赏佳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主席在古田会议之后,进军清流途中写下的《如梦令·元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