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卖凉粉的女人(小说)

精品 【流年】卖凉粉的女人(小说)


作者:杨志青 童生,7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45发表时间:2018-01-15 22:50:16


   一
   在城之西,有个美丽的村子,是个古村,叫马地掌。民间传说,当年王郎追捕刘秀,刘秀藏身司空洞内,王郎受蜘蛛和乌鸦的影响,没有入洞搜查。他带领人马继续向南,一连跑了七八里的路程。炎热的天气,困得战马嘶嘶直叫,不停地在原地绕来绕去,想寻点水喝。结果水没有找到,却在地上留下许多马蹄印踪。
   后来,一户人家迁到这里,建村之后,将村名叫“马蹄掌”,后来人为了好听,就叫马地掌。
   这是一个旁太行山的村子,村西有一条红旗渠一干渠,让这个小村的田地也成了鱼米之乡。
   这天,翠平送小女上学,小女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就在本村小学上学。送罢之后,看见大队部门前有好多人,大队部就在学校南边,隔着一条水泥路。翠平就围了上去,一看大队大队长手中拿着皮尺,说是去量地,说要修一条宽宽的大马路,名子都起好了,叫红旗渠大道。队长声音大得很,从市区一直修到渠边,有二十多米宽,四车道。
   翠平一听到这个消息,忙回到家,婆婆在家里收拾棉花秆,采摘上面留下的零星花。翠平家是一个典型山区四合院结构,正房是五大间楼房,东西左右是厢房,门在东边,朱红色的铁皮门,一看就是一个小康人家。
   翠平一进家门,婆婆就不给一个好脸色,还阴沉着脸。婆婆是一个老式家庭出来的,在内心深处,总认为男孩子才是根,一说起女孩,就说是赔钱货。翠平生了两个姑娘,大的小学六年级,小的上一年级。家里的亲孙女,也是天生的不亲近,一看到小男孩,总是脸上微笑着,还轻轻抱一下。公公是一个开明的人,没有在脸上带出过什么,还是一个一天不闲的人,一有时间,就去山角边开个地,零星种上菜啊瓜啊。
   翠平就从家里出来,心急地跑到好朋友家,一进门就叫:“翠香,在家吗?咱村要修马路了。”翠香从房里出来,一时也听不清楚她说什么,像在一头雾水中。翠平就拉着翠香,进屋中,坐在沙发上,一五一十说开了。两人特别高兴,就骑上自行车,到村边去看,这时,就看到不少人,在村边量什么。
   晚上,翠平又跑到翠香家。因为两人娘家都一个村的,两人都嫁到一个村,两人走得近。翠平就兴奋地说,路开通了,咱得做点什么生意啊。一晚上两个人像小鸟一样,光是嘀咕了,害得做作业的孩子,还出来反对,说乱死了。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名目,两人都兴奋,说明天咱去县城看一看,看做什么生意。
   翠平一送吧小女上学,就骑上车到翠香家,两人一起去县城,一路上,二个人说说不停,就像去相家,一个个兴奋着。她们一个街一个街看,一个商店一个商店看,满眼繁华,也没有找到理想的生意。一是本钱少,二是没有做过生意,也不知做什么好。走累了,翠香就说:“咱也别一直走了,咱去我一位亲戚家,吃她的凉粉吧。”两人来到亲戚的卖凉粉的地方,一看人好多,热火着。翠平越看越兴奋,就静静地对翠香说:“咱就卖凉粉吧,大道通了,渠岸上的人就多起来,也不用本钱。”
   两人看人多,也没有坐下吃,两人也兴奋着。
  
   二
   翠平婆婆一见翠香进门来,“疯疯疯,几天不见人影,也不知疯什么?地也不去收拾了,家也不清扫。”翠香对婆婆这人也清楚,也没有说什么话,只是哈哈一笑,就进了翠平房中。
   一进房中,翠香就吐吐舌头,一脸无奈,对翠平说:“你婆婆对咱有意见了,我一进门,就开口了。”
   翠平在想心事,也没有说什么。两个人又开始讨论起来,先得做什么,后得做什么。
   晚上,给小女儿洗洗脚,天有点凉了,还给灌了暖水袋,让她早点睡。坐到沙发上,就开始给在山西打工的爱人打电话,爱人和本村的伙伴二个人一起,在太原做一些散活,就是装修,相对来说,人自由一点。就把村边要修路了,还说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并计划和翠香一起卖凉粉,还说了家里的一点杂事,也说了一点思念的话,也是情意悠长,只是天各一方,说着,翠平低声哽吟起来,那边也声音低下来。
   今天月光特别好,上楼去看了一下大女儿,还在完作业,就轻轻抚着姑娘头,要她作完作业,早点睡。
   下楼看婆婆屋中,电视还在放着,就没有进去。一个人早早躺在床上,看月光轻柔的洒在玻璃上,温柔的情绪慢慢涌上来,一摸身边的小女儿,在熟睡中。自己靠在床头,渐渐地手在身上摸起来,胸膛中仿佛有一团火,温温地,像一团轻雾,从池中升起。翠平,越想睡,越睡不着,感觉自己是那样孤单,要是自己男人在身边,她会深深地放荡一回。
   没有想到路,修得神速,不过几天,机鸣人叫,翠平和同村的妇女们,一有时间就跑去看人家修路,有时问一下人家何时修成。
   有一天,翠平看婆婆出去了,就先对公公说了自己的想法,公公是一个开明的人,也没有反对。翠平还让公公先和婆婆说一下。
   晚上,婆婆就叫翠平到屋:“一个妇道人家,在家看好家,种好庄稼,接好女儿上学。咱家几代单传,我还想抱孙子,抛头露面,像什么。”公公在屋里做扫帚,一听婆婆这样说,就让翠平先回自己屋,还安抚着婆婆,现在男女都一样,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干,咱也老了,咱不在了,人家还不是一样活。
   翠平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有主见。回到自己屋,暗暗落泪,并和爱人打了电话,说了婆婆的话,爱人安抚着翠平,说过年回家,做母亲的工作。
   第二天,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这几天不舒服,让她过去。翠平一听母亲病了,心里就急起来,送走女儿,就去向婆婆要钱,翠平家是婆婆当家,男人一年的打工收入,回来就交给婆婆。婆婆一听翠平要钱,脸就阴下来,娘家也不远,几步就到了,还买什么东西。
   翠平看婆婆不给钱,身上本来还有几个零星钱,这几天东跑西跑,也花完了。就去翠香家,人家翠香家,翠香当家,就向人家借了一百元,到小卖店,买了一点点心和露露,在老张家的炸油条店,买了二斤油条。
   翠平娘家有两个院子,弟弟住在新院中,父亲住在老院中,还是七十年代盖的房,这里是山区,院墙也是用红石垒成的,就是正房,下半部也是石头。住这种房虽然不漂亮,但也是冬暖夏凉,再说,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和老人住在一起。弟媳是个性强的人,母亲也就早早给弟弟分了家,让他们自己单过。
   一走进家,看到母亲躺在床上,母亲也是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坐在床前,和母亲说着知心话,和自己的想法,及婆婆的反对。母亲是开明的人,也理解婆婆的心思,就劝翠平,不行就再生个。翠平还是坚强的,男女都一样,你看咱村,有男孩子的家,还不如几个有女孩子的家过得好。
   见父亲从地里回来,进屋来,就给父亲倒了一杯热水,并说了自己的想法。父亲也支持,父亲说这容易,咱家那个平板车也好久了,你弟弟也不用了,在这个基础上,你也从你家找一点木材,省得你弟媳说闲话,我找时间给你做个货架,做几个小桌子和小椅子。翠平父亲是老木工,一听父亲想得这样仔细,翠平热泪满框。
   过年了,翠平爱人回来了,爱人在婆婆中间,也说了不少好听话。婆婆也没有开始那样反对,只是几天一直阴着脸,一个年,婆婆也不见晴天。
  
   三
   冬去春来,渠岸上的柳树开始发芽了,沿岸的坡上桃花也开了,渐渐地梨树、杏树、苹果树。春天在大地上播散着春意,修路的工人也在春天里挥舞,路在一天一变样,翠平还是天天去村边看修路。
   家里也在进行中,她叫公公重新建了一个灶,锅就用旧的,只是重新擦洗一下。还和翠香一起,找到卖凉粉的亲戚家,一连去了几次,看人家如何下粉,到如何搅动,如何下锅,冻却等。虽然平时在家里,也打过凉粉,但是那是自己吃,没有什么好坏,这不同,是出卖的东西。人家还仔细,还说给卖米粉人家的地址,她们还去问了人家,不过,人家不答应送,只是叫她们用时,自己来拿。翠平心中也理解,一看自己是新手,也不知咱用的量大不大。到日用品大街,买了大小碗,还有盛调料的瓶子,还听说得有新鲜的香油,就又去打了一斤。
   在一个星期天,女儿们也不用上学了,就叫上翠香。在家里实习开了,女儿们也新鲜,大的烧火,小的也在一边胡搅和。打成了,翠香也叫上自己的孩子,搬出桌子和椅子,一大家人成了吃客。
   转眼大道就成了。天渐渐也热起来,上大道的人也多起来,有骑自行车的,有跑步的,有的就是开车上来看看,还有的就是来闲走。一时间,渠岸上成了游乐园。翠平和翠香就在家计划何时开业,婆婆听见了,就坚定地说,得找个黄道吉日,二人也心里没有数,就听了婆婆的,选了一个好日子。
   早晨,翠香一早就来到翠平家,看昨天下午打的凉粉如何,一会,两个人开始搬东西,一件一件的搬。东西倒搬完了,就要拉平板车出门,两人都为难了,一个说你拉,一个说你拉,都像做新娘,心里疼疼跳。最后一个人拉一个扶手,共同拉出家门,一到街上,邻居们看见了,有的冷嘲,这两个女人长本事,能挣大钱了。有的只是哈哈笑,不过,大队长过来了,大队长也是走南闯北的人,近年回家来带领群众致富,眼光长远。一看两人去卖凉粉,就大大的夸,并祝愿生意越作越大,还特别说道,有时间,还带领大队干部去吃凉粉。两人心里好高兴,还是人家大队长见识广。
   选好地址,就开始开张,好在这时人也不多,摆好。翠平一想,咱是不是没有热水,如果客人想喝水,那如何办。翠香一想也是,卖凉粉不能光是凉粉和米皮。就叫翠平赶回家,先找了二个热火瓶,以后,卖个热水桶,就像娶媳妇时用的,能盛一桶热火。
   这时,有两个骑车的上来了,两人骑得全身是汗,就推着车,慢慢走过来。其中一个说,咱吃一碗凉粉吧。两人就坐下来,翠平就上前问吃什么,翠香就给人家倒热水。一个人吃凉粉,一个人吃米皮,做好端上来,还热情问人家,可以吗?两个骑车人,都热情地说可以。翠平和翠香相视而笑,生意就这样开张了,等两个骑车人一走,两人都笑呵呵的,还像小孩子一样,两手相对拍掌,用来祝贺。
   生意算是开张了。邻队的一些闲人,也常常来小摊闲坐,翠香是个爱说笑的女人,个性大方。有时说话也不分男女,一过中年,好像女人放开了野性,常爱说些男人和女人的事。这样,反而闲人越来越多,有时下午没有客人了,就让翠平一个人看摊,自己就去看闲人们打麻将,有时也上去打几把。常时间在一起,有时就渐渐派生出温情,有时打摆麻将,也和男人们去外面吃饭。因为翠香两个孩子都大一点,现在住校,男人也不在家,回到家也是一个人。
   不久,村子里的说法就多起来,有的说好,有的说坏。特别是翠香的男人,在外地打工,不知那个好事者,也不知对翠香爱人说了什么。在一天晚上,回到家,翠香爱人打来电话,一个妇道人家,你好好在家看好家,看好孩子,就行了,挣钱是男人的事。
   翠香就跑到翠平家,并说了男人的意思,说我做不成了,得退出。翠平也理解翠香,并两个人盘了一个月来的挣的钱,平平和和分手了。
   翠平是个坚强的女人,看好的事,不回头。第二天,就一个人出门做生意了,那是星期天,大女儿大力支持母亲,就帮母亲拉着平板车,还一起摆起东西。上午,大队干部们,不知要去岥上干什么,一看到翠平,大队长就大声吆喝同事,说道:“今天我请客,大家吃凉粉。”有的人开玩笑,说大队长太小气,光让人家吃凉粉。大家一坐下来,翠平就热心的端上来,女儿也忙前忙后。
   有一天,弟弟打来电话,又说母亲病重了,翠平下午,早早回家。这次还是去小卖店,买了一点点心和露露,不过这次是买了两份,又到卖油条老张家,买了四斤油条,分成两份。先回到家,看婆婆在院子中,翠平笑呵呵对婆婆说:“给你们买了油条,你们晚上吃吧,我去娘家看看,娘又病了。”婆婆一看翠平手中的东西,也没有花家里的钱,说明翠平心中还有咱,在心里也是高兴的。就热情的说:“你在娘家多坐一会,家里你也别管了,小妞们我管了。翠平一听心里也是暖暖的,第二天,婆婆还说,你一个人,有时间让你公公去帮上一把。”公公听到了,也没有意见。
  
   四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不知不觉翠平卖凉粉已一年多,生意也有了起色。
   婆婆是一个信教的女人,村西山谷中,是一座千年的古寺,也是道家和佛家的教场。其实婆婆也不知什么教,只是心中信教,也听说山上有送子观音寺,每年都要去烧香、许愿。有时,也请回一些红布条,上面写上一些佛语,挂在家中,说这会保佑全家平安。平常年,翠平也陪婆婆去,今年做起生意,也就不想去了。
   一早,还是像过去一样,推起货架。这时,婆婆从房中出来,急急地说:“今天还去做生意,你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不去烧香,观音会不高兴的,你真要让我们家断了后吗?”翠平一看婆婆生气了,就停下来。三月三,上香的人多,好多人会吃凉粉。

共 75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卖凉粉的女人》这是一篇描写细腻、生动的小说,作者描写了一位善良、勤劳的女子翠平。她用勤劳的双手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她有着不怕吃苦和不服输的劲头,小说情节生动、真实,读后令人感慨。小说也描写了修路后带给村人们更多的幸福与方便,小说用白描的写法将农村女子翠平卖凉粉前前后后的事情展现在读者面前,真实感人。从每一件细小的事情上着手,彰显了翠平做人做事的准则。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生活一定会更好。小说情感细腻、人物刻画真实、自然、生动。令人深思,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只要敢于去做,生活总是美好的。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1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18-01-15 22:51:30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8-01-19 06:30:45
  极富正能量的作品,阳光进取,给人振奋,构思极佳,语言素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