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枫】胡言乱语十六则(杂文)
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规矩的制定者或是守护者,欲让国家政令通行,有条不紊,首先要以身作则,处处拿法律的准绳,严格约束好自己。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和能力,规矩天下,臣服众人。
之十:公道天下
提起公道,那可是咱中华民族最为推崇的处世之道和为官哲学。不但夏朝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一说;西周也把“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作为官吏的德行标准。直到后来秦朝提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汉朝推行“德行高妙”和“光禄四行。”唐朝对官吏制定“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评标准,等等,无不体现了公正廉明的要义。
然而,历朝历代,似乎公道距离普通百姓很近也很遥远。虽然大道理在每一个人心里明明白白,但啥事一轮到自己头上,总有把持不住的,一狠心便把公道踩到脚下或掖到了腰里。由着性子大摇大摆的胡作非为。使得光天化日之下朗朗乾坤,许多地方许多事情毫无公道可言。特别是一些为官者,“政而不正。”把个世界搞得黑白不分,鸡犬不宁。才最终导致了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于是乎,为讨得一个公道,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便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让一个王朝更替了另一个王朝。
岂止是为官者,自古商人也是精打细算,把骗人坑人作为生意场上不传的秘诀。说是公道买卖,却常常是缺斤短两,以假乱真。“挂羊头卖狗肉”是商家一绝,“空手套白狼”相比之下丝毫也不逊色。反正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敛财。不满意想去告官?谁不晓得生意场里多的是官商勾结?无须说那些猖狂至极的宵小之徒,若没有人为其撑腰,有几个吃了雄心豹子胆,胆敢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泰勒说:“文明史就是人的欲望和人用来控制它的禁制之间长期斗争的历史。”而公道,就是在某一时某一刻,因欲望的过分强势被碾压得一文不值。虽然人的欲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滚滚向前,但不可否认,当膨胀的欲望淹没了应有的理智,一切公理公义就可能刹那间荡然无存。而此时,所有的恶念都会付诸现实,所有危害国家或他人利益的行为都会被误认为理所当然。渐渐地,“恶有恶报,善有善终。”便成了大家反复吆喝的漂亮口号;“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形中也成了人们遥遥不可及的幻梦。如此一来,岁岁年年年年岁岁,无论人们尽多大的努力,依旧不可避免,总有一些逍遥法外者哼着小曲摇着扇子安度晚年;有少许漏网之鱼水里边欢快地游来游去自在而悠闲!
所以,这种由人自身欲望所造成的恶果反而助长了某些人有恃无恐。搞得社会人人自危,私下里小心翼翼,竭尽所能左右逢源以求自保。更莫说正义凛然为他人主持公道,关键时刻哪怕是一句公道话,对于走投无路的被迫害者来说有时也成了一种奢望。很多时候,人们记忆和传颂那些恪守公道正派的人物与事迹,竟成了对公平正义的呼喊与渴望,使得原本分内之事,极度平常、合乎情理的东西,却渐渐在内心里被误以为很稀奇。就譬如那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包青天,天下皆知。然,天下为官者,有包拯者又有几何?之所以千古留名,难道仅仅是刚正不阿,清正廉明?若普天下为官者个个如此,包拯不包拯还不是一样天下太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包大成了人民心中一颗不落的星?是大家的推崇吗?还是持续不停地道德沦丧,及永不满足欲望里丧失的人性?!
“饥寒思温饱,温饱思淫欲。”不可否认,人的欲望在某一程度上推动的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就是欲壑难填,才诱惑着许多人为攫取更大的利益一发而不可收。或低级下流,或不择手段,让公平公正在不平等中丧失贻尽。谁若睁只眼闭只眼千好万好,谁若说句实话发发唠叨,小心被人揪住辫子棒打出头鸟。还我公道?一日不把欲望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不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牢笼,公道就永远是冤屈者头上幽幽不散的魂魄,不愿离去却又无可奈何。
为什么人们常说人间沧桑,世态炎凉?那是他经历了才发现原来现实和心里所想完全不一样。“人之初性本善。”这个世界,有史以来就是一个硕大的污泥缸!没有一颗玲珑八瓣的莲藕心,有几人能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莫说能说会道善于巴结逢迎精于钻营的无赖位居高官,历史上,有几个忠心耿耿敢犯言直谏者不是拿生命和鲜血来交换?“难得糊涂”不是什么惊世名言,而是一种屈服一种无奈的逃避和一种说不来的辛酸!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人间一个清白。有时候不知需要多大的勇气历经多大的磨难才能排除种种障碍最终得以实现。
即便如此,没有谁能阻止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虽然公道一次又一次经受不公道的遭遇,甚至某一时某一处被抛进万丈深渊,但那所有的所有,都是愚蠢的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相互藐视相互践踏的表现。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充盈,精神文明将会唤醒一切靠野蛮驾驭的美梦。因为毕竟,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无论何时何地,莫总看小人一时得意忘乎所以。殊不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正义与公理永远就是高高在上挂在天上的太阳。太阳出来,堂堂正正,黑暗无处躲藏!
因此,还是奉劝那些行凶作恶未被严惩、以及拿着国家俸禄却欺压自己的衣食父母者,不要一时头昏胆大妄为,蹬鼻子上脸;不要违背公理越走越远。偶尔的侥幸并不意味着能够长久;包容,也并不等于世界便可藏污纳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莫要等掉进了深坑,再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岂不后悔已晚?
之十一:自圆其说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什么稀罕玩意都有,什么稀罕事都出。用不着睁大眼睛仔细寻找,也用不着竖起耳朵细细探听,随便一扒拉,捡便宜柴火一般,成堆成堆的。真是种类百出,什么样式的都有。没有人理会千好万好,旮旯里静静地躺着,时间久了也便成了陈腐的粪土。怕就怕多事的人一个烟屁股,一准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熏得大伙惊慌失措,不知所以。
常言说,好胳膊好腿不如一张好嘴。但凡有张好嘴,甭管有理没理,尽管避实就虚,巧舌如簧,多大的漏洞,一泡骚尿过后,即可背着手度着方步左看右看,并摇头晃脑地自言自语:啧啧,看,这朵鲜花真的漂亮极了。就譬如现如今风行的“微商面膜”吧,为了满足广大男女同胞短时间美白祛痘效果,多少加点“糖皮质激素”又能咋的?若不是为了市场的实际需要,同志们能会咬咬牙狠狠心加到超标6000倍?至于长期使用会导致皮炎等等,稍有点常识的人想想就会懂。是药三分毒,这点小反应,不过是药物的一些副作用……丑小鸭扭扭脖子就想变成白天鹅,还不该有所付出有所牺牲?
以此类推。食品问题出了岔子该问咎于谁?民以食为天,该不会因为饥饿就有罪吧?现在人造的玩意太多了:人造海蜇丝、人造猪耳朵、人造牛肉……凡是你爱吃的,稀奇古怪的都有。先前“挂驴头卖狗肉”实在是迫不得已。现在好了,可以尽情享受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实惠了。随便要一款,营养没营养美容不美容先不要计较了,是否山寨是否超标是否吃下去危及生命也别再说了。来、来、来,大伙快来尝尝,这味道是不是跟真的一般模样?这是人类的一种创举一种发明,我们不应该感到骄傲感到庆幸吗?
还有,不知从哪年开始艺术变成了“脱术?”大到台上的表演小到一张小小广告,不脱个干干净净就不足称之为艺术。广场上光着腚的潘金莲有啥稀罕的?现在搞个艺考弄个面试不都开始青睐起“大尺度”吗?那些穿着比基尼的莘莘学子足够新鲜,足够浪漫,足够前卫了吧?天知道再往后还会弄什么样的走秀才符合他们的胃口?这也难怪,谁让这些专业对身材、相貌要求那么高呢?模特专业如此;舞蹈、戏剧表演专业也如此;空乘、迎宾、导游更得如此。风靡开来,所有的电视主持人都将会闪亮的登场,所有女同胞面试、工作都要比基尼走秀。有没有这个必要无关紧要,紧要的是,要是那扫地的大姐也穿上比基尼,最最当心的应该是那些心无二用的各位司机:这儿压根就没什么红绿灯,还一时眼拙窝在车里一直傻傻的等,后面的朋友咋能会不摁着喇叭骂个不停?
反正这一切不是谁想懂就能懂的。艺术是个深奥的东西,不知深浅的门外汉一时半刻很难体会。就像许多知识一般,需要我们从小就要慢慢的了解并学习。彻头彻尾,这叫教育普及。为什么眼下一些性学专家钻进学校?用他们的话说为了更好地为了普及性知识。得从娃娃抓起。社会上成年人早已无暇顾及,“再穷不能穷教育。”从高中到初中再到小学,许多人言传身教,乐此不倦,用心良苦。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大批专家学者都得往幼儿班里长久居住。
诸位,你甭瞪大眼睛觉得很稀奇。像这样奔波劳碌的专家学者,在中国真可谓不乏其人。不但研究项目比较尖端,说起话来自是和普通人有所不同。不说则已,偶尔放出话来,不给你来个晴天霹雳,也会一阵狂风暴雨。这叫什么“语不惊人死不休。”又叫什么“与众不同,举止雷人。”否则,哪个晓得他才华横溢,姓甚名谁?不说别的,就说当下的一些网络语言的污染吧:要是没有几个崇拜个性与时尚的朋友推波助澜,炮火连天,那些让人咂舌的新闻,怎么会让人“怦然心动,耳目一新”?可惜的是,什么玩意弄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乳罩那么大的一点,要好几百块,按平米算,比房子贵多了”;虽然“适度的贪腐可加快经济的发展”;“放开红灯区可大大降低犯罪率。”但这一切一切,对于一个不开窍的普通百姓来说,想完全搞懂实在很难。
所以,各位在“坚持真理”的基础上不得不做出更为详尽的解释。譬如拥堵是人和车实在太多的缘故,跟管理根本扯不上什么关系;大量的尾气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量产不量产都不会有所改观。要不然“急地劈”(GDP)下降谁负责?民心工程的坍塌不是心中没有人民,而是个别同志过于疏忽大意,监督不严;之所以这么做,实在是一种无奈一种迫不得已……如此苦心婆口,一遍又一遍,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诱导,论证,终于使执迷不悟的大伙恍然明白:原来天下公然打人者都是临时工;想着房价疯涨多是开发商;盼着人们早点死亡的都是买棺材的……胆敢顶风作浪的,大多都是有些背景或是后台的!
所以,世界上总有一些执着追求者,至死不愿放弃自己的心中“伟大理想和信仰。”这一点该让天下的民众更加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偶尔犯错,实属正常。只要不是什么滔天大罪,并知错能改,实在不需要过分苛责。怕就怕犯了错,还依旧我行我素的张狂自大,明明晓得前面是万丈深渊,偏要自作聪明坚持向前。最终酿成“一步之错,终生之祸。”这实在不是天下人小肚鸡肠,过分冷漠,而是他们自己,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害的,病入膏亡,不可救药。
之十二:也说泥菩萨
在中国,泥菩萨可谓由来已久。看着有钱人家高高在上,扯高气扬,春风得意。民间普通人家,也想上天庇佑,摇身一变脱胎换骨,就拿泥巴糊成菩萨的模样,整日上香叩拜,虔诚祈祷。希望有一天好事也能轮到自己头上,哪怕一丁半点,也好让自己改天换地,活得人模人样,扬眉吐气。
然而,捏个菩萨谈何容易?从选料到施工,不但星星点点都须仔仔细细,独具匠心,更需要对菩萨各种姿势了若指掌,熟记在心。鼻子、眼睛、尺寸、衣褶……谁知匠人流了多少汗水,修复了多少次?只知师傅们忙里忙外,稍作修饰,一尊泥菩萨,便巧夺天工,如天而至。使得一些不知就里的人们,好像觉得轻而易举。没事也拿泥巴胡乱捏来捏去,却捏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万般无奈,也只好草草作罢半途而废。或花钱请菩萨来家里,或长途跋涉去庙里,上香叩拜,长跪不起。以便菩萨大发慈悲,保佑自己,万事如意。
为什么那么多的信男信女,会对泥菩萨顶礼膜拜?仅凭一捧黏土,即便如何捏造,也免不了土里土气,遍身的龌蹉。更无须说荣登大雅之堂,庄严肃穆,示人以强硬之态。这一点,泥塑匠人自然心里明白。因此,一双灵巧、智慧的手,总会把泥菩萨捏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亟待过些时日,再细细涂上金粉银粉啥的,让人猛然相见,不由得大吃一惊,还以为神仙真的下凡,尚未识得真实面目,心中已陡然而生敬意。
只可惜露天之下,不可久居。赶上没风没雨的好天还可暗自庆幸、沾沾自喜,怕就怕突然间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瞬间而至!只能惶惶然赶忙一股脑的往屋子里收拾!收得快的及时的、尚有被淋得千孔百夷或缺胳膊少腿的;更何况收得慢的,不是眼睁睁成了废品便是还原成了一滩稀泥。哪里还敢犯此大忌----大庭广众之下,一丝不挂,袒露无遗?但凡涂了金粉的银粉的,作坊里稍稍一晾,便会很快送到寺庙,然后请来“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他金刚正眼……”使之有了灵性,方规规整整安放于正堂之中,受人供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