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陪伴·散文)
古往今来,爱情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热情地讴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就成了婚姻男女的普遍心声,就其本质而言,则代表着人们在生活中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幸福地看着对方一起慢慢变老嘛。那么问题就来了,在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姻变得日渐脆弱的今天,怎么才能做到夫妻之间的白头偕老呢?答案可能会有成千上万,但一言以蔽之,只要在日常的婚姻生活中做到了夫妻恩爱,就能做到白头偕老。就这么简单?对。这句话说出来是很简单,听起来也耳熟能详。但你仔细琢磨琢磨,这话里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咱们首先来看一看普通的男女之爱是如何产生的?这里我们做一个审美心理学的分析,男女之爱先要有一个形式上美,通俗点讲就是男女长得要彼此对眼,两情相悦嘛。当然更离不开一个性的生理前提,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心理活动都有一个生理机制,两性相吸嘛。当那个特定的审美对象形式上的美和生理上的美,经常地、大量地、频繁地刺激你大脑神经中枢中的快感中枢时,你就会感到兴奋,这时你就觉得那个特定的审美对象的美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嘛。在这种情况下,男女之爱就产生了。你看哪对新婚燕尔的夫妻不是卿卿我我、缠绵无限?“春霄一刻值千金”哪。
如果简单地把男女之间的爱情归就为荷尔蒙的作用,则是把男女之爱动物化、低级化、本能化了。一对青年男女能够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仅靠夫妻之爱这个前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审美活动它遵循一个规律,那就是追求新鲜和陌生。那个特定的审美对象不停地刺激你大脑中的快感神经,时间一长它就由开始时的兴奋逐步变得麻木起来,再时间一长,它就不自觉地转到痛感神经上去了。这时,那个特定的审美形式就变得不那么美了。用咱老百姓的话说,你再美我成天看我也有看够的那一天,人们不是常说“老婆看着别人的好”嘛。民间普遍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家花不如野花香”的说法,从追求新鲜和陌生的角度讲,它就有道理。当然,这么说不是叫你乱来,因为婚姻还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所以说没有百情不厌的夫妻呀,你就是再年轻貌美也有变成黄脸婆的那一天哪。上面我们说的这个现象,用美学术语的话来说,就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哪。
这时,仅靠男女之爱来维持夫妻感情的做法那就远远不够了,时间长了也是左手摸右手呀。这时候就需要夫妻之间的恩来补充了,这是夫妻关系维持长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什么是夫妻之恩呢?通俗点说,恩就是夫妻之间长期的相濡以沬。它们未必就是一些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丈夫工作不顺,心情沮丧,回到家里比较郁闷。这时妻子看在眼里二话不说,炒上两个小菜,倒上一杯小酒,温声软语,丈夫的烦恼立即烟消云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有什么了不起的,无所谓,这就是我的全部。妻子在外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丈夫不经意间给了一个热情的“熊抱”,还顺便帮她捏捏肩、捶捶背,怀里的妻子感到得只是无限的甜蜜与幸福。特别是随着孩子的诞生和成长,性爱虽然自然递减了,但彼此间的关爱却在与日俱增。这些小事小情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积累,就自然而然、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夫妻之间的恩。如果你们夫妻的恩爱良性循环了,爱情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酝酿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亲情,这样的夫妻关系就可能稳固、长久。夫妻恩爱,就这四个字啊,你去琢磨吧,如果你琢磨透了这个道理,你们夫妻之间就会有幸福美满的一生啊。这时候,你们就不光会有银婚、金婚,上帝保佑,你们还会有钻石婚!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一对九十多岁的耄耋夫妻,都因病住院同院不同楼。当丈夫预感到来日无多时,主动放弃了治疗并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希望能到另外楼层的病房里再看看病床上的妻子。当他们各自躺着相见并用一只颤抖的手艰难地拉住对方时,四周围观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就是普通人平凡的伟大爱情,这也是我们身边恩爱夫妻的真实写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