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山多娇】魔鬼之手造就的乌尔禾城堡(随笔)

编辑推荐 【江山多娇】魔鬼之手造就的乌尔禾城堡(随笔) ——新疆之旅第五天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4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00发表时间:2018-01-20 12:07:59
摘要: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其实,沧海不一定变成桑田,沧海有时也会变成戈壁大漠,如乌尔禾的魔鬼城。

【江山多娇】魔鬼之手造就的乌尔禾城堡(随笔) 一、终于在布尔津吃到了狗鱼
   2017年7月16日,新疆之旅的第五天。吃过早餐后从贾登峪出发,前往乌尔禾的魔鬼城。
   一路行车就不必说了,临近中午的时候,索师傅在自言自语:“到哪里吃饭呢?”我们就问索师傅,中午能选择去哪里吃饭呢?”索师傅说了两个地方,都要绕一点路,但是,我听到了其中一个就是布尔津,马上说:“我们还是去布尔津,正好可以吃狗鱼。”想着能吃狗鱼,长途坐车的疲劳顿时消失了。
   从五彩滩回来之后,我们是夜晚到布尔津县城,吃过晚饭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赶路了。而现在正是中午,我们再次来到这个小县城,到了那天晚上停车的地方—嘉客思酒店,然后步行去吃饭的地方。仍旧是回族美食街,我们找了一家干净卫生的餐馆。索师傅说:“狗鱼比较贵,餐费里不包括。”我们说没关系,其它的菜按餐标点,狗鱼我们自己买单。
   到餐馆外面的鱼缸里挑选了两条狗鱼,告诉师傅烧烤时一条放辣椒,另外一条不放辣椒。等到狗鱼做好端上桌子,色香味俱全,没有辣椒的那一条盘放了不少孜然。尝了一口,才知道狗鱼的美味确实是名不虚传。小军说:“你们总说吃狗鱼,我还觉得没有必要,成天吃那么多好吃的鱼,现在看来,狗鱼还真是好吃啊!”是啊,这么多年生活在广东,各种各样美味的鱼也吃过不少,但是狗鱼的肉质和味道还是跟平时吃到的鱼有所不同。也许是冷水鱼,生长速度慢,肉质比平时吃到的鱼稍微硬一点点;由于是烧烤的,又加了不少的孜然粉或辣椒,更是多了一种特殊的醇香味道。很快,狗鱼就被我们吃完了,这也是我们这次新疆之旅吃到的最美味的鱼。
   吃过狗鱼之后,在布尔津的大街上慢慢地走,天气晴好,抬头仰望,蓝天白云,凉快舒适,仔细观赏一下这个新建的边境小县城,才发现布尔津县城是如此的漂亮:宽阔笔直的街道,亮丽干净的欧式建筑,整齐美观的绿化树,造型简单大方的路灯,还有街边人行道上的绿化草和鲜花,把这座小城装点的非常漂亮,真不愧是“童话之城”。此时,街上的车辆和行人也不多,显得更加宽阔。总之,这座中国最北的县城,也是我见过的最漂亮、最干净、最整齐的县城。
  
   二、游客中心看展览
   沧海桑田,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意思是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其实,沧海不一定变成桑田,沧海有时也会变成戈壁大漠,如乌尔禾的魔鬼城。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乌尔禾的魔鬼城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远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在千百万年的风雨剥蚀后,形成深浅不一的条条沟壑,裸露的石层和较软的砂岩,在风雕雨琢中变得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演变成雄伟壮观的奇特景观,而世界魔鬼城景区在我国雅丹地貌中地质形成最早,被称为中国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我们到达乌尔禾魔鬼城时间比较早,大约四五点的样子,但是这里跟禾木喀纳斯不同,天气炎热,空气干燥,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黄沙土黄土砂岩石,在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这样晴朗的天气,没有多大的风,更是感到天气的燥热,太阳的炙烤。
   进入景区,我们觉得时间还是比较早,就先去游客中心,发现有不少的景区介绍:有雅丹地貌的发现者及得名、雅丹文化、世界魔鬼城的源起等,我最感兴趣的是展厅里有一块亿万年形成的雅丹山体砂岩结核石,也叫花生石,大约有三十公分高,其形状如带皮的花生,深灰色稍微偏黑,表面粗糙。其实,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粗略的人形半身像,头部顶端稍微尖一点,下巴、脖子粗壮,表面看起来稍微平一点;身子浑圆,周围有像花生皮那样的皱褶波纹,凹凸不平。正是这样的岩石,记录着岁月的遗迹。
   我们几个人都觉得现在进去太热,加上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就在等待小火车处慢慢地排队,好在入口处有一个长长的棚子,不用晒太阳。
  
   三、游览乌尔禾的魔鬼城——中国最瑰丽的岩石雅丹
   景区参观,是要乘坐小火车,一般是十五分钟左右一班,途中在三个景点停下来,让游客参观拍照。小火车上有解说,如果游客觉得不想很快就走,也可以坐下一趟小火车,这样就可以从容一些。
   就这样等着,差不多八点钟我们才上了小火车。车子开始行走,就听到广播员解说:“乌尔禾魔鬼城在克拉马依市以北100公里处,和布克塞尔县以南30公里处。该城区方圆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左右。”一边听着解说词,一边看着两边形状各异的砂岩,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举目眺望,这里俨然是一座巍然屹立于戈壁苍茫大漠之中的城堡。城堡之内,有亭台楼阁,也有城廊市街道,又如罗刹宝殿,还有城门西侧惟妙惟肖的“石猴观海”和“黄牛耕耘”“雄师横卧”“小猴摆尾”“大鹏展翅”等,有突兀拔地的“富士山”,还有佛塔林立形状非常相似的“吴哥窟”,甚至有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还有像美少女眉宇舒张唇带微笑的侧面雕像……古今中外的名山胜迹在这里是应有尽有,蔚为壮观,神秘莫测。
   此刻,夕阳洒在城堡上面,给黄土砂岩石涂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感觉城堡更是金碧辉煌,有了些许富贵之气。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与散射着金色光芒的砂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城堡的背景就是湛蓝的天空,澄澈透明。更为奇特的是,在去城堡的路上,竟然有一大块平坦的“广场”,上面还有由于干裂而自然形成的裂缝——有如一片一片艺术地板铺就的,衬托出城堡的威严高大。
   置身于魔鬼城,一定能使你形象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如小火车的解说词那样:“当你走到这些奇形怪状的土丘面前,放眼望去,会发现这里岩石林立,绵延无际,仿佛站在一片曾经楼市林立的城市废墟面前,沧桑感油然而生。当人们几乎都仰着头走到这些土丘之间的空地上时,又发现这些庞然大物普遍突起有三四层楼高……”行走在起伏的山坡上,随处可见红黄蓝白橙褐等的各色石子混杂在一起,装点着城堡,使城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多少年的风的肆虐,多少年的雨的剥蚀,多少年的阳光炙晒,多少年的霜雪的雕琢,形成了这一片千奇百怪的陆地上的雕塑。在这里,四周一片死寂,只有这一片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参差错落的废弃的城堡……
   据说魔鬼城地处风口,每当风起的时候,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风从岩石上吹过,发出尖厉恐怖的声音,如狼嚎鬼哭。如果是在月光惨淡或漆黑的夜晚,那里更是阴森森的,让人感到神秘和恐怖,让人感到惊讶和怪诞。
   正是因为魔鬼城的独特地形地貌,得到了许多著名导演的青睐和厚爱。在景区里可以看到很多电影的取景地,《卧虎藏龙》《七剑下天山》《冰山上的来客》《天地英雄》《西圣地》《戈壁母亲》《无人区》等数十部影视作品的外景在此拍摄。在小火车的停车点,可以看到《七剑下天山》电影中几位为主人公骑马的青铜雕像,他们有的戴着头盔,身着盔甲,背着长剑,姿态各异,装束不同,奔跑在这一片苍茫的戈壁滩上,完成各自的使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四、气势恢弘别具一格的景区大门
   游玩景区后返回到大门口,一看时间,九点半了,难怪景区工作人员已经要下班关门了,大门外面可以免费参观的标本馆已经关门了,我们这时才绕到正门口拍照。此时,面朝西边的魔鬼城的大门正好迎着夕阳,看起来气势恢弘、别具一格:快要下山的鲜红的太阳,照在魔鬼城那气势磅礴的大门上,很有气派,好一座雍容华贵的城堡大门。
   大门的背景,是湛蓝湛蓝的天空,黄色砂岩在夕阳的照耀下变成鲜艳的金黄色,色彩对比非常鲜明,非常艳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去这美丽的城堡中生活。两边高大粗壮的门柱,配上中间像车轮又像眼睛线条式的造型,下面是用砂岩形状略似正方形,只是下面稍窄上面稍宽,上面写有“世界魔鬼城”五个字,特别是“魔鬼城”三个字,用的是黑体的变形字,粗犷豪放,张牙舞爪,真有魔鬼出世的张狂。汉字的下方,还有一行小字“WordGhostTown”,文字的上方,是一个黑红两种色彩构成的一个简单的类似“山”字形的图案,应该是魔鬼城景区的标志。最下面是三个小小的花坛,其实,花坛里种的是草。
   城堡的正前方是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种满了花草,各色花儿尽情绽放,点缀着这美丽的景区大门。
  
   五、克拉玛依和百里油田
   从魔鬼城出来上车后,我们准备到克拉玛依市住宿,途中经过百里油田。
   百里油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有一座“沥青丘”。这里有像山泉一样流出的不是水,而是黑色的石油。维吾尔人把这里叫做“克拉玛依”,即“黑油山”。克拉玛依是世界上唯一用石油命名的城市,自从1955年油田发现以来,在没有草、没有水的荒漠戈壁上,建成了中国西部第一个千万吨大油田,从此,“克拉玛依”这个象征着吉祥富饶的名字传遍了五湖四海。
   今天,行走在克拉玛依,我又想起了1994年12月8日的那场克拉玛依大火事件。我曾经在杂志上看过有关灾难的详细报道,在这次恶性火灾事件中,325中小学生和教师、家长和工作人员死亡,132人受伤。大火过去许多年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一提到克拉玛依,我的心里总会想起那次灾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那些如花的少年,为那些忠于职守的老师和职工感到痛心,感叹生命的脆弱。
   这次新疆之旅,车子几次经过克拉玛依,已经看不到灾难的踪影了,特别是新市区,建筑非常漂亮整洁,绿化树葱葱郁郁,让我觉得此处不像是新疆,倒像是美丽的江南小城。与布尔津不同,布尔津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伊斯兰圆的楼房和阿拉伯式的花纹的建筑,时刻提醒人们这是具有哈萨克民族建筑风格的城市,或者说是俄罗斯风格。而克拉玛依却是全新的现代化建筑。
   行驶在217国道上,放眼望去,茫茫的戈壁滩上油井林立。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进入百里油区,看到的是那些高高挺立的采油井架,还有铁架上所支撑着的带有长臂的采油机。这种采油机是红色橙黄色,远远望去,十分醒目,人们给这种采油机取了一个十分生动而形象的名字——“磕头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炎天冰雪,不管是白天黑夜,“磕头机”都在一磕头、一抬头之间不停地重复着机械动作,不知疲倦。近百公里的“磕头机”,像一个威武的钢铁战士,远看又像一个个弯腰弓背的人正在辛勤劳作;近看才发现采油机体型高大,下面是一个三角形的铁架子,上面才是采油的机器。机器的样子是中间一根钢铁杠杆,杠杆的两头是长长的头,其中高一点大一点的头顶有管道通往地下,不断地抬头低头,就是从地下采油的。路的两边,不时看见三五个或者十多个采油机;稍微宽阔一点的地方,远远望去,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采油机散落在广阔的荒漠戈壁之上,成为一道独特而壮观的风景,让我们非常激动,非常震撼,真有一种“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在这荒芜的戈壁滩上,没有一丝绿色,见不到一个人影,但正是这些不知辛劳的“磕头机”,给荒漠增加了活力。
   “磕头机”采出的石油,顺着早已铺设好的输油管道集中起来,然后再运输到一起进行加工。看到这些,我惊叹于现代采油技术的高超,真正体会到了我们国家的地大和物博。
   车子行至克拉玛依,天色已晚,也终于有了4G网络。新疆除克拉玛依外,包括乌鲁木齐市都没有4G网络。而这天晚上住宿的酒店,也是我们这次新疆之旅除了乌鲁木齐独山子酒店以外住宿条件最好的一家了。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日星期六

共 47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到文章的题目,我就迫不及待地点开拜读。因为我曾经在乌尔禾生活过多半年时间,距今已经33年了。33年前的乌尔禾仅仅是茫茫戈壁滩上的一个小镇,镇子的西头是该地区的油田指挥部所在地,东头是137兵团团部所在地,而魔鬼城在离镇子两公里之外的正东方。每天早上太阳从魔鬼城的上方升起,将魔鬼城照射得金碧辉煌,神秘莫测。当时的魔鬼城处于一片荒漠之中,当时的人们还没有旅游观光的意识,随便都可以进。但进入魔鬼城必须结伴而行,一旦突遇风暴有可能会将人埋没进去。魔鬼城是新疆有名的“风城”,每年的四、五月份,风暴肆虐乌尔禾,粗壮的树木被拦腰折断,油田高大的井架被刮倒在地,土坯房屋顶随风而去,魔鬼城内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那种惨烈的景象使人不寒而栗,如同世界末日到来。我急急地拜读完老师精美的大作,没有找到昔日的景象,而是随着老师的精彩的文笔一道,先是吃一顿味道鲜美的布尔津狗鱼,为乌尔禾的魔鬼城之旅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魔鬼城,我们看到了茫茫的戈壁滩上亿万年前因地壳运动而突起的荒漠城堡,老师详细的为读者介绍了城堡的地质结构和形成缘由,这儿是我国乃至世界最瑰丽的岩石雅丹,城堡内有亭台楼阁,城廊街道,犹如罗刹宝殿,还有侧惟妙惟肖的“石猴观海”“黄牛耕耘”“雄师横卧”“小猴摆尾”“大鹏展翅”等沙雕,蔚为壮观,神秘而莫测。我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些亿万年前的活化石面前,我们人类显得那么的渺小和脆弱。参观完魔鬼城的景色,作者又被祖国蔚为壮观的大油田所震撼!克拉玛依的百里油区油井林立,一个个采油机如同勤劳的石油工人弯腰弓背,为祖国辛勤采油,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道风景才是值得我们真正参观学习的,学习勤劳的石油人在寂寞荒凉的戈壁滩上排除一切困难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老师文笔优美,景物描写栩栩如生,使人如临其境,特别是最后一段描写油田的景色,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力荐阅读,共赏佳作。【丁香编辑:乔山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21 楼        文友:樱雪        2018-01-21 12:10:50
  向党写文的手法,很有特色,这是需要多多练习的,也是我们要借鉴的。笔法,很细腻,虽然篇幅长,但却找不出多余的词语,的确很给力。祝周末愉快。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2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18-01-22 08:50:00
  感谢老乡的鼓励,我现在还在练笔,要多向你学习,向各位文友学习,遥祝老乡生活快乐,多出精品!
共 22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