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听父亲讲那抗日的故事(散文)
1939年春,父亲18岁,已经是一个熟练的钳工,在蓬黄掖抗日根据地的兵工厂做修理工。当时,日伪军向蓬莱、黄县和掖县根据地发起了进攻。胶东区党委决定:主动撤离蓬莱和黄县,转入平度、招远、莱阳、掖县山区领导当地民众开展游击战争。5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胶东工作的指示》,要求山区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大力发展党组织,培养本地干部,巩固和发展部队,扩大兵工厂,瓦解伪军等。6月份,八路军一举收复栖霞县城,攻克莱阳县城,接着攻破蓬莱县城,活捉了伪县长。10月中旬,平招掖军民取得了反扫荡斗争的伟大胜利,粉碎了日寇对根据地的扫荡。八路军节节胜利,日寇接连失败,日本鬼子更加疯狂地反扑,战争进入了极其残酷的状态。
由于战争的残酷,损坏的枪械很多,父亲他们日夜加班修理枪械。随着八路军队伍的扩大,枪械总是不够用。父亲他们一边修理枪械,一边学会了制造枪械、手榴弹和地雷。父亲说,最难忘的是有一次鬼子来偷袭兵工厂,我们事先得到了情报,于是八路军的五支队来支援兵工厂,埋伏在高高的山岗上。敌人悄悄地进了村子,结果村子里没有一个人。他们发现八路军有准备,刚要撤退,就被埋伏在山两侧的八路军打得叽哇乱叫。我们八路军战士当时使用的大部分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歪把子,“嘎嘎嘎”的枪声响彻云霄,随之,鬼子的尸体倒下一片。从那以后,鬼子再也不敢轻易偷袭我们的兵工厂了。
父亲曾经回忆说,在八路军兵工厂,最困难的不是修理枪支,而是饿肚子。春黄不接的时候,百姓家里也没有粮食。八路军修理工和老百姓一样吃槐树叶、吃树皮。父亲的胃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一次,父亲和一个修理工去山上采摘槐树叶,碰上了两个鬼子。鬼子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些美国饼干,正在那里吃。父亲和那个修理工用镰刀砍死了那两个日本鬼子,缴获了他们的枪支弹药和饼干,兴奋地回到了修理所。所长说:“你们有没有把鬼子的尸体埋起来?不然,鬼子发现了尸体,会找到修理所的。”于是,他们返回去的时候和鬼子发生了遭遇战。那次战斗中,父亲受了伤,在腰部和腹部留下了永久的战争记忆。
1942-1943年是胶东抗日斗争极为艰难的时期。1942年3月,日军第12军司令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上万人的日伪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春季大扫荡,企图占领牙山、昆嵛山、招远等抗日根据地。胶东八路军主力部队与地方武装力量采取分区坚持、互相配合的作战方针,与敌人激战了50多天,才粉碎了敌人的扫荡,不仅包围了原有的根据地,还开辟了海莱边区。这次战斗,缴获了敌人大量的枪支弹药,很好地武装了人民的队伍。但是,父亲他们的修理任务也更加繁重了。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连上厕所都是跑步去的。
日寇不甘心在胶东的失败,日军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从北平飞抵烟台,纠集青岛、烟台、莱阳等地的日伪军2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战术,对胶东根据地发动了冬季拉网式大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而且,天上有飞机轰炸,海上有军舰配合。白天以“梳篦”战术推进,晚上以铁蒺藜布防,不断地制造惨案。仅仅“崂山惨案”和“招远惨案”,死伤的军民就无以数计。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胶东抗日武装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分区坚持、互相配合的战术,带领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穿插破网,打击敌人,保护机关和群众转移。胶东党政军民坚持抗战,和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斗争中,消灭敌军2000多人,彻底粉碎了日本鬼子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大扫荡。
父亲说,当时不仅是要与鬼子展开正面交火,更重要的是要破除鬼子的经济封锁。在和鬼子的周旋中,除了消灭鬼子的有生力量外,父亲他们还组织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一边打鬼子,一边种粮食。面对日本鬼子的经济封锁,胶东地区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开展了大练兵和大生产,发展民兵组织和八路军协同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最难忘的是父亲给我唱过的一支歌曲,歌唱的是战斗英雄任常伦。这支歌,直到如今我还记得:
“战斗英雄任常伦,他是黄县孙胡庄的人,19岁参加了八路军。打仗像猛虎冲锋在头阵,完成任务坚决又认真,为人民牺牲了也甘心……”
父亲说,任常伦打仗像猛虎下山,冲锋在前。入伍四年,参加了120次战斗,9次负伤,全身11处挂彩。1944年,在牙山东南长沙堡阻击战中,任常伦带领12名战士接连击退鬼子三次冲锋,在第四次敌人进攻我军阵地的时候,任常伦和战友们打光了子弹。他率领战友们冲进敌人阵营,展开了白刃战。在刺死了五个鬼子后,任常伦壮烈牺牲。所以,父亲给我唱的那首歌最后一段是:“长沙堡战斗中光荣地牺牲,他的名字人人记心中,任常伦敬爱的英雄!”他们12名战士消灭了135个日本鬼子和132个伪军。英雄所在的连队被命名为“任常伦连”,英雄生前从鬼子手里夺来的、并伴随他度过4年战斗生活的三八大盖,成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这一段历史父亲讲过半个世纪了,但是我还是不能忘怀。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多年了,但是,在父亲他们老一辈的记忆中,却是如同发生在昨天一样。他们经常会和我们念叨那些过去的岁月,为的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牢记国难、国耻和国恨,永远不忘强国、富国是我们的历史责任。父亲对我说,无论你身穿洋服、无论你身在海外,无论你经商还是作官,你都永远也不要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强国富国是我们民族永远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