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太白山游记(散文)

精品 【晓荷·四季的故事】太白山游记(散文)


作者:易帆 布衣,32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3发表时间:2018-01-21 22:47:41


   也算李白和太白有缘,他那首《登太白峰》,流芳千古,脍炙人口,让太白山闻名天下,“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
   据史书记载,李白写这首诗时,是公元7432,他奉诏入京做官之际,李白借助丰富的想象,忽而驰骋天际,忽而回首人间,结构跳跃多变,突然而起,忽然而收,大起大落,雄奇跌宕,生动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当时抱负不得实现的苦闷和惆怅。
   说到李白,也让人不由想到文人与做官,李白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他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传奇的一生,豪放飘逸的诗风,确实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使我们一说起李白,就可以想见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形象。
   但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独立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虽然他备受当时喜好风情的唐玄宗的喜爱,官至翰林大学士,也是个供皇帝玩乐填词写歌的工具,对于李白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当然觉得现实距离自己的精神世界太远,就有戏弄杨国忠、高力士的美谈,好在当时天下太平已久,喜好风花雪月、诗词乐赋唐玄宗也算爱惜人才,开明包容,允许李白辞官远游,并赐了很多银子,供这位出口成章的才子云游。
   文人做官,历史上不乏其例,因为古代的科举或选拔,均以文科为主,少有数理工科,一般能达到秀才举人的都满腹经纶,通宵古今,才学和文字功底远远高于现代有些以文学家自诩的人,真正的文人,也应该同时具备士人的素质,因为有天生的傲骨,所以一般是做不了大官的,即便有古代的王安石,韩愈、柳宗元近代的陈独秀、蔡元培等特例。但大多文人的命运的悲惨和凄凉的,西晋时的阮籍,用一种游戏的方式,清洗官场,被后人传为美谈。但他终究不谙官场,不懂潜规则,不懂一种掌权者所需要的秩序,虽然很得司马昭赏识,终归没有成为大官。而那些只会歌功颂德的拍马屁的文人就根本不是文人,修身,齐家,平天下也算是一种误导,中华文明真正耀眼的璀璨,恰恰是那些曾经在苦难中熬煎出来的绝唱。
   举目山水皆是景,
   诗到多时苦难吟。
   抛笔飞砚入云端,
   留下千古泼墨痕。
   太白山之所以叫太白山,也是沾了李白的浪漫和豪放,让人在秦岭的山系里,读到一种豁达和包容,也读到历史的厚重和浩瀚。
  

共 6092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游历为序,作者讲述了在五月的一天,与同事们驱车前往红河谷,开始了两天的太白之旅。跟随作者的脚步和视觉转换,我们分别对红河石海、红河丹崖、汤峪温泉、泼墨山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感知,作者在对现实景点做了细致生动的描述基础上,更旁征博引,结合相关的历史典故侃侃而谈,使文章增添了历史凝重感和文化底蕴。让读者深受感染,仿佛身临其境,对祖国美好河山充满无限的向往和喜爱。文章语言简洁流畅生动细腻,一篇非常不错的游记,佳作荐阅共赏!【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24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1-21 22:49:57
  通过这篇精美的游记,让我们对太白山的美丽所折服,祖国的河山是如此多娇,引无数的人竞折腰。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祝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