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赏析】让古风古韵在鲜活中舞蹈

编辑推荐 【赏析】让古风古韵在鲜活中舞蹈


作者:只留阳光 举人,528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38发表时间:2018-01-24 21:41:33
摘要:古风古韵和现代汉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来表达丰富蕴藉的内容。时而如雍容的牡丹,花瓣鲜嫩,瓣瓣舒展;时而如清淡的雏菊,风中摇曳,惹人怜爱;时而又如朴素的野草,绿意无垠,动人心弦。人们都说用古文古诗来表达现代汉语,提升了语言的层次,如:把“我们不合适”说成“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心好累”说成“形若槁骸,心如死灰”;把“想死你了”说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确是平添了几分深度,几分蕴藉。可是我想,现代汉语自也有其魅力所在,我就深深地爱着它,于是试着赏析改编了几首古诗(未必忠实于原诗),不成熟之处,敬请读者谅解。
   原诗:《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赏析:这首诗是晚唐陈陶所写,属边塞诗。有这么一句话,是评价古代的男人的:要么在战场打仗,要么在路上流浪。打仗在边关,自然就有了边塞诗;流浪在路上,自然就有了思乡诗;不管是边塞打仗还是在路上流浪,出发时大多有亲友的送别,于是又有了大量的送别诗和思妇诗。所以古代的男人们也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上了战场的男人们,或许就不是“辛苦”二字可以概括的了。晚唐,正是多事之秋。在内,藩镇割据,叛乱频仍;在外,吐蕃、回鹘等外族不断入侵,可谓是内忧外患。虽不能明言时事,晚唐的诗人们却可以借古讽今。在陈陶的笔下,战场上儿郎们怀着爱国保家之志,一个个如出笼猛虎,扑向敌人,却又一个个倒下,我们的五千好儿郎,血染黄沙。无定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流淌,似是为他身边的一幕幕悲怆呜咽。最可悲的是,儿郎们化作白骨之时,家中妻子还犹自做梦,梦中他们还是青春年少,英俊潇洒的模样。虚与实,实与虚,残酷对照,让人更生无限悲叹。虽写的是汉朝事,言的却是今日痛,战争,令人痛恶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多少伤痛。悲壮的画面,强烈的情感,用短短的四句诗描写表达,充分体现了古诗言简意丰的特点,那么,请允许我用现代汉语的改编,来向古诗致敬吧,或许,古韵会在鲜活中舞蹈呢。
   散文版:
   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不管是愿还是不愿,在来袭的敌人面前,他们,忘记了自己,怀着保卫家国的信念,冲锋向前,用敌人的头颅祭奠,让敌人的鲜血喷溅。可是,手起刀落处,箭雨纷飞中,倒下的不仅仅有敌人,还有我们的勇士啊,那是我们的精锐,那是我们的父兄。一场战斗,尸横遍野,战场已被鲜血染红。有多少身躯保持着战斗的姿态,定格成不屈的纪念碑;有多少记忆被瞬间停留,软化成对亲人的眷念。
   朔风,一日一日,摧残;黄沙,一天一天,掩埋。血肉已去,仅剩白骨。直至,无一丝踪迹留在天地间。仿佛那场战斗从未发生,可是,那些名字,那些年轻的生命,是有人想念的啊!家乡的闺房中,女子目光悠远,仿佛看到心上人打马飞驰,一日千里,返回家乡,再续良缘。今夜梦中,那人温暖的目光仍会出现吧?今夜梦中,那人粗糙的双手仍会拂过脸颊吧?她不知道,自己的心上人,早已化作白骨,这一等,就是一生。
    现代诗版:
   朔风如挂着倒刺的皮鞭
   一下一下抽打着
   早已心力交悴的青海湖
   湖畔
   满目疮痍
   刺得人眼睛生疼
   疼的
   总想流泪
   无定河边的黄沙
   越积越多
   那白骨
   被一点一点
   悄悄地
   掩埋
  
   那人
   曾经横刀立马
   曾经身姿矫健
   冲杀于两军阵中
   仆倒在铁蹄之前
   那满腔的热血啊
   喷洒在手中的枪
   背后的箭
  
   不忍
   见你未合拢的双眼
   我知道
   你心中
   有你的挂念
   春闺之中的她呀
   在梦中
   仍盼着
   与你缠绵
  
   其二
   原诗:《望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赏析:这是温庭筠的一首典型的闺怨词。当男人们去打仗之后,或者去流浪之后,家中妻子,或女朋友,自然会情深惦念,思念不已。长夜难眠之痛,寂寞侵袭之苦,女人的心中惆怅,恨极难言。心中情移之于物,山顶明月和扫落花朵的清风,也落了埋怨,看似无理,实则妙极,虽是写景句,女子的小儿女情态却展现在眼前。可是总是有希望的,今天或许他就会回来呢,于是思妇妆扮一新,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
   下片写了女主人公难耐相思,登楼远眺,可惜千帆尽过,皆不是良人归来。只有斜阳夕照洒落江面,伴着永恒不变的流水,空惹人肠断,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把女人无限的情思,或爱,或恨,或怨,或念,全都锁在一个无言的画面。在诗人笔下,一切眼前物皆有了生命,与思妇同喜同悲,成为性灵之物。
   散文版:
   是恨还是爱,大概是爱到深处吧,思念的太久,那人太遥远,于是,那一缕情思,慢慢的伤了心,暗淡了目光,变得沉重。满腔心腹事,更与何人说,问山山不懂,问月月不明,残花随风摇落,我心何处飘零。有人说,愁到深处,无心颜色,我却不是。每日,我都把自己打扮漂亮,只是希望,他若回家,总能看到最美的我。在哪里我能看得最远?视线最长?让我能再早一点,再早一点,看到他的身影,是那江楼之上吗?可是,千帆过尽,无一人是他,我的心日复一日从沉到浮,再从浮到沉,慢慢的,碎了。
   现代诗版:
   燕子在檐下呢喃
   东风轻吻我脸
   散乱的长发
   迷蒙双眼
   远处
   是谁的快船
   船头
   是谁家美男
    
   过尽千帆
   终不见
   意中人儿
   他的笑颜
   理理我的衣衫
   翠楼独上
   只怕上的再高
   也无法拉长
   我的视线
    只能遥想
   水的尽头
   山的那边
    我的他
   骑着白马
   挥动长鞭
   一日千里
   向我而来
    
   其三
   原诗:《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此诗作者是王维,这是我个人极其喜欢和欣赏的男人,他不同于李白不羁孤傲浪漫天真,也不同于杜甫天天忧国忧民一脸憔悴,更不象渊明衣袖一甩隐居山野。他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在朝堂尽力为朝事,在山野尽情享野趣,在半官半隐之间找到极好的平衡点。这样的男人是聪明的男人,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悟到人与自然的禅理,因而,他赢得了诗佛的称号。这首小诗就是作者与自然之间的心灵游戏。细雨初停,轻阴犹在,似乎轻阴在作者眼里具有了生命,是它阻隔了小雨的脚步,自然是如此美好,作者宁愿固守在自己的一方小院,来一场与自然的心灵游戏了。你看那苍苔鲜翠欲滴,慢慢地,慢慢地,就要染上作者的衣襟了呢,此时的作者,物我交融,怎一个爽字了得。虽不是王维最爱写的山水诗,却写出了一种朴素、自然、淡泊,写出了一种出尘清新,写出了一种随意慵懒,这才是诗意的生活,空灵的文字啊。
   散文版:
   那雨似下非下,或是雾气所化?慢慢的,悄悄地,又从我身边溜走。懒开院门,就把这方天地与世隔绝又如何,这里有我,有我想要的静谧,有我想要的柔和。且坐且坐,看那雨洗后的苍苔,绿得动人心弦,绿得有了生命,似是,它喜欢了我,欲牵我手,欲染我衣,或者,我就是它,它就是我。
   现代诗版:
   一把藤椅
   一个花池
   我慵懒的躺在
   寂静的院子
    
   用心灵感受
   自然地呼吸
   鼻端那一抹
   可是苍苔的香气
   不是熟悉的花香
   不是青草的味道
   若有若无
   若即若离
   带着点湿气
   带着点腥意
   带着点朴拙
   带着点厚实
   仿佛
   与我相伴的
   只能是它
   最适合
   最原始
    
   我不动声色
   闭目沉思
   想看一看
   它会不会
   一点一点的
   渐染我衣
  
   结语:我本不是一个擅长写精美文字的人,大约与我的性格有关,向来大刀阔斧的来去,少有委婉的时候。可是我是从内心真真切切的热爱着我们的文字,无论哪一种风格,无论哪一种表达,都有美的存在。我写不出深邃的东西,一些文字显得浅显而直白,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以我的方式向文字致敬,向古诗致敬,向现代汉语致敬,如果,你也认同,那就做你想做的,写你想写的,好好地爱我们祖国的语言吧。或许,古韵悠悠加上鲜活的形式,更能跳出美丽的舞蹈呢。

共 33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赏析方式是新颖的,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文章开篇,讲述了古典诗文语言的凝练性和诗意美。然后,作者以三首古诗为例,分别由赏析、散文改写、现代诗歌改写三种方式呈现出来,不仅让我们品读了古诗的美,而且让我们在古诗、散文、现代诗的比较玩味中,获得了阅读的快乐和阅读的启迪。【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24 22:07:05
  老师的这种赏析方式,我很喜欢,三种文体的阅读比较,收获很大,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感悟的启迪很强。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1-24 22:09:32
  我是阳光,您也是阳光,让我们一块阳光吧,感谢您的编辑和点评。
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8-01-26 09:32:27
  欣赏朋友的文字,可见朋友深厚的古韵功底,学习了!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2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1-26 12:02:34
  谢谢您的欣赏和鼓励,祝安。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8-01-26 14:40:58
  谢谢文友的支持和鼓励,我在看点等您来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