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的味道
家是每个人的根,是灵魂的归宿,是避风的港湾,是精神放松的摇篮。家因为有了特有的味道才让我们流连忘返,魂牵梦绕,永远不离不弃。
儿童时期,家的味道是妈妈厨房飘香的菜肴,是爸爸指尖烟草的清香。在那无忧无虑的童年里,每天清晨总会睡到自然醒,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照的浑身暖暖的,睁开惺忪的眼睛,妈妈总会第一个来到身边,用温柔的双手将我抱起,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帮我洗簌完毕,从厨房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看着我吃,一边不停的帮我添加。有时候饭还没吃完,就有伙伴们来找我玩耍,好多次我都会放下碗筷,马不停蹄的冲出屋子,然而,妈妈从不生气,总是笑盈盈的朝我喊:“早点回来!”同时,收拾着餐桌狼藉的碗筷。记忆中,爸爸总是很早出门,很晚才回家,有时我偶尔早起,看见出门的他总是急急忙忙的点燃一支古老的黑色卷烟,深吸几口,在烟雾朦胧中匆匆离开,有时候故意为了让父亲着急,使劲拽着衣襟不让他出门,每当那时,他总会没了往日的严肃,笑嘻嘻的用有力的双手抱起我,再深深的给我一个吻,然后放下说:“乖,好好待着,我出去给你买糖吃。”坚硬的胡茬有点扎人,让我还是有种幸福的满足,熟悉的烟草的味道,还有他答应的美食。如果遇到雨雪天气,爸爸就会待在家里,做些家务活,或者睡觉,他的鼾声很响,吵得整个房间都能听见,偶尔会在我的百般折磨下毫不情愿的起床,给我讲那些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
懵懂的童年总是漫长的,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在爸爸烟草香味的双手中,在飘香的厨房里,在温凉的夏夜里,尝尽了妈妈做的美味佳肴,习惯了爸爸有力而带有烟草香味的大手。烤红薯、鸡蛋饼、炒馍豆、蒸花馍,花花绿绿的糖果,还有甜甜的点心。所有这些,对于一个几岁的孩童而言,已经足以让她眷恋,每次受到委屈,总会第一个想到家,想到妈妈,因为家是我的全部,是我温暖的摇篮,是我安全的避风港。
人总是要长大的,为了更好地成长,我不得不带上满满的期盼和祝福到外地求学,上初中的那年,我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对家的依恋与不舍。在那些年月里,家是我灵魂的归宿,每次学校放假,都会迫不及待的往家赶,也时常会远远地望见爸爸妈妈站在街口翘首望着路的方向,等待着我的归来。一进家门,总会有妈妈早已准备好的我爱吃的水饺,还有爸爸辛辛苦苦早已攒够的生活费。农家小院、炊烟、小屋前面的苹果树、还有我们全家的小菜园,妈妈的唠叨、爸爸的歌,我的归来和一张小小的奖状,足以让这个简单的家洋溢着满满的温馨和幸福,让人留恋,永远不愿离去。
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不像年少时那般亲近,梦想逐渐渺茫,我们原本洒脱的本性慢慢变得萎缩与焦虑,只有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家里,才能真正做回自我。当我们疲惫时,委屈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家,那里永远都会收留你,永远不会抛弃你,那里有妈妈的等待,家人的关怀,是疗伤的宝地、避风的港湾,养精蓄锐的摇篮。
有了家我们才有归宿,有了家我们才有安全,有了家我们才有期盼,有了家我们才有满满的爱。前些日子周末休息,还没到家,先生就打电话询问何时能到,刚一进门,他就高兴的从厨房走出来说:“笨蛋,冷不冷呀,赶快换鞋洗手吃饭,我做好吃的了。”当我走进厨房一看,哈哈,原来只是半锅白灿灿汤圆,热气腾腾的,看着他兴致勃勃的为我盛饭,一向不怎么爱吃汤圆的我还是多吃了几个,脑海里突然显现,家的味道是温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