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有奖金”征文】写作与读书(散文)
著名的农民女作家范雨素在《我是范雨素》一文中提到:“人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欲望。”我特别赞同她的观点。在足以温饱的现今生活环境下,我也有我的精神花园,它就是“写作与读书”。
我一直是个写作爱好者。在我的世界里,写作就是一种正能量的情感宣泄。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灵感涌动时,偶尔我还写点小散文、诗歌抒发一下自己浪漫的小资情怀。工作、结婚后,疲于奔波在家、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心中的诗情画意也随着浮躁的社会渐渐消失,人也变得懒散,少有动笔。2010年公司征文大赛,我以一篇《我的建中情》一举获得大赛一等奖。文中我以朴实真诚的切身体会抒发了对中核建中深深地热爱,也因此赢得了单位领导、同事的赞美与肯定。一位好朋友告诉我,她们单位开宣传报道会的时候,负责管宣传报导的领导拿着这篇《我的建中情》让大家学习,教育大家以后写文章就要这样写。听到这些,我的心里是喜悦的。写作,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悦己),还可以愉人,真是一件两全齐美的事。
人到中年,我的人生经历也日渐丰富。随着生活、工作的逐步稳定,子女的长大成人。我又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闲时间,开始专注于我的写作。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着实让人敬佩与赞叹,擅于运用文字的美妙写出人生不一样的风景,真的非常酣畅淋漓,令人心旷神怡!
春,我写草长莺飞,叹万物复苏,赞繁花似锦;
夏,我听蛙叫蝉鸣,吟千里明月,赏荷塘夜色;
秋,我抒潇潇雨歇,游烟花柳巷,品诗词歌赋;
冬,我看雪花飞舞,感如烟往事,渡锦绣华年!
落笔生辉处,四季皆是好风景,人生处处好时节。
随着自己投稿范围的扩大,我的诗与文章也登上了许多微信公众平台和报刊、江山文学网,并因此认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诗词小伙伴。宽哥是个高产的作家,他写小说技术精湛。我佩服他在百忙的工作之余,写万字长篇小说,可见语言文字的功底深厚。他还是个苏轼迷,他刻苦钻研历史知识,研究苏轼的起居生活与点滴故事。他把苏轼写入他的文章,让他的文字、故事穿越于现代与古代之间,令人佩服、惊叹。因此我更认可他是一位史学家兼作家。欣赏他,不仅仅因为他的才华,还因为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与认真。不倒翁诗姐可是我的知音,两个人聊诗词歌赋聊得相见恨晚!动情时,身为女性的她发了一条信息:“我若是男人,我定追求你至天涯(大概这个意思)!”可见在写作和交流的过程中,两个人的友情深厚。她引荐中诗报的群给我,让我跟着中诗报的女诗人们一起写临屏诗,在写诗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字功力,而且认识了更多的文人们。在中诗报的天空下,我如鱼入百川,自由地翱翔在诗歌的海洋,惬意而美好!我给她写了一首诗:“你是北方纷飞的雪花,点缀大地银装素裹。我是南方多情的雨滴,敲出纯洁轻盈的旋律………渴望有一天变成你,挥一笔广袤苍穹、青松翠柏,洒一句陌上尽头、杨柳依依!……”登上了今日头条!
我的师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博士生,他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同为70后的他不仅主持自己的公众平台,并且担任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南当代作家会员、出版社特约编辑。百度上输入他的名字,赞美和宣传他的文章立即跃然眼前,他早已名声远扬。我与他切磋诗歌,等于和高手过招,每小胜一局,我的文学技艺就在成倍增长。喜欢和他对诗,他的诗荡气回肠,胸襟开阔。我的诗笔墨清新,寓意娟秀。男人有男人的阅历与气魄,女人有女人的温柔细腻。字与字碰撞溅出火花,两个人在文字的天空,感受到惺惺相惜的喜悦和友情的温暖。崇拜他、追随他,像文学殿堂级的大师学习,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间,师者众多,个个优秀,我在努力向他(她)们学习的过程中,文学功底也在不断增加!
我其实是一个很懒惰的人,闲暇时宁愿选择泡剧,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在写诗歌和文章的过程中,偶尔会出现斟酌字句犹豫、彷徨,文章内容不够丰满之时。于是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书的阅读量少了,开始嫌弃自己在学识上的浅薄。写作让我对知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渴望。我开始疯狂阅读大量书与刊物,如饥似渴。
读余华写的《活着》,文中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悲惨故事。这部小说全文朴实,无任何华丽堆砌的词藻。却能把生活和命运写得如此深刻。我在不同的时期,一共读过它三遍。读一遍哭一场,它是赚足了我的眼泪。这本书甚至影响了我后来的写作风格。因为从此,我认定只有真实、质朴、贴近生活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我读张爱玲的小说不算很多,更多的是沉溺于其中的韵味。喜欢张爱玲的经典语录:“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她的名言:“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这该是多么幸福浪漫的邂逅。我与你的相遇,不早、不晚,刚刚好!读张爱玲的语录,是在享受一种只有女人才懂的温柔与细腻。心中甚是崇拜这位有才华的佳人,惊艳了岁月,温润了时光。
暑假的时候,陪儿子去厂图书馆读书。整个假期,我读了沈从文散文集。其中他的一篇《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甚是吸引我的眼球。沈先生在文中把自己逃学的那段历史生动鲜活地呈现在我的面前。引我走进了他的逃学世界,也赶了回乡村集市,逛了回民国街景。
现在是个速食时代,行事讲就一个“快”字。于是在工作和生活繁忙,没时间读长篇文章的情况下,我就参加作家群上的读书互评会。每天由文人们推送6篇优秀文章,大家阅读评论。偶尔我也推送我的文章出来让大家互评。在读与评的过程中,我着实阅读了许多精品文章,自己的文章经过大家中肯的点评,也越写越好。
写作与读书,就像是人精神世界的左右手。我们在读别人故事的过程中,品味着自己的人生。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时刻。”我也深深懂得“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所以我越痴迷写作,越渴望读书。
总在想人活一世,生命一程。寿终正寝时,钱财、权力、健康、亲人、朋友………所有一切都将消逝,唯有精神与文字永存。所以我更愿意在有生之年,牺牲一些我觉得可有可无的娱乐爱好,用心读书、勤奋写作。在我的人生梦想中,我认为人世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在洒满阳光的亭园树下,子孙绕膝。然后我读自己写的文章给他们听,听他们啧啧地称赞:“噢,我的奶奶!”这样也许我在与世长辞时,能够安然长眠于地下,把精神与文字留给后人评说。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种人生。这个世界上的人与故事,就像每一片树叶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用读书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写作来颂扬和诠释生命,确实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所以如果大家有空,可以试着信手翻翻书,花点心思写点小散文、心情随感,记录一些自己生活中感人的点滴故事。在足以温饱的小康生活中,拥有这份闲情雅致才算真正走向了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