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枪炮子弹(随笔)
春节就要到了,这几天在想置办年货的事情。从昨天起开始给孙子买了一双皮棉靴,一条布料很致密的棉裤,一个圆领米色的羊毛衫,一个皮上衣外套,从里到外给小孙子买了一套的新衣服。给儿子买了一条加厚的裤子,又在网上定购了一件带绒里的西裤,买一送一,送的那件按我的尺寸定的,二尺七的腰肥。今天我休班,打算再去给儿子买一件上衣外套和一件羊绒衫,今年是儿子经商创业后的第一个春节,不能比上班时候穿的差了,儿子忙,顾不上自己买,所以我就给他办了这些事儿。给儿子买了,不能不给儿媳妇买吧,不然不好看,让人家认为偏心眼儿。我和夫人也添置了过年的新衣服。
过几天再去置办食品类的年货,因为离着过节还有一段时间,怕时间长了没有办法保存。
对联,窗花好买到,干果,水果,蔬菜,糖点,肉食等食品也好买到,唯独过年时放的炮仗,这几年因为环保要求和安全方面的考虑,在市面上不怎么好买到。想起小时候过年放炮仗,放完了还要去寻找那些没有响过的“哑炮”“绝焾炮”,那些“哑炮”便成了孩子们的热门抢手货。
“哑炮,绝焾炮”就像子弹的“臭子”,没有响声,但它不同于无声手枪,无声手枪的厉害之处就在这个无声无息上,虽然杀伤力足够强大,但无声息,不张扬,会隐蔽,不暴露,也就确保了自己的安全。没声没响,但不是“哑炮”,不是“臭子”,子弹绝对具备强大的穿透力。
无声手枪有子弹的原因,但主要不是在子弹上,是子弹出枪管的时候枪管气压和大气压大致相当,就不再制造声响了。
某些间谍、特务,在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时,为了不让附近的人听到枪声,就需要用无声手枪。为什么无声手枪打枪时没有声音呢?原来无声手枪的枪管外面装有一个能消除声音的消音器,使用的又是特殊子弹,与一般手枪子弹不同。所谓无声手枪打枪时没有声音,不是绝对没有声音,只是声音很小很小,使人不容易察觉。
无声手枪的奥妙是在枪管外面有一个附加的套筒,叫作消声筒。消声筒前半部分长出枪口,其结构有多种。
有的是由十几个消音碗连接而成,消音碗好似无底的小碗装在消音筒内,当高压气体从枪口喷出,遇到第一个消音碗,气流便在这里膨胀一次,消耗一部分能量。经过若干次膨胀后,这高压气体到达消音筒的出口时,其压力、速度和密度,已降到和外界空气差不多了。
有的是在筒内装有卷紧的消音丝网,枪口喷出的高压气体进入消音丝网,大部分能量就地被其消耗掉。有的将筒的前端采用橡皮密封,弹头由枪口射出,穿过橡皮,橡皮很快收缩,阻止气体外流。
有的是在消音筒的出口处安装有像照相机快门一样的机械装置,靠火药气体作用自动打开,将子弹放跑后迅速关闭。还有的消声筒后半部套住的枪管上,开有一些细小的排气孔,放出枪膛内的一部分火药气体,减少枪口处气体压力。此外,无声手枪的子弹也与众不同。它采用速燃火药,发火后燃烧速度很快,从而使枪口处的火药气体相对微弱了。
由于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消声措施,无声手枪的弹头初速较小,低于音速,避免了飞行时的啸叫,在一定的距离外就听不到枪声了。
子弹的区别就在于火药上,无声手枪子弹用的是速燃火药,速燃的目的是压力产生快,消弱也快,这样,等弹头到了枪口的时候,压力就变小了。
其它基本装置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都是创击后让子弹的弹炮内炸药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把弹头推出,冲出枪堂,射到远处的。
子弹的铜炮内有炸药,铜炮底座中心有一个带颜色的凹陷小点,里面是怎样的一个装置,不是很明了,我想大概这是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它被枪炮的创针猛烈创击后产热,热力引爆铜炮内的火药,然后形成巨大压力,压力推出弹头。推出弹头的瞬间,产生爆破声。就相当于炮仗炮管内的炮药被点燃后产生压力,把炮管里的胶泥堵头冲破,而发出声音一样的道理。
子弹里的炸药不等到燃烧完,弹头就会射出去,接着弹头在枪管里,弹药继续燃烧,枪管里的压力继续上升,从而推送弹头发射到很远的地方。记得读过这么一个科普文章,就是这样介绍的。
子弹里的弹药像金属碎屑,银白色,有颗粒,这些颗粒决定着炮药燃烧速度不宜太过迅速。
铜炮部分比较坚固,不会轻易被压力压碎的,只能靠推出弹头来缓解减压。
铜炮里面装的炮药和二提脚的第一响一样,也是打高或者射远的“竖药”,不像是第二响的“炸药”。
二踢脚的第一响,通过压力把炮仗塞紧的胶泥堵头顶破,然后火焰向后喷发,靠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推着第二响部分向上冲,值冲到高空。
第一响与第二响之间也有一个胶泥堵头,这个胶泥堵头更厚更坚固一些。第二响的顶端就不是胶泥堵头了,而是炮管的纸压进去的,一个纸花儿,压着一个纸花儿,压的非常紧,所以第二响炮药点燃后,由于这样坚固的结构原因,也就只能爆炸了,所以第二响的声音听起来比较大而且清脆。
如果第一响的胶泥堵头堵的太紧了,催不开,也就和第二响一样,爆炸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二提脚,只在地上响一次而不能打到天空听到第二声响的原因,就是这个胶泥堵头堵的太紧了。
第一响和第二响之间的胶泥堵头堵的厚且紧,目的就是为的不让它催出来,憋紧了才爆炸。
炮焾(信)分两部分,一是从第一响点火,引燃第一响。第一响和第二响之间还有第二个炮焾(信),这个炮焾(信)穿过炮管中间这个堵着的胶泥堵头,到第二响里去引火。
二踢脚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构,可别小瞧了这个结构,它可包含着枪炮子弹和导弹的原理。
嗯,的确应该是这样的,子弹在枪堂里的时候,铜炮里的炮药继续燃烧,让枪堂里的压力也很大,继续通过枪堂中的压力推射子弹。
子弹弹头第一次获得力量是铜炮内药物燃烧压力,让弹头脱离弹壳,就像神六飞船的一次变轨。弹头第二次获得力量,还是因为弹壳铜炮里的弹药继续燃烧,产生的烟雾弥漫在枪管当中,让枪管内压力升高,射出子弹。
估计枪管的内径要比弹头略略大一点,但肯定比弹壳铜炮部分的直径要小很多。不然,整个子弹在受到创击的时候就会都被创出去。只有这样,子弹受到创击后,弹壳铜炮部分才能受到创击力的同时还要遇到来自枪管的阻力,炮药才能引燃。弹壳才能留下来,弹头才能脱离弹壳射出去。
如果枪堂的内径太大,不利于压力升高,推射弹头就力量小,射程就短。所以枪堂内径应该不会比弹头直径大太多的。
如果弹头内也装着炸药,能爆炸,也就是所谓的炸子,那么,这个炸子的爆炸,就相当于二踢脚的第二响了。
弹头与弹壳之间的结合力量小了,不利于射程,大了出现像二踢脚第一向就爆炸的情况,这样会很危险的。
所谓“臭子”,就是子弹受到创击后,弹壳内的炮药不燃烧,也就推不出弹头。就像二踢脚里的“哑炮,绝焾炮”,就是“臭子”。
创针创击子弹的过程相当于点燃炮焾的过程。
汽油在发动机汽缸里的燃烧速度也是被人为地减慢的,原来用汽油加铅的方法,现在有了更加环保的办法了。
内燃机如果没有排气管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也会爆炸。有了排气管才能继续燃烧,继续做功,内燃机的“哒哒”声,正是由于排气管出口处的压力差,才导致内燃机工作时的“哒哒”声,它之所以不如枪声响亮清脆,是因为它的排气孔口径大,而枪口的口径小,枪口内外的压力差相对更大,所以打枪的声音要比内燃机的哒哒声音清脆很多。
子弹弹头脱离弹壳,就是给弹壳内燃烧后腾出排气道来,不然就爆炸。弹壳内在燃烧,相当于是一个内燃机气缸做功。
弹药制作成颗粒状,为的是延长燃烧时间,可以让压力持续升高,也为的不让压力提高过快,骤然提高容易形成爆炸。
特制的炸药燃烧就像发动机的化油器,既充分又有节奏控制。
枪如此,炮也然,火箭导弹也同样。凡是机械者,不过动力系统,动力传导系统和工作部三大组成部分。
子弹的动力系统就是弹药的燃烧产生热能,能量的传导系统就是枪管里压力持续升高并直接推送,工作部就是飞射的弹头与实施目标穿击。
大炮炮弹的弹头还需要爆炸,爆炸才能对目标具有更大的杀伤力,炮弹的爆炸更像是二踢脚的第二响部分。
弹道导弹和卫星发射一样,需要按任务要求设计飞行轨道。这首先需要由火箭部分推送弹头升空,然后由弹头部分的二级火箭能源系统提供动力,让弹头或者卫星实现远程运行和变轨运行,轨道的确定是由能量提供多少而形成固定的飞行速度决定的。以此类推,完成三级变轨等,这个火箭的分级的动力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了动力系统,相当于二踢脚的第一响部分,也就是动力系统。直到把弹头送到预定目标实施爆炸打击计划和执行相关任务,弹头的爆炸,相当于二踢脚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工作部。如果弹头爆炸的弹药不是常规弹药,而是核原料,那就是核弹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核武器。
由此可见,一个普普通通的二踢脚,包含着多么重要的军事工业机理啊。我们应该多了解武器装备方面的知识,普及军事知识,加强国防教育与宣传,保卫我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