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黄河文化采风记(随笔)

  【山水】黄河文化采风记(随笔)


作者:980539319 秀才,134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18发表时间:2018-01-28 07:46:50
摘要:市委宣传部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文化丛书,并将黄河文化一册委托大宁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编撰。于是,张九锁会长拿了市委宣传部盖了大印的红头文件,也就是有了“通关文牒”,带领我们一个县一个县地去拜访临汾西山沿黄各县,交流,座谈,收集挖掘有关黄河文化的文字资料或口头传说,按他的说法就是“为颂黄河访众贤”。严


   市委宣传部决定编辑出版一套文化丛书,并将黄河文化一册委托大宁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编撰。于是,张九锁会长拿了市委宣传部盖了大印的红头文件,也就是有了“通关文牒”,带领我们一个县一个县地去拜访临汾西山沿黄各县,交流,座谈,收集挖掘有关黄河文化的文字资料或口头传说,按他的说法就是“为颂黄河访众贤”。严寒腊月,天气酷冷,又刚下过一场大雪,公路虽然开通,路面边沿却仍狼藉和堆积着闪闪烁烁的残雪。车子缓缓驰行,一座座白皑皑的茫茫山塬向后涌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我们真有着一种“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生命体验。
  
   第一站:天下奇观黄河飞瀑——吉县
   时间:2018年元月15日。从大宁动身已是10点多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驰,到吉县刚好是11时45分,机关还未下班。吉县县委宣传部两位年轻同志很热情地把我们安置在“吉州宾馆”。
   吉县以“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天下奇观壶口瀑布而举世闻名,又盛产苹果,号为“吉县苹果甲天下”。吉县县委、县政府也以此为聚焦,宾馆的房间、走廊、大厅,甚至电梯内明光闪亮的壁面上也都是壶口瀑布和大红苹果的彩色广告宣传,展示着吉县当地的特色和品牌。
   我们坐在餐厅用饭,陪同的两位年轻人对我们介绍着吉县的情况:吉县历史文化悠久,两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2600多年前就有县域建制。县域古老,旅游资源丰富,有天下奇观黄河壶口瀑布,有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和山西省政府旧址克难坡,有人类始祖婚育文明发祥地人祖山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狠抓果业生产,吉县苹果被誉为“中华名果”,吉县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两位年轻人热爱家乡,县情熟悉,介绍如数家珍。
   下午上班,与两位副部长见面。他们对黄河文化十分重视,为我们准备了好多资料。在他们简朴的办公室里,我们交流得十分融洽。他们介绍壶口瀑布的开发和效益,克难坡的开发,还谈人祖山的开发和前景。人祖山是近几年开发起来的一个旅游景点,距黄河约20公里,群山耸峙,绿荫蔽日,景色宜人。人祖山主峰为人祖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祭祀女娲、伏羲的场所遗址,是人祖山景区的核心景点,院内有伏羲殿、娲皇宫、地藏殿、唐代石碑。娲皇宫悬崖下有伏羲岩,建有十八罗汉廊,山壁嵌入十八罗汉浮雕;依山壁有题刻,建有小庙,内奉玄武、观音。娲皇宫大门前有块天生巨石,谓“补天台”或“娲石”。人祖山人文传说很多,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吉县人祖山和我们大宁县的二郎山一脉相连,也都有着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我们听着很感兴趣。
   王副部长说:“冯彦山教授正在帮助开发人祖山,他知古通今,最了解情况。”冯教授是吉县人,山西师大教授,我们在途中已取得联系,只是他患病在临汾家中,不能一见。我们都觉得有点遗憾。
   第二天,召开座谈会。会议室挂起“黄河文化座谈会”的大红横幅。宣传部邀请了原文体局局长强朝晖、原党史办主任许小根、文物站站长闫雅梅,还有几位文化专家。他们各有所专,谈得都很深刻。强旭中是高天山文化研究专家,为了挖掘研究高天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他曾130多次风雨不避地攀爬高天山,写出详尽的研究文章,让我们十分感动。大家更多地谈到黄河,黄河在吉县境内流径56.5公里,文化蕴藏深厚,沿黄不仅有奇异瑰丽的景观文化,而且有内涵深厚的人文传说,富有特色和魅力,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壶口瀑布是“黄河魂”,也是“民族魂”,是黄河绽放出的一朵美丽花朵,但壶口不光是景观文化,景区的人文底蕴也十分深厚,整体开发,甚至连同有关景点联合开发出来,那将会成为举世瞩目的黄河文化的灿烂奇葩。黄河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景观、人文一起开发,一定能将黄河根祖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这是这次座谈会大家言论的精彩亮点,也是最后共同得出的一个结论。
   饭后,在宾馆大厅,看着那幅激流湍涌的壶口瀑布,我的心也像要飞腾涌动起来似的,遂吟诗一首:
  
   壶口
   洪流来界外,
   狂澜一壶收。
   裂岸雷声动,
   腾烟结蜃楼;
   日中惊天雨,
   虹起入梦幽。
   观此心澎湃,
   高歌唱不休。
    
   第二站:文脉厚重风景秀美——乡宁
   在吉县用过午饭,没有休息,我们便向乡宁进发。
   乡宁县距吉县30多公里,虽然因路线不熟绕了一个大弯,但我们还是于2时30分赶到乡宁。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国杰同志正在患病,可他仍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把我们安置在距县委机关不远的“玉鑫源酒店”。
   乡宁县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春秋晋鄂侯居此,古称鄂邑,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县境古迹甚多。隋唐千佛洞、宋代柏山寺、金代寿圣晨钟、明代结义庙、清代杜家院、战国荀息墓、清代古长城以及散布在全县各地的戏台、佛寺、道观、古塔和民居,都在诠释着乡宁的发展历史,传承着古老文明。乡宁县多奇峰峻岭,云丘山、万宝山、云泰山、高天山、峰岭等,山峦起伏,气势雄伟。尤其是有着“姑射山最秀之峰巅”、“河汾第一名胜”之美誉的云丘山,一年四季,春花、夏冰、秋红、冬云,佳境交替,风光无限,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和文化”。黄副部长说:云邱山集自然风光、上古文化、古村民俗为一体,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第二天,在乡宁电力公司6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横幅:临汾市黄河文化专题调研乡宁座谈会。宣传部请来了乡宁县
   三晋文化研究会两位副会长还有多名文化专家和黄河文化研究爱好者。黄副部长介绍了乡宁县在黄河文化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设想。他说:黄河入境乡宁,流径22.5公里,为乡宁带来了历史的繁荣,开发黄河文化将把乡宁推向更新的发展平台。与会专家热情很高,谈兴很浓,谈黄河岸边柿子滩的早期文化传说,谈乡宁发现大禹冶水时期的陶片,谈沿黄诸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谈已经开发或正在挖掘的景区的现状和前景。乡宁两位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经和大宁三晋文化研究会进行交流,都觉得沿黄四县联合打造开发黄河文化,形成一个黄河文化的航母,必将为黄河文化旅游带来更大的繁荣,并初步拟定举办“黄河论坛”的协议。这次重又提起,与会者热烈拥护。有人谈到张文泉董事长建造戎子酒庄、重修晋文公庙,是为黄河文化增添了一朵灿烂的奇葩。
   我曾三次游览戎子酒庄,拜谒晋文公庙,也有幸一睹张文泉董事长的风采,于是,想到了戎子酒庄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的园林艺术和戎子姐妹酿酒的美丽传说,遂咏诗一首:
     
   晋文公庙·戎子酒庄
    
   鄂都北塬上,
   葛藟赛农桑。
   戎子酿酒红,
   文公镇雄邦;
   庄园丽景美,
   书院瀚墨香。
   今古成一统,
   ,三晋増辉煌。
    
   第三站:九曲黄河第一奇湾——永和
   元月18日9时从大宁出发,翻过白雪皑皑的高山去永和。
   永和县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历史悠久,早在数十万年之前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就有远古的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县委、县政府很重视文化旅游,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黄河乾坤湾为重点的黄河文化旅游、以绿色产品采摘为主的生态旅游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其中乾坤湾位于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晋陕大峡谷之中,是九曲黄河的核心景区,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黄河流径永和境内68公里,宛如一条蜷曲盘旋的蛟龙,在河浍里村后留下一个巨大的“S”湾,形成了河抱着山、山依着河,河中有山、山中有河,山河相衬、水山相映的独特地貌。传说人祖伏羲在这里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将这个“S”湾模拟成阴阳鱼,寻找到四方标志物,最终悟出了太极八卦之道,创立了太极八卦学说,由此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记号文字。乾坤湾境内的确存在着与八卦图相关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的标志物,以及关于伏羲、女娲创世的传说永和县委宣传部高副部长是刚从中学校长的岗位上调派到县委宣传部的,他很热爱永和的文化旅游事业,滔滔不绝地和我们谈黄河文化的重要性,为我们收集了一大堆关于永和县域文化的书刊资料。
   第二天,组织了20人的座谈会,有原文化局的老局长,也有青壮年的中小学教师,还有文化部门的干部,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热爱黄河文化研究,也都有着丰硕成果。他们成立了永和文化研究会,除对乾坤湾、星象文化进行研究以外,还对永和的民俗、民间传说进行收集整理,出版了永和民间故事、传说一套书。永和县有着独特的地貌特征,他们对当地的窑洞、门窗、地名以及方方面面的文化资料都进行研究、收集整理,为了进行对照,还远道来我们大宁县进行考察。高副部长说:永和的文化交流面广,也深,形成了一个文化圈。县委、县政府对文化支持力度大,舍得投资,投资100万元编撰出版了精美的《乾坤湾志.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志》,为县文联主办的《乾坤湾》杂志提供了较高的费用。他说通过这次座谈交流,要和大宁、吉县、乡宁加强联系,形成一个大的文化圈,让黄河文化旅游更加繁荣。
   乾坤湾仿佛是永县的标志,永和文联出版的刊物名字就是《乾坤湾》,每期的封面都有十分精美漂亮从各个角度拍摄的乾坤湾。凝神端详着这一张张的优美图片,我胸中诗潮涌动,咏诗一首:
    
   乾坤湾
    
   晋陕峡谷地,
   九曲走巨龙。
   靓如姣女秀,
   丽似落霓虹;
   羲祖释莽古,
   红军闹东征。
   古今多少事,
   乾坤在其中。
    
   第四站:黄河之主神奇传说——大宁 
   我们大宁也是一站。采访了吉县、乡宁、永和,很有感慨,我们真正感到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和厚重。
   黄河是中民族的起源地,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我们采访的四个县虽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都共同有着黄河根祖文化的独特底蕴和丰厚优势。我们大宁黄河流径21.8公里,黄河仙子祠就坐落在马斗关黄河岸边,有着神奇的故事和传说。说是黄河仙子原是天宫仙女,降生为女娲女儿,在芝麻滩和女娲造人,帮助初生人类发展文明;后又降世体验人间疾苦,回归神坛后赐福人间,人们称为“黄河之主”。大宁巍峨神奇的二郎山与吉县人祖山一脉相连,也有着美丽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又都与黄河仙子、吉县人祖山的女娲、伏羲、壶口景区、永和乾坤湾景区的传说同为一个版本。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充分挖掘黄河的博大内涵,凝练黄河风情、民族精神主题,构建母亲黄河、龙腾黄河、多彩黄河、生态黄河的旅游精品线路,把黄河文化旅游的开发推向一个更高的新台阶。我们多年的期盼终于要实现了,马斗关黄河仙子祠和仙子的优美传说将呈现于世了。我很兴奋,于是,写下如下一首诗:
    
   马斗关黄河仙子祠
    
   北屈马头关,
   庙祠半壁悬。
   仙子名远播,
   创世下尘凡;
   亲尝人间苦
   赐福万壑间。
   黄河流日夜,
   秦晋亿万年。
   注:马斗关亦名马头关
    
   返回的第二天,张九锁会长立即进行研究,召开编辑人员会议。我们都急切地期盼着《黄河文化》一书早日付梓,更急切地期盼着黄河文化旅游的早日开发。
   望窗外,山上的积雪正在融化,美丽的春天正在跚跚而来。
    
    

共 44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河文化采风记》一文,详实地向读者介绍了临汾西山沿黄各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阅读文章,就好像在观赏一部纪录片,随着作者的探赜索隐,挖掘着有关九曲黄河的历史文化。而同时,作者也介绍了沿黄各县的发展状况和地域特色,行文中,对今日沿黄各县的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着浓浓的赞誉之情。而在行文中,先是介绍地域文化,然后写所到各县的见闻以及座谈情形,最后赋诗抒情,结构清晰。行文中,作者的那种自豪之情流于笔端,而对黄河文化能够被更多人所熟知也充满了信心。文字的作用不仅在于抒写生活,抒发情感,更在于一种文化的传承,这篇文章做到了。推荐欣赏。【山水神韵编辑:孔夫子门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孔夫子门生        2018-01-28 07:49:06
  对我这样的一个出外旅游甚少的人来说,此文激发了我想出外旅游,探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