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赏析】被纯粹覆盖的世界

精品 【赏析】被纯粹覆盖的世界 ——浅探著名诗人翟营文诗集《背靠亲人和万物》


作者:媛婕嫣 布衣,23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20发表时间:2018-01-28 21:53:00

抛开谎言/旧日时光尽显真诚/朴素的草木贴近尘世/它们的内心有新鲜的味道/让风暴停止/让狂热停止/在安静中延展向往。
   ——翟营文
  
   这个世界一半是火一半是水,神与国王皆有痛苦的秘密,追求美好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怎奈人心浮躁、叠烟架翠。在尘世盘根错节的丛林中游历,似乎再难找到真正崇尚纯粹的人,而把纯粹和转化体验带到诗意表达中的诗人,则更是凤毛麟角。况且当下诗歌界上行下效、改头换面、无所不至,若要才高行洁、纯一不杂于诗群中被一眼认出,就要在表现手法与语境上超出其他常态诗人。否则,即便勒兵列阵,也只是花拳绣脚、空抖诗情,最终被淹没在滚滚的诗海中。
   “伟大的艺术不是刀枪,它出于善,趋向于纯粹。”——西川
   有没有这样一本诗集?既可以始出于善、趋向于纯粹,又能将情怀紧偎天下苍生。从一朵花开始,从一粒尘埃的快乐开始,用月亮的宁静照亮尘土,用广阔的温润敲响钟声。既能集合善良、勇敢、正义、无所畏惧,又能全然展现一个被纯粹覆盖的世界。
   《背靠亲人和万物》,正是这样一本集以上能量为一身的诗集。
   翟营文是这本诗集的缔造者。他是一名深藏若虚的“60”后著名诗人,也是把纯粹与转化体验完全融入到诗内的其中一位。属凤毛麟角之人。诗集是他手执素笔、沾着月光抒写的倾情之作。在这本诗集里你可以看到,岁月交杯换盏,他将睡在内心深处的风景看个通透。优秀品质一经推出,所有尘沙皆成了种子,黄羊被鲜花唤醒,笔下的叶片一路高歌,气场斐然。
   翟营文的诗饱含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既有王者的高傲及风范,又有本色的帅劲与纯熟。他用晴日幻想的延伸将心中模拟的星星摆放齐全,即使思想波涛深邃、尘世纷纭无常,他的诗句依然会向着一种纯正、纯粹、单一的没有杂质,或尽量减少杂质的风向标推进。世界总有焚不尽的糟粕及炭渣,而诗人翟营文,却只想慈悲以待。
   他于《写在前面》一诗中说道,“如果我是雨滴/也仅仅是为了照出你深藏的无数个内心/如果我是夜晚,就安静地睡在你的边上/把河流铺在身下/让你的另一只脚刚好踩在岸上/如果是一棵小树/请允许我走在前面/为你小小的善良指路/更多的时候我是另一棵小草/时光中爱上你的寂静/在盛大的谦卑中渐渐安静下来。”
   诗人选择将这首诗作为前言,建构立意已非常明显。他的精深之处是用第一人称的“我”代表他的诗集,用《写在前面》这句话为诗命名。“我”既有亲切的成分,又有几分诚挚的纯粹。不但可与读者迅速拉近距离,还可以一种自然的吐露扩散诗意、娓娓陈述心声。寓意深刻且不易察觉。中心思想只是希望自己的诗集能够真正做到沙上有痕,风中有音,光中有暖,切切实实送给人们一抹光亮、一份喂养、一个救赎。
   如果诗集是雨滴,它可以用它的清澈映出人类内心深藏的部分,或是一些不为人知无法自救的情绪波动。他用一种融进自我的方式进行烘托,把诗集比作夜晚,表达的信息只是为了一个安静的陪伴。天空是一面镜子,照见所有世子的心。那些人好像一群急待喂饱精神的受惠者,而赋予者只是希望诗集能够就此覆住那些日夜流淌不息的灰浊思想。他为那些受惠者提供了一个可栖可居、可过滤可净化、可以遇见更好自己的清朗之书,让他们一只脚借力上岸,就此停止沉沦。他希望他们能够牢牢握紧阳光,在幸福与感伤中沉下心境,体味诗集所传递的温暖与美妙。
   如果诗集是一棵小树。它希望腹中那些充满睿智的诗行能够率先走在前列,并以一个异于常人的透彻者燃起一盏灯,照亮那些已黑下来的前方。即使只是达成心灵上的一个契合、一份填充也好。他不是兜售真理的哲学家,更不是站在道德和情感高地上不断强化结果的思想绑架者。他只是想用自己纯银的姿态、澄明内敛的情感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借以感染身边更多的人。他将诗集中潜在的精神内核和盘托出,把施与比接受更快乐的真谛告诉受惠者。只要每人都献出一点微薄的爱,即便方向不同,心思不同,但至少彼此间有了交集。虽然擦肩的表情依旧匆匆,可那份感觉已足够令他的心得以踏实下来。所以最后他才会将诗集比作另一棵小草,他希望在更多的时光中赎回尘世的寂静,用湖水般的性灵让某些喧嚣停止,让心中的私念停止,让自己的身躯逐渐矮下去,在一片纯洁的凝视中,看生命里黄金般的执着平静收尾一场诗情盛大的谦卑,从此凡尘静如止水。
   这首诗中,诗人很明显运用了独特的比喻,他将平淡冲实的语境缓缓表述,然后铺排出一个深邃、明朗的寓意。整首诗读起来自然通畅、感情细腻且饱满,同时又意蕴精深,充满阳光。他将诗中内核所折射的可信力与说服性浸着自然的虔诚与回音各自安好,又将一种难以觉察、悄悄潜入的精神游丝沿着一条鲜明的个性线伸展如扇,用人性唯乐原则以带动周围更多舍我其谁的情绪,然后融合同一种意象及独有的言说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得不说,翟营文的诗技与格调可谓平中见奇、游刃有余、纯熟完美、堪称典范。他擅长在引导与责任的寻味中将诗艺的描述缓缓渗透且不着痕迹。若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无论如何也难酬初心。
   读翟营文的诗,眼前总是会不由自主呈现出一幅画面,他从一九八八年开始诗歌创作,且多次获得全国级别的诗歌奖项。他的诗水乳交融、唯美、清癯,浸着淡淡的忧伤。诗风一度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套用散文名家张晓风的一段话来形容他的诗最恰当不过,“没有太多绚丽的春花、没有太多漂浮的夏云、没有喧哗、没有旋转的五彩,只有一片安静纯朴的白色,只有成熟生命的深沉与严肃,只有梦,像一片枫叶那样热切殷实的梦。”只要用心在听,你会听到纯粹的声音从那些分行断句中悠悠飞跃出来,然后打着璇儿结出精美的花朵抒写深刻的晴日。
   翟营文的诗仿佛有种秋天的静美之感,即便偶有萧瑟,也不会引起沉闷。一读再读,还是意犹未尽。
   他的诗与命运结伴同行,挤在人声嘈杂的尘世,淡看浮云,以宽容擦拭尘灰。时光柔软的醒着,不尖锐也不迷茫,他只愿坚守心中那份白色的孤独。
   他在《幸福就是秋天里的那抹金黄》一诗中写道,“秋霜覆盖/大地空下来/蛙声的赞美渐渐隐退/时间会变凉/铁一样坚硬/可我依然会热爱/热爱伤痕累累的大地/热爱黄昏里每一个人/热爱他们默不作声的样子/热爱迟来的阳光/热爱成熟和枯萎/学会在一无所有中思考未来/油菜花是最后一抹金黄/是最后的汹涌和歌唱/他们轻而易举就淹没了孤寂和骄傲/我喜欢他们肆无忌惮的可爱/这是谁点的火把/照亮秋天的单调/庄重而得体/山河被最后的激情感染/列队整齐/加入到无边的雄壮之中。”
   诗人在这首诗中,用秋霜覆盖隐喻成尘世的繁华落尽,当周围一下变得冷清起来,往日里那些讨好的恭维之辞在现实映照下开始逐渐萎缩。世态炎凉,仿佛连时间都流露出冷寒,如铁一般坚硬。生命的现场残酷凉薄。然而即便如此,诗人的表现依旧宏大、热情,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即使大地伤痕累累、黄昏里的人默不作声、阳光总是姗姗来迟,以及亲眼目睹客观存在的盛放与凋零,他也照旧可以挺起腰身眼望前方,在一无所有中思考未来,在艰难时刻为自己高歌一曲。因为他始终相信,百步之内,必有芳香。他在心中架起一座希望的彩虹,以不可抑制的力量,开垦尘世灰头土脸的荒芜。哪怕只是一缕空气,在诗人乐观的眼中都会迸发出生命的奇迹。
   所以,当诗人看到油菜花的那抹金黄,他心中动力的情绪立即澎湃起来,鲜活的激流轻而易举淹没了之前所有的孤寂和骄傲,也覆盖了那些隐在现实里无法丈量的阴霾。他将油菜花意象成可以照亮秋天单调的火把。在他看来,那抹庄重而得体的可爱,似乎来得有些肆无忌惮,却能调动山河最后的激情。活在五光十色的尘世,没有理由不沾上一点缤纷。那些随风起舞的油菜花全部精神向上列队整齐,以可贵的存在,加入到无边的雄壮之中。
   诗人的幸福似乎很简单。简单到只是秋天里的那抹金黄,只是随遇而安修篱种菊的那份纯粹。他觉得,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就可以在森林里开出一条路,只要有强大的内心,就可攻无不克应付一切。路是荒了点,但又有什么关系?我们终归会到达罗马。
   他在诗中的寓意,折射出泰戈尔的话,“世上的事,最好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若扔掉所有的昨天,脚步也就轻盈了。”满满的正能量,十足的乐观主义。他甚至可以深爱一只鸟的呼吸,在它温热与感恩的胸膛里,聆听世界的核心与实质。
   翟营文的诗,常以长句式表达为主题风格,然后层层递推、立言立行,最后剔除脱节和断裂一气呵成。他在技巧上善于衔接韵律上的节奏起伏,摒弃那些刻意的雕琢痕迹,语言精美洋气不空洞。既不失酣畅淋漓的宣快感,又不乏有种沉潜的忧伤隐隐可见。他没有直接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也没有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他的表现张力可以直指尘世或内心,由平缓过度到身不由己的沉入,最后赋予力量意气而出。他将皱巴巴的世界用他充盈的热情熨帖平整,在诗行的指向中涌荡激情,深入浅出毫无迷混之意,莫名的力量充斥全身。这就是他诗魂艺术的精妙所在,也是至今无人成功效仿的始末根由。
   “翟营文的诗感染力量不可拒绝,具有的土地情怀气场及表现意象常会给读者造成一种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力度。他的诗主题含义广博而深刻,豁达而明晰;有痛感,但不悲观,有理想,但不渺茫!”辽宁省作协创研部的宁珍志如是说。
   他的诗,清雅隔尘、正义浩然,既有他身形的气质,也有内在的秉持。他用一种绝对的专注摆脱刻意的抒情,然后怀揣一颗草木之心,跟在风的后面。一些道路血管慢慢打开,思想的河流变得强大。在一番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中阻止精神的沉陷。似乎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了,他在生活中寻找诗意,在夜晚的平静中感叹人世的冷暖与悲欢,当诵经声潮水般涌起,一朵花便突然绽放了。
   诗歌是我们理解自身的一种方式,从中可以懂得活着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马克•斯特兰德
   他在《摒弃空洞的词汇》中这样写道,“在说出祖国之前/我摒弃所有空洞的词汇/也绝口不提疾苦和风雨/我只说野蔷薇怒放的清晨/只说月亮剪出美丽的影子/我也自愿放弃饱满和果实/放弃已经成熟的一切/但我不放弃流年、风中的芦苇和苍白的头发/不放弃中年的尴尬和迟疑/缓缓到来/点起灯笼/喂饱马匹/不在意花开花落/只在意忠贞的坚守/在说出祖国之前/我还要说出天气和炊烟/说出水穷处的茂密/说出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就像摒弃虚伪的情感、空洞的词汇/我只愿与世界交换呼吸/把你的荒芜给我/我们曲终人不散。”
   或许与他的职业有关。他是一名刑警队的工作人员,在说出祖国之前,他已不可避免透出些许的军人气质。祖国在他心中神圣不可侵犯,可他却不愿意将那些高大上的词汇挂在嘴边。他喜欢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那些辞藻在他看来如同无病呻吟,只是停留在表象层面上的浮泛之言。他将经历的疾苦和风雨悄悄隐匿,尽量不去触碰生命中那些所谓的敏感。为了提供伤口愈合的土壤,他只说野蔷薇怒放的清晨,只说月亮剪出美丽的影子。这样的情境让他的灵魂产生出快乐的成分,由此过滤掉某些纠结。他在时空的转换中,甘愿放弃那些既定的完满与美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生命最真实的部分,即使存留一点星光,也不会轻言放弃流年。那些流逝的岁月有他走过的颜色,令他在群峰之上收纳传说。他是天空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放弃风中的芦苇和苍白的头发,他可以从容面对中年的尴尬和迟疑,在一切缓缓到来之时,点起诗歌的灯笼,喂饱体内的精神之马积蓄力量。从此不再在意花开花落,不再在意荣辱得失,只在意心中存留的那份坚守。大有一副“若我会发光,就不害怕黑暗。若我足够美好,一切恐惧就会烟消云散”之势。
   在说起祖国之前,他还要说出天气和炊烟,说出水穷处的茂密,说出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他要用他诗的质朴说出一切,粮食才是最终的结果,在温度中感受寻常烟火。哀喜交并,不必手足无措。即使山穷水尽,也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蓊郁之际。他把梨花和不相识的孩子暗喻成春天的希望,思维导出画面,一切真实从反馈的曲线中淘汰虚假情感和空洞词汇。诗在走,心不变。他只愿于世界交换呼吸,用上帝的特质将人间的荒芜尽收心底,一曲终了不会结束。句号代表完结,逗号代表持续的生命。这个小蝌蚪是跳跃的音符,是圣灵果实的一部分。天还在,云朵徘徊;音乐停止,他依旧于原地等待。
   饱满的语言,冲高的情绪,仿佛在强调一个说不出的痛处。夜晚很薄,风把他的心吹的洁净无比。当杂念掏空,满山的颜色渐渐归隐,他的脚印踩在黄河边,无论发生过什么,他与这个世界都终将是朋友。
   这首诗,言语风格恢弘大气,如同宣泄一场盛宴,且情感内核和质地没有过多的彩饰,却在自我抒发中成功攫获了元素的丰满。他在延续以往风格中深刻了硬朗的主题,令主导意象至情至性深于常人,言语力量可见一斑。

共 682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诗评文章,写出的是浓浓的诗意美。文章毫不掩饰作者对翟营文诗集《背靠亲人和万物》的喜爱之情,采用了激情洋溢的语言,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文章具体从诗歌的语言、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采用列举解读的方式,赏析了诗集中的作品,用诗意的语言把这些作品的意境和主题美生动地揭示了出来。【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80129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8-01-28 22:47:39
  这篇文章赏析中的激情,是感人的,也值得我们思考,怎样写赏析文章。谢谢老师,辛苦了!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媛婕嫣        2018-01-29 10:20:15
  感谢编辑老师的精彩点评,编辑辛苦,敬茶!
2 楼        文友:琳璃        2018-02-07 18:17:32
  整篇作品,作者站在诗人的高度上以诗人的纯粹姿态来解读著名诗人翟营文的诗篇,近似于完美的佳作,欣赏学习了,问候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我骄傲我是江山人,我自豪我是江山签约作者。用余生来耕耘江山守护江山此乃使命所归。
回复2 楼        文友:媛婕嫣        2018-03-25 13:08:33
  谢谢文友的鼓励与支持!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