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山多娇】我学会做饭啦!(随笔)

精品 【江山多娇】我学会做饭啦!(随笔)


作者:孙巨才 进士,6608.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3发表时间:2018-01-30 07:17:18
摘要:做饭菜与写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准备原料就像谋篇布局,原料搭配就像遣词造句,各种烹调手段就像写作技巧,各道工序就像文章段落,各种调料就像标点符号。文章讲究的是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五个方面,菜品讲究的是颜色、香气、味道、形状、营养(色香味形养)五个方面,两者表面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治国如烹小鲜,治家也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谁若是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谁就不会取得优异的业绩。

【江山多娇】我学会做饭啦!(随笔) 我学会做饭啦!我的老婆子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破天荒的喜讯,霎时间传遍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姐姐也在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个难以置信的好消息。在俺家里,更是像中国第一次爆炸原子弹那样惊天动地。哼!不就是做个饭嘛,小事一桩,还值得扯旗放炮,到处吹嘘?嗨,你若是知道了我过去学做饭的非凡历史,你就也会感到我现在应该是多么地了不起。
   我学做饭的经历曲折漫长,洋相百出,说出来能叫人笑破肚皮。
   我的父亲去世早,哥、姐很小就远去陕西铜川谋生。俺家就留下母亲和我,孤儿寡母在家中苦熬穷日子。母亲对我从小就特别娇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把我当成了家里的小皇帝。我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
   我的童年里的一天,母亲用细细的竹竿拉着一位瞎子来到俺家给我算命。算命先生把我的生辰八字扳着手指头反复掐算了好几遍,然后惊呼:“贵不可言!贵不可言!”说罢就要离去。母亲拉住先生不让走,又把家中仅有的两元钱呈送给先生之后,先生才慷慨激昂地言道:“反正我眼睛也瞎罢了,也不怕泄露天机再瞎一回,我就实话实说吧。这个孩子可不是一般人哪!天格富贵,地格圆满,人格发达,总格平安。有诗为证——远离庖厨衣食到,早入簧门姓氏标;金榜题名登甲第,蓝衫脱去换红袍。”母亲非常高兴地细问究竟。先生讲道:“孟子云,君子远庖厨。你这孩子是君子,长大后是要当官的,一定要远离厨房,不然就会影响他以后的官运。”
   其实,孟子所谓的“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要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字面意思是指:君子应该远离杀生做饭的地方。还有一种意思:在庖厨里忙活的人不应该是君子。因为厨师大多是屠夫,要杀鸡杀鸭的,不是文明人应该做的。君子应该衣冠楚楚,面含情眼含笑,手里拿的是书,嘴里说的是四书五经。
   瞎子没有文化,牵强附会;母亲更没文化,人云亦云。母亲对瞎子的话深信不疑。从此以后,母亲就叫我一心一意专门读书,严禁我进入俺家的厨房了。我别说做饭了,就连进入厨房端一碗饭也不被允许。
   我少年时有个逆反心理,妈妈越是不让我进入厨房,我越是盼望着能进入厨房。有一天,我终于等来了大好机会。我在家写完做业,肚子饿得咕咕叫了。怎么办呢?妈妈去走亲戚没有回来,我就抓紧时间进了厨房。头一回做饭的那股高兴劲儿,那手忙脚乱的样子就别提了。可能是过于激动吧,坐上锅忘了捅开火。我急忙稳住神,端下锅,用铁火柱捅开了烧散煤的煤火,把玉米芯放进了两个,又是吹,又是煽,好容易才把煤火弄旺了,这下我可要大展身手了!我先学着妈妈舀了米倒进大碗里,然后用水把米淘了一次。接着我把适量的冷水倒进了锅里,一切准备就绪,剩下的时间就是等。我坐在板凳上,望着淡蓝色的火苗。水烧开了,我把米倒了进去,盖上锅盖,坐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就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我一看书就进入了知识的海洋,书中的内容太精彩了,以致我没有闻到米糊味,等我想起还在做饭时,锅里的米饭几乎大部烧焦了。这可怎么好呀,只好对付着吃吧,要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呀。
   有饭没菜怎么吃?对,我得再做菜。我刚洗好菜,见煤火上来了,就连忙坐上大勺,倒上油,又回身去切菜,可切菜时,我笨手笨脚地把手切破了,鲜血都流到了案板上。等油热了,我才发现葱还没有剥,又连忙剥葱切葱花。忽然,“轰”的一声,这沉闷的响声把我吓了一跳。我回头一看,大事不好,大勺里的油燃烧起来了,火焰一窜房顶高,差点就要把整个厨房烧着了,一股难闻的油味呛得我直咳嗽。我慌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愣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恰巧这时,妈妈回来了,一下子冲上前去,拿起锅盖就把大勺盖上了。我一看急了,大喊:“不要盖,锅盖会烧掉的!”伸手就去掀锅盖。锅盖打开了,我吃惊地看着眼前出现的奇迹:火熄灭了,大勺里的油不见了,一层黑黑的煳巴紧紧地粘在勺底上。妈妈吓得瘫坐在地上边哭边喊:“我的老天爷呀,我的小祖宗,算卦就严禁你进厨房,你偏不听,烧掉房是小事,你若有个三长两短,叫恁妈我可该咋过呀!啊啊啊……”我跪在地上搂住妈妈:“妈呀,你别哭了,我以后再也不进厨房了。”
   我1969年当了兵,离开了妈妈的管束。部队是一个大学校,不学做饭的战士基本上没有,这下子我可该学会做饭了吧。谁知道,神使鬼差,我却与做饭越离越远。
   我是1966年初中毕业,在当时的军营里,也算是高学历了。在我们战斗连队里,老连长是多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知道什么样的人才可能不怕死。他对孤儿出身的、没文化的、脑筋直的、脾气暴的人特别看重;对家庭富的、文化高的、脑筋活的、脾气软的人特别提防。他对于前一类人提拔重用,连部选拔文书,几个学历高的、文笔出众的、字写得好的战士跃跃欲试,而老连长却一锤定音:“文化高的脑子活,打起仗来容易往后跑;挑一个只要会写人名的直性子当文书就中。”老连长对于后一类人主张加强吃苦锻炼,认为只有不怕苦才有不怕死的可能,他把文化高的优先安排做饭、喂猪等苦差事。本来安排我去炊事班做饭,但老连长觉得我很实在,还靠得住,就又中途改了决定,我就是这样失去了学会做饭的大好机会。
   连队实行厨房值班制度。每一个战士都要轮流到厨房值一天班,对给养员每天买来的肉蛋蔬菜都要过秤核实,与条据对照。到开饭时负责分发菜肴,以保证对全连每一个人都做到公平合理。其余时间,就是一边监管、一边和炊事员一起做饭。按理说我也应该在厨房值班过程中学会做饭,但我因为文笔出众,经常抽出来去写这写那,没有在厨房值过一天班。
   每逢星期天,连里都要吃饺子,一年四季,毫无例外,无论什么蔬菜,我们都做过饺子馅。炊事班只派一人烧火,其余人全部休息。各班自己剁菜调馅、和面擀皮、人人包饺子。按说我也应该学会包饺子了吧,其实不然,我根本沾不上边。先前,老班长在家就是厨师,几个老兵一个比一个逞能,不让我这个新兵蛋子靠近,光让我端端送送。到后来,我成了班长,班里有两个战士祖传开饭店,厨艺精湛,互不服气,你争我抢,都想出尽风头,根本不让我这个班长去插手。因此,我当了六年兵,连个包饺子也没有学得成。
   我转业回家后,又被母亲严格地控制起来了。她老人家还牢牢记着算命先生的话,生怕我出事,更怕影响了我的官运,毁坏了我的前程,她严禁我踏进厨房。我有时候看到母亲做饭很累,就再三要求前去帮帮她。母亲却深情地对我说:“百岁有娘百岁娇,三岁无娘像根草。你是娘的心中宝,你能听娘的话,不进厨房,能吃娘给你做的饭,就是对娘的最大孝顺。”我鼻子一酸,眼泪哗哗地直往下流。
   我为了减少母亲的辛劳,就尽量到单位的伙房就餐。到了开饭时间,打碗里就端,端起来就吃,一吃完就走,没有做饭的辛苦,只有吃饭的幸福。因为我有童年时算卦的忌讳、少年时做饭的阴影、青年时做饭的无能,所以我尽量扬长避短,在工作上出类拔萃,在写作上力求上进,在吃饭上要求极低。我曾经差点被饿死,经历过长期的苦难生活,深知有时候一粒米也能救活一个人,因此对饭菜格外珍惜,从小就养成了舔净饭碗的习惯。年轻人总嫌单位大伙房的饭菜不好吃,我只要能吃上热馍热汤热菜,就觉得顿顿都是在过新年。只要不让我做饭,谁做饭好赖我都不嫌。大师傅们都把我宣扬成了就餐者的光辉榜样。正因为我没学会做饭,对做饭的艰难感受最深,所以我对专门做饭的人特别敬重,处处替师傅们说话,大师傅们也都把我当成了他们的自己人。
   我那八十三岁的老娘下世后,亲我疼我的无私母爱离我远远而去。我的妻子整天吵闹着要我学会做饭,想给她也减轻一点负担。我瞪起了眼睛说:“媳妇,媳妇,就是做饭洗衣服。你若不想给我做饭,就不要当我的媳妇!”就这样,不管老婆本职工作再忙,她在工作之余还得起早得晚,给一家老小做饭,我仍然当我的甩手掌柜,啥也不管。就这,我还不知在暗地里委屈地哭过多少回。我认为,我的母爱是无私的,是不要回报的,是单方面给予的,生怕我受委屈;而我的妻爱是有私的,是要回报的,是要求双方面互利的,生怕她自己受委屈。我越比较越为失去的母爱而感到无限悲痛,在我的私密空间书房里,我敬奉着母亲的巨幅黑白照片,只要一想到“做饭”这个词,我的眼泪就会在母亲像前不由自主地流个不停。
   我退休在家后,同样退休的老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前些年还能兴致勃勃地管做全家十口人的饭菜。在两个儿子都分门另过远离老巢后,去年还勉勉强强能做成我们老两口的饭菜。到了今年,她因为身患多种疾病,有时候连两个人的饭菜也做不动了。有一天夜里,老两口躺在床上谈起了私密话题。老婆泪流满面地对我说:“谁也指靠不上了,你快学做饭吧,我若走了,你不会做饭,日子该咋过呀!”我宽慰她说:“为了你的健康长寿,我绝对不敢学做饭。你想想,正因为我不会做饭,老天爷可怜我吃不上,就会留下你给我陪伴做饭;若是我不顾你的健康长寿,立即学会了做饭,老天爷就不再可怜我了,很快把你叫走了,我的日子以后可该咋过呀!”老婆子听了我的歪理斜说,知道她苦劝无效,我还是没有学做饭的任何打算,还是一个心眼往写作上用劲儿,倒弄得她哭笑不得,再没了言语。
   从此以后,若是老婆能够起床做饭,我就闲心不操,专心写作。若是老婆起了床不能做饭,我就开起我的豪华老年代步车,带着她到外面尽量买好的去吃。若是老婆躺床不起,我就不惜花钱,到处寻买最好吃的带来给老婆吃。我认准一条,我放着钱干什么?只要能够花钱买饭吃,我就坚决不去学做饭。老婆领教了我的顽固态度,对我的学做饭失去了任何希望,她也没料到还会有什么峰回路转。
   2018年1月22日晚上八点钟,我正在电脑上欣赏江山文学网丁香社团的副社长乐歌的散文《乐氏啤酒鸭——感悟生活,做菜如人生》,看到了有趣之处,不由得笑出了高声。老婆闻声而来,悄悄地站在了我的身后,也想探讨一下我为什么发了神经。当她看了文章后,不禁对我啧啧称赞说:“你看人家乐歌,写的都是实用的东西,叫人看了就会做。不像你写的那些空洞文章,不顶吃,不顶喝,叫人看了没啥用处。你看乐歌的文章干啥?你又不学做啤酒鸭!乐歌的老婆和女儿可就享大福了,唉,咱咋没有这么好的命唻”。老婆走了,但她留下的话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我读着文中“人生如做菜,做菜如人生。生活要有艺术,快乐自己,感染别人,方能品出生活中最美的滋味。一个整天忙忙碌碌、不能静下心来做一道菜的人,在他的人生里是有缺憾的”等等连珠妙语时,不由得进入了无边的思索。是呀,我也不比乐歌少点什么,乐歌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呢?我为什么不能也过个没有缺憾的人生呢?我的不学做饭的思想就开始松动了。
   我对着母亲像撒娇地请示:“妈呀,儿已经退休了,不再当官了,也不怕影响官运了,你就允许儿开始学做饭吧!”
   第二天上午,大雪纷飞,地冻路滑。老婆不知是真病还是假病,反正是躺在床上就是不起。我打算开车去买早餐,还没有上车,就被滑倒摔了个仰八叉。我不敢再开车外出了,就把昨晚上的思维过程又捋了一遍,心里豁然开朗了,一通百通,我下定了学做饭的决心,就义无反顾地进入了我家的厨房。
   我在电磁炉上放好锅,添上两碗半的冷水,将一小勺小米放入了锅里,盖上锅盖,按下开关,就静等着熬成小米稀饭。谁知等了半个小时也毫无动静。我暗暗请来一个小姑娘现场指导,原来是我只按了开关而没有按下功能键所致,让我虚惊了一场。我牢记少年时尝试做饭所留下的教训,两只眼紧盯着锅里翻滚的米汤,不断地尝了又尝,总算是不溢不糊,把小米稀饭做好了。我接着做菜,在炒菜小锅里倒上了油。我心里有阴影,害怕起火,不等油热就把菜放了进去,然后不停地用铲子翻动,生怕炒糊了。后来又觉得干着急炒不熟,就添进水煮了起来。我尝了又尝,菜总算是煮熟了。我加上了盐,也算是做好了菜。我觉得比写了一篇妙文还有成就感,就乐滋滋地将自制的饭菜端到了老婆的床前。老婆慌忙接过饭菜,激动得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我问老婆:做的咋样?老婆回答道:对于她来说,这是普天下最美味的饭菜了。
   凡事开头难,有了好开头,以后不再难。我真心愿学,老婆真心愿教。俗话说:“要想会,得跟师傅睡。”我白天跟老婆厨房实践,晚上躺在床上也跟师傅老婆学理论、学秘诀,没有几天,我就基本上学会了做一般的饭菜。我做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第一个正式菜是酸辣土豆丝。酸辣土豆丝可以说是最多见的家常菜,用料简单,易学易做,而且营养丰富,清脆爽口,我老婆最爱吃。我的原料准备是除了土豆,还有几粒花椒,葱、姜、蒜、干辣椒适量,白醋、白糖、食盐、鸡精少许。我把葱、姜切成丝,大蒜切成片备用,干辣椒切丝泡水,这样可以防止炒制时糊锅。我拿刀给土豆脱了“衣服”,又给土豆洗了个澡,接下来是切土豆丝,然后把切完的土豆丝放到盛满清水的盆里泡着,去除土豆中的部分淀粉可以使口感更加清脆,浸泡一会滤水备用。锅里烧开水,土豆丝下锅焯水,开锅后四十秒左右捞出,控水。热锅凉油下入花椒,小火慢炸,炸香后捞出花椒粒,加入干椒丝、姜丝、葱丝、大蒜片煸炒爆香。然后下入土豆丝一起翻炒,翻炒均匀后烹入一勺白醋,这样可以使菜更加出味。爆炒过程中根据个人的口味轻重加放了盐,再加适量的鸡精、白糖,充分翻炒均匀后出锅即可。酸辣土豆丝五味俱全,饱含着我学做饭全部经历的酸甜苦辣咸,散发出了扑鼻的香气,整个厨房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实践证明,做饭菜并不比写文章困难,我能学会写好文章,也就还能学会做好饭菜。做饭菜与写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准备原料就像谋篇布局,原料搭配就像遣词造句,各种烹调手段就像写作技巧,各道工序就像文章段落,各种调料就像标点符号。文章讲究的是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五个方面,菜品讲究的是颜色、香气、味道、形状、营养(色香味形养)五个方面,两者表面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
   在老婆的亲切指导下,我现在熬的米汤、蒸的米饭、烙的油馍、做的面条,都已审查合格;我炒的醋溜白菜、肉丝胡萝卜、鸡蛋西红柿和炖的排骨也得到了老婆的好评。我听着老婆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我决心继续努力,争取把饭菜做的更加可口、更加好吃。劳动创造了快乐,做饭带来了幸福。目前,我正在严格按照乐歌战友的菜谱和诀窍试验制作乐氏啤酒鸭,一旦试验成功,我就要大请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共享,也让大家来共同庆贺我学会做饭的辉煌胜利!
   东汉时,薛勤批评名臣陈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警示人们凡事都要从小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干好大事。我现在也认识到了,若连为维持自己生存的做饭小事都不屑去干,那还能干成什么大事?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伊尹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说道:“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顿觉相见恨晚,当即任命伊尹为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迅速壮大。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
   我通过学做饭菜也充分认识到:治国如烹小鲜,治家也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谁若是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谁就不会取得优异的业绩。

共 618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现如今男人进厨房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份爱心,收获多多,因此家务要共同来承担。特别是男人做饭,比女人更别有风味,这可能跟男人的血气方刚有关系。做饭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能为家人做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作者认为,做饭菜与写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准备原料就像谋篇布局,原料搭配就像遣词造句,各种烹调手段就像写作技巧,各道工序就像文章段落,各种调料就像标点符号。文章讲究的是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五个方面,菜品讲究的是颜色、香气、味道、形状、营养,五个方面,两者表面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治国如烹小鲜,治家也是如此,人生更是如此。谁若是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谁就不会取得优异的业绩。一篇因自己学会做饭领悟出的人生道理,给人思考,更是一份对家人,对妻子的一份爱心付出。并总结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人生经验。凡事都要从小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干好大事。做饭做菜,小火慢功,与写文章同出一辙,很深刻的比喻。是一篇佳作!推荐共赏!【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80206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1-30 07:58:08
  丁香花即将辉宏盛放,加油丁香家人,加油气质高雅,能干的,团结家人的娇娇社长!
回复11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02:11
  丁香社团花似锦,娇娇就是领路人。丁香人人加油干,团结奋斗满园春。
12 楼        文友:林易峰        2018-01-30 07:59:16
  人生就是课堂,无论做什么,首先要做好自己,把人字写好,问好孙老师。
回复12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04:46
  我现在也认识到了,若连为维持自己生存的做饭小事都不屑去干,那还能干成什么大事?
13 楼        文友:樱雪        2018-01-30 08:17:49
  做饭,平平常常,但很多男人依然不会,文章以学习做饭的过程为线索,通过回味少年往事以及部队中的经历,以及退休后的一些事,详细描写了学习做饭的过程,并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非常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10:08
  樱雪跟评道理深,明明白白我的心,心有灵犀一点通,人生难得遇知音。
回复1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33:20
  做饭菜与写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准备原料就像谋篇布局,原料搭配就像遣词造句,各种烹调手段就像写作技巧,各道工序就像文章段落,各种调料就像标点符号。文章讲究的是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五个方面,菜品讲究的是颜色、香气、味道、形状、营养(色香味形养)五个方面,两者表面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
回复1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7:35:27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饭不做,何以言其它。
   一文不绝,何以说有才。
   一技不成,何以称行家。
14 楼        文友:樱雪        2018-01-30 08:17:55
  做饭,简简单单,可要做好,做到令所有人满意,就有了一定的难度。文章以做饭来象征干大事,只有做好了小事,才能做好大事,哲理很深,值得细细品味。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4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13:32
  东汉时,薛勤批评名臣陈藩:“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警示人们凡事都要从小做起,只有做好小事,才能干好大事。我现在也认识到了,若连为维持自己生存的做饭小事都不屑去干,那还能干成什么大事?
15 楼        文友:樱雪        2018-01-30 08:18:00
  文章从行文上来讲,是比较完美的。尤其是递进关系,处理得很好,哲理渐渐深入,很顺畅,没有任何的磕磕碰碰。末尾寄语,值得深思,拜读学习,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5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0:26:50
  樱雪老师的这个跟帖是很难见到的标准评论,是严格按照要求精心地从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讲评的典范。
   我喜欢这个标准贴!我赞美这个标准贴!
16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09:41:57
  感谢巍巍昆仑老师的跟帖与鼓励,您的话就是我前进的强大动力。
17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09:42:34
  感谢巍巍昆仑老师的跟帖与鼓励,您的话就是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18 楼        文友:乐歌        2018-01-30 12:37:47
  没想到,我还进入老师的大作里,荣幸之至!治大国治小家都一样,不能瞎折腾,这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也是孙老师生活中品出的人生哲理!品读,欣赏。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18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7:12:26
  乐歌战友是我学做饭菜的领路人,我的爱人特别感谢您,我也感谢您。请代问您的爱人与女儿安好!
19 楼        文友:乐歌        2018-01-30 13:16:12
  做饭是一门艺术,菜做好了,你就是艺术家!欢迎丁香的朋友们都学着做饭、炒菜,写做菜感想、品惬意人生,如此岂不乐乎?!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1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7:21:19
  我斗胆提议,当你觉得方便的时候,能否将丁香的文友们集中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开个笔会,交流经验,联络感情,也尝尝您的独门绝技“乐氏啤酒鸭”。
回复19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17:33:1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饭不做,何以言其它。
   一文不绝,何以说有才。
   一技不成,何以称行家。
20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18-01-30 19:54:56
  作品充满生活情趣,又富有哲理。欣赏!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回复2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20:13:24
  感谢柳絮依依老师的鼓励,您的话就是我继续前进的强大推动力量。
回复20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1-30 20:15:35
  做饭菜与写文章其实是一个道理,准备原料就像谋篇布局,原料搭配就像遣词造句,各种烹调手段就像写作技巧,各道工序就像文章段落,各种调料就像标点符号。文章讲究的是思想性、创新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五个方面,菜品讲究的是颜色、香气、味道、形状、营养(色香味形养)五个方面,两者表面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
共 26 条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