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财老汉
聚财老汉今年八十有余,身体尚觉硬朗。自老伴三年前去世,一人独门独院居住。夏天种点西红柿豆角,既可食用,又能观赏。到了冬天,无风无雪,艳阳高照的日子,老人便拿一个木头板凳,坐在大门外向阳的地方,看看狗儿在墙角撒尿,娃子们跑来跑去嬉闹。
村里人都说聚财老汉年轻时一直在外乡做事,积攒了许多钱。更有风言风语传的神乎其乎,说老汉把金条元宝和袁大头银元埋在老宅的某一个角落,谁也不告诉。
说这话的倒也不无道理,聚财和老伴膝下生有两个儿子,都在村里种田。聚财从外乡回到老家时,也就不到五十岁的年龄。当时做的两件事,现在说起来都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头一件,回乡下的当年,好砖好瓦,好木料好油漆,请了邻村上下最好的木匠泥匠油漆匠,村东、村西盖起两处大瓦房。
第二件,前后不过三年,两个儿子娶回两房貌若天仙的媳妇。两个媳妇个头一样高,胖瘦差不多,彩礼都是一万八,这在当时是盖帽的价。更有一样,两人的名字都相似,住在村子东头的老大家叫桃花,住在村子西头的老二家叫杏花。
母亲去世后,老大、老二便多次想让父亲离开老宅,或住东头老大家,或住西头老二家,任他选择。说一次两次,老人不理会,说得多了,老人竟发了火:“这里,是我的窝,哪天死了,你们再把我拉出去。”
两个儿子听了,再不敢在父亲面前提及此事。兄弟俩商量了一个法子,单日老大过来,双日老二过来,照顾一下老人的生活起居。
老大和媳妇桃花实诚,每逢单日,早晨出工之前,先到老宅一趟。夫妻俩也不多言,桃花把饭菜做好,双手端到老公公面前。老大在院里给菜地浇水除草,用斧头剁点柴禾,给水缸里添满水。聚财老人吃饭的时间,桃花洗衣服、换床单,擦桌子抹板凳。老人的饭吃得差不多了,夫妻俩人的活也干完了,不咸不淡地和老人聊几句,双双离开。
老二和老儿媳妇桃花精明,进门时手里便提一个袋子,先把准备拿回自己家里吃的西红柿、豆角摘满,才往屋里走。揭开锅盖看看有什么剩菜剩饭,点火热一下递给老人。
“爸爸,您慢慢吃,我们有事,走了。”杏花说完,头也不回,走了。
聚财老汉走南串北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事没经历过?古语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如今已经活到八十多了,哪能不考虑将来的事,生老病死谁都逃不开。
从窗户里看着儿子媳妇出了大门,聚财老汉从炕头上下来,把院门家门全都关死,这才摸摸索索从贴心的小兜里掏出一把黄铜钥匙,打开地上的朱红躺柜后,稍稍缓了一口气,又把手伸进小兜里,变戏法似的,取出一把更小的钥匙,这次打开的是躺柜里面一个小抽屉。
抽屉里面最上是一沓照片,有彩色的,有黑白的,有他自己的,也有死去的老伴的,还有两人的合影和全家人的合影。聚财老人一张一张地翻看,脸上的表情时晴时阴,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照片下面是几个红布包,聚财老人一只手挨个捏了又捏,然后放在原来的位置,大概不用打开,他也知道里面包着什么。
最后拿在聚财老汉手里的是放在抽屉侧面的一张银行卡,他把卡取出来,压在炕头的褥子下面,再返回到躺柜跟前,一步一步给抽屉和柜子上了锁。
第二天是单日,如往常一样,老大和媳妇桃花早早地来到了老宅,开始做他们该做的事。
“老大,老大媳妇,停停手里的活,我和你们说句话。”聚财老汉把老大夫妻喊到了身边。
“过两天你表弟的儿子要结婚,我得随个礼。老大,今天抽空给我到银行拿点钱,我琢磨着,怎么也得一千吧。”聚财把手里的卡递给老大。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老大和桃花把钱和卡交到了父亲手里。
“老大啊,卡里的钱还多吗?”聚财老汉用一种奇怪的表情问道。
“爹啊,卡里钱多着呢,一辈子您老都花不完。”桃花抢着开了口。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点点头。
隔天是双日,十点多了,老二和杏花才进了老宅的大门。
“老二,老二媳妇,先不要着急摘豆角,我和你们说句话。”聚财老汉把老二夫妻叫到了身边。
“过两天你表弟的儿子要结婚,我得随个礼。老二,今天抽空给我到银行拿点钱,我琢磨着,怎么也得一千吧。”聚财把手里的卡递给老二。
“爹啊,您孙子又要交学费了,您看能不能借我们点?”杏花说。
“啊,孙子上大学是好事,我知道。”聚财老汉的话答非所问。
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老二和杏花推开大门,直奔聚财老汉面前。
“这是什么卡,总共只有二十五块八,到哪里去取一千块钱?”杏花气呼呼地把卡扔到了聚财老汉面前,走了。
“哼哼!老子我知道只有二十五块八,这是你娘住院那年花剩下的。”聚财老汉关好大门回屋子了。
这一晚,聚财老汉很晚才睡觉,他把麻纸铺在饭桌上,用毛笔在上面写了很多字。至于写了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