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四季的故事】记忆里的四合院(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四季的故事】记忆里的四合院(散文)


作者:一抹斜阳 白丁,3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36发表时间:2018-02-01 11:41:19


   有一些记忆常挂在嘴上,有一些记忆常埋在心里。埋在心里的记忆并非绝口不提,而是时间太久远,与那些渐行渐远的过往隔着厚厚的时光的纱,驻留在心底最深处,虽激不起些许波澜却永远也不会忘记。
   少年时期四合院里的记忆就是那样平淡无奇,但偶尔忆起仍是那么清晰又鲜活,因为,我少年时期成长的里程碑就矗在那里,那里面倾注了许许多多幼稚而真挚的情感。如今,四合院早已被高耸的楼房所占据,四合院里上了岁数的人都已不在,活着的也都成了生命中的过客,在视线以外的世界里继续着各自的生活。
   说起四合院就要从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说起。四合院,顾名思义就是四幢房子合起一个院落,是过去年代比较常见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宅院大都是解放前大户人家的住宅,东西南北四幢青砖房紧凑地围成一个院落,一家几代人也方便住在一起,解放后私有的房产都归了公成了房产房,不同姓氏的公民被分配到公房里居住。当时,我家和邵家同住在西厢房里,说同住是因为三间房每家一间,剩下的一间是两家共用的厨房。邵家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家,男主人因怀才不遇而变得吊儿郎当,高高的个头即便穿得很落魄仍很有范儿,邻居妇女们都私下里叫他花花公子,追根溯源花花公子并不花心,只因为他出自于地主家庭。用现在的话说花花公子就是个富二代,赶上命运不好,刚要享受人生就被改造了,从小就娇生惯养的他不得不进城当了一名化工厂的工人。长相帅气的他在当时大环境驱使下娶了很丑但根正苗红的贫农媳妇,生了四个闺女过着清贫的日子。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整天醉醺醺的说话语无伦次,现在想想他就是以酒买醉不愿意面对苦逼的现实吧?醉也好清醒也罢,家里那些属于男人的活儿仍需要他笨拙地去完成,记得一年秋季,家家户户的男人们都趁着"十一"放假抓紧时间扒炕,这位公子哥抹炕泥的时候先现在地上抹炕边,炕边抹完了就上炕蹲在那儿抹炕里,抹到最后发现没有站脚的地儿了才觉得活儿干反了,然后不得不趴在窗台上抹完了最后一块然后从窗户跳到了外面。抹炕事件从此成了妇女们闲聊时的笑料。
   和我家只有一条窄窄的小道儿相隔的是正房的齐家、陈家和刘家。齐家是干部家庭,男主人齐大姥爷好像是教育科科长,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女主人齐大姥是退休教师,就这样一个书香门第夹杂在普通人堆儿里显得很奇葩,生活方式也和我们这些人家格格不入,他们孤傲清高很少与邻居来往,不大的房间被收拾得格外有情调,引得我们这群孩子经常趁主人不在家时偷偷观看。地位不对等让邻里间的交往必然也出现断层,敬畏与排斥的情结使邻居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尴尬。
   紧挨着齐家的陈家是普通的工人阶层,男主人陈二哥在县粮库工作,整个院子里的人家除了齐家陈家生活条件最好,因为粮库搬运工挣钱较多而且能弄到细粮批条,三顿吃着油饼馒头白米饭真的让人羡慕。陈家小两口为人随和,邻居称二嫂为"老陈家小媳妇",院子里的孩子们私下里也偷偷叫她"老陈家小媳妇"。二嫂热心肠,每每听到我妹妹因为不喜欢吃粗粮而哭闹的时候,二嫂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送来两张油汪汪的烙饼。陈二哥二嫂脾气都不太好,夜晚万籁俱寂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他们吵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就大打出手,然后邻居们都纷纷跑去劝架。
   刘家是正房的把边儿,挨着陈家,老两口儿身体都不太好,刘姥爷退休于针织厂,退休生活平淡而闲适,每次去他家玩儿都能见到他坐在炕上摆弄窗台上长势茂盛的几盆花,其中一盆灯笼花特别漂亮,深紫色倒挂着的小灯笼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刘大姥打我认识她就那样咳嗽,咳起来呼吸也变得不通畅,仿佛肚子里装着一只猫一样呼噜呼噜喘个不停,大姥的闺女小春儿是我的玩伴,她现在在哪里生活,过得怎样都不得而知,我只记得她那时手里总是拿着一个掺了豆面的玉米贴饼子边玩儿边吃,浓浓的香味总是让我禁不住咽口水。
   东厢房的两户人家我都不喜欢,祝家是那种四邻不靠的另类人家,邻里关系非常差,经常是碰面一触即发一场战争,女主人脾气坏得连小孩子都不放过,有一次她惹恼了我姐姐,姐姐得理不让人,小小年纪斗志昂扬,坐在陈家的仓房顶上回击祝家女主人,最后乘胜而归,却遭到母亲的责骂。而刘家跟祝家不同,虽不太随和却识大体,邻里之间很少来往也相安无事,刘家的闺女在电影院工作,每演好电影,邻居买电影票的事儿就全交给她办,保证能买到好的座位而且是第一场。那个年代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很匮乏,听收音机看电影是主要的娱乐项目,每当电影院放映彩色故事片,整个院子里的老老少少都变得格外高兴,一场电影过后接下来的几天里就是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探讨,仿佛自己就是电影故事里的某一个人物。
   西厢房我没见过,听邻居讲也曾有人居住,只是在许多年前忽然倒塌了,倒塌后就再没盖房子,空地儿自然就成了院子里的公共用地,夏季孩子们在那儿玩耍,冬季那里就成了各家倒脏水的场地,脏水越倒越多,以至于冻成很高的冰包,那时候我们都喜欢在冰包上玩儿,全然不顾上面有多脏。
   四合院的记忆很多,院子里的人演绎着那个年代的故事,那里有我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代的记忆,四合院没有了,四合院的故事成为了有头无尾的断章。岁月催促着我们不断前行,终于有一天回头看看,才发现陪伴我们的只有发黄记忆,那些曾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人都被我们遗忘在了某个岔路口。有人说人是孤独的,我说,没错……
  

共 21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这篇四合院读起来特别的让人感触。如今提到四合院,很多年轻人不一定知道了,但是在年长的人记忆中,对四合院印象深刻。什么是四合院呢?正如作者所说,顾名思义就是四幢房子合起一个院落,是过去年代比较常见的建筑风格,这样的宅院大都是解放前大户人家的住宅,东西南北四幢青砖房紧凑地围成一个院落,一家几代人也方便住在一起。因为四合院的特殊居住环境,不同的人家演绎着不同的人生,他们都集中在四合院里精彩纷呈,呈现出人生百态的酸甜苦辣。作者娓娓道来,充满无限质朴的真情,点点滴滴的回忆让人如此感触。四合院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如今它已经淹没在了时光的长河里,但是多少人仍然对那些人那些事无法忘怀,镌刻在了生命中。一篇回顾老时光的佳作,荐阅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2-01 11:43:01
  当年四合院发生的故事永远是那一代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那段时光如此婉约而美好。那种情怀特别质朴,让人难以忘怀。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一抹斜阳        2018-02-01 13:31:18
  四合院里的童年时光充满着童年的乐趣,四合院里的家长理短质朴而纯真,如今,四合院和院子里的人都各奔东西,但回忆永驻心里,不曾忘怀。谢谢老师美评!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8-02-01 11:45:04
  从文章里小编能感受到作者轻轻的问候,当年那些四合院的邻居们,你们还好吗?那些快乐的时光你们还记得吗?欣赏老师真情之作,特别打动人心,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一抹斜阳        2018-02-01 13:32:15
  谢谢老师用心去读!
3 楼        文友:张福洲        2018-02-01 12:11:56
  那个年代,人们的业余生活还很匮乏,听收音机看电影是主要的娱乐项目。一场电影过后,接下来的几天里就是对电影故事情节的探讨……欣赏老师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命运如写作,可以去修改。
回复3 楼        文友:一抹斜阳        2018-02-01 13:35:23
  嗯,物质匮乏但精神是富足的,好怀念无忧的少年时代,怀念那里的人和已经不复存在的四合院。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写好每一篇文章的。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