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多娇】那拉提和巩乃斯河畔的夕阳(散文) ——新疆之旅第九天
十几年前,读过周涛的散文《巩乃斯的马》,非常喜欢,想着有一天,亲眼看一看这稀世珍宝巩乃斯的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汗血宝马,到生长汗血宝马的草原走一走。
一、最美的空中草原——那拉提
2017年平7月19日,早餐后乘车前往那拉提草原。一路经行之处,有河谷草甸松林,空气清新,景色优美。
那拉提草原,就是巩乃斯草原,也叫作“纳喇特”,是东起吐鲁番,经托克逊、阿拉沟、巴伦台、巴音布鲁克、那拉提、巩乃斯、伊犁、西至中亚的丝绸之路中线“天山道”上的一个重要山口,现在称做那拉提达坂。《西域同文志》记载:“纳喇特达巴,维语,日色照临之谓。雪山深邃,得见日色,故名。”横亘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之北的南天山支脉那拉提山和新源县境内极东的那拉提镇,都因为此山口而得名。这里是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一路向东,到达那拉提时,已经是中午了,找到住的地方,吃过午饭,我们前往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车子只能停在游客中心,乘坐小电屏车上山。
这一次,索师傅带着我们一起上山,与往日不同的是,索师傅戴了一个白底上面有蓝紫色的小花布头套,是用来防晒的,我们和他开玩笑说,那模样却真是像电视里的恐怖分子,索师傅哈哈大笑。
从游客中心乘坐景区小电屏车,不一会儿,车子停在一片宽阔无边的草原上。下车后,看到的是一片花的海洋。青翠的牧草,艳丽的黄花,密密麻麻的满眼都是。远处,有一簇一簇的墨绿色的树丛,像是修剪过的矮小的灌木丛一般,在草原上很是显眼。在这里,能享受到蓝天白云的美好;在这里,能呼吸到清新舒爽的新鲜空气;在这里,能欣赏到草长蝶飞的快乐;在这里,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花草的轻柔;在这里,能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在这里,能感受到天高地迥的旷远;在这里,能体验到宇宙无穷的悠长……
到了山下,司机提醒大家,抓紧扶手,看好帽子,这才开始爬山了。
在盘旋曲折的山路上行驶,小电屏车开得飞快,像是公园里的过山车一般,乘客们一只手紧紧抓住车子的扶手,另一只手按住头上的帽子,车速太快,一不小心,遮阳帽就可能被风吹走了。而路两边的景色,也渐渐地进入了美妙如画的境界了。每当小电屏转弯之时,就有游客大声尖叫,也许是害怕,也许是体验到飞翔的快感。更为开心的是,电屏车刚转过弯,惊起了一只鹰隼,“嗖——”地一下,鹰隼从车前越过,飞向天空,转瞬间只能看见一个黑点,旋即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了。这样的景象,这样的奇遇,只有在那拉提这样美丽的草原上才能看到。
电屏车再次停下来,竹片铺就的观景台上,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头,上面刻有“卧牛岗”三个鲜红的大字。除了游客,还有两位皮肤黝黑、头发乱蓬蓬的中年男子,戴着一个长长的厚厚的皮手套,手臂上各站着一只雄鹰。一问,才知道这两个男子手上的雄鹰是给游客玩的,十块钱一次。于是胆大好奇的游客就去玩一下。
那些雄鹰,都是被猎人抓住后驯化了的,会听从主人的命令。我曾经看到过猎人驯服猎鹰的文章,桀骜不驯的雄鹰被猎人抓获以后,经过一个漫长的驯化过程,那些鹰熬不过猎人的耐心,就变成了猎人的助手。而现在,不打猎了,却用这驯化的雄鹰来赚钱,人们真是能想出这样的办法,结局是皆大欢喜——也许不包括鹰。
卧牛岗观景台的景色非常优美。阳光灿烂,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偶尔会有鹰隼在空中盘旋,迅速飞过。仲夏季节,草原上鲜花盛开,争奇斗艳,羊群像白云一样在草原上移动,雪白的蒙古包零零星星地散落在草原之上,广袤无边的草原,犹如巨大的绿色毛毯,将远近的山峰覆盖。河谷、山峰、深峡、森林交相辉映。极目远眺,蓝天下银白色的雪山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墨绿色挺拔的云杉、翠绿色的青草、五彩缤纷的鲜花,仿佛一幅美丽的图画,而这美丽草原之下就是那拉提。
在那拉提拍照,不用考虑取景,不用考虑光线,正午明媚的阳光,空中草原的美丽,任何一处,任何一个角度,只要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绝美的图画,就是美丽的童话世界。如果是从前,我看到那拉提的图片,会以为这是人工创造的,或者经过人工处理过的,可是现在,我亲眼目睹了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人世间竟然有这样一处绝美的地方,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站在这里,我一直在想,这里是不是圣经上所说的乐园——伊甸园呢?
《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说,上帝在东方的伊甸,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可以作为食物。还有河水在园中淙淙流淌,滋润着大地。作为上帝的恩赐,天不下雨而五谷丰登。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或款款散步,或悠然躺卧,信口给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取名:地上的走兽、天空的飞鸟、园中的嘉树、田野的鲜花……就这样在伊甸乐园中幸福地生活着。
现在,伊甸园只是圣经中美丽的传说了,伊甸园是不是哈萨克族的家园那拉提呢?
在卧牛岗玩了一会儿,坐着小电屏车继续上山,一路美景自不必说,只是感觉舒适惬意,山风拂面,草原花香。
到了最高处,有游乐场,还有汗血宝马。我想看一看汉武帝费尽心思、穷兵黩武得来的汗血宝马,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养马人把这些宝马用木栅栏围起来了。在我这个不懂马的人看来,这些汗血宝马和普通的马没有什么区别,黑色的、枣红色的,大大小小有几十只,挤在围栏里,摇头摆尾,多少有点慵懒的样子。
也许正如周涛在《巩乃斯的马》中所写的那样:“油画般的辽阔草原、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熊熊篝火边的通宵马经、毡房里悠长喑哑的长歌在烈马苍凉的嘶鸣中展开、醉酒的青年哈萨克在群犬的追逐中纵马狂奔,东倒西歪的俯身鞭打猛犬,这一切,使我蓦然感受到生活不朽的壮美和那时潜藏在我们心里的共同忧郁……”马的健美,马的精神,马的气度,只有让它在草原上纵情驰骋时,才能得到完美的展现!
二、巩乃斯河畔的夕阳
从那拉提回到住处,吃过晚饭,时间还早。我感到非常遗憾,那么美的空中草原,我们都没有自己爬山,也许走路上山,能欣赏到更亮丽的风景。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再去景区玩一会儿。
再次来到景区门口,工作人员说天快要黑了,现在不能进去,山上的游客也都要下来了,怕晚上不安全。山上去不了,又不想早早回到住处,就在景区门口有标志的石头处补照了几张照片。然后随意走走,突然,发现了一条河——巩乃斯河!原来真是幸运,这一次不仅看到了巩乃斯的汗血宝马,又能到巩乃斯河边——哈萨克人叫做母亲河——走一走,也算是圆了心中的一个梦。
就在我们将要从桥上下到河滩时,坐在河边的两个人对我们说:“你们小心,不要抓这种草,碰到它会痒痒的。”一边说,一边指着那种草,我们立即对他们说了声谢谢,感谢素不相识的人的温馨提醒,心里暖洋洋的。
此时此刻,夕阳西下,西边的天空彩霞满天,河岸两边的树木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分外艳丽,分外妖娆。河面的水流,反射着太阳的金光,细细碎碎,星星点点,随着粼粼的波光向东流去,有一种梦幻般的色彩。河滩宽阔,岸边的鹅卵石又大又多,在夕阳中也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彩,即使穿着运动鞋,也得小心翼翼地行走。
在河边玩了一会儿,拍了不少照片,一直看着太阳落山,满天彩霞黯淡了许多,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巩乃斯河。
刚到公路上,迎面来了两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哈萨克族少年,大约八九岁,看到我们,他们马上大声说:“要不要骑马?十块钱。”看到我们在犹豫,年龄小一点的少年又说:“我的马很乖的,很听话。”
商量了一下,小红和小军想骑马,那两位少年非常开心,热情地把马牵过来,照看她们两个上了马,然后各自牵着自己的马,顺着公路走圈子去了。
天黑了,我们就在周围散步,发现有一个木牌子,上面记载说那拉提就是《史记》中记载的乌孙国。
回家后我上网查找到《史记·大宛列传》有乌孙国的记载,同时《汉书·西域传》也有记载:“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距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
这里所谓的胜兵,主要是指骑兵,他们所骑的马,便是赫赫有名的汗血宝马,即现在的伊犁天马。靠着这些装备精良的军队,西汉时,乌孙国已经是西域三十六国家中最强盛、而且能与匈奴抗衡的国家。
当年张骞出塞,得知乌孙国与匈奴有矛盾,火速将这一消息报告汉武帝。经常被北方匈奴侵扰的汉武帝非常高兴,决定与乌孙国结盟,以东西夹击之势击溃匈奴。为此先后嫁了两位汉家公主: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细君公主到乌孙国后,水土不服三年暴亡。解忧公主则在乌孙国生活了五十二年,被乌孙人称为国母,帮助乌孙王处理政治军事事务,以卓越的才能活跃在西域政治舞台上,后来三十六国全部归顺汉朝,只用了五年时间就把匈奴彻底打败了。
霍城解忧公主薰衣草园,也是人们对这位聪慧贤能公主的纪念。
现在,伊宁市有汉家公主纪念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以及解忧公主的侍女冯僇的事迹都陈列其中。冯僇,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嫁给了乌孙国的右丞相,在乌孙国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被尊称为冯夫人,西域三十六国的归顺都与她有关系。
这几年,那拉提开发旅游,哈萨克族将乌孙国这段历史拿出来,通过草原实景剧演出的形式,宣传哈萨克族文化。这也是哈萨克历史文化中最辉煌最精华的部分。
天黑了,草原气温下降的特别快,我们急忙往住处赶。走在路上,街道两边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小食店、小商店都有不少的客人,感觉来这里旅游的人很多。只是有更多的当地人,讲着我们听不懂的话,商店饭店的风格也与内地不同,再一次感觉到浓郁的异域风情。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