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多娇】望月(散文)
一阵微风颤动着纤细的树枝,顽皮地撩拨着跃上树梢的圆月,惊飞了孑然凄栖的小鸟,瞬间消失在暮色里。清亮的眸光从高远的上空投注在静霭的小山村,投注在空旷的街道上,投注在木凳上相依而坐的祖孙俩身上。月影婆娑烘托着山村的祥和、烘托着夜的宁静,烘托着牛氏一家人的希冀与憧憬。
刚才还是一群老伙计说说笑笑的唠嗑侃大山,转瞬间就人去街空,只剩下老牛祖孙俩,依然沉浸在欢声笑语的气氛里。老牛的笑意凝结在脸上,笑那帮家伙早早都回家去,看电视的看电视,烀猪头的烀猪头(睡觉),没有什么新意,都属于混吃等死那伙的。
要说老牛,在街坊邻里间还是挺有福分的。大儿子大儿媳去山外打工,时常寄钱回来孝顺爹娘,虽然日子过得不是大富大贵,但是有大孙子陪伴在身边,老两口不觉得孤寂冷清,也很满足了。二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了自己的事业,二儿媳是公务员,小两口天天忙忙碌碌,连孩子都照顾不周全,幸好有亲家母帮把手,才可以放心。头年冬天,亲家母不慎跌伤了腿脚,没法再干家务,老伴儿就赶去二儿子家接替了照料儿孙的责任。家中留下老牛和孙子小牛相依度日。
老伴儿不在家,老牛才有体会,家里要是没有妇道人一点不像个家。从外头回来,一进屋就俩爷们儿,一老一小,冷屋冷灶,吃喝都得自己动手,懒一点都吃不到嘴里。老牛一辈子出苦大力,从来没有围着锅台转过,厨房里的活向来都是老婆一手操办,根本不用他费事儿,用老婆子的话说,“老牛只管拉车,我就管草料,你吃饱喝得就是干活。”这一辈子倒是省心,老婆贤惠,儿子孝顺,有的他在外面吹牛。
一到老婆回娘家的时候,他就蒙了,不会做饭真是大事。老婆特别体贴,临走炒一盆熟菜,蒸一锅干粮,让他对付两天,人家还提留着心,回门住两宿赶紧回来,就是惦记他这没用的东西。有时候他也想试把试把学两手,可是费了半天劲,就记住个煮面条、拌疙瘩汤、捞大米饭,将就着对付个饱。他自己个咋对付都行,后来老伴儿去了儿子家,他要照顾孙子上学,绝对不能糊弄。孙子特别懂事,为了省俩住校钱,离校十几里,骑着车子来回跑。当爷爷的也要努力,坚决把伙食搞好,不会的问问别人,慢慢的学会了几样饭式,自己美得了不得,打电话跟老伴儿显摆了好几回,听了好几回夸奖。他这边算是搞定了,可是他又惦记儿子,又惦记老伴吃辛苦。
老牛爱护老婆,在一左一右那是出了名的,老婆跟了他,只管养活孩子洗衣做饭。屋里的就管屋里这一摊,别的横草不用拿,竖草不用拾,油瓶倒了不用扶,承包田在哪儿、有几条垅都不用操心,不受清风日晒,把老婆养得白胖白胖的。老牛得到了周围妇女的一致好评,别人说啥老牛不在乎,只要夫妻和睦日子太平就好。老婆争气长脸,生了俩大胖小子,孩子也争气,一窜苗长大没病没灾,紧接着老大成家立业、老二立业成家,日子过得那叫个顺当,用街坊四邻的话说,“老牛都乐颠馅儿(高兴得蹦高)了。”能不得瑟嘛!
可是,树大分枝,人多烦心事也多。老二两口子工作事业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操持家务却是一门不门(一点不会),出门穿着溜光水滑,回家满屋子乱七八糟很猪圈差不多,要不是亲家母担了保姆的差事,指不定小两口过啥奶奶样儿哩。不出事拉倒,一有风吹草动,就叫人牵肠挂肚。老牛只会干活“拉车”派不上用场,这种事只得老伴出马,老婆婆侍候儿媳,总比老公公方便。老婆子出山,老头子留守山里,祖孙俩形影相吊,透着点孤苦伶仃,老牛总觉着心里委屈,可也不能跟儿子争竞啥呀。只要孩子好过,这边好对付,等把大孙子供上大学,他老牛也就卸下负担享清福了。
两下里隔着大老远,幸亏有了电话,说话唠嗑方便,时不时通通话,相互了解了解情况。那边老伴儿侍候儿子儿媳顺不顺撇(是不是得心应手),操不操心?小两口满不满意,给不给好脸儿?大儿子儿媳打工累是不累,吃饭睡觉安稳不安稳?这边家里院里、一老一少过得咋样?所有一切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都唠个溜透。不放心再翻来覆去絮叨絮叨,开始还知道省着话费说两句就撂,日子长了顾不了许多,只管长篇大论起来,就像初恋的时候有点依依不舍的滋味。说着话心里乐呼呼的,放下电话,屋里立马冷冷清清,一时一刻也不想在家里待,只想到外边溜达溜达,找老伙计聊天解闷。可是,一天到晚长着哩,谁有时间总陪着你玩儿?唉这人要是老喽,一下子变成了小孩子,总喜欢有个人在跟前陪伴着。土埋下巴颏了还怕起肃静来了,你个老没出息的!有时候老牛自己骂自己。
一转眼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老婆儿子都来了电话,还打回(银行折转账)钱来,叫爷俩儿多买好吃的。拿着手机,听着话音暖暖的,只是不见人面,冷冰冰的。吃的用的不犯愁,这不中秋节来到,侄子拎来了一大兜子月饼,平时背背扛扛用力气的,都过来照应着,另外还有街坊邻里,这些都不用老婆儿子操心,磕不着碰不着,一天天平安着呢。
人都说八月十五全家团圆,可眼下……唉,一家人东的东西的西,为了生活天南地北,真弄不明白,这日子倒是好啊还是好啊?想当年这一天,老婆子做一桌子菜,孩子们干活的上学的都回来了,围在桌边,你一言他一语,你一碗饭他一筷子菜,能喝几口的倒上一杯,白的红的啤的都随便,这一点老牛不限制,他自己饭后还得一袋烟哩,没人嫌乎什么二手烟危害,一窝子放屁不嫌臭。再说了,中秋节就得吃月饼吗?扯淡!老牛回回不吃那东西,他嫌太甜,那里面的什么青红丝塞得牙疼,他不吃,不吃照样乐呵,全家人在一起,心里特别舒坦。
今天,老牛有点怪,看到侄子拎来了月饼,心心眼眼(总惦记着)想吃那么一块,强忍着等到孙子回来,爷俩儿一人一块。孙子跟他一样,随根儿,也不得意月饼。爷爷递给他,他就乖乖接着,小口小口的啃,不像别人家的孩子没大没小,抓过去狼吞虎咽不知道尊敬大人。儿子孙子孝顺,老牛心里特别满足,孩子懂事老人就省心,家庭和睦家业就兴旺。今年考试大孙子全班第一,一下子考进了镇中学,听老师说成绩属上等生,是个大学苗子,说得他老牛心花怒放的。
唉,儿孙们有出息比什么都好,老家伙都一大把年岁了,还有几天奔头,全看孩子们的吧。老牛仰头望着圆圆的月亮,心里默默叨念,“老婆子,你也看月亮吗?你要好好地侍候儿子,不要惦记我。”想着想着,老牛的眼圈又湿润了,他赶紧偷偷抹了一下,怕泪珠子砸到怀里的孙子。其实,小牛哪有闲心注意爷爷的表情,他也偷偷地想心事哩,想着想着就困了。
“爷爷,我困了。”
“困了,咱回家睡觉去。”
两人这才离开木板长凳,踏着夜色,披着月光,回到宽敞的房间里,刚刚亮起灯光,一阵清脆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小牛一步过去,一把绰起话筒凑近耳边。
“喂,您好!”
“哟,大孙子!还没睡呢?”
“奶奶!”小牛喜滋滋地转脸望向爷爷,“是奶奶。奶奶,你吃月饼了吗?我和爷爷一叫吃了一块,真甜啊!”
“哈哈哈,你们爷俩咋也吃上月饼了?出息了。大孙子,奶奶不在家,好好照顾你爷爷,你也好好的,啊,等着奶奶回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嗯,嗯。”小牛止不住泪水,只是一个劲地“嗯”着答应着,他想奶奶,想爸爸妈妈,不敢哭出声来。
“大孙子,大孙子,不哭,不哭啊。奶奶很快就回去,你好好的,别想奶奶,别想爸爸妈妈,只要上好学,就是乖孩子。到年底,爸爸妈妈一准回家陪你过年,听话,听话啊……”
“啊,奶奶,我听话。”小牛实在没法再搭腔,“奶奶,你跟爷爷说吧。”把话筒递给老牛,站在一边不愿离开。老牛一手接过话筒,一手替孙子抹眼泪。
“哎,老婆子,你在那儿咋样啊?”
“能咋样?干活吃饭呗,还是在家时的老一套,没啥两样,好办得很,就是太忙叨。”
“那你可得注意身体啊!千万别累着,吃好喝好,忙乎完赶紧睡觉……”
“吃饱就睡,你把我当猪啊?在家你就不让干这干那,养了一身膘,来这儿干点活就上喘,都是你个老家伙作的孽!告诉你啊,在家好好照顾我大孙子,要是黑了瘦了我可不答应。一天三顿饭不许凑合,有洗衣机自己洗洗涮涮,别埋埋汰汰遭人膈应(嫌弃)……”
“哎,老婆子,你也当心,别……”
“我你放心,孩子们也都好,就是你这家伙不省心。别老在屋里憋屈着,干不了的活别逞能,找不着帮手就先放着,老胳膊老腿要小心……”
“哎呀,你也不让我说说。”
“就不让你说,在家净听你的了,这回你就听我的,在家好好的,听见没老家伙?在家好好的。”
“嗯哪,嗯哪,好好的,我和你大孙子都好好的。哎,老婆子你别挂电话,到年底你和孩子们都回来,咱们一家人好好团圆团圆!”
“啊,知道了。”
渴望寸步不分离,年老只恨时光短。
埋怨儿女不懂事,强把爹娘两拆散。
庄稼文章出难题,何时二老得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