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祥子的逃亡(小说)
一
芒种时节,正是收完麦子,犁地、插秧之时。
祥子的父亲是犁地的能手,家中有一头耕牛,正是用武之时。
父亲教会了祥子怎样使唤耕牛,怎样犁地。每天叮嘱祥子早起晚睡,挨家挨户地帮忙犁地,获得一定的报酬。
一连十来天过去了,祥子和耕牛都很累,祥子真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他毕竟是十四岁的孩子。那日天刚蒙蒙亮,祥子和耕牛一起下了地。祥子的眼睛没完全睁开,耕牛也无精打采地犁地。
天边刚升起了朝霞,红艳艳一片。祥子看着朝霞出了神,这时父亲在远处看到了,心中有一股火,直奔祥子而来。上前打了祥子一巴掌,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向田边拖去。祥子矮小的个子,在身材高大的父亲面前就像一只小鸡,被轻轻地抓了起来。
“滚一边去!”父亲朝他怒吼着。
父亲上前朝着耕牛就是一脚,这一脚似乎没有踢疼耕牛,倒是父亲咧开了嘴。祥子在一边,不由得笑了起来。
父亲感觉祥子在嘲笑着他,急匆匆跑到田头边,抓了一把二齿铁叉,回到耕牛旁。祥子想不明白,耕地时为什么要用到二齿铁叉。
这时,看见父亲狠狠地将二齿铁叉刺入耕牛的肛门。耕牛撕心裂肺地叫着,向前狂奔,只见它屁股后面鲜血直流,二齿铁叉还在它的身体里,它不得不向前奔跑。父亲跟在它的后面也是一路狂奔,这简单就是一头疯狂的牛和一个疯狂的老男人在耕地。
牛跑累了,直喘着粗气,父亲也跑累了,但没有停歇。父亲稍作调整后,将牛屁股上的二齿铁叉转动了一下,那耕牛又开始一阵拼命地逃亡,但始终逃脱不了父亲的手心。
祥子无法再看下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泪水早已打湿了胸前的汗衫。祥子悄悄地离开了那块田地,离开了那痛苦万分的耕牛,回到了家里。
祥子无心吃早饭,那耕牛的身影总在他眼前,那父亲残忍的手段,让祥子感觉很伤心。母亲看到了祥子伤心的样子,问起了原因,然后母子二人一起流了泪。这时父亲回家了,手上牵着那耕牛。耕牛无力的样子,走路时的四足摇晃,快要倒下了。屁股上的二齿铁叉虽然已经取下,但一路走一路还滴着血。这条耕牛的年龄比祥子还要大,来家都二十多年了。
绕开父亲,祥子走到牛棚里,解开牛绳:“快,快走吧,逃亡吧。”老牛双眼分明流着泪,卧着没有站起,更没有走开的意思。祥子急了:“快走呀,父亲会打死你的,逃跑吧。”老牛对祥子看了一眼,深深地叹了口气。忽然,祥子听到了身后的咳嗽声,那是父亲的声音。祥子急忙跑了出来,只见父亲手拿皮鞭,狠狠地朝着祥子打来。祥子虽灵巧躲过了皮鞭,但没躲过父亲的那一脚,被踢在大腿上,痛得咧开了嘴,哭着回了家。
二
祥子在床上哭了好久,还是被父亲喊起来继续耕地去。
一头流泪的牛和一个对家庭失望的十四岁小孩子,在田地里各自叹息着。祥子有一种逃亡的冲动,这个家是不能呆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祥子早早起床,拿着平时春节的压岁钱,悄悄地出了门,向着轮船码头而来。
祥子坐上了轮船,本想去苏州投奔从未谋面的亲戚的,只因钱带得少了些,只够买到无锡的船票。
经过几天几夜的行程,船终于到了无锡。无锡的繁华,让在农村长大的祥子真的开了眼界。但是人生地不熟的,怎么生活,这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一早上还没吃,肚子早就饿了。来到一家大饼店,将身上仅有的钱买了一只大饼。
“老板,您家需要伙计么?”祥子向面容和蔼的店老板开了口。
“小伙子,外地来的吧,听口音。”老板笑着问。
祥子将家中发生的一切都告诉了老板,老板很同情他,说是进去问声老板娘。
不一会,店老板身后跟着一位胖胖的女人。祥子见了,赶忙上前一鞠躬。
老板娘看到祥子,笑了笑说:“挺白净的,就留下吧。”
跟着老板娘走进里间,看到一位男孩,看上去比祥子大几岁,叫了声“师兄”。旁边有一个摇篮,里面躺着一位女婴。师娘说,空了时要做家务,要抱师妹,祥子点了点头。
做学徒,不苦也不累,只是有点烦师娘,她常常叫着祥子干这干那,祥子都忙不过来。若是动作慢了些,还会被师娘骂。师傅脾气好,从不说祥子,更不骂人。
师兄悄悄地跟祥子说,要学会人前人后有区别地干活。师兄还告诉祥子,他今年都二十三了,来家已经快三年了,快满师了,师娘也不说一声,他心里有点不舒服。
祥子手脚很勤快,也很聪明,很快就看会了很多。师傅和师娘将重心也偏移到他的身上,冷落了师兄,师兄很不愉快。在一次外出卖烧饼的早上,师兄便失踪了,再也没回到这个家。
于是,家中的所有大小杂事,都落在了祥子一人身上,祥子从无怨言,努力地讨好着师傅和师娘。
转眼间,快三年了,祥子也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早已脱离了农村的痕迹,完完全全是一个城市少年。
一天,祥子抱着师妹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师妹还好,自己却摔得脸青眼肿的。师娘看到了,狠狠地骂了祥子一顿。祥子很委屈,心里很不舒服,如此尽心尽力地讨好师娘,总是不落好。
次日早上,祥子跟以往一样,挎着一篮子烧饼来到街头。因为祥子经常在此地卖烧饼,好多人都熟悉了,他的烧饼很快就卖完了。
他站在街头,并不想立即回店里,由着自己的性子,百无聊懒地看着行人。
马路上人来人往,黄包车上下来的着旗袍的小姐,那个腿多么白净,身材多么匀称,说话嗲嗲的,闭上眼,祥子简直陶醉了。祥子也想要娶一位如此漂亮的穿旗袍的白净娘子,但是想起师兄,祥子的心凉了。祥子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向上涌升,涌升,直冲脑门。“逃亡”,一种可怕又现实的字眼,祥子内心一阵狂喜。丢了篮子,直奔火车站而去。
三
祥子决定去苏州,找那未曾谋面的亲戚,于是买了票,上了车。
下午,祥子到了苏州,按照以往的记忆,问了几次好心人,总算找到了东大街的贾家。
贾家大哥比祥子大不了几岁,而他是在警署里工作,整天腰间别着黑白棍,到东到西地吃喝不要钱。祥子说明了来意,请贾哥哥在苏州找一块门面房,再借一些本钱,祥子开了一家自己的烧饼店。
由于祥子的好客和勤快,店里生意不错,来钱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祥子就混成人模人样了。
再过了一年,祥子看上了一位穿旗袍的漂亮女子,经过努力,娶了家来,祥子每天开心的样子。隔年,妻子为祥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祥子另提多高兴了。
转眼间,到了文革期间,祥子的二个儿子已长大成人,他们不听父亲的规劝,一个参加了“踢派”,一个参加了“资派”,二兄弟见面就吵架,吵完了大家都拔出手枪,祥子和妻子一人拉住一个儿子,心里总是担心着他们哪一天真的开了火。
经历过八年日寇侵华的岁月,祥子心里害怕,害怕着哪一天会打起仗来。
祥子的二个儿子都成了文革的英雄,他们整天忙着自己的事情,也不回家。祥子想他们,更想着文革早点结束。
没曾想,文革并没有结束,而动员上山下乡的运动来了。不许开店,关了店门,每天都要参加各种大小的会议,整天被洗脑,越洗越害怕,越洗越糊涂。
“祥子,我们还是走吧,上山下乡也就三年,三年后就回城了。”邻居们都在劝说着祥子。
祥子心里放心不下二个大儿子,他们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既想他们回家看看,又怕他们回家后会打起来,子弹可不长眼睛,打死哪一个,祥子都会伤心的。
怎么办,只有逃避,逃亡。只有眼不见心不烦,只有逃到农村去,能保住其他的几个孩子。祥子不想自己的另几个孩子跟大儿子他们那样,参加什么派别,见了面就打。
于是,祥子瞒了妻子报了名,他们一家老小几口一起逃亡去农村。
四
踏上农村的土地,祥子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虽然不是自己的故乡地,但是见到泥土就像见到亲人,祥子在外的这四十年,时刻想着家乡。
父亲早已去世,祥子将母亲接到了城里,供养了三十多年,直到母亲去世。
祥子多么想,回到故乡去看一看,看看家乡的亲人,看看家乡的田地,但是祥子养好的伤疤不想轻易地去揭开,再说故乡已没有了亲人。
祥子等待着那三年的上山下乡的承诺,可是三年过去了,六年过去了,九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回城的消息。没有劳动能力的祥子一家过着不如当地农民的日子,每天都想着逃离农村。祥子常常赶集时去问有关部门,得到的是答非所问的回答。
就在快要到满十年之时,祥子终于得到了答复,可以回城了。
领着一家老小,只挑选了几件随身细软,狼狈地逃离了农村回城去。
回城后的祥子早已过了再次工作的年龄,面对自己日益衰退的身体,祥子一声声地叹气。
没想到,一辈子的逃亡,没有换来几天好日子。
祥子的身子经不起秋风的肆虐,在秋后初冬之时,没逃过命运的安排。那天,躺在床上不能起身的祥子,将妻子秀秀叫到身边:“秀秀,昨晚我梦见家乡的那头耕牛,它对我说‘我终于找到你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说完,它飞上了天。”
祥子说完这席话,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问候妹妹早上好,遥祝冬祺。
感谢老鼠兄弟前来支持,谢谢,问好,遥祝冬祺。
在小说上,还希望得到鹤弟的支持,您的小说是一级棒,我要好好地学习。
问候鹤弟,遥祝冬祺。
好文章!
问候姐姐早上好!祝姐姐开心快乐每一天!
逃亡的故事,是几个人的真实故事,只是有所加工。耕牛的不幸,那是那年代的牺牲品,我写此文时心里非常地难过。
谢谢支持,问好妹妹,遥祝冬祺。